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使用对阿拉伯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影响*

2022-11-23王玲宁陈倚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阿拉伯社交大学生

王玲宁 陈倚群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而言,互联网使“在地”文化认同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受到冲击,多样且异质的诱惑性内容在互联网技术逻辑下铺展开来,为人们改变文化认同提供了多种可能。①相比世界其他地区,社交媒体进入阿拉伯国家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近几年来发展迅猛,根据全球移动网络运营商协会(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2019年度报告,过去五年来,该地区的移动社交媒体渗透率翻了一番达到44%。其中,青年群体是阿拉伯地区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②根据第11版年度阿拉伯青少年问卷调查,每10个阿拉伯年轻人中就有9个每天至少使用一种社交媒体软件,15—29岁社交媒体用户的比例稳定保持在70%左右。③

阿拉伯国家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青年群体,是社交媒体使用的主要人群,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由此,本文选取阿拉伯国家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和这一群体中国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即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阿拉伯地区进行有效的中国文化传播,同时也有助于从理论视角思考新媒介与文化认同机制形成的互动关系。

一、媒介与文化认同文献综述

(一)文化认同和跨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本质体现在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通过社会个体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而形成的集体共识。在文化认同形成问题上,学者们认为文化认同既是原生的,也是建构的。如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 Friedman)认为文化认同既是一种生物遗传,也是人们在历史、语言和种族等因素基础上“社会性建构”的现实。④国内的学者则把它总结为四个层面:一是文化认同属于人的情感归属需求;二是文化认同是对某种文化的认可、接受和归属;三是文化认同属于确定自己的身份;四是文化认同是对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象征符号的认同。⑤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当下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文化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特征。在此语境中,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认同,超越自身文化边界,此时本我文化的同质性特点被打破,杂糅进异文化碎片式认知模式,认同的重新建构由此发生。⑥不同于跨文化认同理论早期阶段的认识,如齐美尔提出的“陌生人”、帕克提出的“边缘人”等概念,都指向了认同的不可能性,全球交往的扩张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带来的建构主义思潮兴起,催生出“多元文化人”“世界公民”等一系列视野更加宏观,意涵更加丰富的跨文化认同理论概念。如金荣渊提出的跨文化人格等概念,认为跨文化认同建构的过程是交际双方作系统性文化调整、消弭排斥性认同、吸纳新的文化元素、不断回归自我、融入人类共同体的发展过程。⑦

(二)媒介与文化认同

媒介历来被认为是构建国家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工具,很多研究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思考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联,认为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传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刘建明认为电子影像媒介等因素使文化传播超越时空限制,为身份重构提供了丰富资源。⑧周翠芳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媒介是建构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的重要手段。⑨任迪等认为文化认同发生在现代媒介所塑造的文化领域中,媒介对文化具有塑造力,对主体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ICT技术解放了个体,促进了全球化进程。个人与虚拟全球社会这一现实之间正在产生越来越频繁和密切的互动,这种互动的过程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个体的成长。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诸多研究已经表明互联网正使很多人拥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连结,并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全球渠道。

国内从跨文化视角进行媒介使用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外籍留学生、中国留学生或者海外华人这样脱离母国的离散群体。如张国良等学者发现外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媒介接触的频率低,但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高。同样以留学生为群体进行的研究中,刘然发现中国媒体对湖南的外国留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留学生媒体接触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的各种动态和日常事物,却很少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付晓燕通过生命故事访谈法,收集35名留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留学生的数字媒介的使用过程普遍出现文化认同的冲突,在跨国界社会关系网的互动中,经由对自身文化和异文化的反省、文化调整等心理过程,多数留学生会发展出与侨居国社会疏离的认同策略,并透过社交媒体建构出远距离的离散文化认同。张少科以中国留美学生为对象,研究离散族群的多元文化认同及其对社交媒体选择与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被试者对中美社交媒体的使用模式表面相似,其背后心理动因机制却很不相同。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比较特殊的离散群体,而很少深入对象国或区域的受众群体展开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对阿拉伯国家大学生的抽样研究,分析该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受访者的自我报告,了解阿拉伯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接触中国信息以及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基本情况;深度访谈则通过对个体经历、心理和行为的深入了解,结合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文化特征,考察阿拉伯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同中国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特征。

(一)样本特征

研究对象为具有阿拉伯国家国籍,在阿拉伯国家高校就读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因受众群体特殊、地理距离遥远,本次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法,通过笔者的朋友以及Facebook、微信、HelloTalk等社交媒体软件,以滚雪球方式发放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11月7日到11月20日,共回收问卷200份,筛选后有效问卷数为162份。其中来自非洲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大学生占比57%,包括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五个国家。来自西亚地区阿拉伯国家大学生占比28%,包括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也门四个国家。来自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大学生占比16%,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四个国家。调查样本女性占比59%,男性占比41%。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比例依次为61%、 31%和8%;专业方面,人文社科、理工科和商科的比例分别是32%、38%、30%,艺术和其他学科分别占比0.6%和0.9%。在受访者中,63%的阿拉伯大学生没有来过中国,20%的人不会说中文,中文初学者比例为39%,中文水平良好的达到51%。

同时,从样本中选取10个调查对象,样本以外选取5个调查对象,对共15位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受疫情影响,本研究访谈全部在线上进行。

(二)变量的测量

1.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缺乏本土社交媒体的阿拉伯国家大多直接引进西方社交软件,虽然22个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受教育层次、社会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从而导致其社交媒体发展情况迥异,但脸书(Facebook)仍是该地区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网站。据美国俄勒冈大学《2019中东社交媒体报告》数据显示,Facebook每月在该地区的活跃用户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已达到1.87亿。鉴于此,本文选取Facebook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主要从使用强度(开通时间、平均每天浏览次数、时间)、渠道(通过中国、本土和英美媒体获取信息)、形式偏好(加入兴趣小组、关注公共主页、观看视频、浏览图片)以及互动情况(点赞、转发、评论中国贴文)四个维度考察其使用状况。

2.文化认同

文化的测量上,庞朴认为,在两种异质文化接触时,最容易发现的是外在层面,即物的部分,这一层面是最活跃的因素,具有极强可变性且通俗易懂,便于交流;其次是中层,这一部分的文化要素规定文化整体的性质,是最权威的要素;最后才是核心,这一层面最为保守,是文化的灵魂。张国良和吴世文等学者将个体文化认同细分为文化认知、文化情感和文化行为三个维度。一是文化认知即对三个层面文化的基本了解;二是文化情感即从情感上对三个文化层面的认可;三是文化行为即从行为上对三个层面文化的实践。结合以上观点和阿拉伯国家的情况,考虑实际可操作性,本文将文化认同的测量分为3个维度和15个要素。外层文化为自然地理景观和以影视剧、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品;中层文化为饮食、工艺、医药、文学、语言以及武术、戏曲、歌曲等文化行为;核心文化为历史、民俗、节庆、哲学思想,并从文化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进行测量。

3.人口背景变量

人口背景变量主要是国籍、专业、性别、是否来过中国、中文水平等。

三、研究发现

(一)阿拉伯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接触中国信息和文化认同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83%的阿拉伯大学生使用Facebook;开通时间超过三年的人数占87%;每天浏览Facebook一次及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89%,浏览超过10次的人数占比达到30%;在使用时间上,浏览半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75%,使用超过两小时的人数达到29%;阿拉伯大学生Facebook好友数量超过500的人数占比最多,达到35%,数量在300—500间的人数也占到了22%。以上数据显示阿拉伯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率高,开通时间久,每日使用次数较多、时间较长。

62.4%的阿拉伯大学生会在Facebook上搜索、浏览和中国有关的内容。其中,在获取中国信息的来源方面,使用本国媒体主页的人数比例达到53%,使用中国媒体占比30%,使用英美媒体的仅占1%左右。在形式偏好上,阿拉伯大学生观看视频的比例最高(52%),其次是浏览图片(42%)、关注公共主页(35%)以及加入兴趣小组(22%)。在互动上,点赞比例达到54%,转发人数、给帖文评论次之(28%、2%)。

在中国文化认同上,阿拉伯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情感的均值得分最高(M=3.4,SM=0.923),其次是文化行为(M=2.9,SM=0.916)和文化认知(M=2.8,SM=0.869),外层与中层文化认同度高于核心文化。中国的饮食、风景名胜、影视剧、中文这四个要素的认知均值超过3。而属于核心精神层面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儒家文化、历史文化四个要素均值都低于3。除了戏曲元素,文化情感的各分层要素均值都高于3,其中风景名胜喜爱度均值最高,达到4.1,喜爱度排名较前的各元素中,仍以外层和中层文化居多。在文化行为的分层要素测量中,认同均值超过3的有“学习中文”“看中国影视剧”“和朋友交流探讨中国文化”“去中国旅游”“参加和中国有关文化活动”。

(二)社交媒体与阿拉伯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关系特征

1.社交媒体呈现中国文化的贫乏与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社交媒体成为阿拉伯大学生了解感受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被访者认为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太少,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说实话我来中国以前,根本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这几年在Facebook上会通过学阿语的人去看(中国),会理解一些。(ML,男,非洲,商科,来过中国)

我爱中国,我会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在Facebook看到的美丽的中国文化,告诉他们中国是伟大的国家。(FLS,男,西亚,人文社科,来过中国)

Facebook上和中国文化有关的活动很少,我想体验但我没有机会,就算有活动也都在首都,离我家太远了。(WH,女,非洲,人文社科,没来过中国)

我加入了很多学习中文的兴趣小组,但是没有和中国文化有关的,我们学习中文的小组里,就只是发布单词、句子、文章的翻译,如果有一些人可以告诉我们文化的内容,也许会学习的更快吧。(LGB,男,非洲,人文社科,没来过中国)

由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地理距离遥远,语言文化差异较大,借助媒介平台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中阿交流的重要助推力,而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加速了国际传播格局的转型,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复向传播性、对话性和圈子性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的认同感、覆盖率、亲和性和粘合度,促进民族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对话。因此,随着中阿新闻机构的合作方式逐渐从纸质媒体向数字媒体拓展与融合,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大学生希望借助社交媒体了解中国。但是显然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还不能满足阿拉伯大学生的需求。

2.偏好通过网络意见领袖呈现日常生活的短视频感知中国文化

在内容偏好上,大多数受访的阿拉伯学生表示,更喜欢浏览富有生活化气息的公共主页。本国和中国网络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颇受阿拉伯大学生喜爱,这些人多是在中国的阿拉伯语留学生、阿拉伯语的中国学习者、中国驻外记者、阿拉伯国家的驻华记者或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

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Rachid China,你知道吗?他去中国拍了好多视频,我现在经常看他发布的和中国有关的风景、饮食、文化的内容,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看了以后才发现现在的中国和我们以前想象的太不一样了。(AMR,女,非洲,人文社科,没来过中国)

我在Facebook上关注了一些学习阿拉伯语的中国人,她们会在公共主页发一些关于自己生活的视频和图片,她们介绍的很好,我周围朋友几乎都会看。(ML,男,非洲,商科,来过中国)

阿拉伯大学生更倾向于了解一个更加具象的、真实的中国,比较偏爱视频的内容呈现。由意见领袖或是主流媒体在公共主页发布的视频尤其受到阿拉伯青年群体的喜爱。数据分析也显示,观看视频对阿拉伯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认知(r=0.262,p<0.05)、情感(r=0.487,p<0.01)和行为(r=0.342,p<0.01)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肖珺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中指出,相较于语言文字,融合图片、声音、动画和色彩等多感官模态的视觉符号化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更有益于海外用户认知中国文化。这个研究结果也同样在阿拉伯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中得到印证。

其实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来说是很陌生的,因为地理距离太遥远,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文化和发展情况,只能通过这些在Facebook、YouTube和Ins了解中国,所以博主们要好好做视频,视频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这些。(LGB,男,非洲,人文社科,没来过中国)

我经常看“抖音”,它在中国很火,所以我想通过它了解中国人的想法和日常,有时候我会把一些有趣的片段转发到Facebook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们。(YJ,女,非洲,人文社科,来过中国)

3.维护中国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自觉性表现突出

中阿文化上的一些差异,经常会被西方媒体所利用,捏造、歪曲事实来污名化中国,或者放大细微缺点在社交媒体上加以传播,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动摇和影响阿拉伯青年群体对中国的喜爱,他们中有些人会秉持着质疑态度,更多的人会向听信谣言的人进行解释,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前文数据分析所显示的,在Facebook上通过西方媒体、本国媒体和中国媒体获取中国信息的阿拉伯大学生,在对中国文化认同上并无显著的差异,浏览西方信息源也没有对阿拉伯大学生的中国文化情感造成显著影响。阿拉伯大学生还是渴望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来更加有力地破解西方文化认同霸权造成的影响。访谈中发现,被访者在维护中国反对西方霸权上,有一种出乎意料的自觉性。

一旦中美关系恶化,就会突然出现很多用阿拉伯语发布的,恶意抹黑中国形象的账户,我家里很多长辈会相信,我就会向他们解释。(ML,男,非洲,商科,来过中国)

中国在阿拉伯人眼里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国家,因为你们从不说话,不解释自己的立场。而西方国家太强大,一直在向我们传播不利于你们的消息。(WH,女,非洲,人文社科,没来过中国)

虽然我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但我知道中国是很伟大的国家,不是有一些西方媒体说的那样。身边有人对中国有不好的看法我会尽力解释,但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很薄弱,希望你们中国人多宣传自己美丽的文化。(LGB,男,非洲,人文社科,没来过中国)

很多西方国家谈论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对其他宗教自由的限制,但是当我来到中国时,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欢迎……我希望有中国政府以阿拉伯语或者英语在社交平台上发言,以便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以及如何向中国进行投资和合作有所了解。(ML,男,非洲,商科,来过中国)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调研显示,阿拉伯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度高于认知和行为。这源于中阿之间悠久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历史,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阿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友好往来,在交换货物的同时,也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交流。时至今日,丝路精神始终贯穿着中阿友好交往的各个方面,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样独特的文化情感记忆下,阿拉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好感。当前,随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利益互惠、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构建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景等共同价值更加休戚相关,阿拉伯大学生更加渴望了解中国,催生了其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甚至亲自来中国求学经商的想法和行为。在社交媒体成为阿拉伯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和平台的情况下,我们面向阿拉伯地区的文化传播明显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尚不能满足这一群体的强烈需求。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社交媒体的兴起赋权个人,使得国际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从而改变了国际传播主体的力量对比。在内容生产上,社交媒体并不会倾向于选择展示一种特定的文化价值,而是借助不断完善的算法技术和大数据支持,展示出那些更能延长观看时间和增加用户粘性的内容。因此,社交媒体平台更倾向于一种“有意义的互动”,通过内容生产完成特定文化目标的传递过程。在这其中,更有个人参与感和实际生活贴合度的内容较之距离遥远、风格严肃的政治话语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尤其对于青年群体来说,“去意识形态化”的日常生活实践的展现成为他们感知中国文化的最受欢迎的内容。文化认同不仅仅是社会心理依附,而且是制度化社会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维度,其植根于社会生活方式中。赵永华等学者也在研究中提出,需要将“文化认同”和“日常生活”等理论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促使沿线国家人民把“一带一路”视为既具有普世性又符合其在地体验的日常的、情感的、文化的存在。

此次研究发现,网络意见领袖对阿拉伯大学生接触中国文化并影响其文化认同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关键人群是中阿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亲身体验并理解两种文化,且与目标群体具有接近性,在中国文化传播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较强的影响力,是讲述中阿故事的最佳人选。新媒体时代,网络正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对中国事务、问题和政策表达观点、看法的公共舆论场域,也是他们维护社会关系、发挥影响力、获得关注度的重要平台。在社交媒体上生成的内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意见、情感及行为特征,并在新传播技术的助推之下,其通过信息资讯的传达、观点的分享和情绪的表达,影响广大用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其影响力较之传统媒体并不逊色,甚至更为深入。正如访谈中来自埃及的一位大学生谈到的,这些人的说法比较有可信度,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会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中阿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调研显示,阿拉伯大学生在拥护中国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自觉性方面表现突出,他们渴望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西方占据国际传播格局主导地位并不是导致中阿文化交流不足的根本原因,弗里德曼早在“中心—边缘文化结构说”中就提出,随着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加深,中心越来越没有能力应对新兴文化中心带来的挑战,文化认同的霸权被分化和去中心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全球媒介信息传播秩序正在发生快速转型,突出表现为各大“文化圈群”内部信息密切流动机制的兴起,这表明媒介转型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逐渐兴盛,区域性文化圈群机制的活跃对于西方媒介霸权具有消减效应。龚为纲等通过全球舆情大数据对西方涉华舆情所建构的东方主义话语及其全球传播机制的分析再次印证这样的观点:伊斯兰文化圈群内部的自我保护比较明显,对于西方话语的排斥性特征比较强。新媒体兴起、媒介转型与5G时代的来临再一次推动其降低对西方的媒介依附性,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为我们重构国际传播新秩序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国际传播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其中就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我们需要珍惜阿拉伯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情感上对中国的天然好感,以及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自觉性等有利因素,动员国际传播多元主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好网络意见领袖的功能,以日常生活实践为展现,加大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阿拉伯社交大学生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