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图片库的建设与应用

2022-11-22王世伟潘存德张翠芳胡晓静李亚兰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经济林栽培新疆

王世伟 ,潘存德 ,张翠芳 ,胡晓静 ,李亚兰 ,杨 丽 ,方 淼

(1.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教育厅干旱区林业生态与产业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经济林是森林的重要组分,是我国森林中特色鲜明的一类林种,在林业产业体系、生态体系、森林文化体系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1],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开发利用和栽植培育[2]。经济林产业现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新疆南疆盆地作为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其经济林种植面积已超过2 167万亩,经济林种植年产值占全疆农民人均年产值的25%左右,有些县市经济林年产值占比甚至高达45%以上,已经成为促进新疆南疆盆地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3]。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地方高校中唯一设置林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林学专业自1952年创办以来,为新疆林业行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为新疆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生态体系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由于新疆以千万亩特色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发展对林业专门人才的需求,对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4]。

1 构建教学图片库的必要性

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经济林栽培学是新疆农业大学培养经济林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5]。该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森林保护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经济林栽培学这门课,能够了解当前经济林栽培、管理、生产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熟悉高产、优质、高抗和高效的经济林栽培技术,掌握经济林栽培的基础知识,培养能够运用经济林栽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从事或指导经济林生产管理的能力[6]。新疆农业大学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学时为30学时。本课程全部为理论教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主要从资源、生长发育和树木环境3个方面进行讲授,各论部分围绕新疆经济林产业的主要树种,如核桃、枣、榛子、扁桃、沙棘、阿月浑子,从种类品种、生物学特性、育苗建园和栽培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讲授[7]。

经济林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新疆经济林的分布主要在南疆盆地,新疆农业大学有限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不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当前新疆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林业专门人才的需求。并且,新疆农业大学以往的经济林栽培学的课程教学中一贯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也借助了多媒体和图片展示教学手段,但使用的图片大多数是从教材中挑选出来的,无法体现新疆经济林资源的多样性和栽培技术的特点[7]。各论部分讲授的树种有的学生从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导致这些学生对于经济林资源的认知模糊,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同时对经济林栽培生产技术方面的认识也是“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锻炼极为不利[6]。另外,近年来也有不少名牌院校毕业的高学历青年教师加入到了经济林栽培学的课程教学团队中,但是这些青年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少,实践能力不足,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教师与学生均可以从PPBC、CFH、百度图片等植物图像库中获得大量的园林树木学相关图片,虽然图片数量庞大,但由于其中很多图片拍摄质量低、存在鉴定错误等问题,不仅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植物形态,反而容易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误导。教学图片库的构建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8]。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图片用于课件制作,节约了收集和挑选资料素材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片库资源进行图片展示,通过色泽鲜明的图片将教材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9]。

2 教学图片库的构建

2.1 图片的收集和筛选

教学图片库的图片来源除了少数从网络下载,大部分是本课程团队教师利用科研出差机会,在南北疆经济树种分布区域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实地拍摄的。目前图片库中涵盖了新疆主栽的苹果、梨、枣、核桃、桃、李、杏、葡萄、扁桃、樱桃、阿月浑子、桑、石榴、枸杞、榅桲、沙棘、沙枣、悬钩子、无花果、山楂20个树种共计150个主栽品种,收集图片1 000余张。

2.2 图片处理

根据图片的像素、色彩深度、主题突出等要求,对收集的图片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对初步筛选出的图片进行再次筛选。每张图片必须由专业教师进行鉴定,标注拉丁名称。图片中如果出现鲜明鉴别意义的形态特性要进行注释,并配以简要文字阐述[10]。

2.3 图片的分类和管理

最终筛选入库的图片要进行归类保存,便于后期管理。一般情况下,图片多根据科属种进行分类,先根据科属进行总体分类,然后再根据种进行个体分类。管理时先建立父文件夹,并以科属命名,然后在其下建立子文件夹并以种命名。不同种的子文件夹全部集中于同一个科属的父文件夹下。子文件夹中放入该树种相关信息的图片和必要的文字阐述。此外,还可以根据经济林的用途,例如果品类、油料类、工业原料类和药材类对图片进行分类,管理时同样可采用建立文件夹的方式。学生小组根据教师的分类要求将本组图片进行整理后上交,老师审核无误后对每个学生小组的图片进行整合,然后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浏览学习。

3 教学图片库的应用

3.1 图片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图片库可以应用于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任务布置的每个环节。教师课前准备时,可以根据本节课内容选择图片库中的相关图片,并结合简单恰当的文字说明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对展示图片中的相关隐藏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活跃课堂气氛;课后,学生们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收集经济林相关图片并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图片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效果

在连续两年的林学专业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图片库优势突出:一是满足了教师“教”的需求。以往的经济林栽培学教学中,教师备课前制作课件所需图片仅限于教材和网络。教材中图片数量单一,尤其是各论部分中缺少新疆特色经济林树种的图片,不能满足新疆农业大学实际教学要求。网络资源中图片繁杂,信息不够准确,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图片甄选,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图片库中的图片资源丰富,大部分图片是教师利用科研出差机会,在南北疆经济树种分布区域使用数码相机实地拍摄的,并且图片信息准确。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和个人喜好选取相关图片素材用于课件制作,提高了备课效率,丰富了课程内容,突出了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二是满足了学生“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低,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不高[11]。图片库应用于经济林栽培学的课程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收集甚至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资料,并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等方法对图片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课堂氛围观察、考试成绩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图片库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图片库在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中效果显著。

一是课堂氛围良好。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图片展示,图片的丰富色彩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2]。例如在讲授设施育苗技术时,单纯使用文字介绍设施育苗的优点,学生多数的反应就是“抬头看黑板、低头写笔记”。而将设施育苗和露地育苗的对比图片展示出来后,学生的反应也会比较丰富,有些同学会直接说出设施育苗的优点;也有些同学会联想到设施育苗的不同种类,如地膜覆盖、塑料拱棚、玻璃温室[7]。甚至有些同学会想到设施育苗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由图片展示引发的学生各种联想有时可能会超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特别是对每节课的重难点问题的讲授,借助图片进行深入的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教师根据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图片搜集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收集和筛选。例如在讲授经济林产品前,教师先给出经济林产品的定义并简单举例,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收集有关经济林产品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文字说明。学生们通过图书检索、网络资源、期刊文献进行图片收集,有些同学甚至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的方法获取图片。从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既可以看出同学们的个人喜好,如有些同学喜欢色彩艳丽的图片,有些同学则喜欢素洁淡雅的图片;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经济林产品的认知程度,如大部分同学提交的都是经济林树种的花、叶、果实、种子的图片,说明这些同学对经济林产品的认知停留在经济林的直接产品层面,对于经济林的间接产品认识不够深刻,那么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就应该对此进行重点讲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林产品。

三是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基本上全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实践教学变成了“黑板上实践”,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文字层面”,被动记忆,学习效果不好。图片库在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后,教师从图片库中选择大量的技术操作图片,并在授课过程中连续播放,详细讲解与图片对应的每一步实际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使学生通过耳朵听、眼睛看,将理论知识形成画面,不仅便于学生对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解与认识,还能帮助学生改掉课堂上死记硬背,实践中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图片库在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从连续两年的课程考试成绩中就可以显现出来,诸如扦插繁殖、疏花疏果、建园方法、树体整形修剪等实践性较强的题目准确率高于80%,与往年相比提高了40%。

4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完善,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图片资源日益丰富,为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和丰富的资源。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图片库的建立不仅可以满足课程教学中教师“教”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学生“学”的需求;不仅提高了课前教师制作课件的效率、丰富了教学素材,也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了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图片库中技术操作图片的运用是连接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生产的纽带,为学生毕业后参加相关技术型工作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经济林栽培新疆
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草莓的立体栽培
新疆多怪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