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元素在文化类节目主持中的运用

2022-11-22江治华

艺术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贝宁类节目符号

□江治华

(江治华/甘肃省陇西县文化馆)

新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主持人面临着角色弱化的重大危机。将表演元素融入主持风格,实现“角色式”主持成为主持人突破职业危机的重要思路。主持人要主动适应角色迁移和身份转化,强化专业功底和文化底蕴,在节目主持中灵活运用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内的表演元素,不断提升自身与节目的黏合度,为观众带来更高品质的节目体验。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参与方,是代表节目形象与品质的关键符号。但在媒介技术升级、媒介样态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观众与传播者的关系不断被重构。当前,关于主持人角色弱化问题的探讨多囿于真人秀,对主持人地位看似依然稳固的文化类节目关注较少。对此,本文立足主持人角色弱化之视角,以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集中讨论该类节目主持人的隐匿化危机,同时分析表演元素的融入将如何增强主持人与节目的黏合度。

一、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角色弱化危机

主持人角色弱化是当前包括文化类节目在内的各类电视节目的共同危机。以往,文化类节目多包含不同类型的节目版块,同一档节目里可能包含歌曲、舞蹈、小品等,主持人的工作则是串联起各个节目,在带动节目氛围的同时,把握整体节奏。现在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期节目可能只涉及一个或几个有关联的故事,线性深入成为主流节目模式,这导致主持人的发挥空间大幅度减小。例如,《国家宝藏》的主持人张国立,其主要工作是与嘉宾互动及引导观众深入地品味节目内容。这些工作确实意义重大,但如果将这些互动片段删除也并不影响节目的完整性。

不难看出,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已逐渐转变为节目流程执行者,遭遇前所未有的角色弱化危机。此外,节目的其他演职、制作人员也有可能挤压主持人的职业空间。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该节目创设了剧本围读会环节,将节目“后台”转移到“前台”,播出了导演和演员探讨剧本的场景。这种做法很好地解答了节目中的某些晦涩部分,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望,可以视为某种进步。但是,这种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主持人的权力,弱化了主持人的职责。

其实,节目结构的变化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驱动,转变的初衷是因为节目要生存就必须主动适应观众的口味。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在信息交互中占据主动地位,受众的选择空间有限。但是在海量信息涌向观众的今天,媒体要获取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端正心态,面对现实,放弃“你传我受”式的节目传播方式。相应地,主持人的知识精英形象也必须消解或转换,以寻求与受众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见,无论内因还是外因,文化类节目主持人都必将面临角色弱化的危机,这是时代发展使然。

二、表演元素运用于文化类节目主持的意义与价值

2017 年开始,《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播出引发了文化类节目的新一轮热潮,但这种高昂态势并未一直持续,不少节目在后期显露出收视疲态。同样,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也面临着受众审美疲劳的困境。对此,《典籍里的中国》做出了一次有益尝试,在节目主持中加入表演元素,让主持人以内容角色的身份参与节目录制,为主持人突破职业角色弱化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传统文化典籍,以影视化戏剧的表现方式和时空对话的形式介绍优秀古代典籍的故事。主持人撒贝宁在节目中不仅充当主持人,更扮演起现代“读书人”这样一个推动故事发展和情节走向的角色。在节目内容中,他穿越古今与古代圣贤对话,让现代观众领略到与先哲思想碰撞的精神启迪和智力快感。新角色的增加暗示着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样态的转变。在《典籍里的中国》中,节目保留了撒贝宁串场、采访嘉宾、传递信息的职能并给予了他新的角色。新角色赋予了主持人引导节目进程、烘托节目氛围的功能,促进了主持人向“角色式”主持的突破,而这个突破过程必然需要用到各类表演元素。

表演元素的运用有利于角色塑造。借助恰如其分的表演元素,撒贝宁越来越贴近“读书人”的角色定位,悄然推动着节目的发展和内容的表现。表演元素是否应该被用于主持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张颂、白岩松等人认为“主持人不该演艺化”“不能在观众面前表演”,但这些主持界前辈批判的是扭捏的、不真诚的“表演”。反观撒贝宁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的表演,不但自然、恰到好处,而且确实贴合角色,带给了观众“沉浸”式的内容体验,引人深思。实际上,主持人的职业样态离不开对媒介环境的考虑。在用户至上的时代,主持人如果固守旧思维不肯转型,那么观众的注意力必将倾斜于更为自由包容的网络媒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主持人工作中加入表演元素不失为一种富有前瞻性的设计。

表演元素在《典籍里的中国》主持中的运用是节目模式的创新,对节目效果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在传统式主持中,主持人与节目内容欠缺黏合度,可剪辑,也可替换。但融入了表演元素的“角色式”主持让主持人高度参与节目进程,使之有机地融合成节目的一部分。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撒贝宁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以提问、抒情等方式衔接起不同时空的表演。例如,在介绍《本草纲目》时,观众看到李时珍在舞台上修撰医术,而舞台另一边的撒贝宁正在向李时珍的家人了解其行医历程。当他提及“全国各地都有先生寻医问药的足迹”时,舞台背景同步切换,不同角色形象随之呈现,撒贝宁在自如的身份切换中毫无违和感地推动着节目的进度,没有丝毫的生硬感与程式感。在这种模式下,主持人不再仅仅发挥串场作用,而是完全融入了舞台,充当观众与故事间的桥梁。表演元素的使用引发了观众与节目和主持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在用户至上的时代,内容产品最大的价值就是观众的正面体验,表演元素的融入不仅拉近了观众与节目和主持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还切实减轻了内容带给观众的晦涩感。很多文化类节目的初衷都是弘扬优秀文化,服务大众精神生活,如何打破节目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文化壁垒就成了节目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表演元素在主持工作中的渗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启发意义的思路,因为它不但提升了观众对节目本身的接受度,还同步化解了主持人在文化类节目中的角色弱化危机。只有观众对节目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文化类节目才有可能达成自身创设的初衷。从这个角度来看,表演元素在主持工作中的融入不仅是主持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还是文化类节目本身的创新。

三、表演元素在文化类节目主持中的具体表现与运用

(一)语言符号的运用

语言符号具有沟通情感、交换信息的功能,在表演元素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中,语言符号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向观众准确地传递知识信息,还能起到明确人物身份、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相较于司马迁、徐霞客等古代角色,撒贝宁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所使用的语言更为通俗。但与现代人相比,角色定位于“读书人”的撒贝宁在与古人交流时惯用的语言又不失古风。例如,撒贝宁自称“晚生”,又对各个古代角色使用“先生”的敬称,古朴的语言不仅塑造了他充满书卷气的儒雅形象,也将他和谐地融入了舞台之中。

除了塑造角色,语言符号的巧妙运用还可以起到缩短主持人与观众心理距离的作用。在节目中,撒贝宁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儒雅的现代读书人,但风趣语言表达赋予了他所扮演的角色更为立体的观感。在某期以伏生讲解华夏九州为主题的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在论及山东半岛时这样描述:“那里海产丰富,虾爬子特别好吃。”在这里,撒贝宁使用了像“虾爬子”这样的口语化表达来阐述当地特产,充满了生活气息,也稳稳地立住了一个“吃货”的形象,不仅舒缓了节目氛围,还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忍俊不禁。对语言符号生动、幽默的运用消解了撒贝宁作为主持人的传统形象,在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的同时,收获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好感。

无论调节节目氛围还是塑造角色形象,语言符号的有效运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在传统形式下,文化类节目常为主持人准备提词器。但“角色式”的主持彻底切断了主持人对提词器的依赖,因为“角色式”表演首先要求主持人自己进入情境,否则就无法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所以,熟记台词并准确体会台词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就成了主持人必备的基本业务能力。除了台词功底,主持人要想真正把握语言符号的运用奥义,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主持人董卿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古典诗词的信手拈来体现出她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俗功底和扎实的知识储备。又如,在某期《典籍里的中国》中,古代角色伏生误将兖州说成了自己的家乡,撒贝宁风趣地纠正道:“您家乡在青州。”这个不无戏谑意味的细节虽小,却让观众在无意中体会到主持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正是凭借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专业的台词能力,撒贝宁完美塑造了现代“读书人”这一角色,并通过这个角色将观众带入节目精心设计的情境。

(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语言符号的灵活使用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精准运用非语言符号也可以凸显节目效果,表达角色的观点和心态。非语言符号可分为三类:一是副语言,即语言速度的快慢、声调的高低;二是体态符号,即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三是仪式化符号,如人物的饮食、服装与习惯等。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撒贝宁正是借助这三类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树立起“读书人”的形象。具体来说,第一,在与节目中的虚拟角色进行语言交流时,撒贝宁的声音常常温和有礼、不疾不徐。第二,古代中国看重礼节,撒贝宁在节目中多次向宋应星等人行拱手礼、跪拜礼。同时,很多体态细节也深化了他谦逊懂礼的形象。例如,当老年宋应星试图搬起长板凳时,撒贝宁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并说“我来”。此外,撒贝宁的服装选择——富有年代感的中山装而不是常见的西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的书卷气并帮助他更好地融入了节目的内容情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演员表演,主持人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非语言的使用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无论动作幅度还是使用频次都不能过于张扬,以免非语言符号喧宾夺主。窦文涛认为,主持人在节目中更需要的是“展现生活本原的东西”,因此,主持人最大的技巧就是真诚。这一点撒贝宁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也拿捏得很好,如在听到伏生妻儿舍命护书时,他为伏生妻小壮烈而感人的故事流下了真挚的泪水。更为难得的是,撒贝宁的泪水并不是为了节目效果,他的表情让观众感受到他和所有人一样,是真的被伏生无悔的人生选择感动了,而这种真情流露的肢体语言又进一步打动了观众。

节目主持要秉承明晰、真诚、审美的标准。此外,高品质的主持离不开质朴的人文关怀,并且要体现文化传承的高雅格调。整体而言,撒贝宁在《典籍里的中国》中展现出了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幽默、真诚的风格,恰当地使用了语言与非语言符号,为同类节目的高品质主持做出了正面示范。

在人人皆可成为主持人的自媒体时代,提升主持人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众多文化类节目的共识。对此,《典籍里的中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度可行的思路,以表演元素的运用增强节目和主持人的黏合度。表演元素的运用要求主持人在做到幽默风趣、以诚动人的同时,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表演元素的加入让《典籍里的中国》兼顾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故事体验,但表演元素在文化类节目中的运用还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未来人们依然需要以审慎的态度看待二者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贝宁类节目符号
撒贝宁:敏思善问,问出精彩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贝宁的摩托车
NPC潜逃计划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不喜欢胖的
愚人节里的意外温暖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