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同剂型药的给药方法

2022-11-23朱世锋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胃管药液粉剂

朱世锋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500)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兽用药剂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有片剂、针剂、粉剂等。兽药不管是什么样的剂型,都是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畜禽疾病,从而在短时间内有效治疗畜禽疾病,通过降低畜禽病死率来增加养殖户的收益[1]。当然,不同的剂型药,其投喂的方法、使用的器具和操作方法都有不同。本篇文章对不同剂型药的投喂方法以及用途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1 片剂、丸剂的投药方法

当前,兽用片剂、丸剂药物在兽药市场中占比总体来说较少,主要使用于禽病防治,特别是散养户用的较多。比如,用于治疗小鸡红黄白痢的一些药片或丸剂,对于疫病较重的发病鸡,可直接掰开嘴饲喂;对于疫病不严重的或者预防疫病发生的鸡群,基本上以拌料投喂为主,或者研磨碎后通过饮水使用。对于大家畜,一般要借助一些辅助器具,比如,将药放在中心相通的竹筒里,并保定好动物进行投喂。大动物给药之前一般采用站立保定,投药者先用一只手从动物的一侧口角伸进去打开口腔,另一只手将准备好的药递送到嘴里,然后闭合大家畜嘴巴并使其仰起头,待药吞咽下去后可松手;给猪投喂药片时一般先用木棍撬开口腔,另一只手将药片、药丸自另侧口角送入到舌背部,然后取出木棒,让口腔自然闭合,药物即可咽下去。

2 粉剂的投药方法

兽用粉剂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一些预防性的、止泻性的粉剂药物。对养殖户来说,粉剂给药说也很方便,一般以拌料方式投喂。拌料给药就是将药物与饲料均匀搅拌在一起,然后让畜禽在吃料的同时将药物采食进去。拌料给药的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简单、方便易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对于动物本身来说,可以减少应激。但是拌料给药的缺点就是药物使用量难以控制,一是采食量大的吃进去的药量多、采食量小的吃进去的药量少,若是在治疗疾病时这样就会对采食量少的病畜不利,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有病的畜禽采食量少;其次,现在基本是颗粒饲料,机械化饲喂,这样就会让粉剂沉淀,时间长了,粉剂药会沉淀到底下,畜禽采食不到,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拌料投药时应注意:一圈猪或者一棚禽,先计算出畜禽一次的采食量、畜禽群体体重,再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或将粉剂溶解在水里后拌料,以确保粉剂与饲料能混合均匀;若是自由饮水的或者机械化饲喂的,切忌一次性将药物倒进饲料中,要逐渐混合,先将药物与小部分饲料混匀,再将混合好的饲料和未加药剂的饲料充分混合,逐步扩充以达到充分混匀的目的。若是有空闲的场地可将病畜禽挑出单独饲喂,这样效果更明显。虽然会加大劳动力但是节约了成本。

3 针剂的给药法

针剂是现在常见的剂型。注射用药也是现在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优点是作用快,不会因消化液等因素影响药效,且对疾病的针对性较强,效果明显,尤其是对采食量差,精神不佳的病畜禽来说,注射治疗比其他方式给药方便。针剂的给药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3.1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就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结缔组织内,然后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再进入到血液循环中从而产生药效达到治疗的效果[2]。但是由于皮下有脂肪层,所以药物吸收会比较慢,一般需要5~10min 才能呈现出药效。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要选择皮肤较薄皮下较为松软的地方。比如猪、牛、羊的颈侧,鸡、鸭、鹅的翼下或颈背部的皮下,小畜禽一般选用1~10mL 的注射器,针头一般用9 号的,大家畜一般选用10~100mL 的注射器,针头一般选用12 号或者16 号的,注射前先进保定,毛比较长或者多的畜禽要进行局部的剪毛、消毒,注射时一只手捏起局部的皮肤形成一皱褶,另一只手持注射器注入药液,针头一般可刺入1~2cm,拔出针头后,入针的部位按常规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若是皮下注入的药液比较多可进行分点注射,但是刺激性强的不能进行皮下注射。

3.2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肌肉注射主要用在不宜或者不能做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时候,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地发生治疗效果时。在注射时要选择肌肉层厚实的地方,避开大血管和神经干。如猪一般选在耳后、臀部肌肉丰满的地方,鸡、鸭、鹅一般选在胸肌或者大腿部肌肉厚实的地方,药液注射前要将动物保定进行常规的局部消毒,注射时将带有针头的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迅速扎进肌肉,推动活塞手柄,将药液注入肌肉内,拔出针头时用酒精棉球按住进针的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以防出血或感染。

3.3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就是通过静脉血管直接输入,将药液直接注入到静脉内,药液随着血液的流动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从而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的效果,因见效快所以排泄得也快。因是随血液的流动发生药效,所以静脉注射的药液在机体内的作用时间也比较短,但是静脉注射的优点在于能容纳大量的药液,也可耐受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在动物失水、失血较严重的时候可以用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大量的补液、输血,静脉注射量较小时可选用大容量的针管进行推注,静脉注射量较大时可选用输液袋进行滴注。当然,静脉注射对不同的动物选择的部位也不同。

3.3.1 牛、羊的静脉注射

牛、羊的静脉注射一般选择颈静脉,颈静脉血管比较粗,进针容易,注射前一只手的拇指按住颈侧的血管,使其鼓起,选择好位置用碘酊棉球进行标记,然后进行局部的剪毛消毒,再次用一只手的拇指压住颈静脉,使颈静脉怒张,另一只手拿起注射针准确的扎到血管部位,看见有回血时再将针头顺入血管内固定注射针,打开流苏调节器调整好药液滴入的速度即可输入药液。牛的皮肤比较厚,在进行静脉注射前,找到入针的地方进行常规的剪毛、消毒,然后一只手的拇指按住颈侧的血管,使其怒张,另一只手拿着注射针利用腕力迅速刺入,看见有血液流出后迅速连接输液软管,固定好注射针打开流苏调节器调整好药液滴入的速度即可输入药液。

3.3.2 猪的静脉注射

猪的静脉注射一般可采用耳静脉或者前腔静脉。

猪耳静脉注射方法:注射前将猪保定好,在选择入针的地方进行常规的局部消毒,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压血管,另一只手可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使耳静脉充血怒张,然后拿起注射针沿耳静脉血管刺入,此时注射针应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肤后看见有回血即视为刺到血管内,再将注射针顺着血管向前伸入,固定好注射针调整好流速调节器即可注入药液。

猪的前腔静腔注射法:前腔静脉注射时猪的保定方法有站立保定法和仰卧保定法,一般选用仰卧保定法。将猪进行仰卧保定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胸骨柄向前突出并于两侧的第1肋骨与胸骨接合处的直前、侧方各有一个凹陷的窝用手触摸时更为明显,找准位置后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治疗者持带有针头的注射器,由右侧沿第1 肋骨与胸骨接合部前侧方的凹陷处缓慢地刺入,注射器一边缓慢刺入一边慢慢地回抽注射器,看见有回血后,可将注射器内的药液缓慢的推入,待药液注入完毕后用酒精棉球压住注射部位拔出针头进行消毒。

3.3.3 犬、猫的静脉注射

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犬、猫的疾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宠物治疗上,静脉注射用得比较多,尤其在宠物犬、猫大量失水的情况下,一般选用静脉注射治疗[3]。犬的静脉注射一般选在前肢正中静脉,猫的静脉注射多选在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

犬的前肢正中静脉注射法:这是宠物犬最常用的静脉注射部位,因为犬的前肢正中静脉要比后肢小隐静脉略粗一点,采用前肢正中静脉注射时可以将宠物犬侧卧、仰卧或者站立保定,用止血带结扎,酒精棉球消毒,使静脉怒张,注射针顺着血管刺入见有回血,固定注射针,打开流速调节器,调整好流速将药液缓慢的注入静脉中,整个过程需要宠物犬主人的陪伴,以防宠物到了陌生的地方会有不安、乱动或者受惊吓而导致注射针刺破血管妨碍治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猫的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注射法:宠物猫在静脉注射时常选用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肢内侧面大隐静脉在后肢膝部内侧浅表的皮下[4]。在给宠物猫静脉注射时,助手可将宠物猫背卧后固定,伸展后肢向外拉直,暴露出腹股沟,在腹股沟三角区附近,先用手指触摸股动脉跳动部位,用碘酊进行标记,并用推毛器将毛处理干净,然后一只手拿起注射针在跳动的股动脉下方直接刺入大隐静脉管内,看见有回血后将注射针顺入血管内固定好注射针,打开流速调节器,调整好进药的速度,整个过程需要宠物猫主人的陪伴,以免宠物到了陌生的地方会有不安、乱动或者受惊吓而导致注射针刺破血管妨碍治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4 静脉注射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优点:一是药液直接进入脉管内,随着血液分布全身,药效很快就能得到发挥,作用强,注射的部位疼痛反应也比较轻;二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不会受到消化道及其他脏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或失去作用;三是病畜能耐受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如钙质剂等,容纳量也大,可进行大量的输液。

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消毒,包括用到的器具和注射部位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程;注射针在刺入血管前要准确避免刺破血管造成局部的血肿;输液软管在输液前排空气泡;输液的整个过程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表现,一旦发现立即停针;输液时注意药液的温度,避免太凉引起不适。

4 胃管投药的方法

胃管的投药方法一般用于大家畜,常见的动物是牛。

应用情况:一般是在当水剂的药量比较多时或者药品带有特殊气味影响味觉不宜饲喂且经口又不容易灌服时,可选用胃管投药的方法[5]。胃管投药的方法一般都需用胃管经鼻道或者口腔投给药物。此外胃导管也可用于探查食道是否通畅、牛瘤胃鼓气时的瘤胃排气及抽取胃液或排出胃内容物及洗胃,有时也可用于病畜的投食饲喂。

应用工具:在进行胃导管时要选用软硬适宜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根据不同的动物而选择相应的用具,包括管径口的大小及长度,比较专业的胃导管是末端呈闭塞状,而于近末端的侧方设有与多个小开口,这样的更为方便使用,其他用具还有漏斗或打药用的加压泵,插胃管用的开口器,盆等。

操作方法:以牛为例,牛可经口或经鼻插胃管。经口插入时先将牛进行必要的保定,并给牛戴上提前备好的木质开口器,助手固定好头部。将胃管涂抹润滑油后,在开口器的孔内送入,尖端到达咽部时,牛将会自然下咽。确定好胃管插入食道无误后,再接上漏斗方可灌药。灌完后再慢慢将胃管抽出,并解下木质开口器。

胃管插入食道的判断:胃管插入食道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判断胃管是否插进食道,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综合判断防止发生失误,以保障其胃导管给药的安全。比如:比如胃管进入时的感觉,进入食道时插入后前进有阻力而插入气管时没有阻力;或者将胃管外端浸入在水里面,若是没有气泡则胃管在食道内,随着呼吸而有规律的产生气泡则在气管内,同时也可以通过感官气管来判断,闻一闻有没有酸臭味或者触摸一下,也可以听一听等。

胃管投药的注意事项:胃管使用前要仔细洗净消毒以免附带异物,涂以滑润油或水,使管壁润滑,插入或者抽动时不宜粗暴,要小心、缓慢,动作要轻柔;有明显呼吸困难的病畜或者有咽炎的病畜不宜使用该种方法投药。

5 小结

不同剂型的药需要用不同的投喂方法,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畜禽疾病的效果。片剂、丸剂对一些畜禽投药比较方便,成本低,效果确实;粉剂药通过拌料饲喂,省时省力,尤其在平时预防性用药时更为方便;针剂针对性较强,给药成本低,也不会受到消化道及其他脏器的影响。总之,不论是哪种投药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更好地提高药物使用效果,更好地防治病畜疾病,增加养殖收益。

猜你喜欢

胃管药液粉剂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治斑秃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治慢性支气管炎
药液熏蒸坐浴 治老年阴道炎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