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困境和进路

2022-11-22胡港云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时代大学生

胡港云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中华文化独特的“精气神”铸就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时代新人成长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从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对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有怎样的价值意愿,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什么样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等基本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文化自信新人。

一、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文化自信本身就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外来文化的理性吸收,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处于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文化主力军,坚定文化自信无疑意义重大。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时代新人成长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一)时代新人成长的内在要求

文化自信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标配,是否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离不开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离不开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的提升,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确立文化理想和信仰,孕育文化情感,明确文化责任,进而堪当民族复兴大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可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民族基因,能厚植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生成对民族、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无数的革命烈士用鲜血铸就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认同,萌生对革命信仰的崇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主动接受党的召唤,全身心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体现了社会主义显著优势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增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本领。

(二)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需要

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生命力,其坚持本根而又与时俱进的品性造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连接中华文化过去和未来的中坚桥梁,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意味着对中华文化“承古强今”“向新而行”的自觉,对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认同,并指明其现实意义和未来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就是坚定自信,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熟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价值内涵,明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实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向新而行”。只有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文化才能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常用常新。正是这种坚定的文化自信,方能担当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促使大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努力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和外在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

国家强,文化必须强,文化强,国家必定强,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先是文化强国。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接力者,是否葆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于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论断鲜明地指出了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只能是社会主义做定语,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是别的什么文化强国道路。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同,必然是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倍受大学生的青睐,能为大学生所向往和追求。但是新时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疏远,对非主流文化的爱慕导致文化自信方向出现偏差,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而又紧迫。

二、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对自己肩负的文化使命有了一定的文化自觉,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进行学习,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成效明显。但毋庸讳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不可忽略。认清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表征,需要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文化信仰、文化能力、文化担当等方面进行有效剖析。

(一)开放环境的复杂多变,冲击大学生文化信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毫无保留地直面与碰撞,形成“文化大观园”。这些复杂多元的文化思想通过现实和网络相遇、交织、交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形成考验,甚至使得部分大学生文化信仰出现一定程度的动摇。

一是外来文化霸权的强势。我国开放的环境是为多元文化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却伴随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蜂拥而至,多元文化良莠不齐、复杂多变,无疑对大学生思想领地造成冲击波。同时外来文化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权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控制文化交流传播、行使文化霸权,公然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否定甚至颠覆,使处于价值观念形成期的大学生,容易陷入西方鼓吹的文化陷阱而迷失信仰。

二是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立引发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强烈地冲击原有价值观念,而与市场经济适应的价值观念又未完善,特别是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短平快”使得市场价值“真实”,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人际交往中偏向实用化、功利化,甚至追捧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消极影响,使得学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部分被抵消,从而削弱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淡化了文化信仰和自信。

三是网络空间的不可控。网络社会的到来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勃兴,并成为塑造社会精神、文化风貌与价值格局的支配性力量。由于网络空间传播主体多元、价值多样、内容庞杂等,文化环境真假难辨,控制难度大。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时代大学生,长期被隐匿网络空间的各种有欺骗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所诱导,被泛娱乐化、庸俗化的文化所浸染,让接受能力强、价值判断理性不足的大学生,不自觉地推崇西方文化,易消解自身文化信仰。

(二)以文育人反思不足,大学生文化理性式微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在培育中不断生成、不断增强的过程,文化教育不可或缺。全面系统的文化教育能使大学生理性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断积蓄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力量,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和理性的文化自信。当前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理性的不足,文化教育须有反思的自觉。

一是知识教育重于人文教育的思想误区。加强人文教育,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迫于高等教育和就业改革的压力,高校陷入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实惠”的思想误区,当前虽然大有改观,但部分高校的人文教育仍停留在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至于这类课程“够不够”,效果“好不好”就另当别论了,缺乏对知识点背后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弱化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

二是学校文化教育的整合性不强。加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内容的新时代文化教育,养成大学生的文化理性已成共识,显然思政课是主渠道、主阵地,责任重大。但文化教育并不是思政课或单独开设几门文化课就能满足和见效的,各学科、各部门的文化教育力量协同的效力不够是重要制约因素。加之各学科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对自身的文化原理和价值意蕴挖掘不够,很难整合全员力量,实现全方位将文化内容融贯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目标。

三是民族文化失衡心态的影响。民族文化心态失衡就是对民族文化忧虑和未来发展自信不足。近代以来中国落后造成的民族文化心态的自卑,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自信的增长因文化大革命而遭受打击,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冲击造成部分人对西方文化的崇拜,文化心态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民族文化失衡心态必然传递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氛围,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伴随新时代我国文化成就的展示、文化形象的呈现,文化心态发生巨大变化,展现出更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可文化失衡心态难以短时间调适好,而文化育人理念与文化实践的脱节更是制约了失衡心态的调适。

(三)理论与实践疏离,弱化大学生文化担当

大学生掌握的文化理论能否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和传统腐朽文化的冲击,检验的重要标准是大学生在文化实践中的行动。一旦文化理论教育与文化实践相脱节,大学生容易因文化理论的丰富而偏向盲目自信或因现实问题的存在而偏向盲目自卑,这两种不良倾向易让大学生的文化担当无处安放或无能为力,呈弱化趋势。

一是文化教育的单向灌输。大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不会自发产生,必然通过教育加强文化灌输,但这种灌输不能是单向的,那种只强调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机械背熟是难以真正实现文化的自知之明。当前大学生所接受文化教育无论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是网络,可谓文化知识相当丰富、全面,问题在于大学生如何辨别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如何面对不良文化魅惑不动摇,甚至能进行理性批判,显然单向灌输的文化教育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大学生不是被动的文化知识载体,而是能动的文化创造者,不去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难以真正涵养大学生能担当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理性。

二是文化实践的深入不够。当下的文化实践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外来的交汇点,大学生的文化担当更体现于当下的文化实践。而事实上,现有的文化实践活动停留在形式的多,真正深入的少,尤其是大学生缺乏参与感和问题意识。譬如说我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是重大的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对这些节日的内涵真正知多少,参与的热情度有多高值得反思。同时面对“洋节日”在大学生中的肆意蔓延,大学生对这些传统节日未来发展是否有思考。如果对民族文化向何处发展,自己该担当怎样的文化使命彷徨不定,坚定的文化自信自然将无从谈起。

三是文化担当的能力有限。文化主体在既有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对自身文化理想的持守,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对推进自身文化发展的执着,汇聚成文化担当的能力。鉴于文化教育的单向灌输、文化实践的浅层化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疏离,大学生文化担当能力令人堪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知所措,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难以抵抗,对民族文化的发展疑惑难解是大学生文化担当能力有限的现实表征。大学生文化能力提升是对文化认知不断积累、不断超越的动态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疏离必然是一种阻碍。

三、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进路

(一)强化文化思想引领,树牢大学生的文化信仰

高校是大学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期,也是大学生文化观念形成的重要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们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性质、主体内容,明确了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走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等原则问题,形成了新时代文化思想。树牢大学生文化信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为引领,理性看待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

一是持守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主体意识体现在文化建设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中华文化立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大学生而言,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揭示了文化的起源、特性和意义,分析了文化发展和物质产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文化发展中的一系列规律性问题,确立了我们观察、思考文化问题的基本立场和科学方法论。”大学生掌握文化理论和发展规律,结合自身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懂得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立场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是丰富文化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决定不同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丰富文化的时代性,必须贴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文化信仰植根时代沃土,其现实根基既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包括对文化矛盾、文化困惑化解,文化侵袭抵制的坚定信心。参照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让创生于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调适民族文化失衡心态。同时从解决时代问题的文化软实力出发,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时代价值的认同感,丰富文化的时代性。

三是发展文化世界性。马克思主义强调:“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任何文化不可能在禁锢封闭的状态下形成与发展,尤其是文化交流愈发频繁、深入的今天,封闭只会制约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这种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化思想指导大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的差异,更多地站在发展世界文化的角度,发展自身文化就是为世界文明作贡献。这次中国向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见证民族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文化观。

(二)创新文化育人机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力

一是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文化教育体系。由于文化形态的庞杂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文化知识,生成文化选择、价值判断的能力,因而遵从文化认知、文化教育规律,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文化教育应运而生。从学校教育阶段来看中小学主要是文化知识传授、文化感情体悟,而大学是文化能力提升和外化的更高阶。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文化积累很重要,需要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与递进,构建一体化文化教育体系,让中华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是打造各学科协同的文化育人格局。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所有学科承担的基本使命。特别思政课应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文化自信的内核,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厚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挥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其他学科也具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力的作用,即使是理工学科也不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饱含对中华文化成就的自豪。不同学科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协同育人。

三是营造家庭、学校、社会良好育人氛围。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能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学校、社会、家庭都有责任。良好的家风家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首发地,言传身教地培植大学生文化素养和自信心。学校文化氛围营造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文化认知规律,无论是文化内容的展示还是文化方式的选取,科学性更强,应发挥主导作用。社会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知行合一的重要场域,通过各种文化宣传、文化交流、文化创造活动外化、检验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力。此外,抢占网络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唱响主流文化价值观主旋律。

(三)引导文化活动参与,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文化自信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产生一种文化责任和担当。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强化大学生文化担当的重要依托,大学生在文化体验中认知、交流、创造,用文化担当的自觉证明文化自信的坚定。

一是在文化认知中明确担当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知其所来才能知其所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认知认同极为重要。通过一系列表征文化传承的影视作品、传统节庆、民俗习俗、红色资源等,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味道》《百家讲坛》等沉浸式活动,从不同角度带领大学生近距离感知、触摸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大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在“中华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的价值基础上明确中华文化“向新而行”的使命担当。

二是在文化交流中淬炼担当品质。强调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但并不是孤芳自赏的盲目自信,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是自信。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不是推行普世价值观,也不是搞文化侵略,而是在向世界分享中华文化精粹,吸收人类文明优长。近年来,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日益增多,大学生有条件、有能力让世界了解“文化中的中国”,如国际会议、孔子学院、留学生社团等都是大学生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中华文化开放的大门,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激荡的现实中有足够的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淬炼既有为自身文化担当的民族情怀,更有为助力世界多元文化包容、共存担当的国际视野。

三是在文化创造中彰显担当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大学生作为文化创造的主力军,有能力也有义务充分依托各类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生成、开发和转化为现代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让传统文化真正具备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融合富有文化底蕴的创意产业,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创新创造的担当能力。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时代大学生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