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羽衣甘蓝设施栽培技术
2022-11-23郭成义
郭成义
(辽宁省凌源市良种场,辽宁 凌源 122500)
羽衣甘蓝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科,为二年生观叶草本植物,为结球甘蓝的园艺变种。经过1 年栽培后,植株生长成莲座状叶丛。叶片的主要形态有光叶、皱叶、裂叶、波浪叶等,叶脉和叶柄为浅紫色,内部叶叶色丰富多样,叶片形态优美,心叶色彩缤纷,开花时好似牡丹花,因此也被称为“叶牡丹”[1]。
羽衣甘蓝株高20~40 cm,总状花序,花浅黄色。果实为角果,种子黑褐色扁球形。最佳观赏期在冬季,叶色鲜艳美丽,是园林植物的观叶佳品。同时,羽衣甘蓝富含大量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钙、镁、铁等矿物质,尤其是硒的含量高于其他甘蓝类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自20 世纪90 年代起,辽西地区开始发展以大棚蔬菜和大棚鲜切花为主导产业的设施农业,其逐渐成为辽西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
1、羽衣甘蓝的品种选择
羽衣甘蓝品种繁多,原产地中海一带,现主要来源于荷兰、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一般羽衣甘蓝要选择耐抽薹、耐低温、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抗病性好、能连续采摘叶片的品质。
目前,辽西地区引进的羽衣甘蓝的品种有东方绿嫩、阿培达、白罗裙等。东方绿叶色为深绿色,无蜡粉,嫩叶边缘卷曲成皱褶,具有耐寒、耐肥、采收期长等特征。阿培达从荷兰引进,株高中等,嫩叶为蓝绿色,卷曲度很大,品质良好,抗逆性很强。白罗裙,高生,叶片圆饼状,着色时间早于其他品种,心叶乳白色,外叶绿色,整叶边缘微皱,呈波浪状,植株较高大,极耐寒,生长力强,抗病性好。
2、播种时间
一般羽衣甘蓝于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播种,苗龄30~40 天,8 月中下旬定植[2]。若播种过早,气温偏高,生长后期老叶就开始出现黄化现象;播种过晚,则出圃时叶丛冠径与目标规格相差较大。
二、育苗管理
羽衣甘蓝播种可采取做畦与穴盘育苗两种方式。可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方式,辽西地区多在温室中穴盘育苗。
羽衣甘蓝穴盘育苗多采用40%草炭和60%珍珠岩为基质,播在50 孔或72 孔基质穴盘中,每1000 盘需用基质3.7 m3。播种前先把基质层喷透,然后撒播,每平方米约10 g 种子,覆土厚度0.5~1.0 cm,以刚好看不见种子为最佳,可起到保温作用。温室内每亩可放置苗盘3700~3900 盘,可育成36.99 万株(50孔穴盘)至53.2 万株(72 孔穴盘)幼苗。
播种后,不需浇水,直接覆盖遮阳网。幼苗出土后,利用喷雾设备浇水,使育苗基质保持中等湿度,以免影响其发芽率。出苗3~4 天后,光照较弱时揭掉遮阳网。苗期,基质pH 值保持在6.2~6.5,并每周施用50~75 ppm 氮肥1 次。幼苗期保持床土湿润即可,移栽前土壤见湿见干,无需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幼苗长出2~3 片真叶时定植。
三、定植管理
羽衣甘蓝的耐性与抗性都很强,即使在贫瘠土地仍能生长,但品质较差。羽衣甘蓝耐寒性和耐热性都很强,长势良好,栽培简单,喜阳光,耐盐碱,喜肥沃土壤,最好在20~25℃条件下,pH 值5.5~6.8 的土壤培育,使其旺盛生长。
为确保优质高产,应选择养分充足、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利用普通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种植。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硫酸亚铁225 kg、16-16-8 三元复合肥450 kg,与园土混拌均匀做1.0~1.2 m 的小高畦。畦面3 行交错定植,行株距25 cm×20 cm。
四、田间管理
1、灌溉管理
定植初期,10 天浇水1 次,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70%~80%左右,浸润深度始终保持在3 cm 左右。湿度过低难以满足小苗根部吸水的最低要求,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生长中、后期,羽衣甘蓝的需水量较大,要秉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浇水过多会导致沤根,同时易发生病害;浇水过少则会导致植株的成熟叶片衰败脱落。春夏季干燥炎热宜多浇水,秋冬季温度低、蒸发慢宜少浇水。幼苗株高20~25 cm 时,摘除基部叶片。
2、施肥管理
羽衣甘蓝生长速度很快,幼苗需水需肥量大,通常浇水和施肥结合进行,每浇1 次水间隔追肥1 次。定植后大约6 天,植株即可适应土壤环境,每7 天施肥1 次,每平方米需尿素15 kg。丛冠径长至20~25 cm 时,应减少尿素用量,改为追施复合肥,并注意磷肥、钾肥的补充,可施用20-10-10 氮磷钾复合肥每亩25 kg 左右。封垄时结合中耕每亩施施磷酸二铵氯30 kg、氯化钾15 kg。抽薹时,每亩施20-10-20 氮磷钾复合肥35 kg。开花结荚期,每周每亩叶片喷施0.5%磷酸二氢钾、0.2%硼酸溶液60 kg。
3、光照、温度管理
刚播种的羽衣甘蓝不可直接阳光照射,应放置在遮阴通风处进行阳光散射,生根发芽后再进行正常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叶片迅速生长,利于转色。但长日照下易抽薹开花,影响切花品质。生长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夜间温度控制在15℃。当植株长到理想高度、夜间温度降至13℃以下时,叶片开始转色,2~7℃转色效果为佳。
4、辅助措施
定植后,苗高15 cm 时摘心,可促进分化。摘心1 周后可通过上支撑网的方式保持植株直立生长,并随着植株生长适度调整支撑网的高度。
5、病虫害防治
羽衣甘蓝抗性较强,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较低,偶见黑腐病、霜霉病等,可用90%多菌灵800倍液或40%灭菌丹400倍液,每周1 次,连续2~3 次。
羽衣甘蓝常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可喷药处理。蚜虫在叶片上吸取汁液,使叶片黄化、扭曲、变形、植株短小,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荚,并传播多种病害。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或10%一遍净3000~40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1 次防治。菜青虫幼虫从叶背啃食叶肉,可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软腐病菌可从伤口侵入引起病害,可在定植后用敌杀死1000 倍液每周喷施1 次进行防治。
6、中耕除草与疏苗
羽衣甘蓝长势良好,一般不需过多修剪,但需中耕除草。封垄前,中耕除草2 次,培土稳秧。封垄后,发现杂草及时拔除。植株长至15 cm 时进行疏苗,使植株间隔45 cm 左右。必要时,使用无菌手持修剪器剪断茎,以减少根部压力。
五、适期采收
当羽衣甘蓝的心叶完全变色后采收,以早晨或傍晚为好,此时植株体内的细胞含水量较高,使保鲜时间延长[3]。切花花期较长,采收时间可根据市场延迟8 天左右。采收后摘除羽衣甘蓝中下部的老化叶片,保鲜单枝包装,瓶插时间为20 天左右。
羽衣甘蓝从播种至采收需60 天左右,定植到采收需30 天左右。外叶展开10 余片,再抽生的新叶展开时,即可采收叶片肥厚的嫩叶食用,留下心叶继续生长,以便持续采收。如果羽衣甘蓝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可采收至初冬。秋冬季节,羽衣甘蓝稍经霜冻后品质会更好。但在春夏季节,随着气温升高叶片会变坚硬,纤维增多,品质略差于气温低时采收的羽衣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