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阿荣旗模式”
2022-11-22宋昌海李晓东鄂丽丽
宋昌海,王 璐*,王 娜,苏 鹏,李晓东,鄂丽丽,宏 迪
(1.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2.阿荣旗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750;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850)
呼伦贝尔市因境内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是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据国土二调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市域内耕地面积达2682.4万亩,其中黑土地面积2370.7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8%。
黑土地是地球上弥足珍贵的土壤资源,是一种肥力高、性状好、适宜农耕的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土壤[2]。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暗棕壤、草甸土等,呈带状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向平原过渡地带,岭东黑土区从大兴安岭东麓延伸至松嫩平原北缘,岭西黑土区在大兴安岭西侧丘陵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平原的过渡地带。
2020 年7 月,习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3]。2015 年,在东北17 个产粮大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阿荣旗成为试点之一;2018 年阿荣旗继续开展东北黑地保护利用整建制试点工作。本文立足阿荣旗低山丘陵区黑土地、河川甸子区黑土地,统筹考虑土、肥、水、种、栽培等生产要素,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探索总结了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阿荣旗”模式。
一、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
1、黑土地土壤类型、面积及比例
阿荣旗耕地土壤分为暗棕壤、黑土、草甸土、沼泽土4 个土类、6 个亚类、12 个土属、41 个土种,黑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1.9%。其中,暗棕壤是阿荣旗耕地的主体土壤,分布在全旗境内各地,面积208.5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1.9%;黑土是阿荣旗耕地的第2 大土类,面积148.8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9%;草甸土面积100.1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1%。
2、黑土地质量
阿荣旗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8.2 g/kg,变幅12.1~88.7 g/kg。其中,黑土平均含量41.1 g/kg,草甸土平均含量45.2 g/kg,暗棕壤平均含量40.8 g/kg;全氮平均含量2.04 g/kg,有效磷平均含量36.1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207.5 mg/kg。
二、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立足阿荣旗的地形地貌、种植业布局、农业生产水平等资源禀赋条件,围绕“控(控制黑土流失)、增(增加有机质含量)、保(保水保肥)、养(黑土地养育)、节(节水节肥)”的技术路径,采取土壤侵蚀治理、肥沃耕层构建、控水控肥、休耕轮作等措施,形成用地养地结合、生产生态兼顾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1、低山丘陵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在山地丘陵坡耕地选择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典型丘陵单元,开展丘陵顶部林草养育、鸡爪沟治理、丘陵坡面固土培肥、丘陵底部低洼易涝地综合治理等工程,综合应用生物、农艺措施,形成完善的“林草冠、生态沟、环耕地、高产田”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低山丘陵区黑土地按地形分为低山区坡耕地、缓坡漫岗耕地、丘间易涝洼耕地3 种类型,分别采取以下3 项综合配套技术模式。
(1)低山区坡耕地技术模式
采取田间工程治理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配套的技术模式。
坡度大于5°的低山区坡耕地,可改长坡种植为短坡种植,等高修筑地埂,地埂种植生物篱带,地表径流严重区域改自然漫流为筑沟导流。
坡度小于5°的低山区坡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机械起垄,等高横向种植。通过玉米—大豆或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技术,应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牧草、绿肥还田等措施,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土层砂砾化、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
(2)缓坡漫岗耕地技术模式
采取种植制度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模式。
土层厚度小于30 cm 的缓坡漫岗耕地,种植制度采取粮豆轮作,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培肥土壤。
土层厚度大于30 cm 的缓坡漫岗耕地,推广秸秆原位全量粉碎深翻深混还田、深翻深松整地、平作改垄作、小垄改大垄、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解决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板结、犁底层变浅问题。
(3)丘间易涝洼地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采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模式,针对“冷、黏、涝”等问题,开展林、田、沟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增施有机肥、秸秆原位全量粉碎深翻深混还田、深翻深松整地、平作改垄作、小垄改大垄、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解决土壤冷凉黏重、易涝板结等问题。
2、河川甸子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针对黑土地土层变薄、耕作层变浅、土壤物理性状变劣、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养分失衡等问题,采取以秸秆全量粉碎深翻深混还田、深翻深松整地为主,配套米豆轮作、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平作改垄作、小垄改大垄为辅的黑土地养育培肥综合配套技术,形成完善的黑土地养育培肥配套技术模式。
三、“阿荣旗模式”应用成效
几年来,阿荣旗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18 相比,耕层厚度不断增加,黑土地质量稳步提升,制度保障逐渐完善,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生态良好、土壤肥沃、产能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
1、耕层厚度增加
耕层与土壤生产力紧密相关,耕层为作物生长提供支撑及营养物质,土壤厚度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4]。应用黑土层与障碍层混合培肥技术,使耕层厚度增加到30 cm 以上,土壤的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通气透水性变好,持水保水能力增强。
2、有机质含量增加
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综合配套技术模式和技术措施,丘陵坡耕地土壤有机质由38.2 g/kg 提升到44.2 g/kg,缓坡漫岗地有机质从38.5 g/kg 提升到47.2 g/kg,平川甸子地土壤有机质由44.6 g/kg 提升到48.8 g/kg。
3、耕地地力等级提升
耕地地力等级代表着耕地的生产能力。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技术模式,项目区耕地地力等级由实施前的2.64 提升为2.11,比实施前耕地质量等级增加0.53 个等级,成效显著。
4、制度保障逐渐完善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支持力度逐渐增加,相关制度和政策不断完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领导小组、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组、建立黑土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二是加大政策扶持,研究制定阿荣旗黑土地保护政策、加大对黑土地保护资金支持力度;三是强化宣传培训,加大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模式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提升黑土地保护中坚力量科技水平;四是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小农户规模化经营、推动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黑土地工程管护制度;五是严格监管体系,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做好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工作,保障黑土地保护工作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四、结语
“阿荣旗模式”是针对呼伦贝市低山丘陵区黑土地和河川甸子区黑土地形成完整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在阿荣旗11 个乡镇40 个村集中打造了一批示范区,统筹优化了农牧业结构,实现了“用养有机结合、保护利用并重”的黑土地保护利用运行机制。通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鼓励农民筹资投劳,形成黑土地保护投入的长效机制,对黑土地实施战略性、持久性保护,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为实现东北黑土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