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2-11-22张成栋李金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场动物

张成栋,李金红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青海 西宁 810000)

我国畜牧养殖业现代发展进程的加快,给我国的畜牧养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畜牧养殖行业当中不但要加快畜牧行业的改革发展,还应当注意到动物疾病的预防和动物疾病病因的研究。畜牧行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牲畜,如果牲畜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导致传染性的疾病发生,给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畜牧养殖行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入动物,在动物养护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养护培育的方式方法,避免动物出现抵抗情绪而导致一系列的疾病,要维护动物生存的环境,保持动物的身心舒畅。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动物疾病病因研究,并健全防治疾病措施的相关规章制度,保护好牲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行业。

1 动物疾病的类型

1.1 普通类疾病

普通类疾病是指常见的动物衰老,内脏器官的衰竭,动物外伤。如骆驼、马这类的动物常见的疾病大多为蹄部疾病或者是眼部疾病,再有就是被铁丝铁网勾伤,这些大多都比较容易治疗。相对于外科治疗而言,雌性动物的内科疾病不是很容易治疗。雌性动物生产之后,内部的器官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生产之后的养护环节也非常重要,如果养护不到位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产后问题。普通类的疾病大多数都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在动物养护方面做好工作,这些普通类的疾病就会迎刃而解。

1.2 寄生类疾病

寄生类疾病是动物疾病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由动物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引起的,大多是通过接触传播的。像一些寄生虫主要是依靠寄主为食,它们大多数生活在动物体内,如螨虫、蠕虫,这样就会造成动物器官的损伤,严重的话还会引发眼部疾病。像这类的寄生类疾病在防治的过程中要时常帮助动物清洗身体,使动物的生活环境保持干净,给动物接种疫苗[1]。

1.3 传染类疾病

传染类的疾病是最难防控的一类疾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无法预知的情况。大多数的传染疾病传播能力都比较强,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动物粪便传播。并且大多数都是细菌类感染,会造成措手不及的场面,如禽流感就是通过粪便传播的。染病的动物要立即扑杀,进行杀菌消毒。

2 养殖动物疾病常见的病因

2.1 环境原因

环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在环境舒适的情况下,动物心情就会很好,从而就会更好地培育胚胎,生产幼崽。环境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到动物的身心健康。在良好的环境中,动物生病几率就会小很多,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之下,各种细菌滋生,就会导致动物产生很多的疾病。在维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时候,要注意动物生活质量,为动物打造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2.2 动物自身原因

畜牧养殖行业动物常见的疾病还包含动物本身的疾病,在雌性动物生育幼崽的过程中,如果雌性动物本身带有一定的生理疾病,就会导致幼崽在出生时带着病菌。不同的动物自身都有不同的免疫能力,应对疾病的情况也不同,因此在动物自身原因导致动物产生疾病的情况之下,要注意防护。在雌性动物怀孕前,就要做好疾病检查,提前预防,避免带菌幼崽的出生;在怀孕前期就要帮助动物治疗好身体疾病,维护好动物的健康。

2.3 人为原因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有些基层饲养者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所以对动物疾病缺乏相关的知识,缺少基本的控制措施,导致许多疾病在早期丧失控制机会,疾病在养殖场内不断扩散,对动物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一些养殖场设备老化,还在运用一些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没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措施。部分农户在养殖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科学养殖观念,也会增加动物感染疾病的概率。在一些调查当中发现,大多数人在养殖动物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养殖场的效益和产品质量,如果农户不能提高养殖方式的科学性,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危害,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动物造成伤亡。在人为因素的条件之下,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安全性问题。

2.4 药物原因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动物进行常规检查,注射免疫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动物患病的概率。然而,有些养殖场缺乏专业的兽医,或兽医专业技能欠缺,对动物的身体结构了解不深,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而在检查或治疗动物疾病时使用药物不当,或药物剂量控制有误,导致动物患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兽医和大型医院,与医院方面达成长期的合作;在摄入药物的时候不能一次性摄入过多,要循序渐进,注意保护好动物,在摄入药物之前,要对动物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检查,避免出现药物摄入与动物身体不匹配的情况。

3 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3.1 优化养殖场环境

对于畜牧养殖行业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优化改良养殖场的环境出发,优秀的养殖环境有利于动物的成长发育,同时还可以相应地减少细菌的滋生情况,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第一,在选择养殖场所的时候,要进行实地检验检查,确保动物有比较宽阔的生存空间,便于动物走动和生活,提高动物的身体机能,加强身体素质。第二,要选择水土肥沃的草地,保证动物的食物质量,在选择草地时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第三,在选择养殖场所的时候要选择舒适度比较高的场地,周围的环境温度都必须符合动物的本身生存条件,提高动物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第四,在选择养殖场所的时候要选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场所。空气流通是预防疾病最为基础的工作,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四面通风的养殖环境[2]。

3.2 加强动物管理手段

加强动物饲养方式的管理,即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模式,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另外,养殖场舍要定期消毒,棚舍要及时清扫,为动物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要做好定期的蚊虫、鼠类灭杀工作,防止出现水质、饲料被污染、疫病传播等问题。在动物养殖中,要及时做好养殖场周围环境的检查和消毒工作,对所有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都要采取一定的检查和消毒措施,有效防止外来细菌的入侵。对于近期引进饲养的动物,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动物自身的健康,同时确保所有引进养殖的动物都接种了疫苗。加强对于动物的管理手段,维护好动物的健康。在接种疫苗的时候要选择伤害性比较小的药物,防止之后出现产品质量的问题;避免使用违禁药物、腐蚀性比较大的药物,伤害动物的健康。

3.3 科学选择饲料与药物

在养殖动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养殖饲养方式,合理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选择饲料和药物。加大对于养殖农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的养殖意识,在选择饲料的时候要咨询科研人员,选择一些具有品质保障的饲料。在选择动物注射药物的时候,要听从兽医的安排指挥,选择对动物伤害性比较低、不破坏动物免疫能力的药物,防止出现后续的产品质量问题。

3.4 增加疾病防治资金投入

针对畜牧行业动物疾病预防的情况,需要增加对于疾病防治基金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养殖场应当根据自身养殖场所的情况申请财政补贴,增设畜牧养殖所需要的设备,尤其是饲养设备和特定疾病防治设备的投资,确保消毒工作。在投入资金的过程中,要分阶段地投入,避免出现资金大量投入之后,养殖场的设备管理制度不精细,没有把资金用到相关的防治措施环节。对于畜牧行业的动物疾病防治措施必须做到精细,确保把每一笔资金都用到相应的关键环节[3]。

3.5 增强养殖户动物疾病防治意识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以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对突发性动物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饲养过程中,应了解当地动物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目前疾病的发生状态,对动物及时接种生物制剂疫苗。在可能发生疾病或已经出现疾病情况下,在疾病的初期紧急接种疫苗,以提高动物对流行病的抵抗力,这是构建养殖场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步骤,也是构建养殖场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措施。在发现传染性动物疾病时,应当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报告。相关部门指定疫区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检疫封锁和扑救,及时、有效地开展检疫、消毒、隔离等工作。在完成饲养工作之后要进行签到,确保每一步的流程,后期便于排查是哪类环节中出现问题。

3.6 做好动物饲养条件管理

动物饲养条件直接影响动物的饲养效果,在动物饲养中一定要做好动物饲养条件的管理,这也是动物养殖中的基本工作。良好饲养条件是动物健康生长的保障,在进行养殖场选址中,一定要按照科学选址的要求,要注重养殖场地与布局选择以及安排,养殖场尽可能建在地势比较高有水源且通风好的地方,良好的通风条件对细菌与病毒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要保证养殖选址要和居民区距离比较远;养殖场布局要对排水系统以及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3.7 做好动物疾病处理的相关工作

当动物发生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感染时,要加强对于动物疾病处理的相关工作。对于患病的动物要隔离,将患病动物与身体状况良好的动物隔离,由专业有经验的兽医为动物进行治疗。在动物疫情出现之后,养殖人员要采用药物注射,按照动物疾病治疗要求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养殖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确保用药剂量合理,实时检查动物情况。对于动物疾病的发生原因要进行排查,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出现大量传播的局面;在最后后续处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维护好动物的安全。

3.8 加强对于患病动物的治疗工作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已经患病动物的治疗工作。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维护好动物的身心健康,增强动物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患病动物的治疗要有相关医护人员的陪同,特别是在发病初期,要积极地鼓励动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出现严重情况,如果出现并发症感染的话,是对于牲畜的二次伤害。对于患病无法再治疗的动物不要运用传统的方式去进行掩埋,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患病动物的居住环境要进行消毒,隔离其他动物,维护好其余动物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集体性传播的局面[4]。

4 结束语

在我国不断发展畜牧行业的情况之下,养殖人要做好动物疾病控制和防治的措施,加大对于畜牧养殖行业的资金投入,在动物饲养前期要对动物的质量进行检查,为动物进行统一的健康检验,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促使动物健康成长,从而大力推动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在养殖动物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对于动物的管理工作,进出园区的车辆行人都要进行消毒,检测体温;在园区内工作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要随时进行健康检测,避免从外部带入细菌,污染动物的生存环境;对于动物的排泄物要做到及时清理,维护好卫生环境;对于培育人员要做好科学观念的培训工作,加强养殖人员的专业程度。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场动物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最萌动物榜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动物可笑堂
动物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