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价值
2022-11-23陈冲
陈 冲
( 新民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 辽宁 沈阳 110300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发展,中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为中老年人钙含量的不断流失,一旦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果较为严重,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身体负担较重、术后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伤残概率[1]。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而言创伤更小,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2018年6月-2020年6月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讨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8年6-2020年6月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进行常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案的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0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数量为23例、17例,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为(65.73±2.17)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数量为25例、15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为(65.51±3.02)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上述基线资料上纳入统计学软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1)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②患者年龄不低于55周岁且不高于90周岁;③本研究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神志不清或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②经检查,患者存在脏器功能不全、合并重大基础类疾病或凝血功能存在异常。
2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麻醉完成后,使患者平躺在牵引床上,通过C臂透视机对患者实施牵引复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进钉点,并在此位置上利用开孔器进行开孔,在患者软骨下、股骨头中央将导针置入,深度为10mm左右。在平行于导针的上方置入防旋转导针,依次将动力髋螺钉、皮质骨螺钉拧入,最后根据长度将松质骨螺钉拧入,放置引流管,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观察组使用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具体细节如下:麻醉完成后,将患者置于卧位,利用牵引架对患者进行固定,对患者患处进行手动复位,利用C臂透视机对患者进行牵引后内旋,将患者患处进行外展,保持视野良好。在患者股骨粗隆顶端进行手术切口,长度为3.5cm左右。将导针置入后随即进行扩髓,将防旋内钉主钉置入后,将导针取出。利用定位器将导针向股骨颈方向置入,顺着导针寻找合适位置打入螺旋刀片钉并锁好。在定位器引导下将远端交锁螺钉置入,并使用尾帽将其拧紧。置入引流管后对伤口进行缝合。
3 观察指标:(1)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痊愈、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异常疼痛且走路无疼痛即为显效;术后骨折明显好转、髋关节活动范围<110°、出现轻微畸形并伴有轻微疼痛感即为有效;术后骨折无明显好转、髋关节活动范围<90°、畸形较为严重并伴有明显疼痛感即为无效。对治疗有效率进行计算。(2)对2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进行对比。(3)对比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分结果与患者髋关节功能成正比。(4)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髋关节疼痛患者、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临床效果对比: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显效18例(45.00%)、有效21例(52.50%)、无效1例(2.50%),总有效39例(97.50%);对照组临床疗效为显效12例(30.00%)、有效22例(55.00%)、无效6例(15.00%),总有效为34例(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5.2 2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1.34±11.52)分钟、术中出血量(273.64±32.58)ml、住院时间(15.03±2.46)天、下地时间(16.53±3.62)天;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2.06±9.80)分钟、术中出血量(137.44±28.69)ml、住院时间(8.47±2.55)天、下地时间(7.86±3.26)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
5.3 2组Harris评分对比:采用Harris对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对照组术后1个月评分为(71.26±5.37)分、术后2个月评分为(76.83±4.38)分、术后3个月评分为(78.93±9.86)分;观察组术后1个月评分为(74.34±5.37)分、术后2个月评分为(87.35±6.24)分、术后3个月评分为(91.47±5.26)分。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5.4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对照组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情况患者3例(7.50%)、髋关节疼痛患者2例(5.00%)、术后感染2例(5.00%)、髋关节脱位2例(5.00%),总发生9例(22.50%);观察组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情况患者0例(0.00%)例、髋关节疼痛患者1例(2.50%)、术后感染0例(0.00%)、髋关节脱位1例(2.50%),总发生2例(5.00%)。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不断提高。造成中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因素众多,中老年由于人体机能的退化与体质的衰弱,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较为常见,导致骨骼较常人而言更脆弱。常规手术治疗原理为向患者体内置入动力髋螺钉,一方面此方法对患者而言创伤较大、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另一方面,动力髋螺钉植入后使患者行动受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被逐渐使用。
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将手术切口选在了近端,利用导针将内钉送入髓腔,从而有效控制了手术出血量;使用螺旋刀片对常规手术所使用的螺钉进行代替,减少了手术创伤,简化了手术步骤,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使股骨颈条件较差的患者也得以进行手术治疗。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使用特用的螺旋刀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患处塌陷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情况,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手术过程中,螺旋刀片的使用优势较多:(1)螺旋刀片在手术中的使用与双锁定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降低了术后患处出现Z效应的可能性,降低了出现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病概率[4]。(2)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使用的主钉更加符合人体正常结构形态,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在缩小了手术中切口的长度的前提下内钉的正常置入,控制了对患者患处周围骨膜的损伤程度,减少了出血量,降低出现感染的可能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3)中老年人由于骨骼内钙含量的大幅度流失、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实施手术治疗的复杂程度较大、所考虑的安全因素更多[5]。因此,最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与生活质量而言极为重要。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