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大赛常态下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初探
——以机电一体技术专业为例

2022-11-23陈经艳

山西青年 2022年9期
关键词:机电职业技能工匠

陈经艳 张 友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之一,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本[1]。我国人民要安居乐业,要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国家安全要得到保障,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强大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制造业来保障。为此,2015年国家特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国家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都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每年对机电人才的需求远超百万以上。因此在中国发展制造强国的道路上,必须培养更多的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自2016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工匠精神”就多次出现在各大新闻报道中,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工匠精神”所体现敬业、专注、创新等精神将是我国成为“制造强国”过程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一大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德技并修”成为高等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与育人目标[2]。因此探究如何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工匠型人才面临的问题

目前社会对“工匠型人才”“工匠精神”还没有权威定义,学界对“工匠精神”内涵有多种解析,典型的有:认为工匠精神包括思想、行为、目标三个层面[3];认为工匠精神从内容上包括尚技、崇德两个维度[4];认为工匠精神可解构为匠心、匠术、匠德[5]等几个方面。但不管怎么解析,“工匠精神”都包含“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的背景下,企业极需具备相关“工匠精神”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匠型人才。而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更应积极做好相关的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但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型人才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工匠”一词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但是在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工匠的身份、地位都不高,所以工匠存在不被尊重的现象。虽然现在人们通过重新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对工匠的旧观点有了改观,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但依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工匠“一词的认同度不高。机电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有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工、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技术工等,在校的大学生大多认为自己从事一线技术工人的时间不会太久,将来必定是要做管理的,因此也就不愿意花力气、花心思去钻研技术,更不会去考虑专注和精益求精的问题。

(二)学校因素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颇。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计偏向知识技能目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涉及较少;在教学的培养过程中偏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时只考核作业完成情况、实践实训完成情况和考试分数等,而忽视了对其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考核和要求。

师资配置和师资质量是高职院校能否达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存在人数偏少、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过于注重学历和科研能力考核,而忽视了对教师工匠精神的考核;二是有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即教师在学校毕业后就到高职业院校工作,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因此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深;三是教师在学校由于工作繁忙也不能深入企业进行考察,教学创新不够;四是教师在培训进修时也是以提高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而忽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虽然现在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师资,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也引进了具备工匠精神素养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但从整体比例结构看还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三)企业因素

众所周知,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程所占比率必须是大于50%以上的。而实践又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因此如果只靠学校的实践条件,是远不能满足学生培养要求的,必须还要有企业参与的校外实践。企业可以提供符合实际生产的实践设备和场所,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又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平时忙于生产,企业参与深度不够;二是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多的是由于自身的用工需求,导致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一定是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大大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三是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没有协调统一,政府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还不深入。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培育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匠型人才的影响

自2008年起教育部门已连续组织举办了15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2020年底也主办了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即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为技能人才提供了机会和展示平台,同时也助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拔过程、培训过程和比赛过程无不体现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大赛不但赛出了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拼出了高职学生自身工匠精神的基本素养[6],因此职业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职业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养。

(一)选拔过程也是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宣传过程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必须经历选拔、训练和比赛三个过程。在选拔时每个学校必定会制定选拔标准,这个标准必定包含技能标准,同时也会强调工匠精神,例如要参加比赛,学生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要有确定目标就能坚定不移的精神、要能刻苦钻研技术等。如果报名参赛的学生较多,必定会通过竞争,因此,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拔过程是一个对工匠精神的宣传过程,是一种在学校宣扬工匠精神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二)培训过程也是工匠型人才的培养过程

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必定离不开学生艰苦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掌握好所学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还要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打磨、精益求精。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参加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不光要会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还要提高速度、讲究工艺、掌握标准等。那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就必定要反复地去拆装,为了提高接线速度,学生必定要去研究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必须进行钻研和创新,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工匠精神的一个培养过程。

(三)比赛过程也是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检验过程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的推广,竞赛内容越来越全,竞赛项目划分越来越细,参赛院校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参赛学生对赛项每道环节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因此,在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基本上都已具备工匠精神。尤其是技能大赛中的获奖选手,往往都是各企业竞相争夺的技能大师、拔尖人才和岗位能手等高技能人才[7],所以说职业技能大赛过程还是工匠型人才的一个检验过程。

三、职业技能大赛常态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多年来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型人才的过程中虽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从2008年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以来,大赛促进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大赛推动现代学徒制改革和创新,大赛结果检验并展现职业教育成果带来的榜样效应等,都已证明职业技能大赛能不断助推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养。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化技术专业从2008年以来就一直有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笔者总结多年的指导参赛经验,建议职业技能大赛常态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匠型人才的培育:

(一)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加强融合具有工匠精神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建设与工匠精神对接的校园文化体系。可以利用校园广告平台、广播、校园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平台宣传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政策、相关人物、中国制造大国工匠等,激发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自己技能水平的渴求。可以在教室、实训室、长廊等场地粘贴大赛奖状和获奖学生宣传册、展示奖杯等,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了达到人人参与职业技能比赛,也可以让职业技能比赛引入课堂,举办“校园技能节”等活动等。

学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必须要选拔和训练,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的兴趣,缩短学生正式培养专业期限,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专业成立不同的专业社团或兴趣小组,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可以创建电工兴趣小组等。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可以委派专业骨干教师进行指导,也可以选拔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较好成绩的优秀学生进行指导。社团或兴趣小组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技能竞赛经验分享、优秀作品展等多样化的社团活动。

(二)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可参加的职业技能比赛赛项主要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现代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梯控制等多个赛项,考核内容涵盖了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变频器技术、PLC技术、伺服技术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内容,每一个赛项的比赛都是综合多个内容的综合考查,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点考查。由此可见,当下课程的更新还远远跟不上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节奏。另外由于职业技能比赛的赛项内容和标准来源于行业和企业,代表了当前行业与企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新方向,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抓住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构建符合新型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制定符合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配备符合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

(三)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来保障。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要培养工匠型人才,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是工匠型教师。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的情况下,才能够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要想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必须先自己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教师必须经常到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生产,才能促使教师在企业环境、实习岗位上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等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职业技能大赛多数是由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举办,这必然促使企业要熟悉学校学生情况,同时促使学校要了解行业及企业发展。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题来源于企业,考核标准依据同行业专业标准,因此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沟通,推进了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负责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提供培养工匠精神及提升技能的工作岗位,在共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双赢格局。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不仅有利于“师徒制”优秀传统的传承,有利于创新发展“师徒制”,更有利于职业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机电职业技能工匠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90后大工匠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工匠神形
机电商报
工匠赞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