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听觉训练中的心理期待机制
2022-11-22□童音
□童 音
(童音/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心理期待即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潜在的期待。在以人为产生期待主体的前提下,期待的对象可以是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对某个人产生期待。本文所研究的期待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其一是作为动词时,指一种行为,指在听觉训练中学生的听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心理对即将发声音响产生的预判;其二是作为名词时,它转化为一种机制,由主体(基于不同知识素养储备的个人)、内因(主体对目标的“期待”)与外因(听觉受到刺激时的外部环境)三者共同作用而成并作用于听觉训练的整个过程。
一、心理期待机制
(一)心理期待现象概述
1.心理期待现象的内涵
期待如同人的欲望一样,时刻存在并且永远不会消失。即便人类的某一期待得到满足,紧接着他会以此为起点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期待。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主张将人的基本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当人感到饥饿时,会需要食物来增加饱腹感。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又会期待精神、社交上的满足。这其中就包含了所谓的期待现象,并且充分表明当人的期待被满足、实现时,则会在此基础上产生另一种新的期待。
2.音乐活动中的心理期待现象
音乐活动属于人类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期待现象同样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从音乐角度看,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无论有无理论基础、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人们都会对感知的音响产生期待。
音乐活动中产生的期待并非仅仅针对音乐这一主体,也可能涉及音乐活动中的环境甚至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例如,作曲家会依照自己的期待创作作品,演奏者会依照自己的期待演奏作品,听者会依照自己的期待欣赏作品。
每一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都会产生期待,但不同的人产生的期待却是不同的。造成不同期待的主要原因,其一是所处环境不同,其二是成长经历不同,其三是自身的知识素养不同。所以期待的存在是共性,但所期待的内容却是个性的存在。
(二)心理期待机制的分类
1.动机性期待
动机意为“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其中有意识期待正是在这种念头下产生的期待,而无意识期待则是主体没有动机目的下产生的期待。伦纳德·迈尔在其著作《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中将期待划分为无意识的期待与有意识的期待。作者将无意识期待定义为“只要期待未受到耽搁而得到满足,只要趋向未受到抑制,虽然理智是清楚的,并且必要地参与了对刺激物情景的感知和理解,这种反应将可能依然在无意识之中进行”。无意识期待是主体自然地将它与过去的经验相联系后所产生的,偏感性。而有意识期待则为“当内省和深思熟虑都卷入反应模式的完成之中时,也就是当自动的行为因为一个趋向受抑制而被干扰之时,心理活动往往成为有意识的”。有意识期待是在主体主动、刻意地改变自然惯性思维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较为理性。
当一种特定的模式被不断地重复强调后,人们很容易将它转化成为一般普遍性的规律。但这些规律可能会受到发生时环境的影响,也许它就不是普遍性的规律了。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有意识期待,这样既能够提升听觉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
2.过程性期待
惯性在物理学中的解释是物体保持当前运动状态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存在惯性的规律,即希望保持当前心理活动状态的倾向。几乎所有音乐作品中,作曲家都会选择利用节拍的律动或固定音型的反复出现来加深听众的印象,这就是作曲家利用了听众的保持性心理。而求异性期待是指因相同性质的刺激保持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对变化的期待,其源于听众对同一音响形态出现审美疲劳后对新鲜感的渴望。保持性期待与求异性期待均属于过程性期待,其必然贯穿于整个听觉活动的全过程。在音乐的展开过程中,这两种期待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起伏而持续不断地交替出现。
3.结果性期待
期待违背指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与主体所期待的情况相背离,期待实现则指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与主体所期待的情况相吻合。二者均属于结果性期待,只有当结果产生,主体才能知晓其所期待的情况是否得到满足。
具有不同音乐素养的人必然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期待,而当期待产生后音乐是否会令欣赏者获得满足感却是音乐家无法准确预知的。
二、旋律听觉训练概述
旋律广义上是指一切横向进行的音高关系。从狭义来讲,旋律是指“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对旋律的听觉训练通常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旋律记忆、旋律听写、旋律发展、旋律分析。下文将以旋律记忆与旋律听写为重点,并阐述其基本特性。
(一)听觉训练中的旋律记忆训练
1.旋律记忆的基本特性
音乐记忆是过去的音乐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由于过去记谱方式与唱名法的不完善,音乐的传递方式以模仿为主。如今,随着记谱法与唱名法的不断完善与统一,音乐的延续方式大多以乐谱为主。无论哪一种传承方式,始终离不开记忆这一环节。
在心理学中,按记忆时间来分类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属于记忆的最初阶段。瞬间记忆,信息停留的时间为1~2 秒,时间稍微延长,信息就会变弱消失。短时记忆,信息的保持时间约为1 分钟。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精心复述和编码,可以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 分钟以上的记忆。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存时间甚至可以是终生。
对音乐的瞬时记忆能帮助我们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音符串联成一段段旋律,而长时记忆更是音乐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无论音乐理论知识、音响效果还是乐谱的记忆都需要成为长时记忆,为日后不断深入的学习作铺垫。
音乐记忆不同于其他记忆,要想一次性将其转化为长时记忆难度较大。但它与理论知识密切关联,理论知识越丰富,记忆的内容也就越多、保留时间也就越长。例如,贝多芬的“命运动机”,基本上每一个音乐专业者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它被重复的次数之多使人印象深刻,更是因为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加以理论的分析,使得这一音乐动机能随时被人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使用。
2.旋律记忆的规律
旋律包含音高、节奏及和声。在听辨旋律时,考查的是学生多方面的感知力,如音高感知力、节拍感知力、节奏感知力及和声感知力。但在记忆过程中,却不是将三者分开单独记忆,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记忆。这也体现了旋律的一个特点,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并按照一定逻辑被组织起来。各音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和声背景,如若抓住大概的和声进行记忆,也能对音高的记忆起到促进作用。
所以在旋律记忆时,教师不一定要求学生每个要素都必须记录完整,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旋律,再将其整合以便更好地记忆。这也才真正达到了旋律记忆的目的——锻炼学生将听到的旋律快速转换为视觉效果并记录,而非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3.旋律记忆中的期待机制
期待机制是指因人对目标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驱力,它是在主体的需要与目标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驱力。
除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存在多种期待机制,音乐心理学中同样有期待机制理论。从不协和音响中产生对协和的期待、从不稳定音级中产生对稳定音级的期待、从调式的不确定性中产生对确定性的期待等,这些期待在音乐中随处可见。
当主体(即听者)的听觉器官接收到外界音响时,大脑在内外因同时作用下,期待机制便会产生。这里的外因指听觉器官感知到音响时周围的环境,它影响着期待产生的状态。而内因指的是听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基于不同层次的听者所产生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很明显,阶段更高的人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期待。也就是说,内因决定了期待的层次。
(二)听觉训练中的旋律听写训练
1.旋律听写的基本特性
旋律听写(具有综合性且与实际音响效果更为接近)——作为视唱练耳课程中一项基本的技能,其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片段的调性、音高、节拍、节奏、和声等几大要素的感知力。目前听觉训练中的主要旋律听写训练内容如下:
(1)单声部旋律听写,长度大多定为一至两个乐句(4~16 小节不等),课堂训练以及考试时主要采用的教学工具为钢琴。但近年来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逐渐普及,教师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实际音响作品,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且更易被学生接受。该训练是树立学生正确观念、培养良好听觉习惯的一种重要途径。
(2)多声部旋律听写。多声部听写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通常包含两种织体:其一以纵向和声性为主,其二以横向声部对位为主。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的难度也大不相同,程度越高的学生训练的强度与难度也越大。多声部训练不仅能锻炼学生学会打开耳朵聆听,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建筑式立体思维”。
2.旋律听写中的期待机制
音乐是语言艺术化的形式之一。语言和音乐在广义上都是人类表达情感、尝试沟通的一种方式。在旋律的听写过程中,若学生利用好心理期待机制,就有可能做到“意在笔前”,而不是盲目地跟着记录。
旋律听写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把听到的内容经过判断、筛选、整合之后,转化为可见的方式进行记录。听写过程中的期待机制运作方式与记忆的过程几乎相同,主体听觉器官接收到外界音响后,内外因同时作用产生期待。
三、心理期待机制在旋律听觉中的运作机制
(一)动机性期待的运作机制
有意识期待与无意识期待需要在客体、主体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客体即对主体产生刺激的事物(可以是人或某种音响),这种刺激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感觉器官产生,但听觉训练中则以听觉器官为主。主体即人(听者)也是期待产生的载体。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可能产生有意识期待与无意识期待。
期待所产生的时间可以是听觉训练活动前、中、后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听者的听觉器官只要被刺激,就会依照自己的习惯或逻辑对即将发生的事物产生期待。而听觉训练中所期待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包括成长环境与所处环境。
当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后,教师有时甚至只需要一个口令就能让学生知道接下来的训练内容。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其思维速度,对教师的口令形成了本能反应,这就是无意识期待。而当思维决定行为时,才是有意识的期待。
(二)过程性期待的运作机制
在音乐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动机的不断重复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动机便是产生保持性期待与求异性期待的关键。只要抓住不断重复出现的动机,就能将整个音乐片段串联起来。但当这个不断反复的动机突然消失或发生变化时,可能更会引起听者的注意。
(三)结果性期待的运作机制
在旋律听写过程中,若听者的期待得到实现,那么听者在记录时会感到愉悦、放松(心理或生理上),而在这种自信的状态下会节省许多听写时间。若期待被违背并且完全与听者所期待的趋向不同,这时候的听者可能无法迅速辨别期待结果,而是会不断反复地产生新的期待与之进行对比,经过数次的“比较-筛除”后方能得出结论。
一般来说,在“比较-筛除”这一步骤中,听者的音乐知识根基越牢固则需要重复的次数越少。
人作为期待产生的主体,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限制下会产生不同的期待,即便是同一环境下不同理论素养基础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期待。但应该如何加以利用,使其帮助我们在音乐活动中更好地完成每次听觉训练或欣赏任务,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