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河流廊道规划

2022-11-22◇杨

大观 2022年7期
关键词:四平市水系廊道

◇杨 丹

从古至今,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水在滋养着人类的同时,也担负着孕育灿烂的人类文明的责任,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能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沿江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依附于河流、跨越河流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一定规模的“两岸布局”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1]。四平市南北河流经市中心,河岸两侧有自然景观、文化历史和区域文化精华。河两岸的文化面貌正是通过四平市南北河相连通。多元文化正在涌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从人居环境、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等方面展现了这座跨江城市的独特魅力。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有一种自发的生态文化。四平战役以来,吉林省四平市被赋予了地域自豪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种类比较多样化。此外,由于多民族聚落的混合分布,满族文化遗存等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气质,具有充分的内生动力和巨大的张力,亟待发展。四平市水系景观廊道建设致力于详细挖掘四平市本土文化,提取有价值的符号和元素,并进行设计和再利用。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四平市独特的地标性文化创意水系景观,还可以优化基本功能,促进高层建筑文脉的塑造,且持续时间较长。四平市水系景观廊道以“水清、河平、路通、景美”为总体目标,以四平地区的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为基础,结合文化意识和内生路径,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优化景观水系配置,融入城市形态,优化内陆城市水上游憩环境,打造内陆城市动态滨水动态空间。

一、城市河道景观的相关概念

可能很多人对城市河流景观的概念都很模糊,它的组成包括很多要素,既包括河流及其自身、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和堤岸景观,还包括城市自然地貌的远景景观等。其中,河流两岸的景观,是由水域和水边界,还有以河流为中心的陆地区域三个部分组成的[2],所以将景观生态学融入城市景观总体规划,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可对水系防洪、排涝起到辅助作用。对于生态和自然环境来说,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新理念,在发展越来越好的跨江城市中重视河流整治和景观规划工作,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城市空间格局、烘托城市景观环境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人们已经认识到河流景观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河流景观建设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城市风貌,而且代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当下和城市建设相关的研究中,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城市焦点,河流景观建设也是跨江城市在建设河流景观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且加大了对跨江城市景观生态学视域下河流廊道规划意识的重视。而在河流景观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城市与河流缺乏应有的联系,在建设过程中丧失了河流外观特征等。除此之外,还有生态建设沉寂等问题。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处理及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都是城市河流生态格局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跨江城市正在迅速扩张。城市的发展已迫切需要打造新型绿色生态滨水空间,而滨水景观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满足绿色、环保、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要求[3]。因此,目前河流廊道的发展需要从水利建设逐步转向生态系统服务和水净化、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河流景观的独特景观,河流穿越城市,可与滨水区域形成景观要素,所以应在保持河流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保障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基础上,在临水处修建建筑物、桥梁、亲水区等景观设施,使河流景观具有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特点。跨江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必须在河流生态理念的前提下对传统观念进行改变,进而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可识别性的城市形象载体[4]。

目前,四平市主要的水系有河堤防水系统、二龙山水库水系、二龙湖引水工程水系、下三台水库水系、山门水库水系、南北河及西湖湿地公园水系。其中一小部分通过滨水区局部改造和城市水系照明,初步实现了景观美化。大多数水系亟须景观开发。本项目在对四平市水系景观廊道建设的风格、生态、文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生态、人文、地貌、民俗等多种因素,全面加大和拓展需求,建立了城市腹地和边缘地区水系景观系统的创新方案表达。四平市水系景观廊道既体现了城市魅力,又兼具人文精神。

二、城市河道构建的意义

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主要是对传统的河流景观规划观念进行转变,以景观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坚持对生态理念进行河流景观建设,以及对天然河流原有的生态群落进行恢复和模拟,从而使生态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5]。此外,建设中也要考虑跨江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进一步对城市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使河流文化与生态景观相结合的综合城市景观格局得以强化,使城市人居环境得以改善。在城市河流景观体系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使城市滨河景观的文化内涵具有更深的层次。结合目前国内城市河流功能的转变来看,其主要是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的转变。

(一) 旨在保护 “空间的本质”

在河流间绿色走廊的空间连接部分,应根据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建立多功能区,提供多种休闲娱乐设施,对现有的自然系统进行保护,使受损区域的生态得以重建,使河流景观的生态弹性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还应吸收当地的传统文化,使支离破碎的文化语境得到修复,从而使区域内人们的幸福指数得到提高,最终使景观的文化弹性得到增强。

(二) 盲目靠近海岸线的状态被改变

结合目前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情况,应在改善适当地点、节点的同时,建设休闲广场和湿地公园,将城市地标或标志性雕塑设置在重点区域,从而为城市留下“呼吸”空间,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停下来进行沟通交流的场所,使城市滨水区的动态线条得以塑造,进而使城市节奏得到舒缓。

(三) 注重生态设计, 建立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应构建与流域相一致、能长期保持河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特征的河水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以让人们重新记住河岸,使人们更多的社交活动能够回到河岸,使河岸的魅力得以重振,最终使水与城市的界限得到弱化。同时,还可将传统的混凝土保护转变为植物防御,从而对洪水进行抵御,使环境的功能得到不断扩大。为了加强人们的生活和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应将河岸改造成一种景观,减少人为干预。

同时,应将城市河流规划设计与河流水域周边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河岸内外矩阵元素之间的联系得以建立,使水陆互动的亲水性设施景观得到营造。

三、河流廊道规划的措施

在城市河流景观规划中,应将景观生态学、生态恢复理念和弹性景观设计理念融入景观设计。利用人工湖水模拟天然河流,将当地文化和建筑特色融入河流景观设计,既可延续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征,又能表达跨江城市独特的个性文化,提升城市魅力,使“生态优先、人文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焕发河流生态和人文活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特色优势。因此,景观生态学视域下的河道建设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 充分利用资源, 提升景观形象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滨水区的建设和开发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跨江城市独特的地理条件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城市河流的整治,是通过多个不同的部门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的,所以就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从而努力进行统筹规划。通常情况下,城市的核心地带会是大多数城市河流的选址。如果无法考虑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那么便会大大降低河流治理的效果[6]。此外,通过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整条河流可以与城市及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河流的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财富,城市河流廊道在城市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具有跨江城市景观特征的城市来说,滨河景观已然成为最重要的标志。而在规划的过程中,回归自然、以人为本及合理治水的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不仅如此,在规划中,要以突出“人水共生”理念为主,以河床和河岸等资源为突破口,从而将传统河流景观单一的防洪功能转化成具有休闲、娱乐、体验等综合功能。为了将具有亲水性、开放性的滨水区打造成一个兼具自然、人文和艺术特色的景观,要结合市民的需求,进而创造出具有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的滨水空间。以上这些都是河流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二) 结合多种生态模式, 注重城市生态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平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比例来说,河流滨水区的生态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在对河流进行生态建设时,可以转变原有的传统河流整治模式,进而使城市生态系统的河流模式得以恢复。而在开展生态治理工作时,应使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城市来讲,其排洪、排水的重要渠道便是河流,所以确保河流的安全行洪能力是河流景观规划的前提。要想减少城市内涝隐患,河流具有较强的防洪、排涝能力是重要的前提,因此在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最终实现河流生态的多样性[7]。

(三) 拓展历史文化文脉, 完善城市文脉体系

要将历史文化融入河流景观设计。四平市南北河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于四平市而言是独特的风景区,所以应将一些亲水设施修建在河岸的适当位置,从而满足现代生活的多样性,建设和谐美丽的城市。在城市的兴衰变迁过程中,与河流共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便是“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综合体现[8]。每个城市的河流景观都是当地人文特色的体现,继承和延续历史文脉的河流景观文化是核心,所以要进一步丰富河流景观的内涵,以使滨河城市的魅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结语

河流是城市的生态走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谋求共同发展是长远规划。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城市河流的发展现状,要加快受损河流的生态治理与修复进程,从而恢复河流的基本功能,最终使城市河流景观生态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得以实现。同时,还要注重将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相结合,强化跨江城市的优势,扩大城市规模,充分利用沿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景观,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城市独特的整体景观形象的提升。在规划过程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恢复生态循环功能,改善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从而不断优化滨河城市的景观设计,提升滨河城市的河流景观设计效果。

猜你喜欢

四平市水系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最美城市“绿化带”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四平市全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