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心固定和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11-23王德仲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髓内偏心股骨

王德仲

( 灯塔市中心医院 , 辽宁 灯塔 111300 )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高发于中老年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由于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非常容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故临床多为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而手术方法除了常见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偏心固定等术式,还有髓外固定、髓内固定等术式,这些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有明显差异[1]。临床需要为患者谨慎选择手术方法,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预后。本文抽选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00例,试对比髓内固定、偏心固定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选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为31:19;年龄48岁-76岁,平均为(62.58±10.34)岁。对照组:男女比为32:18;年龄47-77岁,平均为(62.59±10.31)岁。组间比较平均年龄、男女性别比例,P>0.05,统计学对比无明显差异,2组可采取对比。入选标准:(1)与《外科学》中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转子区有明显的肿胀、疼痛症状,下肢外旋畸形、活动受限且下肢缩短,X线检查可见股骨颈基底部到小转子水平以上有明显的骨折线[2];(2)新鲜骨折;(3)年龄<80岁;(4)闭合性骨折;(5)研究内容患者已了解,知情同意书患者已签署,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排除标准:(1)心、肝、肺、肾有严重病变;(2)无法耐受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4)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5)陈旧性骨折;(6)病理性骨折。

2 方法:(1)对照组:偏心固定。在牵引床上为患者取仰卧位,以C型臂进行透视引导,固定屈髋侧肢体,给予牵引复位,使患肢与躯干之间有10°-15°的夹角。随后给予内收位并进行固定,以C型臂检查,确保髋部的正位、侧位复位良好。在髋关节外侧取切口,长度不得超过15cm,保持与切口平行的状态将深筋膜切开,以股外侧肌肉后侧间隙为入路,根据动力髋技术要求,以锁定钢板对骨折端进行内固定治疗。(2)观察组:髓内固定.先以对照组的复位手法为患者进行复位操作,待确定复位良好后,在股骨大转子的顶端取一5cm左右长度的小切口,对皮下组织逐层分离直至深筋膜,将大转子顶端的骨皮质暴露出来。以C型臂进行探查,寻找髓内针最佳进针点。使用开孔器打孔,随后将适合的髓内针经进针点打入骨髓腔,并于髓内针远端以螺钉进行固定。

3 观察指标:将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纳入组间对比。其中,Harris评分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共涉及4个维度,分别为肢体畸形、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分值分别有4分、5分、47分、44分,最高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3]。

5 结果

5.1 2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为(222.08±34.23)ml,比对照组的(419.48±53.39)ml少,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t=22.009,P=0.000<0.05)。观察组的下床时间为(6.08±0.76)天,比对照组的(10.87±1.41)天短,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t=21.145,P=0.000<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8.15±5.47)分钟,比对照组的(71.45±9.86)分钟短,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t=20.883,P=0.000<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0.08±2.18)天,比对照组的(17.46±3.69)天短,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t=12.176,P=0.000<0.05)。治疗前,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为(50.87±6.33)分,与对照组的(50.64±6.28)分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t=0.182,P=0.856>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为(93.14±9.81)分,比对照组的(82.25±8.52)分高,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t=5.926,P=0.000<0.05)。

5.2 2组安全性对比: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1例患者切口愈合延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有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3例患者切口愈合延迟,1例患者内固定松动,1例患者发生压疮,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12/50)。2组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x2=8.306,P=0.004<0.05)。

讨 论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切开复位内固定,而本文中对照组采取的偏心固定作为传统内固定方式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不仅操作简单,固定性也非常好,可谓是疗效显著,但不可忽视的是,偏心固定需要大范围剥离组织,不仅术中失血量较多,术后也容易发生感染或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都会因此而明显延长[4]。与之相比,髓内固定不使用钢板进行固定,而是使用髓内针固定,切口长度相对较小,术中不必大范围剥离组织,失血量较少,且没有钢板对骨骼的摩擦,对局部血运无明显影响,因此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更低,恢复更快;同时,髓内固定为中心固定,而偏心固定为胯关节固定,前者的固定牢靠程度明显高于后者,并且髓内固定具有更加灵活的扭转能力,因此不易发生内固定松动等问题[5-6]。总的来说,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有效性,髓内固定都要优于偏心固定,这一点与结果中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后的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vs24%)的数据对照相符。

综上所述,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上,髓内固定具有比偏心固定更加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临床应为患者选择髓内固定。

猜你喜欢

髓内偏心股骨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浅析小批量偏心件的加工方式及检测方法
师父偏心
更换髓内钉与保留髓内钉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肥大性骨不连
偏心
巧妙应对老师的“偏心”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