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实践
2022-11-22□董菁
□董 菁
(董菁/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开端,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只有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就当今社会发展状况而言,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童的综合素质。对高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进行探究,让学前的美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已刻不容缓。
一、高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中,美术专业不属于选拔考试的主流课程,这就导致部分院校在开设课程时,并不注重美术课程。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时,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主流课程上。在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报考中,音乐、美术专业的报考率也相对较低。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在师范院校中,美术专业的学生占比相对较低。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家长对提高子女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为重视,但整个社会对学前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和学生双方的不重视,间接导致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发展的止步不前。
(二)探索研究程度不够
美术学科的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教师需要经过一定的系统培训,才能具备专业素质。虽然教育经历了不断改革,整个教育体系已经日趋完善,但对于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探究还需要更进一步,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当前,部分专业人员缺乏对学前美术专业的刻苦钻研,导致高职院校学前美术的发展受阻。相关人员应加深对高职院校学前美术专业的研究,让这个专业的教育符合整个社会美术行业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参照比较少,这都是对美术学科的探索研究程度不足造成的。
(三)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难度有待提高
美术学科长久以来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多数情况下,教师的课程只注重基础的理论教学,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对美术学科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教学内容如果过于简单,就会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个人能力不足,影响学前美术专业的长足发展。学前教育专业针对的群体是即将走入幼儿园教授美术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教授的课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学难易程度要有所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学前美术教育的教学,不应当仅仅止步于简单的绘画,还要注重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美感。
(四)没有很好地与幼教岗位相结合
高职院校开设学前美术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人才,并引导其走上幼教岗位,但就现阶段而言,高职院校学前美术专业并没有很好地与幼教岗位充分融合,出现了部分环节脱轨的现象。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地方幼教机构充分合作,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学前美术专业与岗位要充分结合,高职院校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断反思,并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学校的理论课程应与幼教岗位充分融合,并结合现阶段教育的需求,不断调整,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让具有专业美术素质的人学有所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五)没有将美术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高职院校在进行美术专业的教学时,依旧存在着只注重教学,不注重实际变化的情况,总体而言就是缺乏创新。学前美术专业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将多种因素综合协调,才能呈现出优秀的美术作品,这些因素包括色彩的调配、日常生活中大众的审美等。
部分教师在教学学前美术的相关知识点时,一味跟着课本走,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传授了过多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后幼教机构教师的主力军,这些人在高职院校没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实践,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会遇到很多困难。幼儿美术的教学应该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加强对美术技巧的教授,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专业技巧,实现美术教学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存在的价值
(一)从精神层次来说,可以陶冶情操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相对简单,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去弥补之前的基础漏洞。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开设,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地方,并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书本理论知识到生活中美感的培养,学前美术专业可以将这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学前美术的教学还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学生学习美术专业课程,既可以将这种精神价值为自己所用,又可以在学有所成之后将这种精神价值传递给社会中更多的人,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现阶段的社会压力比较大,利用美术陶冶情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人压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从实际角度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专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前美术的学习,一方面,掌握一项美术专业的技能,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美术专业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满足将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学生若能拥有美术方面的专业素质,在就业时就可以有更多选择。总体而言,美术专业的学习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学好学前美术这门专业,学生能有效提高个人的综合实力,在进入社会后提高个人综合竞争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转换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教育者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新型的课堂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此外,教师还要遵循“引导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发表创新性的想法。在开始新的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将这一章节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按照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实力差距,让各小组逐个进行章节内容的阐述。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聆听和总结,针对小组同学陈述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在小组汇报结束后再将完整版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陈述。这样的形式既可以让学生对美术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和了解,也能让教师在聆听学生小组的陈述报告时,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思维瓶颈,在日后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及时调整,使双方都得到提升。
(二)注重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一门学科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习效率显著提高,美术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非常注重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培养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提升对艺术的鉴赏品味,在美术的学习中至关重要。学前美术这一学科,针对的群体是幼儿,这一群体处于学科启蒙的阶段,因此,学前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采用多媒体等音像图像技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师可以定期选择一些优质的美术作品,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等,使其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在无形中培养主动欣赏美术作品的意识,在切身体会的同时,感受美术创作者当时的心境,学习创作者的那种对学术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贯彻这些创作者的精神,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其在以后走上学前教学岗位时,可以将这些优良的习惯传授给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
(三)创新推动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科的创新
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美术学科尤其如此。让学生参与美术学科的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学前美术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一直以来,学科的发展都是以教师为学科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这是远远不够的。首先,美术学科的受众群体是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让教师创新,而不与学生进行沟通合作,那么实际的教学过程必然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脱轨,不利于高职院校美术学科的发展。其次,学生了解学生,虽然教师都是从学生过来的,但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的思维模式自然也在不断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推动学前美术学科的发展,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科的创新时,教师要发挥其引领作用,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对传统质疑,对学生发表的观点要进行鼓励和引导,与学生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前美术专业的发展。
(四)增加实训机会,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开设学前美术专业教育这门学科,为学生进入学前教育行业提供了一个基础和平台,因此,学有所用在美术行业也格外重要。高职院校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这其中,实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注重实践,发挥好实践这个环节,让理论充分走进实践,能让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更加透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简单的板报绘画,对幼儿的美术喜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际与幼儿的接触,对整个教学环境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正式美术教师的助教,了解实际教学与平时课堂传授的知识之间的差异,做到高职院校指导、幼儿教师实地讲解、学生自主探索三位一体化,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实践课程结束后,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和反馈,让实践中的所学得到升华。教师可借助实训课程的优势,弥补平时传统课堂的不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更全面发展。
教育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可以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高职院校应重视学前美术学科的发展,让学生和教师都充分参与学前美术专业的发展,不忽视任何一个因素,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新发展教育行业。高职院校还应不断增强师资力量,对学习系统进行改进,将新的学习理念贯彻到学前美术专业中,让学习内容更加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