后真相时代青少年微信虚假信息易感现象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2-11-23李雅洁
李雅洁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青少年开始大规模接触社交媒体。微信是我国用户量最大的社交软件,微信这种强关系的社交模式让虚假信息传播更容易被相信,微信圈层化的传播方式也使得虚假信息传播更具有隐蔽性和蛊惑性。在后真相时代,情感超越了事实成为评判真相的唯一标准,微信虚假信息传播依赖于微信社群和各种网络圈层,情感要素成为了虚假信息传播的基本动力。[1]青少年更容易接纳与自己情感观点一致的内容,沉浸在“信息茧房”中的青少年在圈层化的微信传播格局中,固化了自身信息选择和接受的需求,他们更愿意接受和相信那些加深和佐证他们原有的观点和情感的信息,并误将其当做“真相”。由于生活阅历浅,他们对于各色信息不能鉴别真伪,对他们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生活经验的架构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虚假信息对青少年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个人精神的“麻醉剂”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媒介具有“麻醉功能”,淹没在信息和娱乐海洋中的青少年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接触媒体,降低了现实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参与热情。[2]青少年多从家庭到学校,还未踏入社会,一方面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经验,相对比较封闭和孤独,生活比较单调和枯燥,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强化,充满热情,勇于创新,表现出积极融入社会的渴望和热情。微信虚假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调节了青少年敏感的情绪,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麻醉剂”,使他们感觉自己通过媒介已然融入社会,并在自己编织的信息网络中找到所谓的“意义世界”且得到快乐和满足,这为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虚假信息的过度沉迷导致青少年迷失自我,降低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现实学习生活的热情。
(二)不良价值观蔓延
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青少年群体认识社会、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方式。当今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问题更加敏感和突出,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微信信息源多元、内容多维、形式多样、传播瞬时,在日常化、碎片化的信息中夹杂着具有消极思想、庸俗文化等负面信息,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虚假信息以其特有的传播机制,以不可告人的目的编造谣言,以夸张和感性的表达,贬低、攻击事件所涉及的主体,传递不良价值观。
(三)媒体依赖和过度自我呈现
青少年接触使用传媒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微信使用体现了青少年对融入社会的心理渴求,微信这种充满自由与个性的传播氛围和点对点的传播形式,使得青少年更加依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微信中的“群”都是与自己“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微信中选择和分享的信息都是自己相信或愿意相信的信息,青少年更多是享受这种感觉,而不能鉴别真假信息,造成在青少年群体中或轻或重的媒介依赖和过度自我呈现,长期过度沉迷于虚拟环境,缺少与现实世界的真实互动,造成个人性格上的不良影响和现实人际交往的冷漠、疏离和恐慌。由于互联网的便捷性,青年群体都会即时得知自己好友想要炫耀的细节,为了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他们更倾向于跟风炫耀,因此青年群体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得到强化,在朋友圈中不断地装饰自己,实际上并不利于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3]
二、后真相时代青少年易感虚假信息的成因
(一)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打破传统单一权威信息来源机制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社交媒体开辟了空间,信息传播格局发生的巨大改变,社交媒体平台赋权普通网民,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单一权威信息来源的机制,改变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单一的传播格局,将人类组织结构重新划分为一个个不再依赖于特定时空人际交往的部落单元,血缘、地域与业缘等强关系在部落中的地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信仰与情感等抽象层次上的弱连接。[4]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大量冗余信息的涌入,对于心智尚未完全的青少年来说,无法判断真假,只能通过有限的经验和朴素的情感进行信息选择,难以寻找到时代的真相和客观的自我认知。虚假信息以具有话题性和噱头的内容、感性夸张的表述及特有的传播机制,很容易吸引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群体关注。
(二)社交媒体的“低门槛”特性
传统单一信息来源体制下,传播者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媒体从业者,他们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对于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以及角度有着正面、规范地表达。但新媒体传播格局中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相互转变融合,新媒体的“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认证就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充满个性的表达为信息市场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弊端,各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信息传播更加自由和随意,更加导致了虚假信息的猖獗。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更加缺乏,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且微信“低门槛”的特点,加剧虚假信息的不良影响和“马太效应”。
(三)后真相时代诉诸情感胜于诉诸理性
1992年,美国学术界首次提出了“后真相”一词,用来形容和描述“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况。是指人们更愿意相信与其情感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而不是客观事实。
在后真相的世界,通过社交媒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信任半径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相”,依靠情绪化本能的信息就可以轻松获得信任。情感成了他们衡量真相的唯一标准,理性逐渐让渡于感性,受众总是更希望看到与自身情感、经验相一致的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加深和固化自身情感与经验的体验。在微信这样相对封闭的网络社交环境之中,青少年的朋友圈层更加的狭窄,他们拥有大抵相同的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对于小圈层有强烈归属感。信息内容一旦获得了圈层成员的认可,情绪就会得到放大,从而达成高度的“意见共识”。
(四)青少年渴望被关注被发现的心理需求
在互联网编织的虚拟社交空间中,青少年群体更加渴望获取更多的关注和认同,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关注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关注、转发或评论社会热点或者某些自媒体的信息,来展现自我形象,试图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他们之间的网络沟通和交流既省时又省钱,还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带来交流的乐趣,当前社会青少年群体普遍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作为独立的个体,青年人希望能在热点事件的进展中一直处于“在场”的状态,希望能从公民的角度发表相关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完成自己的社会定位,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和满足。[5]但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容易片面或偏激地看待社会问题,感性地选择或转发评论某些虚假信息,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客观上也传播了谣言。且部分青少年由于渴望“一夜长大”,过度渴望从他人处获得认可和赞许,可能会导致自身的社交心理压力,引发从众、盲目跟风的现象。
三、对策研究
(一)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
在中高职院校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媒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树立“大思政”理念,教育引导青少年客观认识世界,了解真实国情,把握时代大势,把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将思政小课堂有机融入社会大课堂当中,以建设性的思路和方向解释和批评不良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正面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以乐观、坚定、积极的态度和丰富、详实、贴近的案例讲好思政课,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通过正确的引导,提升青少年自我认知与自我监督的能力,提高媒介认知和使用能力,提升青少年抗干扰能力,担当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为此,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应构建“四位一体”的信息素养共育体系。[6]政府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网络监管+网络立法”双管齐下净化网络空间;社会层面应积极传播相关的网络知识,举办网络素养的公益讲座及实践活动,创新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学校层面应充分利用课堂、实践等载体,以贴近的案例和新颖的形式,让生动的课堂、精彩的实践和健康的文化积极引导青少年在接受、处理、整合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有所选择、冷静思考、正确辨识,提升他们解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父母应以身作则,多倾听孩子的真实感受,善于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困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孩子。同时,引导广大网民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和正确的价值观,呼吁网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让谣言失去传播空间。
(二)提升谣言治理效能
首先,提高全社会对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控制意识,提升自身抵御谣言的能力,各级政府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媒体应及时转变传播思路和方法,彰显官方平台在融媒体传播矩阵中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主体要建立媒体专职运营团队,健全完善专业化水平的运营机制。针对青少年的信息接受能力对信息产品进行“深加工”,强化对青少年群体的有效引导,教育青少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要动态加强微信传播的跟踪测评机制,动态调整传播方案和策略,及时纠偏。再次,对社会突发事件政府要主动应对、及时发声,善于把握舆论的主导权,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牢牢把握话语的“首发权”,全面把握谣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信息发展的各环节、各要素,准确判断谣言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尽可能全面迅速地消解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网络谣言监测机制,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预见、分析和研判,中高职院校应调整治理结构,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流程,提高应对校内突发网络谣言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舆论氛围。最后,依法严厉打击谣言的制造与传播。法律武器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最后一道防线。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完善社交媒体舆情处置和谣言治理的法律程序,提高网络运营方的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三)推进“朋友圈”教育的开发与建设
以微信“朋友圈”为阵地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朋友圈”教育的模块化和链接性开发与建设,提高朋友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青少年当前心理状态及成长规律为依据,对信息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打造符合其成长阶段、兴趣爱好、阅读习惯、信息接触的教育模块,还要打破“朋友圈”相对的对立性,推进相关系统、部门和平台之间的链接,实现系统之间的优势互补,科学、合理、创新性地整合教育资源。精心准备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痛点作为教学案例,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提出对策,提高鉴别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全息技术,整合涵养青少年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丰富资源和元素,推动朋友圈系统教育的优化升级,通过灵活使用多模态传播方式和VR、AI、AR、H5等不同新技术形式,以高品质和内涵丰富的内容,以独特的风格和语言,贴近他们的心理,引发他们的共鸣。
(四)注重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要积极抢占舆论高地,在新媒体开辟舆论阵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满满的正能量,进行信息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审核加工流程,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制作和发布信息。再造融媒体平台的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有竞争力的主流传播平台。着力打造信息产品的“中央厨房”,将信息素材内容一次性采集、多种生成、多媒体传播。为党和政府塑造“可亲”“可信”“可敬”的正面形象,释放“指尖上的正能量”,用正能量鼓舞青少年,用强担当保护青少年的心灵,占领舆论高地、引领社会舆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