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多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2022-11-22曹佳颖史普润
曹佳颖 史普润
(1.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8;2.南京审计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加剧了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态势,也使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当前宏观环境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活动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并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2020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报告》的发布反映出政府对创业创新活动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创业问题的研究中,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是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创业生态系统的成功构建和健康发展是增强区域创业活力和提升创业成功率的关键驱动因素。
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在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构成要素、运行机理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实证研究。但已有的实证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单案例研究[1],缺乏从全球视角出发,综合比较全球范围内表现优异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异同的多案例研究。全球范围内,什么样的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与硅谷(Silicon Valley)的发展模式有何不同以及为何不同?不同区域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以及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全球五个国家主要区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和一、二手数据,对其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多案例的探索性研究,从多方面为国内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从生物学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步演化而来的。近年来,已有大量国内外学者类比自然生态系统对其概念定义进行了研究。例如,Vogel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地理区域内的交互群落,由多种相互依赖的创业主体和环境要素构成,通过主体与环境的共存与相互作用来促进新创企业的建立[2]。Mason & Brown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创业主体、创业组织、机构及其在局部创业环境中正式或非正式地联系起来去沟通、调解、治理其效能的创业过程[3]。类似地,Hechavarria & Ingram指出创业生态系统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群落,由许多独立的参与主体(政府、大学、投资者、创业导师、服务供应商、媒体和大公司)组成,这些参与主体对于创业生态系统内部创业活动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4]。总的来看,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界定是进行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起点,是进一步研究其他深层次问题的基础。显然,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创业生态系统是其内部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共生集合这一观点已在相关研究中被广泛接受,但由于创业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内部主体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的创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现有研究成果对于其特征尚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
有关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已有文献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从宏观方面来看,Gauthier等类比生物地理群落的特征,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共享的资源池,是一个半径不超过60英里(100千米)的区域,具有地理边界性[5]。从微观方面来看,国内外学者基于更细化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本研究将其总结为系统功能结构、外部环境资源、内部主体互动、系统动态演化四个视角,如表1所示。
表1 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类型与评价
作为创业企业的聚集地与栖息地,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企业提供了适宜的创业环境、有益的支持服务和共享的创业资源。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依据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功能、发展方面的等特点,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
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出发,Spigel & Harrison[18]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功能强度和资源禀赋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将创业生态系统划分为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其中,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可用资源包括融资、创业知识、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因此,处在资源稀缺的生态系统中的新创企业可能会比处在资源丰厚的生态系统中的同类型企业更难以生存和扩张。
图1 创业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类型划分[18]
类似地,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出发,蔡莉等[6]以创业主体企业的网络集中程度和参与主体政府的参与程度进行划分,认为国内的创业生态系统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政府强参与、核心企业主导型;政府强参与、企业网络分散型;政府弱参与、核心企业主导型;政府弱参与、企业网络分散型,同样构成了一个“四宫格”的形式。
此外,还有学者以研究对象的范畴为依据,将创业生态系统划分为高校型创业生态系统、平台型创业生态系统、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以及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四种类型[10]。本研究对这一类型划分方法较为认可,并重点关注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该种类型的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地理边界性,现有研究的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创业社区[19]、城市创业生态系统[20]、国家创业生态系统[21]等不同层级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
在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之上,学者又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测量不同的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健康程度、活跃水平等指标。Stangler & Bell-Masterson提出了四个评价指标,用于测量和捕捉创业生态系统的活力及演化过程,包括密集度(density)、流动性(fluidity)、联结度(connectivity)和多样性(diversity),以供未来研究在不同地理区域内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22]。蔡义茹等针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自我维持性两个特征,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该评价指标,采用对标分析法和纵向对比法,将中关村与硅谷进行比较分析[23]。
综上所述,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创业研究反映了创业过程中创业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动态性与复杂性,使不同区域的创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以全球视角下的整体方法来研究创业生态系统,或评价不同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的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特定区域内的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案例研究
(一)案例选择
2019年5月,全球知名的创业调查公司Startup Genome发布了《2019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19)[24]。该报告基于对全球150个城市或地区创业企业的实证数据,从业绩、融资、市场、联结性、人才、经验、知识等多个维度和不同的细分领域对全球的城市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活力进行评估,并评选出全球排名前30位的创业生态系统和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30个新兴创业生态系统。
本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首先,选取硅谷作为一个典型的参考和比较案例,在全球创业生态系统的比较评估中,硅谷位居榜首,是全球决策者广泛关注的标杆案例。其次,在排名前30位的创业生态系统中,选择居于领导地位的北京(第3)和居于核心地位的班加罗尔(第18)作为研究案例。最后,在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30个新兴创业生态系统中,选择大型人口城市东京和较小型人口城市法兰克福两个案例纳入研究范畴。
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这五个创业生态系统是基于其所在区域的重要性及其特性,综合考虑了创业生态系统所处的生命周期、地理位置、发展程度、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使其兼具共性和个性,以方便对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具体来说,硅谷是全球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标杆和榜样,为其他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属于资源丰厚的成熟型创业生态系统。从地理位置来看,北京、东京、班加罗尔都属于亚洲地区,且北京和东京不仅是所在国家的首都,也是经济、文化重心;硅谷、法兰克福则分属于美洲和欧洲。从发展程度来看,硅谷、东京、法兰克福所在区域为发达国家,而北京和班加罗尔所在区域则属于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从区域特征来看,北京、东京、班加罗尔人口都超过千万,而硅谷、法兰克福则明显较少。
总体而言,本研究认为,基于不同指标进行的多案例选择,会增强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着不同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创业生态系统,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之上,鉴于对全球视角下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总体研究尚不成熟,本研究遵循了von Krogh等[25]对管理学中基于现象的研究成果,使用探索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描述、观察和命题讨论对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二)案例分析
对于案例的深入分析首先需对其所在区域与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况进行对比和总结,如表2所示。
表2 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况
由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上述五个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在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等指标上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北京、班加罗尔、东京都是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型城市,法兰克福却只有72万人口;北京、班加罗尔都属于快速扩张期的生态系统,而法兰克福、东京还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生态系统价值也相对较小;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了82家,仅次于硅谷,而班加罗尔、东京仍是个位数,法兰克福尚未培育出独角兽企业。另一方面,上述五个区域仍存在一定的共性:区域内的主要优势产业都集中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且金融科技项目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是这些区域创业生态系统能够获得良好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依据Isenberg[26]的创业生态系统六要素模型,从创业政策、创业文化、创业人才、创业融资、创业网络五个方面对上述五个案例深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创业政策
在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政府承担着重要的参与者与服务者的角色,为初创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并营造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大大提高了创业企业在创业早期阶段的存活率。
早在1953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小企业法》并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以保障小企业的利益,并在2016年对该法律进行了大规模修订,硅谷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可以在金融、财税等方面获得直接扶持[27]。进一步,美国政府尤其重视科技创新,在1980年之后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包括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除此之外,政府政策大多集中在间接改善商业环境,例如简化外籍人士的签证流程、投资保障性住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21]。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区域的创业政策大多类似,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如德国政府聚焦于以“工业4.0”为核心的高科技战略,自2010年始,陆续提出《高科技战略2020:思想、创新、增长》《新高科技战略——为德国而创新》《高科技战略2025》等一系列政策,旨在为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7]。中国的创业政策侧重于税收优惠及资金补贴,覆盖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创业孵化、创业项目等各个方面的资金补贴,其创业生态系统大多由政府出资主导构建。印度政府则更重视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早期阶段,班加罗尔的创业公司在其成立初期可享受连续三年的税收减免政策。在此基础上,打造国际一流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以优质的服务和标准化的管理支持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人才库尚不发达,这也是加速器和孵化器在印度流行的原因之一[28]。
2.创业文化
区域文化背景对于创业活动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创业文化应当具有充分的失败容忍度、接受环境的不确定性,并鼓励和培育创业者的高成就需求与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从而使区域拥有更加适宜创业的文化土壤。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希望在此寻求发展的机会。美国积极鼓励个体的成就需求与创新精神,崇尚个人主义、敢于冒险、愿意接受改变甚至失败,这些文化价值观都十分有益于创业,为创业生态系统的活跃发展奠定了文化环境基础。尤其是硅谷的创业文化,更是以推崇对失败的高容忍度、不考虑短期收益而闻名,并且鼓励创业企业挑战大型企业,创新现有的商业模式。
而其他区域的文化则与美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大,崇尚集体主义,强调层级关系,重视和谐、合作与服从统一决策。“年轻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这仍是老一代中国人的固有观念,显然这样的文化不利于激发创业活动的活跃度。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不断深入,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变,对于个人自由和成就需求有强烈的追求,再加之国家“双创”政策的深入推进,无形中培养起了创新创业精神。类似地,日本国民受大企业终身雇佣制的影响较深,且其文化背景使得国民对于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规避和厌恶心理,因此,日本是全球创业最不活跃的区域之一,甚至一度被称为“创业真空”(Entrepreneurship Vacuum)的国家[30],与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鲜明对比。此外,社会文化也对创业活动有一定影响,例如,印度是男权社会,目前在创业过程中仍然存在性别偏见,女性创业者进行创业融资依然非常困难[30]。
3.创业人才
除政策、文化因素之外,创业人才的集聚也为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聚居地,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在此工作。在全球的创业生态系统中,硅谷的软件工程师数量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最高,且其人才高度多样化,在其工作年龄的劳动力中,有近50%是移民。区域内有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已成为全球“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典范,其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和导师咨询制度为硅谷提供了顶尖的创业人才和创业咨询服务,为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硅谷超过60%的总产值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衍生创业企业所创造的,其核心企业惠普(HP)、谷歌(Google)、雅虎(Yahoo!)等创始人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与硅谷类似,其他四个创业生态系统也都受益于区域内的众多高校为其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中国统计年鉴2019》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在校大学生数量高达594 933人,毕业生数量为149 183人,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达到92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北京作为中国高校的中心,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其中核心区域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大学科技园有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有34家。班加罗尔的高科技公司则雇佣了印度总计250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中的35%,并吸引了印度大约60%的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31],区域内的班加罗尔大学是印度最大的大学之一,其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居于世界前列。此外,东京和法兰克福也很注重人才的培育,在“知识溢出”这一指标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东京的大学数量达138所之多,所在区域日本是全球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法兰克福则拥有7所大学,接近1/10的人口都是高校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法兰克福大学是德国最有名望的大学之一。
4.创业融资
传统的资源基础理论认为,每个企业都建立在一组特定资源之上,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尤其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融资能力不足所引发的流动性约束问题是企业创建初期失败的重要原因,没有足够资金的创业公司无法从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受益,自然也就无法成为高成长性公司[32]。因此,创业融资是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过程中需要帮助创业企业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创业融资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
在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与质量方面,硅谷在全球所有生态系统中排名第一[24]。除了传统的创业融资形式之外,该区域还兴起了包括众筹、小额信贷等新的融资渠道,并吸引了美国近40%的风险投资,为创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区域内的红杉资本于1972年成立,在《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中排名第一,共投资了全球92家独角兽企业,是创业企业背后提供全球资本和经验的伟大的投资公司。
其余区域也都有较好的融资前景。例如,印度的创业企业数量在过去10年一直稳步增长,仅2015年就达到一万家之多,该年度的创业企业融资超过100亿美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1]。而日本的风险投资总额自2012年以来仅用五年时间就翻了一倍,其中绝大部分接受风险投资的创业企业都位于东京,风险投资公司已成为创业企业的重要的资金来源。除此之外,北京的创业生态系统融资渠道也较为广泛,除风险投资公司之外,银行和政府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2018年,百度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度小满融资19亿美元,并从天津银行获得28.9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南京银行、农业银行等都是其合作伙伴。进一步,地方政府承诺为北京的创业企业支付约1 490万美元的贷款利息,并为其科技项目引入22亿美元的私人资本,将其借贷成本降低20%,以促进其创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5.创业网络
所谓创业网络,是指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内的各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及其联结能力。创业网络功能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定位与发展水平。
在硅谷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专业服务机构与企业社群组织,构成了密集的创业网络,为创业企业提供广泛的资源、社交机会与支持。硅谷正是由高校、政府、投资公司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演化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各主体各司其职、共同作用以扶持创业企业突破新进入缺陷。
类似其他四个创业生态系统也都建立起创业生态系统网络,但其特点却有所不同。在北京当地政府创造了大量的机会以实现创业生态系统的全球联结性,使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东京的创业企业则通过相关的行业组织与社会活动建立起关系网络,使其成为利益相关者。与此同时,一些老牌日本大型企业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内部开发逐渐转向开放式创新,利用创业企业的相关产品与服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班加罗尔早期的科技投资和基础设施主要由联邦和州政府提供,为创业企业和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铺平道路。
法兰克福聚焦于其已具优势的金融业,并深耕于金融科技这一特定细分行业,是全球小型创业生态系统中成为特定细分行业顶级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全欧洲的金融中心,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坐落于此,进而逐渐形成金融科技的集群,拥有超过7万名金融服务人员。基于金融业的资源禀赋,该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正致力于通过加速器等项目来构建其创业网络,其社群意识(sense of community)和联结能力的指标均居于世界前列。
三、讨论与命题提出
本研究从创业生态系统不同要素视角出发,深入比较分析了全球五个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共性,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总体来看,上述五个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在许多重要方面都不尽相同,这表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扩展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存在高度多样化和异质性,因此,对于硅谷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一味模仿,而是应对不同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以深入研究,寻找与其特征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鉴于此本研究就上述五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如下命题,以供未来研究者对这一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
首先,新兴市场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创业生态系统相比,前者尤其是中国政府的资金相对充足,但市场却相对不完善。因此,两类国家的创业政策扶持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侧重于更为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以保证创业企业的财务资源储备,提升其组织韧性,进而抵御创业初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后者更侧重于通过出台完善的法律来改善、优化商业环境与制度环境,从外部环境入手去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创业企业的早期存活率。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够强,其政策支持可能有助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整体规模和价值的提升,但对于具体的高成长性、高潜力企业关注不够。除北京拥有82家独角兽企业之外,班加罗尔、东京、法兰克福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仍然非常少。由此,提出命题1:
命题1a 全球视角下,各国政府对于创业生态系统的扶持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成熟市场国家倾向于外部环境的优化,新兴市场国家倾向于直接补贴。
命题1b 全球视角下,处于发展较早期阶段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其扶持政策对于高潜力企业的针对性仍显不足,独角兽企业数量稀少。
其次,与硅谷相比,亚洲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其创业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以东京为例,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居于亚洲乃至世界前列,人力资本等资源也较为富集,但由于日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企业制度与积极的创业文化背道而驰,东京的创业生态系统至今价值只有140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也只有2家。由此,提出命题2:
命题2 全球视角下,社会文化是制约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甚至大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
此外,创业人才和创业融资也是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核心要素。上述五个区域内均有知名的研究型、专业型高校,各类人才聚集。且高校与创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连通性很高、合作密切,如硅谷60%的产值来自于斯坦福大学衍生企业,班加罗尔大学的优势学科为软件工程等。与此同时,创业融资的渠道与质量对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像硅谷、北京这样较为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融资渠道更为广泛。由此,提出命题3、4:
命题3 全球视角下,高校与专业人才集聚是表现优异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促进高校研发成果的转化,为创业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技术与人才。
命题4 全球视角下,创业融资是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融资渠道越广泛、融资质量越高,生态系统价值越大。
最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成功构建与稳健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资源禀赋。以法兰克福为例,该区域的人口、面积等都与北京、东京等大城市相距甚远,属于小型城市的范畴,故其发展模式也应与其他大型城市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有所不同。法兰克福利用其欧洲央行总部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禀赋,采取“小而精”的发展模式,以金融科技行业为核心形成产业集群,并在与金融行业有紧密联系的网络安全、大数据等行业发展,以满足其市场需求。由此,提出命题5:
命题5 全球视角下,小型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应着力于其资源禀赋,深耕细作于核心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增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联结能力。
四、政策建议
从全球视角来看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可以为中国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寻找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六点政策建议:
(一)完善市场制度,扩大政策扶持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制度仍不完善,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导致中国难以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充分利用市场的活力来提升创业者的兴趣和能力。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虽然能够提升创业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如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初期,就存在很多骗取国家补贴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政府应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从直接补贴的创业扶持政策转向依靠市场机制,依靠良好的商业环境来吸引创业者创业。
(二)提升评估企业的能力,加强政策的针对性
由于许多创业生态系统忽视了对具有高潜力的企业的识别,导致其政策具有较高的普遍性,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致使很多高潜力企业发展过慢,甚至死亡。因此,中国政府应提升对创业企业的评估能力,增加发现高潜力企业的机会,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政策支持,从而培育出更多优质企业。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积极的创业文化
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往往重视较为稳定(比如体制内)的工作,轻视存在风险的创业行为,创业并不能成为年轻人工作的首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民创业活动的参与率,影响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中营造积极的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和活力;对社会中存在的创业活动的偏见进行纠正;并将有所成就的创业者代表加以宣传,以树立创业精神的典型标杆。
(四)利用高校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从全球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来看,高校是创业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典型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中国政府应积极推广并不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利用好高校的人才优势,促进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
(五)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创业生态系统价值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创业企业初期发展的“绊脚石”,从全球视角来看,创业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及价值大小与融资渠道存在较大的联系。中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加大对创业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入保险机制,在稳定金融秩序的同时,加大创业金融市场的活力,提升创业生态系统的价值。
(六)结合地区优势,优化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特色与所在地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联系,成功的创业生态系统往往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产业。因此,中国政府在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模式的推广中,应强调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吸收和利用,借助优势经济资源,发展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才能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