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桑蚕产业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桑养蚕技术
2022-11-23黄绍德
黄绍德
试析桑蚕产业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桑养蚕技术
黄绍德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河池530711)
文章阐述了我国相关部门针对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内容,从选种整地、蚕种催青和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蔟采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种桑养蚕技术进行了探讨。
种桑养蚕;桑蚕产业;发展前景;技术;病虫害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桑蚕种养已经不仅仅是传统产业,也是一条致富新路。2016年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出台多项奖补政策,鼓励和扶持群众发展桑蚕养殖,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进行现场指导,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新品种,提升蚕茧品质,如今已经获得良好成效。基于此,为了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帮助养蚕户脱贫致富,文章通过分析都安县桑蚕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阐述桑蚕种养技术要点,以期最终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桑蚕产业发展前景
我国是桑树原产地,也是丝绸发祥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桑蚕丝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丝绸产业已经涉及文化创意、加工制造、生产养殖、贸易流通等多个领域,是大中小型企业产业延伸、合作、协同发展的典型。如今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丝绸工业年产值超过1 500亿元,东部地区已经逐渐形成具有丝绸特色的集群性产业和知名品牌,并且“东桑西移”成效明显,丝绸文化影响力逐年提升。2020年,国家六部门联合提出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5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要求着力推进蚕桑丝绸产业协同发展,探索产业转型新模式,增强创新驱动新动能,实现种桑养蚕规模化,旨在形成一批面积超过10万亩的重点桑蚕生产基地,支持桑蚕良种选育,将产、学、研相结合,研发培育优质蚕品种,并推进现代规模化种植发展,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种植。各地区应该围绕桑树养殖、桑叶采摘、桑园管理、桑种制育、智能养蚕等环节,建成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推广水肥一体灌溉,做好病虫害防控,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这一层面来讲,做好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传承桑蚕养殖技术,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之一,可以丰富产品种类,同时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推产业振兴,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2 种桑养蚕技术探析
2.1 选种整地
为了实现桑蚕种养的高产、高质,首先需要在市场上选取优质桑、蚕品种,降低桑、蚕成长过程中的患病率。种植户应该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种养品种,桑树品种如桂桑优62、桑特优2号、农桑12号、强桑1号等,蚕品种如两广一号、桂蚕2号等,对病害的抵抗力较强。其次,种桑先做好整地工作。桑树播种前,清除地表杂草,深翻土壤,翻耕深度在20 cm~25 cm。可利用旋耕机灭茬犁地,平整土表,然后用圆盘耙将土地耙平,通过该种方式,可以起到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打破犁底层,消灭部分杂草,恢复土壤耕层结构的作用,之后运用测土配方技术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为桑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并便于后期灌溉和施肥管理,提升桑树生长速度。
2.2 蚕种催青和收蚁
从出库当天至第4 d开始催青,将蚕种放置在温度24 ℃,干湿差为2 ℃的环境下。在第5 d之后将温度调节到26 ℃~28 ℃,降低干湿差(±1.5 ℃)进行保护。之后,蚕卵一端出现小黑点(也被称为“蚕卵点青”),点青率为20%左右时(在第8 d之后),就可以遮光制黑,要用黑布包种,在第10 d清晨揭开黑布,开灯感化,最终使得蚁蚕孵化[1]。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开始收蚁工作,在收蚁过程中选择芽下第二片桑叶作为蚁蚕用叶,将其粉碎或者切丝(切成小方块),散布到蚕种纸上,引导蚁蚕爬上桑叶,经过10 min~15 min以后,将桑叶翻倒在蚕座上(与蚁蚕一起),做好整理,为后续的小蚕饲养和大蚕饲养做好准备。
2.3 小蚕饲养
只有在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下,才能够使得小蚕发育正常,小蚕饲养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根据蚕龄而定,如对于1龄蚕培养温度应该控制在26 ℃~28 ℃之间,干湿差在±1 ℃左右,为了始终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于2龄蚕和3龄蚕,干湿差应该控制在±1.5 ℃左右,环境温度维持在27 ℃~28 ℃之间,如果温湿度达不到要求,应该及时补温补湿,并且1龄蚕和2龄蚕需要上盖、下垫,当蚕长到3龄时应该确保外界昼夜分明,并且只盖不垫。喂养小蚕的桑叶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和采摘,根据不同蚕龄,遵循“良桑饱食”的原则进行小蚕喂养,其中1龄蚕喂黄中带绿的叶,即顶芽下第3片叶;2龄蚕喂嫩绿有光泽的叶,即顶芽下第5片~6片桑叶。在采摘桑叶后,应该将其放置在湿度较大的低温环境下,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确保桑叶新鲜不变质。小蚕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干,每次给桑之前,应该匀座扩座,每头蚕要有两头活动位置,每昼夜饲喂小蚕3次~4次,每次的饲喂量应该根据蚕龄而定,对于1龄蚕给叶2层,2龄蚕给叶2.5层,3龄蚕给叶3层。
在眠起管理中,根据小蚕的眠起特征进行精细化管理。1龄蚕的眠起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色逐渐由青灰色转为米色,体表发亮,体躯微缩,蚕体粘有粪便;2龄蚕的眠起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色由青色转为米白色,或者伴有驼背蚕现象,体表发亮;3龄蚕眠起特征主要表现为蚕体肥短,体色逐渐由青灰色转为白色,体皮紧张。养殖户应在蚕眠前加网,除去残渣和残粪,防止蚕染病,保证蚕座清洁,在除沙清洁之后,应该确保桑蚕饱食就眠,给定1次~2次桑,确保其就眠安定。如果同一批蚕中有95%以上蚕已经入眠,就可以进入提青分批,撒入石灰粉,加网再给桑,其中仍然有少量不眠而爬动吃桑的蚕,此类迟眠蚕应该另外饲养,经过5 h~6 h后,迟眠蚕可以入眠。之后进行眠中保护,撒上新鲜石灰粉,在蚕眠定后揭开薄膜,降低饲养温度(降低到26 ℃~27 ℃即可),饲养环境干湿差维持在±(1.5 ℃~2 ℃)。值得注意的是,养殖户应该避免强光直射和震动,严格规范蚕室环境,避免强风直吹。
在饷食处理过程中,如果有蚕主动寻食,并且同一批蚕种中有95%以上的蚕已经体表转色、脱皮,头部从青灰色转为淡褐色,就可以给桑饷食。要注意控制给桑量,给桑时确保蚕可以吃到八分饱为宜,桑叶选取较嫩的部位,在第一次给桑吃光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给桑。同时,也要注重对蚕体消毒,并用“防病1号”对蚕座消毒,加网给叶,当蚕爬动30 min后进行除沙。
2.4 大蚕饲养
在大蚕饲养过程中,养殖户首先应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大蚕期要开门开窗,确保通风良好,避免蚕室环境多湿和高温。其次,防止蚕病传染,做好蚕座卫生,每天除沙,用新鲜石灰粉对蚕座消毒。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室内环境湿度大,可以撒入石灰粉,每日2次,保证环境干爽,降低空气湿度,同时,挑拣出病蚕、死蚕、弱蚕,避免病害蔓延。
大蚕主要指4龄和5龄蚕。对于4龄蚕,养殖户必须及时补充其所需营养,这一时期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期,要想确保其丝腺成长良好,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就必须给予新鲜的桑叶,可选取顶叶下第7片~15片叶子进行饲喂。5龄蚕应及时给桑,提高桑叶给食效益,遵循“两头紧、中间松”的原则[2],在第1 d和第2 d、第6 d和第7 d,严格控制给桑量,即到下次给桑时刚刚吃光为宜,其余天数让蚕吃饱即可(充分饱食)。在5龄期,给桑量应占全期桑叶用量的85%左右。
此外,在4龄蚕和5龄蚕的桑叶中,可添加500单位的氯霉素,避免桑蚕染病,尤其在4龄蚕的第3 d和5龄蚕的第5 d,要精准控制氯霉素施加量。并且注重灭蚕蝇乳剂的使用,在4龄蚕的第2 d和5龄蚕的第4 d,用灭蚕蝇乳剂500倍液对蚕体每天各喷施1次,连续喷施3 d,可以防治蚕蝇蛆病。
2.5 上蔟采茧
上蔟就是指当桑蚕发育到5龄后期,将其放置在蔟具上,让其吐丝结茧,减少其吃桑量或者直接停止吃桑,使其排出绿色粪便,在排粪之后,桑蚕胸部逐渐透明,身体微软,体态蜷缩,头部、胸部向上抬起,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并且身体左右摆动,此时为上蔟的最佳时期。上蔟时温度应控制在25 ℃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 ℃,最低不能低于20 ℃,白天打开门窗,始终将室内干湿差控制在3.5 ℃左右,加强室内通风和排湿,确保室内光线稍暗。必要时,可以在地面施撒除湿材料。在上蔟2 d后,应拣除病蚕、死蚕、弱蚕,避免好蚕茧受到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黄斑茧和污茧的发生。在采茧过程中,当蛹体变为棕黄色就可以适当采茧,一般在春蚕上蔟之后7 d左右、夏秋蚕上蔟之后5 d左右,为采茧的最佳时期。采茧后,应先将烂茧和次茧排除,之后分类放置蚕茧,放置顺序依次为上茧、次茧、双宫茧、下茧、下烂茧。其中,下茧包括畸形、紫印、黄斑等[3]。
2.6 病虫害防治技术
2.6.1 病害
常见的蚕病害主要有血液型脓病、细菌性肠道病、真菌病[4]。其中,血液型脓病的发病表现为桑蚕皮肤易破、表现迟钝、体色乳白、皮表发亮,有流脓的现象,在不同时期,表现症状也各有不同。比如在迟眠期,桑蚕迟迟不眠;在起节期,皮肤褶皱;在4龄和5龄阶段,环节肿胀;在上蔟前,环节中央肿起,行动困难。为了预防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养殖户必须做好室内消毒工作,处理好病蚕和蚕沙,将其统一消毒,做好防病工作,提青分批,加网提青,及时隔离和淘汰弱小的蚕,桑叶不能压住眠蚕,并且淘汰的蚕应该集中在眠前施撒克菌清、克毒灵等,或者施加鲜石灰粉,严防高温闷热环境,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细菌性肠道病的主要表现为蚕的尸体很快腐烂液化,桑蚕生长较慢,有吐液现象,并且排粪不成型、表现不活泼、粪便污染肛门等。要想预防细菌性肠道病,首先养殖户应该加强贮桑管理,防止贮桑时间过长,及时清理蚕具,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繁殖和滋生,加强园区治虫管理,施撒防消散拌石灰,并在蚕沙中添加克菌清,利用消毒缸深埋法处理病蚕和死蚕。
真菌病主要有蚕白僵病,感染白僵病的蚕,身体出现硬化,浑身长满分生孢子,尤其在死后1 d~2 d会长出白色生菌丝。对白僵病的防治,主要在4龄和5龄时期进行,除了对养蚕环境进行严格消毒,还应该禁止套养,做好眠期和提青分批处理,施加新鲜石灰粉,清除蚕沙,严重时可以添加2次克僵灵。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病蚕和死蚕,不能乱丢乱扔,应该在及时消灭病源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地面应该用清水洗刷干净,将蚕尸体深埋在地下作为肥料。
除了桑蚕病害,种植户也应该注意防范桑树病害,比如白粉病就是桑树真菌性病害的一种,病菌通过叶子表面进入到叶肉组织,桑叶逐渐失去养分,直接导致白粉病发生。加之桑树是喜阳植物,如果病菌将桑叶中的养分全部消耗掉,桑叶将逐渐霉变,如果蚕食用发生病变的桑叶,会对养殖效益产生影响。对此,可用石硫合剂稀释液对发病部位进行喷施,避免菌源越冬,也可以在发病之前喷施保护剂,如施加15%粉锈宁1 000倍液、10%多抗霉素1 5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100倍液,或者用45%百菌清烟剂,都可以降低白粉病发生率。
2.6.2 虫害
在种桑养蚕过程中,要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应从桑树虫害防治和养蚕虫害防治这两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5]。其中,桑树可能遇到的虫害主要有桑蓟马、桑天牛、桑树象虫、桑树叶螨等。以天牛虫害为例,天牛幼虫体长可以达到60 mm~80 mm,幼虫在树干中发育,蛀食树干,成虫大多喜欢在晚上8:00—次日凌晨4:00产卵。该种虫害的高发期为7月—8月,吸食桑树的枝叶和树皮,削弱树势,不利于桑树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桑树发育不良,枝条枯死,树干出现虫道和伤口,直至死亡。为了减少虫源,养殖户必须在成虫发生期进行药剂防治,可以喷施40%乐果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还可以直接刺杀木质部内的幼虫,或者利用橡皮头滴管,将药液注入树干,在注射器的帮助下,用杀螟松50倍液进行防治,可以降低天牛虫害发生率。
对于桑蚕虫害,常见的有蚂蚁、蝇、老鼠、蟾蜍等[6]。其中,蚂蚁是养蚕户最容易忽视的存在,蚂蚁一旦成功搬运了第一条蚕,后续就会出现多次搬蚕运蚕的情况,因此养殖户应该避免蚕室附近出现蚂蚁窝,加大药物防治(可用杀虫饵剂);其次要合理管控老鼠的数量,做好防鼠处理(可用肉毒梭菌霉素);对于蝇虫,其主要吸食蚕体内的营养,如果蚕身体干瘪,身上有孔洞,可能有蝇虫钻入其体内,应及时将病蚕、弱蚕清除,并且在蚕室上方覆盖防蝇网,降低虫害发生率;蟾蜍是农村地区常见的种蚕虫害之一,养殖户可以利用物理去除法,设置诱饵或者诱捕器,对蟾蜍进行捕捉和杀死。
3 结语
研发培育优质蚕、桑品种,并推进现代规模化种植发展,是国家桑蚕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殖户应该做好蚕种催青和收蚁工作,根据小蚕的眠起特征进行精细化眠起管理,大蚕期开门开窗,确保通风良好,避免蚕室环境高温多湿,出现病害感染和传染,并针对桑树和桑蚕的病虫害问题进行综合防治,种好桑才能养好蚕,最终才能提升蚕茧质量和缫丝质量,使蚕农增收。
[1]黄帆.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及应用[J].吉林农业,2019(11):71.
[2]孔庆富,梅林,牛鲁燕,等.多措并举推进山东省桑蚕产业创新发展[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3):134-138.
[3]凡迪,罗朝斌,冯文豪.贵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10):66-69.
[4]杨娟亚,邢秋明,金万慧,等.广西茧丝质量分析与提质措施探讨[J].现代纺织技术,2019,27(5):21-24.
[5]王兴明,姚丽华,刘新平,等.桑蚕蛹虫草高效仿野生栽培技术探讨[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20(2):22-23.
[6]李木.广西桑蚕养殖技术分析[J].广东蚕业,2017,51(2):8-9.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ilkworm Industry and High-Efficiency Breeding Technology of Mulberry and Silkworm
Huang Shaod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Yong'an Town,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echi, Guangxi, 530711)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tent of the action pla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my country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ilkworm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echnology of planting mulberry and raising silkworms from the aspects of seed selection and soil preparation, silkworm seed revitalization and ant harvesting, small silkworm rearing, large silkworm rearing, cocoon harvesting from upper cocoons,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mulberry breeding; silkworm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 technology;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2.03
F326.3
A
2095-1205(2022)0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