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探索

2022-11-22赵长虹

求知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协同教学跨学科小学体育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时刻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与其他学科协同教学衔接不足,同时部分教师忽视了课程单元设计与教学亲身实践,导致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成效不高。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运用全面育人理念,构建与各学科相关联的结构化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基于全面育人理念,对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全面育人

作者简介:赵长虹(1977—),女,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小学。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育人理念,探索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与各学科相关联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全面育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程应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品质+知识技能”的协同发展。教师要将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提升点以及与各学科的联结点作为课程设计的落脚点,与各学科共同构建螺旋形、结构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对认知内化、思维建构、应用迁移等素养的重视,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小学体育课堂,使学生成为丰盈、立体、优秀的个体。

一、跨学科的基础: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理论基础

跨学科教学是当今与未来素质教育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强调从各个学科的教学角度对教学问题提出见解,实现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使最终的教学成果成为多个学科的思想汇聚,从而形成教学体系升华与突破的合力。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与跨学科性的特点,其创新源于各学科教学要素的集成,所以体育学科要与各学科开展协同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认知,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引导与兴趣的带领下实现体育技能的内化[1]。

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面发展,推动体育教学与各学科协同发展,充分落实小学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体育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理念、核心知识、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促进体育学科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使教师聚焦于学科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学科理念的碰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自觉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魅力,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

二、跨学科的协同: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功能

(一)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德育功能

小学体育通过与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协同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竞技精神和体育道德风尚,强化学生的纪律性、责任感、使命感与组织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小学体育学科中具有诸多显性或隐性的德育资源,能在跑跳、攀登、球类运动等体育项目中培养学生坚守自身的特性,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運动习惯。体育教学具有直观性、集体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其中的游戏互动、比赛竞争等活动能够改善与优化班集体的团结气氛,使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深化社会道德规范与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真正使学生养成顽强拼搏、勇于奋斗、坚持不懈、互助互信的优良品质[2]。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智育功能

体育运动能够刺激人体的脑干,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调节,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提供能量,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稳定学生的情绪。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感觉动作、知觉动作与认知智能系统,使学生的大脑与肢体更协调,弱化与消除学生社会交际与语言发展中的阻碍。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与语文、数学等课程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融合,补充情感交流和智慧对话的功能,使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挖掘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天赋。

(三)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美育功能

体育和美育相互促进、环环相扣,都属于社会文化活动。小学体育通过与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的协同教学,能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形体美、气质美与精神美,提高学生对社会、自然、艺术等美的元素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缓解与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学生追求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激发,达到对体育美的理性认知,从而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协调统一[3]。

(四)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劳育功能

劳动教育是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目标和全面育人目标的要素,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要求。体育和劳育具有共同的表现形式,二者都需要学生进行特定的身体运动。体育以具体的方式和项目指导学生的肢体动作,以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心素质;劳育是学生为应对社会和自然问题进行的身体运动。二者的协同教学是确保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学能够改善劳动教育的单一肌肉做功的情况,而劳动教育则能更好地落实体育运动。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突出劳动教育在小学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的地位,使劳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有明确的标准、宗旨和根基。

三、跨学科的实现: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一)小学体育和语文学科的异课同构,实现体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是以一定的练习体系与运动规律开展的,想要设计融合程度高且教学科学性强的体育与语文学科协同教学模式,教师就需要探寻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潜在规律,将语文知识内容与体育练习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运动巩固学生的语文课堂知识,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实现体育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相互迁移与教学资源的交互运用。

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同义词、反义词的相关知识就可以通过体育中的合作跑的运动项目进行巩固深化。首先,教师可以将一列反义词拆开分为两组,将学生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手持印有宽阔、平静、缓慢、分散、镇静、清楚等词语的卡片,B组学生手持印有狭窄、动荡、快速、聚拢、慌乱、模糊等词语的卡片。而后,以A组为主导组,B组为匹配组,在运动场地中画出合作跑的指示图(如图1),指示图需包括起跑线、跳跃圆圈和终点线。主导组率先在起跑线出发,并大声喊出手中卡片上的词语,手持对应卡片的B组学生需要与A组学生合作跨过终点线,持有剩余卡片的学生需紧随其后完成练习,一轮结束后A组与B组学生要交换手持卡片继续依次练习[4]。

(二)小学体育与数学学科知识的交叉整合,实现体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数学的学术与实践研究成果能够推动体育多个领域的发展,而体育运动的综合性与独特性又为数学的规律和现象研究提供有效依据,二者相互渗透,联系密切。体育锻炼人的身体机能,数学锻炼人的科学性思维,想要强化体育课程的智育功能,教师就要将体育课程与数学学科进行协同整合,让学生从体育的角度感知数学现象、以体育训练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以体育运动精神丰富数学理念。小学体育与数学学科知识的交叉整合能够有效避免数学教学对学生发展的表层化影响,使学生深入感知数学现象的原理与规律,促进学生内在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升华。

例如,在小学数学“测量问题”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将知识触角延伸到课堂外,突破课堂内书本与直尺的局限,真正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打造具有体育和数学独特功能和价值的协同教学课程。为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理论,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立定跳远”运动,测量学生跳远的距离,使学生亲身感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体育和数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又能够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效避免课程之间的“伪整合”,真正实现体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5]。

(三)小学体育与美术学科的“足”于“画”中, 实现体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

美术课程能够通过绘画或手工的方式呈现学生的所思所想。美术是一种形象表现的艺术,而体育是一种形体表现的艺术。小学体育教学中涉及多种美术元素,比如对于运动体操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美术动画的方式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体育与美术两门艺术学科是相互渗透的,并在运动练习中感知美术图形的多元变化,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能力逐渐朝着清晰、完整、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对事物的感知具有直观形象性。因此,小学体育与美术学科的协同教学应积极运用绘本故事、运动练习、动手制作等方式,将体育和美术的动、画、玩、做等相融合,从而实现体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

例如,美术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美术绘本中挖掘足球故事,快速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足球运动场景中,让学生通过美术绘画了解足球运动的规则。然后,再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在足球场地中開展实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足球传递、拨、拉、踢的技巧,加深学生对足球的认知,并有效锻炼学生大腿、小腿、腰腹肌肉的力量。体育课练习结束后,再回到美术课中,由美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足球运动的感受,并将自己进行足球运动的动作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在美术课堂中,利用卡纸和彩笔再现足球场景,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与体育运动魅力,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四)小学体育与劳动实践教育的场景结合,实现体育和劳育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能够辅助体育教学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二者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学校应为学生打造以知识和技能培育为导向,以强化身心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科素养为目标的跨学科育人方案,切实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及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可以将树立环保理念作为跨学科教学的主题,在学生完成运球训练后,带领学生将垃圾做成纸球,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入垃圾回收箱,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整齐地回收体育器材,还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农作劳动场景,如把标志碟的摆放类比为农田种植的播种,把学生用脚内侧踢球类比为农田种植的施肥,把学生绕过标志碟的运球训练类比为农田种植的农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球技能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不畏艰辛的劳动精神,实现体育和劳育的有机结合。

结语

跨学科协同教学是现阶段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贯彻落实全面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开展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要点的形成过程,有效强化体育学科的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功能,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结构化、整体化的深入学习,从而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体育课堂。当前,小学体育应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积极开展跨学科协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拼搏奋进、审美感知、语言交际等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跨学科协同互鉴。

[参考文献]

张晓艳.基于全面育人理念浅析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要点[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25.

宋慧英.全面育人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分析[J].家长,2021(23):18-19.

张雨琦.聚焦小学体育兴趣化,创生活情境展开跨学科学习[J].体育教学,2021,41(2):35-38.

赵家瑞.全面育人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界,2020(27):64-65.

阴阔.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34):145-146.

猜你喜欢

协同教学跨学科小学体育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互联网+”时代下协同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研究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商务协同教学模型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