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当是“炎黄”还是“黄炎”?
2022-11-22赵剑峰邵中技
赵剑峰 邵中技
摘 要:既然是黄帝打败了炎帝,那我们华人应该称为“黄炎子孙”才对呀?是谁把“黄炎子孙”改为“炎黄子孙”的?为什么这样改?本文从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个小问题入手,抽丝剥茧、追根溯源, 既能帮助教师理清教学脉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涵养家国情怀。
关键词:炎黄;黄炎;炎黄子孙;家国情怀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落地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项目编号:ybzz211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剑峰(1969—),男,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外国语高级中学。
邵中技(1978—),男,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写道:“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1]
既然是黄帝打败了炎帝,那华人应该称为“黄炎子孙”才对呀?是谁把“黄炎子孙”改为“炎黄子孙”的?为什么这样改?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涵养家国情怀。
一、黄帝、炎帝的起源及相互关系
(一)黄帝简介
黄帝是传说时代的五帝之一,也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位帝王,被后世尊奉为“人文初祖”。黄帝生活的区域大致在现今的陕西省的北部。关于黄帝的传说,在先秦时期已经流传甚广,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均有体现。清华简《五纪》中记述了黄帝建邦立国的故事,如果记载属实,这一政权应该处于夏朝之前。
《国语》载,黄帝以姬水成。据司马迁记载,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轩辕,从小聪慧过人。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于是黄帝引导人民练习使用武器,征讨不来朝贡的诸侯。黄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哺育百姓,并训练熊、罴、貔、虎等猛兽,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并最终打败了炎帝。
黄帝时期,先民已经驯养牛马,并发明了車船,还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等,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早期的文字、历法、美术、音乐、舞蹈等,这些都说明黄帝时期华夏文明取得了巨大的飞跃。黄帝虽然在农耕文明方面的贡献不及炎帝,但是在制度文明方面的贡献却比炎帝大。因此,黄帝更受历代帝王的青睐,被他们视为帝制先驱和帝王楷模。《史记·五帝本纪》中颂扬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建立了卓著功绩,诸侯一致推尊其为“天子”,既充分肯定了黄帝个人,更充分肯定黄帝时代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2]26。
(二)炎帝简介
相较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传说更为复杂。在传说时代的这些古帝中,炎帝是十分关键的人物,他既是三皇之一,又出现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认为炎帝与黄帝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不仅如此,时代较早的文献如《逸周书·尝麦》《国语·晋语》中所说的炎帝是与黄帝、蚩尤同时共存的古帝。今天学界既有主张炎帝与神农同出一人,又提出炎帝、神农实为二人之说,也有学者将蚩尤与炎帝联系到一起,认为蚩尤即为炎帝。
司马迁认为炎帝是与黄帝同时代的人物,但也有学者认为炎帝并不是具体之人,而是一个名号或尊号。《吕氏春秋·慎势》说神农“十七世有天下”,《春秋命历序》说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这两种说法使“炎帝”更像是氏族部落的名号。“炎帝神农氏”“炎帝蚩尤氏”“炎帝厉山氏”“炎帝大庭氏”“炎帝归藏氏”等,指的又好像是多个人物的尊号。田兆元、明亮指出“中华历史上的炎帝不是某一个人的独称,而是一个特定的首领位置的称号,是许多曾经担任这一职位的首领的共称[3]。”侯文宜进一步指出“传说中的炎帝形象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象征”,将炎帝看作“最初诗性化历史传承中的一种积累创造的民族化身[4]。”
炎帝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竹书纪年·前篇》记述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辨水泉甘苦”,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季节变化的规律和水土的性质,这些重大发现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传说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创制乐器琴瑟,演八卦为六十四卦,这些文化方面的发明创造在当时用于“通天地之德”“合神人之和”,多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关[2]24。
在后世的发展中,炎帝或代表某一部族的首领,或指称一个时代,或为国家民族的文化象征。对炎帝不同称谓的探究,实则是对历史的恢复性书写和对过往历史的探寻与思索。
(三)黄帝和炎帝的初始关系
有古籍认为,黄炎乃兄弟关系。例如,《新书·益壤》:“黄帝者,炎帝之兄也。”但有现代学者研究认为,黄炎并非兄弟关系。大量史实说明,黄帝、炎帝的后裔——姬、姜二族世代通婚。世代通婚只是一种姻亲关系,而保持姻亲关系的氏族部落,是绝不会成为胞族兄弟的[5]70。
当神农氏势力渐衰的时候,从陕西北部迁到河南新郑一带的黄帝势力不断壮大,严重影响了炎帝的利益,双方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最终,黄帝历经三战打败了炎帝,与其联合,黄炎部落组成了联盟。黄炎联盟人多势盛,号称“华夏”。华夏族是在阪泉、涿鹿之战后,以黄炎联盟为民族融合的核心逐步发展起来的[5]72。
从考古发现来看,严文明认为炎黄时期属于仰韶文化;李学勤则指出炎黄二帝与龙山文化有联系;张岂之将炎黄时代定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吴汝祚认为“炎黄时代是从距今七八千年左右至五千年左右,经历了约有三千年之久”;罗琨现认为“炎黄一语跨越的时代历经六千年,包括了氏族制度的繁荣和解体,包括了整个新石器时代”。学者们虽然观点不同,但大部分都认为炎黄时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二、是谁把“黄炎子孙”改为“炎黄子孙”的?为什么这样改?
先秦时期,黄帝与炎帝合称“黄炎”。如《国语·周语下》中“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吕氏春秋·荡兵》中“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也”。但西汉后期,刘歆在《世经》中杜撰了一个上古史世系,将炎帝与神农之名号结合,与黄帝合称时也改称为“炎黄”。
刘歆为什么要这样改?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专权,并想将汉朝取而代之。但王莽作为一个儒生,还想做些面子工程,于是决定采用禅让的方式来称帝。当时“汉家尧后”的思想已经被广泛接受,在儒生心里,尧舜的先后次序也是被认可的。王莽在其家谱《自本》中自称是黄帝的后裔,说黄帝八代后生了虞舜,然后由虞舜传到他们王家。这样尧禅让给舜的帝位,由尧的后代顺利传到作为舜的后代的自己身上也就名正言顺了。为了帮助王莽名正言顺地篡权,刘歆在《世经》中杜撰了一个上古史世系。刘歆说,继承天命而首先称王的,首德始于木,伏羲氏是木德;炎帝神农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种,故天下号曰神农氏”;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少昊金天氏“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颛顼高阳氏“金生水,故为水德,天下号曰高阳氏”……“五德”也符合邹衍的说法,但是最早的帝王是从伏羲氏开始的,这是刘歆为自己的“五德相生说”理论提供的依据。为使汉家符合尧后火德的符应,刘歆将炎帝与神农氏合而为一,并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上少昊,这样五德相生就完整了。但这一说法明显与前时代的司马迁所说不同。吕思勉指出:“邹子之说,目的是政治教化更容易,受命者是谁,根本没有记载。汉帝本系尧后和王莽自本为舜帝后,都是以后的附会之说。[6]”王莽称帝时,提到帝王的道统应当继承、发展和贯通,于是就寻求他们的后代,延续他们的祭祀。《汉书·王莽传》曰:“惟王氏,虞帝之后也,出自帝喾;刘氏,尧之后也,出自颛顼[7]4105。”这些禅让的说法都符合刘歆编造的古史系统中各帝王的次序。王莽曾颁发关于符命的诏书:“武功丹石出于汉氏平帝末年,火德销尽,土德当代,皇天眷然,去汉与新[7]4113。”这里王莽所指的自己的德运,完全符合刘歆创立的“五德相生说”。由此可以看出,刘歆创立的“新五德终始说”,将炎帝和神农氏整合在一起,明显就是为王莽的代汉事业服务的。
炎帝与神农合并之后,按照以《易传》为代表的伏羲、神农、黄帝之序,炎帝必在黄帝之前;同时,战国时既然以黄帝为五帝之首,而五帝之内无炎帝之位,所以炎帝必须升为三皇之列。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炎黄”概念中炎帝排在黄帝之前与炎帝、神农二名的合并有绝大关系,后世亦主要以“炎黄”概念代替较早的“黄炎”概念行世。
如今也有不少学者认可将炎帝与神农氏合而为一,主要理由是神农氏代表一个时代,即原始农耕时代,而炎帝是神农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在推动原始农业的发展上有着卓越的贡献,故而将神农称号冠以炎帝。这种说法虽然注意到炎帝与神农“显系两人”,但又提出“合户说”,将炎帝神农氏视为炎帝其人与神农时代合称的产物。
三、“炎黄子孙”在近代的固化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在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炎黄”华夏始祖的形象逐步得到强化。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命运振臂高呼,“炎黄子孙”等称谓频频见诸书刊报纸,成为社会广泛使用的流行词语。维新派和革命派虽然都使用“炎黄子孙”一词,但二者所代表的意义却有着显著的不同。维新派严复认为满汉“同是炎黄贵种”[8];革命派刘师培等人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革命派因排满的政治需要,缩小了“炎黄子孙”一词的内涵,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建构。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提出了“五族共和”,“炎黄子孙”一词亦由单一的汉族代名词转变为全体中国人的代名词。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32年,王芸生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中写道:“炎黄子孙受凌至此,岂不愧对先民哉?”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1936年,毛泽东与彭德怀提出:“炎黄华胄之族,均应一致奋起,团结为国[9]。”在学术界,顾颉刚、傅斯年、陈寅恪、陈垣、熊十力、冯友兰、钱穆、金岳霖等一大批著名学者都以史学研究来振奋民族精神,服务抗战。由于全民族抗战的需要,国共两党以及学术界大力宣传,“炎黄子孙”一词深入人心。抗战时期的炎黄文化是对传统炎黄文化的继承、发展和重构。近代以来,炎黄被塑造成民族始祖和中国国魂,中华民族在日军侵华的枪炮声中觉醒,在炎黄文化的旗帜下凝聚,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获得新生。炎黄文化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觉醒的催化剂,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黏合剂,也是凝聚和团结中国人民抗战的一面旗帜[10]。
炎黄子孙在近代经过百余年血与火的考验,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炎黄子孙”一词不仅代表了血缘亲情,还代表了文化的传承。“炎黄子孙”的称谓不是某个人或集团主观强加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尽管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和内涵,但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之演进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它具有动态的象征意义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全世界华人自称“炎黄子孙”,这实际上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文化寻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需要。
结语
费孝通指出:“几千年来,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內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关于“炎黄子孙”的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而且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核心素养能否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认同祖国、放眼世界,我们要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为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服务。
[参考文献]
齐世荣总主编,卜宪群、叶小兵本册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13.
张岂之主编,刘宝才、钱逊、周苏平本册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26.
田兆元、明亮.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两汉文化逻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34.
王树新、孟世凯.炎帝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9.
张玉勤、张辉杰.论黄帝、炎帝及华夏文明的起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0-72.
吕思勉.秦汉史·秦汉宗教·五德终始之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36.
班固.汉书(卷 99 中)王莽传[M].中华书局,1962:4105-4113.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45.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383.
高强.抗日战争时期炎黄文化的勃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