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科创走廊推进多城联动发展研究

2022-11-22许亦楠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创走廊长三角

□王 亮 许亦楠 王 韵

长三角科创走廊起于上海松江,G60 高速公路将浙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连在一起,既是线性发展带,又是深入长三角区域广袤腹地的发展辐射面。长三角科创走廊的发展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高长三角地区经济集聚度和区域联动发展效应,完善开放空间布局、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三角科创走廊发展背景

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于2016年5 月24 日由松江率先发起,提出依托G60 高速公路、让公路沿线的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G60 科创走廊战略。2020 年,《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发布,科创走廊沿线城市产业加速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的主要节点包括9 个市(区),分别属于江浙沪皖,总面积约7.62 万平方公里。2021 年发布的《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2021 年度报告》 中显示科创走廊9 城市GDP 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16 上升到1/1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1/15 上升到1/12。

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经过四年发展,9 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政策推动、市场成熟度提高等都是相关因素。位于起点的上海松江和位于终点的安徽合肥,由于发展阶段、发展环境等不同,作为典型城市(区划)具有各自阶段性特点,其他7 城市也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初步分析它们的发展特点可以加深对长三角科创走廊的了解。

(一)策源地松江

松江区是上海的传统工业区域,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产业集群都是松江区的产业发展特点,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在上海市16 个区中总量和增长速度均排在前列。

经济基础较好,保持增长态势。“十三五” 以来GDP、地方财政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二产比重较高,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2020 年松江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4∶50.4∶49.2,电子信息业、现代装备业、都市型工业三大优势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比重为77.9 %。

新产业比重提高,部分产业增长较快。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4%,占全区规模以上比重提升至29.0%,其中新材料、生物增长较快。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比重也在上升。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方面看,松江已从之前具有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转变为资金、技术等相对优势,科创走廊的建设推进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与集聚。

(二)走廊西端合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一体化发展起步早、基础好、程度较高的区域,安徽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合肥具有土地、劳动力要素优势,已经承接转移相关产业,随着长三角合作深入,科技投入加大,合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迅速。

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从2018 年的1.4%上升为2019 年的1.84%。2019年研发支出费用排名前五的产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排名前五位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汽车制造业研发经费比重下降外,其余产业持平或上升。合肥近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9 城市产业布局

产业发展集中体现城市经济发展特点,长三角科创走廊9 城市中,上海松江与安徽合肥位于长三角科创走廊两端,两个城市(区)遥遥相望,其余7 城市围绕G60 科创走廊呈扇形展开。

从产业基础看,截至2021 年11 月,已成立15 个产业联盟,根据主要城市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发展情况,选择成立地点和牵头城市,这与城市(区)产业基础和重点发展产业相关。科创走廊9 城市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产业良性布局,发挥多城联动发展效应,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科创走廊推动多城联动发展路径分析

为了具体分析G60 沿线节点城市近年发展情况,本文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科创走廊9 个城市(区)的联动发展进行分析。

指标设定。运用路径分析方法、构建模型研究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市发展,以9 个城市(区)的科创走廊城市联系度为主要因变量,以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民生基础、创新发展等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民生基础代表指标,人均GDP 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判断不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第三产业比重代表产业结构,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和创新以及创新应用相关,进出口总额代表开放经济的影响,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代表教育支撑水平。

构建模型。首先本课题从研究主题出发,试图了解本区域合作发展的状况,确定科创走廊城市联系程度。科创走廊城市联系度的计算基于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城市连接系数,通过运算得到9 城在科创走廊发展中的联系程度,并以此作为因变量。其次选择主要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比重、专利授权数、进出口总额等作为自变量。再次根据路径分析的需要,构建方程:

选择2015 年和2019 年作为比较年份,模型主要关注自变量是否有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通过路径分析得出,模型的拟合情况用卡方和自由度来检验,模型效果较好,2015 年与2019 年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2015 年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路径分析

1.正向影响因素。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路径分析中(图1),以9 城联系程度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1),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水平对该区域的联动发展影响为正,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联动发展正向影响显著,表明该区域节点城市的经济基础较为适宜联动发展。开放交流水平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促进了区域开放交流的同时,也反过来助推城市联动发展。

表1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图1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路径分析过程图

人均GDP 和专利授权数在模型中是中介变量,人均GDP 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2),创新水平、民生基础、开放交流对人均GDP 的影响是正面的,其中创新水平影响显著。专利授权数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3),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对专利授权数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但影响不显著。

表2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相关影响因素

表3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相关影响因素

2.负向影响因素。以9 城联系程度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民生基础相关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结构相关指标(第三产业比重)、创新相关指标(专利授权数)对区域城市联动发展都是负向的(表1),表明虽然9 城市有合作发展的基础,但是民生基础、产业结构、创新等方面尚未形成联动效应,由于2015 年还没有全面推动科创走廊城市联动发展,此前的经济联系、产业互动、创新交流也没有产生更多影响。专利授权数代表创新水平,对区域联动发展的影响为负,表明科创走廊的创新发展水平还没有对该区域城市联动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当时的区域联动还没达到依靠创新引领的水平。

3.因素效应。由于模型设定的特点,主要自变量会对结果变量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表4、表5),在本模型中创新相关指标(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教育水平相关指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通过专利授权数对科创走廊节点城市联动程度产生间接效应,同时对经济发展也产生间接效应,并且教育水平的间接影响稍大些。专利授权数对科创走廊节点城市联动程度直接效用为负向,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对9 城联动程度产生的间接效应为正向,表明在科创走廊尚未成型前创新对城市联动发展的影响有限,仅是通过推动各城市经济发展间接影响区域城市联动发展,创新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传统经济联系以及分散、自发合作的特点对推动科创走廊节点城市影响有限。

表4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联动发展主要变量直接效应

表5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联动发展主要变量间接效应

2015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城市联动发展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经济的影响较大,带来的是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水平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增强,当时虽然有联动发展基础,但还没有真正产生联动发展效应,需要推动科创走廊发展,进而促进节点城市发展,进一步辐射长三角区域,也正是在这一情况下适时推出了长三角科创走廊发展的计划。

(二)2019 年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路径分析

1.正向影响因素。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路径分析中(图2),以9 城联系程度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6),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水平、创新水平对该区域发展为正向影响。

表6 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图2 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路径分析过程图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显著,对城市联动程度的影响比2015 年提升,表明长三角科创走廊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向着对区域合作发展有利的方向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长三角主要城市,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经济水平提高,更有利于协调合作。

专利授权数代表的创新水平对走廊节点城市的正向影响显现,虽然还不算显著,表明长三角科创走廊围绕科创核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逐渐增强,从政策支持、产业集聚、企业研发、科创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对节点城市联动发展的影响也更明显。

人均GDP 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7),民生基础、创新水平对人均GDP 的影响是正面的,其中创新水平影响较大,民生基础影响与2015 年相比略低。专利授权数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8),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对专利授权数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的影响更大些,表明与技术相关的创新因素影响更明显。

表7 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相关影响因素

表8 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相关影响因素

2.负向影响因素。以9 城联系程度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6),产业结构、民生基础对联动发展产生较大负向影响,与2015 年相比,民生基础的负向影响减小,产业结构负向影响略大。人均GDP 作为因变量的方程中(表7),产业结构、开放经济影响为负。由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处在重要的历史时刻,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地区间的产业迁移、产业链布局等都会对科创走廊发展产生影响,不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侧重点也会有差异,需要一定时间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产业基础还需进一步调整。

3.因素效应。从主要自变量对结果变量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角度观察(表9、表10),在本模型中创新相关指标(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教育水平相关指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通过专利授权数对科创走廊节点城市联动程度产生间接效应,同时对经济发展也产生间接效应,并且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的间接影响较大。

表9 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联动发展主要变量直接效应

表10 2019 年长三角科创走廊联动发展主要变量间接效应

专利授权数对科创走廊节点城市联动程度直接效用与2015 年相比转变为正向,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联动程度产生的间接效应仍为正向,但间接效应有所降低,主要是因为创新的正向直接效应逐渐提升。表明在科创走廊发展基础上,创新对城市联动发展的直接影响显现,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发展直接推动创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要素,发展带来的创新效应直接作用于9 城联动发展,并产生积极效应。

2019 年长三角区域协调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较大,而且带来的是正向推动作用,创新发展对区域联动程度的影响由负转正,表明长三角科创走廊逐渐拥有更强的创新内生动力。

(三)主要结论

长三角科创走廊经过四年的发展,在各地方政府、重要企业、相关机构的推动下,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开放经济下的探索之路,是政策驱动下的区域联动发展之路,先发带动后发,协调分工、密切合作,营造良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2019 年与2015 年相比,具体表现如下:

1.9 城联动程度有所提高。从模型构建的路径分析角度看,多因素作用下的9 城联动发展模式产生了积极效果,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水平长期影响着这一区域的经济基础和开放经济发展程度,为科创走廊9 个城市的联动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科创走廊的发展,9城联动程度也有所提高,创新之外的其他因素也是实现科创走廊多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且创新因素的重要作用也逐渐体现。

2.创新因素的影响有实质性转变。从影响因素角度观察,创新因素的影响有实质性提高,从2015 年对9 城联动程度的负向影响,转变为2019 年对9 城联动程度的正向影响,这也实现了科创走廊的发展初衷。推动科创走廊节点城市走联动发展之路,其中创新推动的高质量发展是核心内容。

3.创新因素对9 城联动发展的直接效应增强。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影响角度看,路径分析的内涵包括影响因素的效应分析,分析长三角科创走廊对城市联动的发展,落脚点在于创新,从分析中可以得出,创新因素影响由负转正,对城市联动发展的直接效应显现,并降低了间接效应的影响。随着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的逐步推进,科技创新的影响和直接效应还会更加增强。

4.其他因素对城市联动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对9 城联动程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有两项指标在两年路径发展比较中都是负向影响因素,即民生基础和产业结构,虽然目前没有显现出更多问题,但仍需引起重视。9 城发展除了依靠科创引领外,民生基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城市联动发展、区域水平提高的重要推手,只有各种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科创走廊的联动效应才会持续。

|长三角科创走廊推动多城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1.需加强科创走廊创新合力。区域城市联动发展的意义在于推动以点带线、再辐射到面,从而发挥最大限度的能量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既实现经济发展、确保民生,又能保护好生态环境。科创走廊要培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竞争新优势,形成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制度体系,并围绕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但从两年对比的路径分析来看,创新对节点城市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目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还需增强,在后续推进中要完善创新发展的相关条件。

2.需重视城市联动软实力的培育。对区域合作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本课题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着眼于宏观方面,此外城市联动发展需要培育硬实力与软实力,交通设施、产业园区等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其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软实力的培育有利于更好实现高质量区域合作发展,区域软实力建设也要加强,包括制度框架、人才培养、资金流动等。在9 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因素在逐渐发挥作用,科技软实力在提升,但提升的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其他基础条件的匹配与完善也将推动城市联动与区域发展,比如要素流动的通畅性、基础平台的构建与共享等。

3.需着眼于节点城市的共性与差异性。区域联动发展是建立在城市互通与合作基础上的,科创走廊9 城有共性,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上文分析中体现出城市基础不尽相同,路径影响程度也不同,采取的措施与力度也有区别。因此还需重视城市差异性,差异性带来互补,有共性、有分工,才会协调有度、合力发展。目前9 个城市除了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梯度,并已产生转移替代效应,同时各自的产业也都具有特色,又有一定交叉,易形成产业集群,避免过度产业同质化是今后需要重视的方面。

(二)建议

1.发挥区域创新合力。区域创新合力包括制度创新、平台创新、科技创新所形成的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动力。长三角区域已经在制度创新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与突破,科技创新居于全国领先水平,要继续保持创新活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科创走廊在这一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以节点城市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平台创新为依托,科技创新为主导,推进创新因素发挥充分作用。

2.立足区域特点发挥城市优势。长三角区域合作有一定历史基础,文化同源又衍生出这一区域的多元化特征,城市发展各具特色,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小城市星罗棋布,又密切联系,需要立足城市发展、以产业连接为纽带、以要素流通抓手促进一体化发展。科创走廊在长三角区域中别具一格,从核心城市延伸至经济基础较弱、但发展后劲很足的地区,贯穿的其他城市也处于各自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侧重有差异,从沿线产业发展看,不是单纯的产业集聚,是带有“梯度” 特点的链条式发展,链条上有产业的替代和迁移,有要素的流动,在各个节点又产生若干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有合作也有竞争,差异化或同质化都有交叉,要进一步明确适合的发展发展方向。

3.以科创走廊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长三角区域发展中重视“先行区” 或“示范区” 的引领作用,目前已明确“先行区” 和“示范区”,以及先行领域或示范领域。以优势或特色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区域或领域要探索联动发展路径,以点带面,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要关注发展模式的适合性并加以推广。科创走廊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优势,从发展初期就推出上证G60 科创走廊指数,并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作用,推动长三角成为创新核心区域。今后作为长三角重要发展区域的科创走廊将要发挥更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9 城联动发展模式也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各城市探索合适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科创走廊长三角
神奇的走廊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走廊上的时光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走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