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预防治疗

2022-11-23乔静吕香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猪群流产母猪

乔静 吕香平

(1.山东省莱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莱西 266600;2.山东省莱西市乡村产业促进中心,山东莱西 2666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以及仔猪和育肥猪发生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毒变异性强,感染后会产生免疫抑制,是其不能根治的原因,因此,有些专家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称为“猪的艾滋病”。目前没有特效药根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对此,探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价值。

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

1.1 传播途径多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在母猪身上表现为繁殖障碍,在商品猪身上表现为呼吸道方面,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健康猪可以通过接触被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污染粪便、呕吐物、分泌物、同槽饮水等进行传播,母猪可在生产时通过胎盘传染给仔猪,也可通过产后饲喂乳汁传染给仔猪。

1.2 毒株变异多

自发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后,我国在1996—1998 年发生母猪流产风暴,在2006 年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即无名高热,对我国猪养殖业造成很大困扰及损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属于RNA 病毒,变异是其明显特征,基因可以重组、重排或基因缺失产生新的变异株,又存在多种菌株共存的局面,导致现有疫苗无法完全保护。目前我国国内养猪场的情况是经典毒株里以美洲株蓝耳病毒为主,欧洲株蓝耳病毒时有发生。

1.3 易与其他病症混淆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多发生在秋冬季节,而这个季节也是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如流感和猪伪狂犬病,均可引起母猪流产、仔猪发烧气喘等临床症状。感染后的猪群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引起其他疾病。持续性感染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经验不足的养殖人员可能因分不清是哪种病症而用错药,耽误治疗时机。

2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2.1 一般临床初步诊断

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猪群,母猪和仔猪临床表现非常明显。母猪主要表现为不发情、子宫炎或发情后屡配不孕,在妊娠后期会出现流产、早产、死胎等;仔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尤其是未断奶仔猪,体表温度快速升高、并伴有呼吸急促、运动严重失衡等,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一般临床上对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初步诊断主要有以下3点:①母猪产仔后的胎儿死胎率达到20%以上;②母猪流产率达到8%以上;③断奶前新生仔猪死亡率达26%以上;如果符合任意两个指标,则可初步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2]。

2.2 病理检测

因该病与其他病症的临床症状相近,且在不同年龄的猪之间临床表现差异大,因此,做出临床初步诊断后,病、死猪可进行病理学诊断。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病猪,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肠系膜淋巴结水肿,间质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肺部水肿,充血。具体表现在不同月龄段的猪上有所不同。①新生仔猪解剖后,肺脏呈红褐色花斑状,不塌陷,感染部位与未感染部位界限不明显。②哺乳仔猪标志性病变为淋巴结肿大呈褐色。肺脏呈不同程度的红褐色花斑状,不塌陷。③生长-育肥猪,淋巴结肿大。因继发感染,因此,肺脏容易并发混合感染,感染部位与未感染肺脏组织之间界限清晰。

通过一般临床症状和病理做出初步诊断后,然后在实验室对病原进行鉴别,进一步确诊。

2.3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技术

目前实验室内有多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诊断方法。①病毒分离诊断法(VI),该法是目前诊断猪繁殖与障碍综合征最准确和最科学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诊断意义,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3]。选取死胎和患病仔猪的脾、肺和淋巴,母猪血液等,用猪原代肺巨噬细胞(PAM)等进行分离。②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该法特异性很好,达到99.5%,可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早期血清抗体进行检测[4]。将病猪的淋巴结、扁桃体或其他组织做成切片处理后,滴上荧光抗体,通过荧光颜色,判断是否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方法在临床医学应用范围广,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单。选择猪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病毒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将待检溶液滴加到试剂盒中,作用一段时间后进行对比,通过观察沉淀线,判断病例中是否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5]。

3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3.1 做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预防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具有传播途径多,病毒变异多的特点,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主要手段。因此,无论是传统养殖场还是规模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都非常重要。生物安全工程是一个系统概念,而不是某一单一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1 养猪场外围的生物安全

包括建立猪场外墙及其附属部分;所有进场车辆必须经消毒检测后方可进场,必须管控好进入猪场的三流,即人流、物流、车流。

3.1.2 养猪场内部的生物安全

除猪群内部相互传染外,人员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使用的工具、车辆等也都可进行交叉传播,因此,必须建立洗消体系。洗消对象有活体养殖猪、现场的硬件设施、生产工具和作业人员,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生产间的衣物等不得与外界接触,并且统一消毒清洗。

3.1.3 做好养猪场免疫防范工作

科学选取合适的疫苗,得当的注射疫苗。根据猪的种类、大小及注射部位等决定针头大小,根据疫苗要求决定接种方法避免注射疫苗失败。

3.1.4 做好猪场预防与保健方案

猪场预防与保健方案包括药物选择、药物预防、预防保健的时机和保健方案及猪场寄生虫控制计划。

3.2 药物压制,保证疾病发生后猪群稳定

当养殖场出现疫情后要,应快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3.2.1 当确诊发病猪后,立即进行封锁隔离

因目前对于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和典型的治疗手段,因此,对病猪要进行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根据发病情况,划定受威胁的区域,做好养殖场封锁工作。

3.2.2 继发感染

当猪群发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时,容易出现继发链球菌感染、伪狂犬病毒感染等一系列疾病,进而致使病情加重,死亡率上升,因此,控制继发感染相当重要,饲喂时,可用泰万菌素250g/t+10%氟苯尼考400g/t,连续喂养7d,在饮水中添加卡巴匹林钙控制退烧,从而保证猪群的稳定。

3.2.3 加大洗消力度

在正常洗消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对猪圈的清洗和消毒,保证饲养环境,尤其是要对流产后的死胎、胎衣及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3.3 其他措施

对没有出现临床症状,血清检测为阴性的猪群要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猪群应激。而且各个养殖场的情况不同,要应因地制宜,做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6]。

4 小结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防控属于保障整体养殖效果的关键。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造成母猪大面积流产,不发情,保育猪和育肥猪出现喘气、咳嗽、发烧、抵抗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生猪死亡。为规避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需要有意识地强化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疾病的防治与研究,抓好防疫,降低生猪死亡率,并保证生猪健康成长,从而降低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推动生猪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猪群流产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后非瘟时代生产母猪饲养关键点详解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