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话语权

2022-11-22谷照亮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话语权话语

谷照亮

[提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源于对当代中国长期发展实质与实践规律的深入探索,意在通过对发展模式、成绩、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推动社会主义朝更高形态迈进。在此期间,需要以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标,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凸显中国话语的本土性、原创性、主体性,并在开放包容和有效沟通中,使之于国际话语体系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以人民为中心”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场域,在多个层面探讨话语权建构的基本遵循和现实指向,以此解决当前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由此确定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境遇。按照以往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建构,既需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为核心,也要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特征、满足社会主流价值诉求。[1]在新时代中,建构中国话语权的任务更加艰巨,除了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外,还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中国话语的说服力、阐释力、引导力和感染力。[2]这是因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快速、稳步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既要巩固政权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也要强化党和人民的深度心理认同,赢取更多、更大的国内外话语权,并在阐述和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同时,做到凝聚共识、弘扬精神、引领未来。实际上,自毛泽东以来,由中国共产党构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这种凸显人民主体地位的做法,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变革中充分考虑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3]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建构,继承着传统中国“以民”为内核的话语思想,也在关注、敬畏、回应民意中,让民意凝聚成了紧密的“人民共同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现代性语境下进行话语交流与磋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话语权的人民性——国内与国际的双重视角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包含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在内的逻辑体系。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风雨历程,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我们党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逻辑起点。其中,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政治立场,是“我代表谁说话”问题的重要前提;人民价值主体地位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价值取向,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是其核心要义;人民实践主体地位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实践来源,是解决话语“从哪来”问题的基本方向;人民评价主体地位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衡量标准,能够回答“说得怎样”的问题。在辩证思维上,中国话语权是国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的统一。[4]前者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国内合民意、得民心,说话做事具有公信力。这类话语权的取得与维系,在表面上看,属于话语或者文化层面的问题,其本质则为“人心之向背”。后者指的是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具有话语影响力,说的话有人愿意听,做的事有人愿意跟随。在二者关系中,国内话语权是中国话语权的基础所在,国际话语权延伸和拓展了国内话语权(已有的大量经验表明,只有建设好了国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也就水到渠成)。所以,在构建中国话语权的问题上,应该对国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进行统筹。

在国内话语权方面,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掌握话语权就是中国话语权的集中体现。[5]具体而言,国内话语权反映出的人民群众的权利需要和利益诉求,也关乎日常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喜怒哀乐。只有实现了上述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让国内话语权名副其实。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会主动参与国内话语权建设,认可并维护中国话语权。而事实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依靠和支持,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当前时期,中国社会实现了全面脱贫,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对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的人民群众来说,受到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新的更高需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需要继续以人民诉求为出发点,坚持人民至上,听取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同时,要继续坚持发扬人民民主、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权,让全体人民以多种有效形式,参与到管理国家、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当中。而事实上,上述努力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有关人民更高层次权利需求观念,从党和国家的文献记录中得到了证实。比如,在2015年9月28日的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讲话,指出并号召全世界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既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也是中国话语权的集中体现。

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中国话语权一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逐步提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变得越来越活跃,无论是国际影响力、号召力都在持续提升。但截止到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值得深度思考并付诸实践的。[1]一方面,中国人民在国际上的发声虽然越来越响亮,回荡时间也越来越长,但存在其他国家人民听不懂、听不到的情况,尤其在讲“中国故事”的问题上,由于种种原因时常出现对中国的误解情况;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上发出“中国声音”并产生影响力,需要原创性、有深度的声音,而不是照搬照抄、浅显表面的声音。尽管如此,这种声音还是不够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将中国话语权置于全球语境之下,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将更多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元素”投射到世界文明的高度,让世界人民在接受、认可中,了解中国话语的表述形式、呈现方式。同时,要在遵守国际规则、维护世界共同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让中国话语和中国故事能够“通俗易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过程要保持“十分谨慎”——既要防止过分强调“中国特色”,或者以“中国特色”为“护身符”“挡箭牌”,并将自身文明与世界文明联系在一起,不单搞一套、不特立独行;也要放开自己的视野,防止在国际上被孤立、在国内被封闭,这对构建中国话语权尤其是国际话语权,是极为有利的。当然,在构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指责、质疑。[6]对此,中国和中国人民需要勇于发声,对其进行驳斥,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气质和气节,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历程。当然,对于国际社会给予的关心和关切,要进行积极回应,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得更多国家、地区的理解和认同,营造出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借此提升中国话语权。

二、“以人民为中心”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场域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发出让世界听懂的“中国声音”、向世界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都有一个基本点,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都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发展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原则。[7]因此,在方法论上,建构中国话语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中,凝结成集个人、国家、民间组织、官方组织等为一体的“话语合力”。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话语权的塑造历程和塑造内容,然后按照中国话语权建构的“人民出场”,共建和提升中国话语权。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话语权的塑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以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践行者身份出现在人民面前。至新中国创立伊始、中华民族开启复兴历程,中国话语权构建进入到新的阶段,也因此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逐渐地,中国话语开始进入到国际视野,渐渐赢得世界尊重。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领导集体,始终引领着中国话语权的建构方向和路径。尤其在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重新确认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毛泽东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话语大师,他以幽默的话语、言简意赅的陈述,在高屋建瓴中将寓意深刻的道理阐释得明明白白、通通透透。无论是他早期对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判断,还是对抗日战争的“论持久战”,以及到解放战争时提出的“两个务必”,均被证明是准确的预测、极强的概括。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这种论断以对世界格局的敏锐认知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度把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断定的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话语是极具特色和极具魅力的——在他的擘画中,中国的改革开放模式被定义了出来,在他的身体力行中,中国的改革话语体系被搭建了起来,在他的诸多论述中,中国的改革议题被设置和优化——他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实现了对改革开放政策、体系、模式、进程的形象化解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世界各国的认同。[8]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先后给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诸多美好愿景……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时代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人民的距离更近,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的价值理念更加突出。他以大白话、大实话等“习式”语言风格,为群众语言解惑释疑、点明要害;他以“共同体思想”为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社会“答疑解惑”,在形成共识中共同维护全球安全,让国际社会在同舟共济中共克时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彰显强大的中国话语力量。上述话语令人印象深刻、深度认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由中国领导人发出的话语,源于对世界发展趋势进行的准确判断。正是因为如此,提升了中国话语权的中国人民,紧紧把握机遇,以战略眼光和实际行动,参与到了建设国家、改变世界的伟大努力中,让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中国话语权建构的“人民出场”

建构话语体现的目的在于获取话语权,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贡献文化软实力。在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权建构超越了传统、超越了西方,它让“人民”摆脱了被统治、被治理的命运,真正成为了“人民国家”的主人。[9]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规律等层面,不断汇集力量、调整思路,让话语权更易得到人民的认可,继而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高度认同。尤其在历经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国内、国际话语权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时,难免会有部分国家或者社会组织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话语体系产生误解。因此,需要在“人民”的立场上改变中国话语权的弱势地位,让中国话语权和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相匹配:(1)人民掌握话语权。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权建构要充分反映人民的权利需要和利益诉求,通过探索、实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核心,通过多种努力改善民生,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中国政府的国内话语权得以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要激发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情,始终将解决人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作为自身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此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期间,需要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权力的主人”,党员干部在为人民服务中,始终保持态度端正、诚恳,在和人民群众进行交流时,不断拉近和人民之间的情感距离。(2)满足人民对更高层次权利的需求。“以人民为中心”建构话语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现并维护人民的利益诉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不断满足人民在政治、社会权利方面的更高权利诉求,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人民立场,实现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行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实现从“为人民服务”到“造福于民”的转变,全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取向。(3)明确话语的人民实践来源。在新时代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深入群众、学习群众语言的“习惯”,为中国话语权赋予强大生命活力。一方面,要保证话语符合人民实际需要,党员干部在扎根基层中要接“地气”、说“土话”、有“烟火气”,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足迹”,将“家常话”说到人民心坎上。期间,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要防止出现“一刀切”、被“标准化”“统一化”的情况,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在尊重历史传统和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确保话语始终跟随时代潮流,在实践中进行中国话语权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更新话语内容和创新话语方式,力求中国话语思想深刻,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三、“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中国话语权的基本遵循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到,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在过去的九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成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崭新的内涵,并由此初步建构起了党和人民认同的话语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文化心理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10]在可预见的将来,“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中国话语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的动态属性,通过理论探索和反复论证,在实践中将其视为最根本的价值遵循。同时,要保持对“人民”浓厚的政治情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推动以“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话语体系中国化。此外,还要坚持“人民”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在传承“为国为民”精神的前提下,最终形成强有力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体系。

(一)坚持人民的动态属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并借此建构中国话语权,首先要明确“人”的“两面性”。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要以本国人民及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民族眼光建构中国话语权,并在方法论价值层面上,指导和提升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要超越本国人民利益范畴,放眼于世界范围,即从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出场”,指导和建构中国话语权体系。可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将其视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建构中国话语权的问题上,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纪律严明的中国共产党,借此“发出中国声音”,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坚持人民的动态属性,整体性地表达人民意志。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共产党都坚持扩大人民统一战线,通过向各族人民学习和接受群众的监督,为维护人民切身利益提供了组织保障。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站在人民立场,以民生为导向,进行了中国话语的实践表达,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认可。

(二)保持对“人民”浓厚的政治情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场源于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方法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新的问题、满足新的需要,都要将“人民”视为唯一不变的源泉和依靠,都要保持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场域中建构中国话语权,无论是以往、当前还是今后,都无法忽略也不能忽略。在新时代中,建构中国话语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在微观层面推进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并取得成效。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清楚地阐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在“党的话语”中饱含着对“人民话语”的浓厚情感,二者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人民都通过努力得到了丰硕成果,向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三)坚持“人民”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经验表明,始终和人民群众及其利益诉求保持亲密、根本联系,就能够在价值层面上为建构中国话语权提供根本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始终贯穿其中、始终保持不变。这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论述,就可见一斑。当然,在构建中国话语权的问题上,除了要强调人民的整体性外,还应尊重其个体性,唯此才能让人民的个性获得充分发挥。这是因为,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和表达,要在人民组成的个体性和所代表利益的整体性之间形成张力,由此避免人民的自发性与盲目性。期间,需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凝聚和反映民意,既体现人民个体性也彰显其整体性。这样一来,才能够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团结”,才能让中国话语权“准确”表达出来。

四、建构中国话语权的现实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场域

“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中国话语权需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诉求和要求,这一“话语”是“合规律、合目的的真理话语”。因此,在构建话语权的问题上,一方面要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等,能够全面满足人民的需要,在集中精力“把国内的事情办好”的同时,通过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建构起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驳斥,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为了实现这一点,话语权的建设需要由人民和党发声,以此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反对西方话语霸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理论、实践层面始终坚持和丰富科学社会主义;探索自身话语建构的规律,以此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新境界;以人民的语言言说,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坚持人民立场的同时,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

(一)由人民和党发声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筚路蓝缕迈向康庄大道,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因此,在构建中国话语权的问题上,需要“守好江山、守好人民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强化中国话语权建设。在当前乃至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要明确身份。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明确权力由人民赋予的事实,要将自己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对党员干部来说,无论其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要明确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人民群众来说,要始终保持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在“鱼水情深”中不断满足中国人民的利益诉求。[12]鉴于此,“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中国话语权既要保障个体自由的真正发挥,也要正确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节点便是“由人民和党发声”。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人民性,全面梳理和优化党的话语体系和人民的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以此占据话语权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政党实践,在坚持人民立场中做到言行一致,确保党的话语权能够得到人民的高度认同与热烈拥护。

(二)探索自身话语建构的规律

在当今世界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已经形成,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即便如此,仍要认识到“话语是单极化”的事实。尤其在话语霸权广泛存在的事实背后,要积极探索中国话语权的建构规律。一方面,要明确后殖民主义文化对中国话语权建构产生的影响,力求实现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认清西方主导的文化全球化、普世价值观等对世界文化的负面影响,防止中国成为“文化殖民”的受害者。相反,要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通过向世界宣传自己、阐释自己、展示自己,主动改变话语现状,通过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发声,建构起平等互惠的国际话语秩序。在此期间,需要认识到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焦点。在“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中国话语权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积极探索和遵循自身话语建构的一般规律。在政治话语建构方面,要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由此构建起真实的、真正的人民民主;在社会建设方面,需要从人民的诉求出发,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并在改革开放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同时,在源头、过程、结果上体现公平正义,最大限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以人民的语言言说

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要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未雨绸缪、做出更多努力。在此期间,建构中国话语权就要以党的话语体系为“蓝本”,以“人民的语言”去言说,唯此才能让中国话语被中国人民认同、被世界人民理解。因此,在建构中国话语权的问题上,既要以普遍联系、发展的眼光,对话语权的建构进行辩证分析,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等具体情况,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满足人民利益诉求的话语权,也要学习和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话语权构建工作不跑偏、不排外。期间,要把“习式”语言风格融入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之中,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让中国话语更接近人民的内心。当然,为了赢得更大的话语优势,还要对非理性和情绪化的表达进行引导,防止出现话语权危机。

(四)以全人类共同命运为现实指向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而产生的新型义利观,义利兼顾、义重于利、先义后利,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构建提供了基础。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来看,均包含了和谐理念。从亚洲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海洋命运共同体到卫生健康共同体都是不断与时俱进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实践领域。构建中国话语权不仅要解决“挨骂”“误解”“失语”“失声”等问题,还要主动作为,积极引领和创新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话语。“中国的崛起,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军事实力的增强、而应伴随的是中华文化的弘扬以及国际话语权的增强”。按照以往经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唯有完成人民委托、维护人民利益,才能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国话语权的构建才能顺畅、有力。在当前之中国,全社会都在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由此引发了社会管理创新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中国话语权,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为世界发展探索和贡献中国方案。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话语权的建构还需继续推进,党和政府在明确话语权源于人民赋予的同时,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继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立场”的鲜明品格,在本质上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二,揭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质,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践探索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三,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并寻求中国化转换,并在政治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人民利益,发出人民声音。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话语权话语
画与理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陈年凡客创始人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