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链现代化路径及其区域性发展思路
——苏粤产业链网络演变的启示
2022-11-22郑江淮孙冬卿段继红
郑江淮 孙冬卿 段继红
一、现有产业链研究的重点政策思路与不足
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产业链现代化的意义也日趋凸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是依赖于本地化禀赋与生产网络外部经济优势所进行的结构动态优化,需要实施特定的区域战略、思路和政策。
自2019年“产业链现代化”一词首次被提出,国内学者产业链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产业链现代化”。有学者认为,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内涵的延伸、细化,其实质是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武装、改造传统产业链,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从产业链维度看,产业链现代化体现在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增值、企业链上下游分工的有序协同、供需链连接性的效率与安全均衡、空间链区域布局的集聚与扩散协调等方面。从产业链运转形式看,产业链现代化体现在产业链韧性、产业链协同和产业链网络化三个方面。①罗仲伟:《如何理解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光明日报》2020年2月4日。有学者认为,产业链现代化包含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四个方面的内容。②黄汉权:《聚焦四大发力点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经济日报》2020年2月13日。盛朝迅认为,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应该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深化认识产业链现代化规律,准确把握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安全和效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发展等之间的关系。③盛朝迅:《推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改革》2019年第10期。黄群慧从优化机制的角度对产业链现代化展开研究,认为产业链现代化包括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产业创新生态,提升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增值能力,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协同能力和网络化水平,优化产业链的空间布局,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等方面。④黄群慧:《以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6期。还有学者从终端需求驱动、要素供给驱动、区域产业布局驱动和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驱动等方面对产业链现代化进行了探讨。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张其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2期。
现有的研究缺乏从生产网络层面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定量研究,也缺乏对地区间产业链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针对上述不足,本文根据生产网络的含义与演变过程,界定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和机制,将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拓展到产业链“小世界”。本文选取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江苏和广东两省为分析对象,采用2002—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使用网络分析方法,建构了两省的产业链“小世界”网络,发现江苏、广东两省的产业链在网络结构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并在产业链现代化的进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实现路径。因此,我国在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中应以区域战略导向为主,充分考虑本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特征,选择适合自身产业链发展的路径,成功实现产业链现代化。
二、从生产网络演变看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与机制
产业链以产业关联为纽带,表现为不同节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通常包括纵向关联、横向关联和空间关联三个方面。纵向关联指的是以投入产出为纽带所形成的上下游分工关系,反映产业链中上下游产业之间或者两个相邻市场之间的关联方式。横向关联指的是同一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生产厂商之间的横向竞争、兼并、合作研发、联盟等关系。空间关联指的是产业链各个环节在特定地理空间分布形成的技术、劳动力、产业本地化集聚与联系。产业链各环节分布通常表现为一个中间产品或服务环节有多个投入来源,或成为多个下游产品或服务的投入,形成一种网络式的技术、经济组织,这些环节以一定的拓扑结构相互连接,形成跨越企业边界、资源整合、产品多样化效应与专业化效应相互依赖的产业体系。
(一)生产网络的演变
生产网络是指将一群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大经济规模的企业联合体,强调企业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和程度。生产网络不仅包括企业在同一产品内垂直分工形成的价值链关系,还包括为生产同一产品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之间其他的集成关系。生产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地理异域性。按地理范围可划分为全球、区域、国际、国内和地方等不同尺度的生产网络。地理尺度越小的生产网络,异质性越强,其组成的产业之间聚类越明显,由此形成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关联密度越大,产业链越容易演变为“小世界”。各个产业链“小世界”组成了在较大地理区域中的生产网络。在国内,可称之为“国内大循环”,在国际上,可称之为“国际大循环”。
生产网络是工业化的产物,即由各个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区组成。在全球化分工中,各区域的地方生产网络通过FDI、离岸外包等方式联系起来,形成了全球价值链,表现为全球生产网络。再由此不断延伸到产品和技术研发上形成了技术集、技术群和可能的研发人员流动、合作,进而衍生出全球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焦点逐步定位于产业链布局和协同发展,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布局,以优化资本和人才配置。自从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以巨大的生产加工能力重塑了全球生产网络,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同时国内市场一体化又催生了复杂的各地方生产网络,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成为国内地方生产网络的领先地区和“链主”密集区。
(二)生产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链
在生产网络视角下,产业链可以被视为生产网络的一部分。通过识别生产网络中存在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能够识别出特定的核心企业或特定的核心行业,与其生产、研发活动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行业)围绕核心有序排列。①Fally T and Hillberry R,“A Coasian model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hai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8,114,pp.299-315.
生产网络的地区差异决定了有必要对不同地区的产业链特征进行区域比较。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使得空间和距离对生产的限制越来越低,但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并未消失,生产的地理集聚也并没有降低。最小范围的产业链“小世界”之间技术领域的不同,以及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导致区域间生产网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生产网络的每个参与主体、每个环节最后都要“落地”于一定的区位,与当地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基础、社会关系和文化习俗发生作用,并深深受到地方要素禀赋、历史与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地方化力量使得生产的组织形式因地区而异,需要针对地区的特点研究产业链的特征。
(三)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与机制
从网络视角看,产业链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持续的、开放的拓扑式动态演化过程,即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产业分工组织来武装、改造传统产业链,深化和拓展新兴产业链,使产业链上下游一系列重点环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水平、竞争能力不断接近世界前沿水平,并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化,最终实现生产网络整体的外部经济动态优化。具体而言,产业链现代化的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链“中心-外围”联动机制。在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中,各地区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技术或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链中心产业,即中心度比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网络中更多地吸收来自其他行业的投入,又将其产出投入到更多其他行业中。通过推动中心产业升级带动外围产业发展,实现中心产业与外围产业的联动,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二是产业链外部联系机制。产业链中的部分开放节点,通过与外界保持知识、技术、投资等联系,持续从外地获取新的技术与产品,引发本地产业新的分工形式,改变现有的产业关联与分布,以促进本地的产业链现代化。如果产业链网络与外界缺乏联系,其过于稳定的网络模式会阻碍产业链网络内部对新知识和新机会的探索并阻碍新的网络关系建立,①Burt R 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1992.Ahuja G and Morris Lampert C,“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pp.521-543.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pp.37-69.从而不利于产业链网络持续的拓扑式动态演化。三是产业链创新推动机制。创新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核心,产业链网络节点的技术、产品创新将依赖于其上游投入、为下游提供投入的适应性变化。中心度较高的节点通过渐进性创新驱动其上游、下游企业不断变化,聚类程度随之越来越紧密,最终使得产业链整体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四是产业链节点间集聚与分散机制。在产业链网络中,产业链“小世界”的集聚水平比较高,意味着产业链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产业链内生产联系较为密切,相关企业也会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这有助于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以及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进而更多产业的比较优势被发现,具体表现为有比较优势的技术、产品多样化,“小世界”平均产值规模变小或数量变多,形成分散化发展态势。如果产业链的集聚水平较低,意味着产业链“小世界”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样化水平较高行业之间的关联较弱,保持比较优势的产业进一步扩张,而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将失去一定市场份额,“小世界”将表现为越来越专业化,其平均产值规模变大或数量变少,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因此,就产业链节点间集聚与分散机制而言,地区往往处于在专业化中趋于多样化或多样化中趋于专业化的路径。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循环往复推动地区产业持续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
三、苏粤产业链网络的结构特征与产业链识别
苏粤两省分别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省份,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职责和功能方面有很大不同。2021年,在全国GDP排名中广东位居第一,江苏位居第二,二者为中国“10万亿GDP 俱乐部”仅有的两名成员,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21.16%。从产业分布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列150个工业细分领域行业中,江苏有92个领域居全国前五位。其电子、机械、石化、冶金、纺织、轻工等主导产业产值达万亿级以上,其中电子、机械、纺织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则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以及森工造纸、汽车、医药等九大工业产业体系,其产业规模和产品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无论是从产业完备程度还是从产业现代化水平来看,江苏与广东在国内均名列前茅,对其他省份的产业链现代化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一)苏粤生产网络的结构特征
为了分析比较江苏与广东产业链网络的结构特征,本文计算了2002—2017年两省的网络结构指标,包括平均路径长度、网络密度与聚类系数。①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来分析。投入产出表每隔5年编写一次,目前投入产出表最新年份是2017年,特此说明。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之间的平均图距离。互相连接的节点的图距离为1。直径是最长的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平均直径能够衡量一个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平均最短距离,平均直径越小,表明这个网络中任意节点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在式(1)中,Xij表示网络中节点i与节点j之间最短路径的边数,n表示所有节点的数量。
网络密度可以用来衡量网络的中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网络密度越大,意味着各节点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网络结构也更为稳健,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在式(2)中,V表示网络中边的总数,n表示节点数量。
聚类系数反映了与某节点连接的其他节点之间的连接程度,衡量网络节点的聚类或抱团的现象,是考察节点间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在式(3)中,Ni表示i和相邻节点之间的连边数量,Ki表示i的节点度,n表示节点数量。
图1 江苏与广东生产网络的结构指标
如图1所示,江苏与广东的平均路径长度、网络密度与聚类系数的差距均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就平均路径长度这一指标,江苏先下降后上升,而广东先上升后下降。就网络密度与聚类系数这两个指标,江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广东为先下降后上升。由此说明,在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2002—2007年江苏的产业链生产网络内部联系更加密集、更加集聚,而广东的产业链生产网络内部联系较为稀疏和分散。但到2017年,两地的产业链网络结构指标趋于相近,即两地的产业链网络结构特征趋于收敛。因此,尽管江苏与广东均推动了产业链现代化,但是两地的产业链生产网络结构特征截然不同并且极具代表性。江苏的产业链生产网络表现出内部联系先密集后分散的特征,而广东的产业链生产网络表现为内部联系先分散后密集的特征。因此,二者的产业链生产网络可以被看作是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典型,其产业链现代化路径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具有参考意义。
(二)苏粤产业链的识别
无论是对传统产业链的武装、改造还是对新兴产业链的深化、拓展,在产业链各环节、“小世界”构成上都表现出拓扑式变化。产业链各环节主体之间通过横向竞争、纵向分合,使得产业链各环节中有的产品通用化程度提高,有的产品复杂度提高,有的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链“小世界”聚类集聚效应显现,专业化倾向加强,单个产业环节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所在产业链“小世界”的竞争力,进而决定了地区生产网络整体的外部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因此,本文通过聚类算法识别生产网络中的“小世界”来对产业链进行识别与划分。生产网络中存在不同组的产业,每组产业节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世界”。可通过将整个网络中各群体内部的差异最小化,来发现生产网络中存在的关系紧密的各个“小世界”。
式(4)中,V表示网络中边的总数,kci表示社区i内部所有点的度数之和,ei表示社团i内部的边数。基于式(4)的Modularity社团划分算法,可将江苏与广东的产业划分为五条产业链,即以农业为主的产业链、以化工为主的产业链、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以石油矿产金属加工为主的产业链和以计算机通信电子为主的产业链。表1展示了2017年江苏省产业链划分的结果。①因篇幅受限,本文仅列示江苏省生产网络的产业链识别结果。这一划分结果较好揭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如将谷物磨制品、饲料加工品、植物油加工品等食品制造业,以及棉化纤纺织印染精加工、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品等纺织业产业均划入以农业为主的产业链。从三次产业划分来看,尽管上述产业属于制造业而非农业,但生产原料均来源于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农业有密切联系。因此,相比于传统的产业划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划分能更好地从生产网络层面体现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
表1 2017年江苏省生产网络的产业链识别结果
续表1
四、苏粤产业链现代化的转型路径分析
从生产网络视角出发,产业链现代化机制包括产业链“中心-外围”联动机制,以中心产业升级带动外围产业发展;产业链外部联系机制,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产业链创新推动机制,以资本深化或技能深化推动技术进步;产业链节点间集聚与分散机制,促进产业链网络专业化与多样化。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苏粤两省的产业链现代化转型路径。
(一)中心产业和外围产业
通过计算各产业的加权度中心性,本文辨识出江苏与广东各产业链中的中心产业与外围产业,从而确定各产业链的中心外围分布。本文将产业链中加权度中心性最高的产业作为该产业链内的中心产业,其他产业被看作外围产业。加权度中心性通过衡量节点与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判断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与该节点发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越多,联系越密切,则该节点的加权度中心性越高。加权度中心性的计算公式如式(5),Xij表示产业i与产业j之间的生产联系。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2002—2017年江苏与广东各产业链的中心产业如表2。对比江苏与广东各产业链中心产业的变动,可以发现:一是随着产业链现代化,各产业链的中心产业会发生变化并趋于稳定。多数产业链的中心产业在2007年之前时常发生变动,而之后开始保持不变。在以农业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后江苏的中心产业均为棉化纤纺织印染精加工,在以化工为主的产业链中,2012年后江苏的中心产业均为基础化学原料,广东的中心产业均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在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中,2012年后广东的中心产业均为批发和零售。在以石油矿产金属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后江苏的中心产业均为钢铁及延产合金产品。在以计算机通信电子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后江苏与广东的中心产业均为电子元器件。二是江苏与广东的中心产业存在异质性。除了以计算机通信电子为主的产业链,江苏与广东的中心产业均为电子元器件之外,在其他产业链中江苏与广东的中心产业均有所差异。中心产业的异质性一方面表现在中心产业内容上,这一差异往往与地区的产业优势相关。如在以农业为主的产业链中,拥有成熟的纺织业集群的江苏,其中心产业为棉化纤纺织印染精加工,而广东的中心产业为农产品。另一方面表现在中心产业趋于稳定的时间上,这一差异往往与地区的要素禀赋有关。如在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后广东的中心产业就一直是批发和零售,而江苏的中心产业一直在变动;在以石油矿产金属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后江苏的中心产业一直是钢铁及延产合金产品,而广东的中心产业一直在变动。
表2 部分年份江苏与广东各产业链的中心产业①本文对产业链的划分依据于社会网络分析中用于社团划分的模块度指标(Modularity),由于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系数存在差异,因此生产网络、产业链划分结果及产业链的中心产业均会随之变动,从而也体现了产业链构成及其中心外围分布的变迁。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将“中心-外围”结构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总结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心产业确定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产业链根据本地的发展需要、产业优势、资源禀赋等调整中心产业,寻找最适合本地的中心产业。第二个阶段为中心产业升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主导产业不断升级,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不同产业中间生产过程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日趋紧密,但中心产业未变。子行业在“小世界”中的切换,仅仅是外围产业发生变化,分工发生变化,并带来投入产出权重和量的变化。产业链的调整过程并不是产业种类的变化,更多的是产业链构成的调整和产业链间关系的变化。因此,地区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的不同,其形成的“中心-外围”分布会有差异。对于地区而言,在确定产业链中心-外围分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本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特征,优先发展适用于本地资产专用性的产业链,打造基于本地特征的中心-外围结构。
(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
本文通过比较江苏与广东的进出口占比以及国内省外流入流出占比,来判断二者是通过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大循环来加强产业链网络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图2是江苏与广东各产业链的出口与进口占总需求之比的变动。从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来看,两省差异较大,以农业、化工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江苏都是先升后降。以石油矿产金属加工为主的产业链2002年江苏远低于广东,2002年后迅速上升并超过广东,2007年后快速下降并在2012年后低于广东,这与两省的资源禀赋有关。在以计算机通信电子为主的产业链中,江苏和广东都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江苏的上升速度更快,2017年两省数值相当。从进口占总需求的比重来看,江苏各产业链的趋势均是先升后降,2002年广东普遍高于江苏,2007年后江苏普遍高于广东。就各产业链而言,以农业、化工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江苏都远高于广东,以石油矿产金属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江苏也整体高于广东,在以计算机通信电子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之后江苏都高于广东,至2017年二者相当。总体来说江苏的国际大循环程度远高于广东。
图2 江苏和广东各产业链的进出口占比
图3 江苏和广东各产业链的国内省外流入流出占总需求之比
图3为江苏与广东各产业链的国内省外流入与国内省外流出占总需求之比的变动。从国内省外流入来看,2007—2012年广东普遍更高,只有以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为主的产业链江苏高于广东。从国内省外流出来看,2002—2012年江苏更高,2012年之后则广东更高。这与广东的国内大循环道路比较一致。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广东产业链中国内大循环部分较大,通过国内大循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而江苏产业链中的国际大循环部分较大,通过国际大循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同时,江苏于2007年开始转型,之后其国内大循环部分在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广东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比重一直较为稳定。
(三)资本深化和技能深化
通过比较江苏与广东的劳动者报酬、单位产值工资率等,可以判断江苏与广东在以创新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过程中,采取的是资本深化还是技能深化的技术进步路径。如图4所示,从各产业链的劳动者报酬来看,广东行业劳动者报酬普遍高于江苏。2012年以前广东与江苏的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为接近,而2012年之后,广东的劳动者报酬水平迅速上升,除了以化工为主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链外,广东其余产业链的劳动者报酬水平都高于江苏。
图4 江苏和广东各产业链的劳动者报酬
产值工资率衡量了工资在产出中所占的比例,某地区某一产业的单位产值工资率越高,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劳动力较为密集,或者劳动力平均工资较高。从各产业链的产值工资率来看(图5),在以农业为主的产业链中,江苏远低于广东;在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中,2007年前广东低于江苏,2007年后广东高于江苏,2017年两省持平;以石油矿产金属加工为主的产业链,2012之前两省持平,2012年之后拉开差距,且广东远远高于江苏;以化工为主的产业链,2002年广东远高于江苏,2002—2007两省都有所下降,但广东下降幅度更大,2007年之后江苏开始上升,至2017年接近广东水平;以计算机通信电子为主的产业链,广东先降后升,江苏先升后降,2017年两省持平,但江苏较低。概括来说,江苏资本劳动比远高于广东。广东工资高,技术人员集中,产业创新更多地依靠技术人员实现,技术路径调整更加容易,走的是技能深化的道路。江苏工资低,固定资本折旧高,产业创新更多的是通过使用装备和专用的研发设备来实现,资本使用程度高,技术路径调整依赖性强,其主要依赖于技术积累和装备更新换代,走的是资本深化道路。
图5 江苏和广东各产业链的产值工资率
(四)多样化中趋于专业化和专业化中趋于多样化
通过比较江苏与广东的聚类系数可以判断,两省的产业路径选择。图6展示了江苏与广东各个产业链“小世界”聚类系数的变动。不难发现,江苏各产业链“小世界”的聚类系数均高于广东。江苏的聚类系数先上升,2007年开始下降,意味着江苏产业节点间的集聚水平先提高,后稳中有降。2002—2007年,江苏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通更加频繁,技术经济联系更加复杂,与同一产业有投入产出关系或技术联系的节点之间集聚程度增加,产业链专业性上升。2007—2017年,江苏产业间的环向关联程度趋于下降,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和技术经济联系结构逐渐变得简约,产业链的多样性程度上升,表现为专业化中趋于多样化。与江苏不同,广东聚类系数先下降,2007年后稳中有升。这意味着2002—2007年,广东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和技术经济联系结构变得简约,产业链多样化程度上升。2007—2017年,广东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变得更加频繁,技术经济联系更加复杂,与同一产业有投入产出关系或者技术联系的节点之间集聚程度增加,产业链专业化增加,表现为多样化中趋于专业化。
图6 江苏和广东各产业链的聚类系数
五、产业链现代化的区域性思路
根据江苏与广东产业链现代化转型路径的对比可以发现,两省采取了不同的路径,这为不同地区的产业链现代化路径选择提供了启示。就产业链“中心-外围”联动机制而言,地区应当充分考虑本地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特征,优先发展适用于本地资产专用性的产业链,打造基于本地特征的中心-外围结构。就产业链外部联系机制而言,地区应当积极参与国内国外大循环,与外界保持知识、技术、投资等联系,获取新的技术与产品,催生本地产业新的分工形式,使得产业链保持较高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就产业链创新推动机制而言,地区应当根据自身资本劳动比等选择资本深化或技能深化路线,实现资本偏向或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创新。就产业链节点间集聚与分散机制而言,地区应当根据自身产业链集聚水平进行选择,当地区产业链节点间集聚水平较高时,应当选择专业化中趋于多样化的路径,发挥中心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与技术溢出;当地区产业链结点间集聚水平较低时,应当选择多样化中趋于专业化的路径,推动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张规模,加强生产网络内部联系。通过分析,笔者概括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思路如下。
一是产业链现代化应以区域战略导向为主。苏粤的对比分析证明,在持续推行改革开放,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家对于不同区域的战略导向定位不同,各区域也在这个区域战略导向定位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合自身产业链发展的道路,并且在不同的实现路径上取得了成功。因此在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中应以区域或地方战略导向为主,而不能只从全国性产业链出发。
二是促进产业链中心产业创新,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地区应当充分考虑本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特征,优先发展适用于本地资产专用性的产业链,打造基于本地特征的中心-外围结构,以中心产业创新带动产业链升级。在促进产业链中心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而领航企业的培育需要政策的多元化支持,需要其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处于产业链核心的领航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推动其他企业发展,这都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联动。
三是打通区域间产业链联系,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各地区产业链“小世界”分布,利用好优良的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打通区域间的产业链联系。促进国内各地区之间、国内与国外同类产业链“小世界”之间的合作、竞争与分工,提高各产业链“小世界”的规模优势、集聚优势、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强化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产业由东向西有序转移。积极参与全球化生产,引进国外前沿技术,在对外生产联系中持续获取新的知识与产品,以保持国内各地区产业链的适应性与持久活力。
四是尊重区域路径依赖,发挥区域优势互补。江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资本深化的专业化道路,广东则形成了技能课化的多样化道路。中国国内也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资源、技术和装备等各方面在市场内不可能平均分配,因此,在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尊重并不断强化各区域的路径依赖,发挥区域优势,在“卡脖子”技术和核心环节,各地区加强分工与合作,即在原始创新环节更多地依赖技能深化,在“卡脖子”技术上更多地依赖资本深化。当需要二者合力时,可建立促进合作的政府间协商机制,依靠国家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合作,齐心协力,提升全产业链的竞争力。
五是提前布局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从产业链现代化的长期战略来看,有必要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进行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的提前布局需要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形成常态化的监测评估机制,做好评估工作与决策需求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