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根据地军事工业工人生产运动研究

2022-11-23李学斌

关键词:工部根据地工人

李学斌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国防科技工业历史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51)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1921年,山西工人运动在太原团组织的领导下逐步兴起,并开始向太原兵工厂发展,此后逐步成立了兵工厂青年团等基层组织。1926年,太原兵工工会成立后,山西工人开始了有组织的斗争,不仅推动了山西工人运动的发展,更促进了工人思想的转变。尽管在1927年“白色恐怖”后,山西军工工人运动遭到沉重打击,但他们并未就此消沉。其中一部分工人更是带着技术、设备辗转前往太行根据地的人民兵工厂继续努力生产,在其后的革命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 八路军武器弹药情况及兵工厂的创建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最初谈判时,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给予公平对待,按约定发放经费和其他补充物资。但在实际层面上,弹药能否及时发放与国共两党当时的关系息息相关。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八路军弹药的补充是比较及时的,齐小林认为:在红军尚未改编为八路军时,南京国民政府即向红军发放七九步弹30万发,七九机弹20万发,驳壳弹20万发,迫击炮弹620枚,手榴弹1.5万颗,除此之外,中共还从第二战区领取弹药。全面抗战时期第一年,国民政府和第二战区发给八路军各类弹药546万发、手榴弹7.3万颗、迫击炮弹9 000枚。[1]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开始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策略,加剧了国共摩擦,武器弹药的配发越来越少,直到1939年底,国民政府停止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弹药发放。此外,抗战时期八路军武器弹药的来源还有苏联的支援,但苏联援助的极少。[2]再有就是缴获和自造了,正常来说,想要在一场战斗中缴获大量的弹药,就必然要在战斗中对敌人以快速而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弹药来不及消耗,如此才能有大量的弹药留存下来。但是,从敌后战场的各方面条件来看,八路军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日军部队是比较困难的。当弹药的外部补给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摆在中共面前只有一条路——自给自足,依靠根据地军工厂生产的弹药及时弥补外部补给的不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在给周恩来、朱德等的电报中便讲到:“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靠自己造。请你们立即开始用一切方法,在山西弄到一部造枪机器及若干造枪工具,准备在延长设兵工厂。”[3]75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报告,指出:“游击战争的接济是一个极重要问题。一方面,大后方尽可能的接济他们; 又一方面,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4]77将设立兵工厂与游击战争相结合,突出了自造弹药对于敌后战场游击战争的重要性,此后,各个根据地都建立了诸多大小不一的兵工厂。

抗战之初,各根据地虽然建立了诸多兵工厂,但规模小而简陋。一方面急缺机器设备,很多兵工厂甚至没有一台设备,只能叫作修械所,使用的器械都是手工工具,如榔头、矬子、铁锤等; 另一方面,缺乏技术人员,工人除来自国民党兵工厂,如太原兵工厂外,大部分都是铁路、煤矿工人和民间手工业工人。这些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对于枪炮、弹药的制造不甚了解,导致军火产量低,质量差。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武器弹药的需求越来越大,迫切要求根据地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工业,提高武器弹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八路军一方面成立了军工部,并先后从总部机关和延安中央军委军工局请调了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这些干部中有在红军中担任过军、师职务的领导,有留学欧美、日本的工业技术专家,有从北京、天津、上海敌占区投奔根据地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组成了一支人才济济的军工队伍。另一方面,各工厂通过改善工人的生活待遇、评选劳模、开展劳模运动、生产竞赛等方式,激发军工工人的积极性,在特定时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根据地的军工生产。

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2.1 改变管理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

工厂的整体管理与相关的工作环节息息相关,整体管理方式、制度如果不改革,即使局部管理改革了,也难以持久。此前,红军各部处于流动状态,根据地不稳定,部队所创建的兵工厂也处于流动状态,只能叫做随军修械所。这些修械所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班排连组织,早出操、晚点名,集中进行政治学习,职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生活待遇方面也与部队相同,实行供给制,外加一点技术津贴,最高津贴每月九元,学徒每月一元五角。[4]174这种管理制度虽然暂时能保障生产,但长久执行,工人产生了抵触心理,影响了生产效率,改革势在必行。1939年,八路军总部成立第六科,同年6月,为了加速军事工业的建设,又将第六科扩建为军工部,统一管理太行根据地的兵工生产,其他根据地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1940年,彭德怀在对军工部的指示中讲到:“工厂要建立管理制度,严格组织纪律; 颁布劳动法,保护工人利益。”[4]110因此,1940年6月军工部颁布了《军工部工厂规则》(以下称《规则》),《规则》在“总则”中即称:本规则以团结工人、保障工人生活、提高文化政治水平、加强劳动纪律、保证生产任务之完成而订定之。其包括总则、附则在内共七条,涉及工人的作息时间、劳动纪律、待遇、特别守则、奖励与惩罚等具体规则。在具体管理方面,由老技术工人和知识分子当厂长或副厂长,老红军当政委或指导员,加上工会主席,这些人组成工厂管理委员会来管理工厂。此外,还设立了工务科,主要负责生产调度、产品检验和考勤工作。工务科下有工部,设工长、指导员,工会系统设分工会。工部之下设工组,由领工领导生产和行政工作,并建立工会小组,管理职工生活和学习,分级管理,科学分配任务。各工部设记工员,将所在部的生产活动记录下来,定期上报。层层管理有利于军工部掌握各工厂的生产状况,为制定工作计划、分配生产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 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太行根据地军事工业以工人的利益为要,竭尽所能地去保障工人的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职工福利待遇方面,太行根据地的兵工厂最早实行供给制,即不论技术高低,劳动多寡,一律受到平等待遇,而且供给制只供给职工本人,不供应家属,满足不了家属的需要,影响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此后,各工厂普遍对纯供给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流动工资,固定工资也就是原供给制,由于日军的封锁,物价波动较大,将原来的钱币折合成实物,主要是小米。流动工资是考察工人的技术水平,按水平定级,按级别发给钱币。这种方法使工人在衣食问题上可以自由支配,生活上有了一定的改善,相较于之前的供给制更受工人们的欢迎。此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激发他们的积极性,1940年在山西武乡县显王村试点计件工资,将原来的流动工资部分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发工资,多劳多得。试点初见成效,后推广到其他单位,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锻工提高了三四倍,机工、钳工也提高两倍以上。工人为了提高产量,千方百计地节约原材料,连道轨的底座也用上了”[4]176。在此基础上,1940年底,军工部与工会组织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除生产定额、劳动纪律外,凡是涉及与工人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有关的内容,如劳动保护、工资待遇、工作时间、节假日休息、劳动用品发放规定等,都在合同中写明。如在工作时间方面,太行根据地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一周工作六天,周日休息。同时每年还有例假,相较于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动辄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八小时工作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以人为本的思考。但是也要认识到,八小时工作制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实行的,如果遇到特别情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如“(一九四一年)九月后各厂实行九小时工作制援助苏联”[4]99,此外,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为培养职工的乐观精神,军工部在工厂中开展文娱活动。太行根据地军工部成立时设有文工团,各厂还开办俱乐部,俱乐部中成立篮球队、歌咏队、戏剧组等。工人在劳动之余和节假日可以参加各种的文娱活动,据军工部部长刘鼎回忆道:“1940年冬,梁沟四所工人自卫队在反扫荡中,英勇顽强,守卫工厂。(山西辽县)高峪三所的职工为此编演了京剧‘战梁沟’,剧情深深地感染着广大观众,看完很受教育和鼓舞。”[4]97其他方面如工人的医疗卫生、家属安置、文化学习、技术培训,军工部与工会都尽可能地去保障。

2.3 成立工会组织,保障职工权益

1940年春,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华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依靠交通线和据点扩张占领区,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三光政策”,从而迫使根据地日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战斗次数增多,弹药消耗增加。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加快生产,保障前线弹药供应,4月,彭德怀副司令到黄崖洞兵工厂检查工作,在听取军工部政委孙楚开的汇报后作出了尽快组建军事工业职工联合会的指示,并派中共太行区委毛齐华到军工部,帮助培训干部,筹备成立军工部总工会。5月1日,在长治黎城县举行了军工部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通过了《工会章程》《集体合同》和《告全体工人书》,其中规定:凡属本厂服务之工友承认本会之章程者,不论年龄、性别、地方帮团、宗教信仰均得为加入本会会员,将工会正式建立起来。[5]10工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体会员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凡对军工部、工厂关乎全局性的重大运动、重要决议都要通过会员的民主讨论才可执行; 对工厂生产计划、工资调整、职工福利等重大问题要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工会的主要工作一是要保证党的策略路线切实在工人中实行,二是要维护工人的权益,改善工人的生活,协调劳动关系。总之,工会就是要提高工人的劳动热忱、劳动效率和技术水平,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太行根据地军工部总工会成立后,首先审议并通过了《集体合同》,以契约的形式保障了工人的经济生活,改善了劳动条件,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并在1941年的第二届工人代表大会上进行了修正。[6]8其次,颁布《战时劳动保护条例》,举办集体劳保事业,由厂提出将工作满一年的工人工资的5%作为保险费,以保障后续的工人生活。此外,军工部总工会还开展劳模运动、生产竞赛,推动军工生产。从1940年到1949年,太行兵工总工会召开工人代表大会五次,每次都对工人的利益诉求做充分的研究讨论,在艰难的条件下保障工人的权益,为根据地的兵工生产提供了保障。

3 广泛开展生产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9年曾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运动,被列宁称作是“伟大的创举”,此后“星期六义务劳动”运动长期存在下来。1935年,苏联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发掘了劳动模范斯达汉诺夫,随即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这场运动对苏联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普遍地促进了产量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超前完成,还对苏联的工人福利待遇模式的转变产生了影响,成效显著。在中国,充分发动群众一向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放手发动工人、农民,扩大自身力量,并提出劳模模范、英雄模范的概念,将其运用到生产劳动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各根据地通过开展向劳动模范学习运动、生产竞赛而发动群众,促进生产,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3.1 劳模运动的开展

抗日战争期间,太行根据地不仅受到日伪的封锁,还受到国民党的变相限制,加之根据地本是贫瘠地区,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原材料缺乏,根据地的工农业渐渐陷入困难境地,形势极其严峻。基于此,1941年,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走上生产自救的道路。在工业上,为增加产量,各工厂普遍将原“八小时工作制”改为10小时,有的地区还取消了一年14个休息日的规定。[7]230此举引起了部分公营工厂领导人的不满,在陕甘宁地区还发生了“狄建德事件”,影响恶劣。在此情况下,党认识到:在根据地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必须在思想上帮助工人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形势,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开展劳模运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处理“狄建德事件”的过程中,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发现了“好人”赵占魁,随即将其树立为典型。1942年9月,《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一文,强调:“在他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始终如一、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新民主主义地区公营工厂工人所应有的新的劳动态度”,将赵占魁的事迹推广到整个敌后根据地。[8]56由此,各根据地相继开展了劳动模范运动,太行区的“甄荣典运动”、晋绥地区的“张秋凤运动”等,推动了根据地工业品产量的提高。

太行地区的模范工人甄荣典是根据地开展“赵占魁运动”时发掘出的典型。甄荣典,河北唐县人,1940年进入军工部黄崖洞兵工厂一直从事炮弹外圆的工作,曾以75秒做1发五零炮弹外圆的记录被称作是“炮弹大王”,后来达到了一天460发,多次打破自己创造的记录。[9]1641943年9月,八路军军工部召开第四届工人代表大会,决定今后的工作方针是开展“甄荣典运动”。[6]751944年,太行总工会号召全区开展“甄荣典运动”,强调“它是总结了全区性的最模范最典型的劳动态度,我们要拿它的光荣传统开展广泛的甄荣典运动,培养千百万的甄荣典出现在我们工厂里”。总体来说,甄荣典运动的目的是增加生产,实质是工厂工人群众的思想改造运动,这也是与“赵占魁运动”实质相符合的。运动的内容虽然是思想改造,但如何体现思想改造的效果?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生产工作“就应该是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打破新运动总结的生产记录”[10]776,体现出浓厚的政治性。

“甄荣典运动”开展时,太行根据地劳模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最初开展“赵占魁运动”时,曾出现许多问题,如将运动看得非常简单,以为区工厂号召一番就成功了,有的工厂奖惩条例不公平,发生贪污腐化,还有大部分工厂只是照例一般响应,并没有深入推动等。[11]90以致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主任高长久又在《解放日报》发表了社论《继续开展“赵占魁运动”》,力图总结经验,继续推进。“甄荣典运动”在开展之初便成立的专门的指导机构——“甄荣典运动”委员会,其职能之一主要为防止出现因领导上的不统一而导致的问题。委员会设有主任委员、组织委员、生产委员、生活委员,既有督促检查,组织个人,各组之间的劳动竞赛,也有鼓励生产情绪、记录考核等,任务全面,分工明确,总的任务只有一个,全力推动运动的开展。[12]777运动委员会的出现表明中共对于劳模运动的开展已经得心应手,运动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除此之外,相较于“赵占魁运动”时的劳模标准:爱护工厂、严守纪律、积极工作、始终如一、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爱护工具、节省原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学习、帮助别人、克己奉公、团结群众。甄荣典运动的标准更加具体,更加可量化,如生产质量经常保持在0.5%以上; 生产数量经常保持达到标准额,而且要逐渐超过定额,提高定额等。标准的具体化可以更好地进行考核,也更容易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当时的材料看:各工厂的计划都是根据各厂的具体情况,经过民主讨论拟定集体计划,再依照总标准去拟定个人的具体计划,所以计划内容具体切实,贯彻全厂人员。运动的初步成果也比较突出,甄荣典所在的工厂1944年2月份的生产计划为140%,结果生产了160%; 四烟厂2月份平均提高50%,3月平均提高70%,“个别工友如未月一天内做514包,制造了新纪录”[12]679。“甄荣典运动”激发了根据地工人的生产热忱,特别是军工生产,生产了大批武器弹药,为八路军在前线抗击日军,取得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这一运动大大提高了根据地工人的思想觉悟,在运动的过程中涌现出更多的“甄荣典式”劳动英雄,为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忠诚于党、吃苦耐劳、技术过硬、团结人民的工人队伍。

3.2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

劳动竞赛是在社会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最早来自苏联,列宁、斯大林都对其进行过论述,将其同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任务联结在一起,称为“深刻的革命运动”[2]。劳动竞赛在苏联的实践活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队伍产生了很大影响。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曾讲到:“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13]296抗日战争期间,劳动竞赛有了更加广泛地运用,1943年太行革命根据地学习“赵占魁运动”而开展“新劳动者运动”,基本的形式就是生产竞赛。竞赛过程中产生了多名“新劳动者”,在1943年8月的总结大会中,太行区兵工厂的甄荣典被选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被授予“新劳动者运动旗手”的称号。“甄荣典运动”的扩散主要也是通过劳动竞赛,1944年1月27日,太行第四烟厂工人通过《新华日报》向甄荣典所在的工厂正式发出挑战竞赛,甄荣典和全体工友积极应战,将“甄荣典运动”推向了高潮。[14]76解放战争期间,各解放区的工会组织动员职工紧急行动起来,积极生产,巩固后方、支援前线,开展了大范围的生产运动。太行区相继开展了“刘伯承工厂运动”和“增产立功运动”,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太行根据地开展劳动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当时的条件下就需要用同等甚至更少的时间,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不仅需要技术的改进或改善劳动组织等,还需要思想上的提高。针对以往劳动竞赛出现单纯生产竞赛的情况,太行根据地劳动竞赛的中心意义在于发动整个工厂及工人,创造大批新劳动者及新管理者的态度与作风。1943年,太行军区秘书长毛齐华在《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从思想上发动新劳动者运动》的文章,要求:“一切新劳动者运动的领导干部,必须对运动做出深切的认识,从思想上发动,使工人深切了解运动的实质”,为运动的如何开展定了基调。[5]139在严密的组织和思想教育下,工人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被动的,是工人在认识到现状的情况下自愿作出的反应,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如一二九师所属各厂提出的竞赛内容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加紧文化政治学习,提高对新劳动者的思想认识、彻底消灭一切不良嗜好,养成品行端正的新民主主义劳动者的优良作风”。同样,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刘伯承工厂运动”中,各厂的首要任务即是对全厂工人进行思想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发动职工普遍订立计划,同时还制定了不同的口号,如“人人要立功”“立功最光荣”“前方流血,我们多流汗”等。[15]1274在这种情况下,立功被认为是最光荣的事情,有的工人“在敌人占领厂区后还要冒着危险去查看自己掩埋的物资是否安全”,有“电厂副经理陈金生同志因修理锅炉几夜未睡,因年纪大曾几次晕过去,救醒后立即又上工了”,这些行为不能单单是以多挣工资去解释的,说明党的思想教育深入到这些工人心中,那么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便理所当然了。

太行根据地的劳动竞赛将每个工厂、每个工人的生产任务都与前线战争胜利与否及崇高荣誉结合起来,工厂与工厂、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比赛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43年,在“新劳动者运动”开展后,各厂的产量不仅得到提高,而且原材料得到节约:“新华工厂经费节约超过20%; 吉峪二所一厂超过了40%,个别部门达到 1/2。”[5]141“刘伯承工厂运动”是在毛泽东提出的工业生产要“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原料足、销路广”的要求下开展的[16]179,待到运动结束时获得“刘伯承工厂”光荣称号的二厂在产品数量上逐月增加:“以第一季为100,第二季即增至140,第四季即增至231.4; 在成本上则逐季降低,第四季降到33.5”,产品质量也能保证“前方使用从未发生过毛病。”[17]800运动中各厂工人不仅在生产上创造了诸多纪录,而且在别的方面也作出了贡献,支援了战争,如献金献义务工。据统计,太行根据地“全年献金8 800余万元,折米约合24万斤”,此外还有“金戒指6个、金耳环1付、银元64块、银碗一个、银器3两”。运动中涌现出大批的生产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使得太行根据地的这次生产竞赛成为“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果最好,影响深远的一次生产运动”[17]1277。运动结束后,军工部又在各厂开展“夺红旗”等劳动竞赛,为解放太原作出了重要贡献。

4 结 语

太行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在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人民军队的弹药来源匮乏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军工工人以莫大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忘我地劳动,为人民军队输送着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适用时,即改革管理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成立工会组织,从薪资、工作时间、娱乐生活等多方面改善职工生活,提高了军工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在面对日军步步进逼,生存状况日益严峻的条件下,果断展开劳模运动,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评选劳模,通过劳模带动其他工人进行生产活动。在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太行根据地不断开展劳动竞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相结合,既提高了产量,支援了前线,又增强了工人的政治觉悟,培养了一批先进的产业工人,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准备。

太行根据地军事工业生产始终贯彻一切依靠群众的方针。各厂的工人群体大多来自农民、手工业者,小部分为国民党军事工业工厂工人,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修过枪炮,更不用说制造了。但在党的领导下,工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步学习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在生产运动中你追我赶,不怕苦累,使得生产效率逐步提高。在“甄荣典运动”中,炮弹厂工人造车炮弹小头,由过去的日产300发,提高到400发; 车炮弹螺纹由日产500发,提高到700发。到1942年底,军工部各厂平均生产指数为100,到1943年6月,已上升为160,最高指数有达到205。[5]149同时,工人们发挥聪明才智,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的新局面。“甄荣典运动”中,甄荣典带头改进工作方法和生产技术; “刘伯承工厂运动”期间,各厂经工程师、技师评议审核,认为确系创造发明且对生产数质量有重大作用的,统计有161件,据参观组的统计则有310件。[17]1275总之,在战争中,军工工人用自我牺牲精神,出生入死支援前线,保证了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工部根据地工人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乾隆帝杀鸡儆猴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古代机构改革为什么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