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2022-11-23董榕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胸膜圈舍传染性

董榕

(江苏省射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 224300)

新时期,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及市场需求量的扩大,我国生猪养殖工作不断发展,养殖规模扩大、密度增加,品种逐渐增多,再加上生猪调运频繁及引种工作不科学,导致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病存在高发趋势。一旦该疫病在养殖场出现,可能会迅速蔓延,制约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能会对养殖工作造成极大打击。该疫病通过有效的防治能降低其发生概率,当前需要重视疫病防治,采取有效措施减低疫病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1 流行特点

1.1 集中性性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染性较强,确诊猪与带毒猪是该疾病主要的传染源。虽然该疫病的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会存在隐性带菌猪,为该疾病的传播埋下隐患。同时,该疫病会通过空气、飞沫、粪便等渠道传播。一旦养殖场出现单一病例,容易导致养殖场中其他生猪感染疫病,防控难度大。已康复的生猪或慢性感染生猪依然具备传染能力,因此,一旦在养殖场中出现该疫病,彻底根除的难度比较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中性流行特征。各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因此,容易诱发大规模感染和大规模死亡情况,给养殖人员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结合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以群为单位进行生猪饲养更容易感染,单独饲养感染率较低。且该疫病流行的集中性特点会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更为明显。单独饲养的生猪发病率和感染率稍低。最后,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等疫病容易诱发该病出现继发感染,导致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大范围传播[1]。

1.2 与气温相关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寒冷季节及温差较大的季节发病率更高。如冬季或季节交替的时节,气候比较差,容易对生猪免疫力产生极大影响,导致疫病高发,呈现与气温相关的流行特点。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时常会忽视气温这一要点,没有及时做好保暖工作,导致生猪受气温影响大,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导致流感等疫病高发,更容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生猪疫病的出现与死亡都呈现季节性特征,对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打击[2]。

1.3 厌氧性流行特点

研究发现,及时做好通风、清洁、消毒等工作,可显著抑制该疫病的扩散,因此,该病病原有明显的厌氧特性。且该疫病是由放线杆菌引起的,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小球杆菌,病原在温室环境下可存活大约3d,-24℃的环境下能存活2 个月,因此,寒冷天气下该疫病较为活跃,疾病控制较为困难。但寒冷天气,养殖人员为保证圈舍温度,圈舍环境相对封闭,再加上疫病有厌氧性流行特性,为病原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疾病呈现高发状态。

2 临床症状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受生猪养殖日龄、自身机体免疫情况及养殖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病的临床症状有所区别,将其划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3 种。

2.1 最急性型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呈现最急性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的病例,其死亡率超过90%,发病过程比较短,且发病比较急。患病猪体温迅速升高,高达42℃左右,同时伴随心跳加快的情况。精神状况差,采食量严重下降。除了呕吐、腹泻等症状,还会在后期出现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生猪逐渐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口部张开,呼吸急促,且呈现犬坐姿势。咳嗽、皮肤发绀。死亡前体温会迅速下降,口鼻部位有血丝和泡沫状分泌物流出。从症状出现直至死亡,大约为24~36h,存在突然死亡的案例[3]。

2.2 急性型

急性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生猪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及体温升高等情况,身体日渐消瘦,严重制约其生长发育。患病猪体温为39~41℃。同时患病猪呈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心率下降,部分生猪的皮肤发红,鼻部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生猪体质越来越弱,长期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1~4d 死亡。部分免疫力较强的生猪可能从急性型病例转变为慢性型或隐性发病经过。

2.3 慢性型

慢性型病例同样伴随发热、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等症状,同时伴有间歇性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且生产性能明显下降。很多情况下,慢性型病例是由急性型和最急性型转变而来的。患病猪体温忽高忽低,食欲时好时坏,外界气温突然下降,或每次运动或采食饲料后,生猪的咳嗽症状更为严重,受到一定应激刺激后,其临床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3 病理学变化

解剖病死猪发现,其病变位置多集中于呼吸道、肺脏组织等部位,大部分病例肺脏组织病变明显,颜色为绛紫色或深紫色,心叶部位有紫红色坏死区域存在,和胸腔胸膜粘连,难以较好的分开。气管、支气管中有大量泡沫状内容物存在,胸腔中积液比较多。胸膜表面存在纤维素性渗出物。部分病例其肺脏组织表面还存在绿豆或花生大小的坏死病灶,且存在明显的化脓症状。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异常,呈现充血性水肿。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可对疾病进行初步确诊,若想要进一步确诊,可采集病死猪的病变部位进行实验室诊断。取肺脏组织在实验室做常规染色镜检,可发现较为明显的革兰氏阴性染色两极浓染的细小杆菌。将肺脏病变组织充分粉碎,接种至添加5%绵羊血清的琼脂平板上,10%二氧化碳环境下连续培养48h,将分离获得的致病菌转移至肉汤中培养48h,可发现其中存在颗粒状培养物;还可将分离获得的致病源做生化鉴定,发现其可以还原硝酸盐。结合具体的诊断结果即能对疫病进行确诊。最后,可将分离获得的致病菌做常规药敏试验,可发现病菌对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高敏,不仅可以精准确诊疫病,还可使得疾病治疗更有针对性,对症用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疾病防治效果[4]。

5 防治措施

5.1 做好引种和隔离工作

为降低养殖场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概率,避免疾病大范围传播和蔓延,养殖场需强化引种工作,规范引种工作,避免对外引进的猪种携带疫病。养殖场可以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必要时进行引种,一定要明确引种地的疫情流行情况,确定无携带疫病的可能。引种前做好严格的检验。每批生猪进场后需先做好消毒隔离,确定无携带疫病后才可以进行混群饲养,降低疫病在养殖场出现和传播的概率。同时,每批生猪出栏后需对圈舍做好彻底消毒,空置通风一段时间后,才可饲养下一批生猪。出现疑似病例,需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密切接触的其他猪进行血清学检查,呈阳性的猪要及时淘汰,并密切关注其他生猪的生长情况,在饲料中加入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有效预防疫病[5]。

5.2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日常做好养殖场卫生消毒工作,结合养殖实际,制定科学的消毒清洁制度,结合各项制度,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圈舍中的各种污物能获得及时且彻底的清理,降低疫病传播可能。同时,对各种污物需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避免导致疫病二次传播。季节交替及气温相对较低的季节是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高发时期,养殖场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深入做好消毒工作。科学选择消毒剂,定期轮换使用,以免出现耐药情况。养殖人员需要做好自身防护,进出养殖场及时消毒,佩戴口罩、手套等。外来车辆禁止进入养殖场,运输车辆需及时做好消毒工作才可进入。

5.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传染性胸膜肺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养殖场需结合养殖实际及疫病流行情况等,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结合制度有序开展免疫接种工作。通常可选择灭活菌或弱毒菌苗进行接种,可在生猪35~40 日龄进行首次接种,间隔1 个月进行二次接种。疫苗接种前后,养殖场需做好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免疫接种时间,提高疫苗免疫接种的科学性,有效防控疫病[6]。

5.4 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饲养管理过程中还需为生猪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养殖密度要合理,为生猪预留足够的生活空间,避免互相接触,导致疫病传播概率升高。做好圈舍通风换气工作,保证圈舍中空气新鲜,并控制好温度与通风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控制好圈舍湿度,保证光照充足,避免细菌滋生。

6 小结

综上所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但该疫病可防可控,正确认识其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能有效防控疫病,降低疾病可能对生猪养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胸膜圈舍传染性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