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效与展望

2022-11-22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具农机化全程

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 李林鹤 □ 张 勇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原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农机发〔2015〕1号)文件精神,以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发展全程机械化装备为支撑,围绕8大作物及其重点生产环节,根据优势产区、种植模式和全程机械化特点,确立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内容,探索系列生产模式,全方位提升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一、“十三五”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效

1.农机装备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农机总动力达6799.5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18.2%,居全国第四位。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狠抓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推动了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和节能环保农业机械快速增长,带动了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别达到26.25万台、22.8万台,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9.3%、30.7%,其中 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占比从 30.1%增长到 54.3%,拖拉机配套比达1∶2.38,玉米联合收获机、油菜籽收获机分别达到2.76万台、0.287万台;水稻种植机械达到5.2万台,其中插秧机为4.78万台,智能化无人插秧机实现应用,确保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提档升级;谷物烘干机达到 1.57万台,正常天气条件下能基本解决晾晒不足问题;植保无人机达到 0.75 万台,植保飞防面积快速增加。

2.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据2020年统计,安徽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81%,比 2015 年增长了 9.4%,超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6.8%、87.7%、88.6%,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实现突破,如: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62.06%,比2015年增长19.26%,其中,机插秧面积1059.92万亩,机抛秧、钵体摆栽、机飞播等多种移栽和直播种植方式同步发展;油菜机收水平达到64.58%,比2015年增长24.77%;马铃薯、油菜、大豆和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增长明显,分别达到 59.30%、68.32%、76.07%和 64.75%。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已经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粮食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扩大,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推进。

3.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不断推进。自2015年全国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来,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省级层面的专家指导组,以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花生、棉花等8大作物为重点,以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和秸秆处理为生产主要环节,示范推广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有2市32县(市、区)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县命名,创建工作多次受农业农村部表扬,亳州市和淮北市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4.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安徽深入推进“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作物科技创新和示范转化,着力成果凝练和技术储备,推广减损增产增效技术,挖掘生产潜能,增加了新动能。举农机推广系统合力,出版了《安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读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两本书籍;完成《大豆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机插水稻大田耕整地作业技术规范》 等地方标准12项,形成《安徽省麦—玉两熟制周年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等8个区域性生产技术模式。先进适用的农机化主推技术模式、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不断形成,推动安徽省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机械化生产提质增效,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技术生产模式。

5.农机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指导,全国首创并推广综合性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2020 年底,安徽省建成综合性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 486 个,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 5359 个,比 2015年增长 55.4%;创建部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82 个,较2015年增长 67.9%;创建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527 个,较2015 年增长 55.9%。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农业生产实用人才 2.74 万人次,新增农机职业技能获证人员 2.2万余人。

二、主要推进措施

1.强化政策扶持。“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出台多部政策文件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2016年,原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就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首次提出实施意见;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机械化多样性需求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先进适用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同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对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对主要内容、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安徽省各地积极按照政策文件要求,统筹考虑当地优势作物、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制定了本地区全程机械化发展规划,纳入“十三五”农机化重点工作,推进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

2.强化财政支持。一是积极实施“全面普惠、扩面增类、精准提标、惠农便民”政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64.12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10%,补贴各类农机具 51.31 万台,受益农民 39.19 万户,拉动社会投入资金 172.85 亿元,特别是对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具敞开补贴,增加主要农作物重点生产环节机具有效供给。重点补贴谷物干燥机械装备、玉米籽粒收获机、水稻种植机械、植保无人飞机等急需装备,破解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薄弱环节,推动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二是自2015年全国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来,安徽省财政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各地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建设和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实施有效地探索了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方案和生产经营模式,加快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整体提升全程机械化发展水平。三是近年来安徽省累计投入资金4060万元,建设了346个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通过耕种管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服务,以集中连片的服务规模和标准化生产方式,降低作业成本;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与个体农户、种粮大户、农业生产企业等有效对接,实行订单作业、全程托管、集约服务,夯实了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基础。中央和省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导向支持作用,极大推动了全程机械化在试验示范、设施条件改善、市场主体培育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发展。

3.强化技术推广。“十三五”以来,紧紧围绕种植、植保、烘干、秸秆综合利用四大环节集中发力,加强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示范,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复式作业机具,有力促进水稻机插、玉米播种、油菜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一是围绕点面结合,突出辐射范围。累计开展全省性示范推广活动16场(次),演示新机具300多台套,累计完成各类农机化技术推广现场演示会935场次,示范推广内容分层次分区域,加快了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二是围绕知识更新,突出素质提升。举办省级技术能力培训班18期,年培训农机推广人员500人次,邀请多名专家学者深层次多角度解读“三农”发展形势,介绍相关农业、农机化新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各地开展了多形式的农机新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机技术人员24.51万人次,培训农机操作手10.05万人次。三是围绕生产实际,突出关键装备技术。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型农民需求为目标,通过作业演示、田间测试、技术讲解、操作体验、故障排除、互动答疑等,实现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推广要素的集成应用;通过汇聚国内外先进农机产品,集成配套相关技术,多产业、多角度集中展示各产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四是围绕创新整合,突出推广合力。示范活动改变了传统单向授课和单一作业演示的新型技术推广方式,搭建起了集中展示先进技术、提高培训推广针对性有效性、构建农科教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技术推广新平台,实现了农机产品技术供需双方直接交流对接,达到了企业产品得到验证、推广发挥作用、科研理论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持续提高的多赢效果。

4.强化主体培育。“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坚持培育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政策倾斜、项目优先、指导帮扶等措施,推动其成为新技术、新机具集成的试验田,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的展示场,新机手新农民的训练营,切实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农机购置补贴继续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帮助合作社提高装备水平,优先安排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各类农机作业补助等试点,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如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实施,引导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强化合作社设施条件建设,扩展服务功能。二是提质量促规范,帮助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效益分配等制度,规范合作社章程和社会化服务标准等,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三是加强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专家授课、田间观摩、参观考察多种形式,加强合作社从业人员生产、管理等技能培训,增强培训实用性,提升专业素质。

三、“十四五”发展展望

在“十四五”时期,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会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促进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为路径,以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为重点,推动全程机械化装备产业向先进适用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全程机械化向高质高效升级。积极开展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试验示范和主推技术推广宣传等活动,不断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及操作规程,持续凝练技术成果,将小麦、水稻、玉米3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工作重点内容,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有序机抛秧、小麦镇压保墒,玉米籽粒直收、谷物干燥和高效植保装备技术应用步伐,促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提档升级;聚焦油菜、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的机械化播种、收获关键环节,推进良种良法良艺良机集成配套,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为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提供支撑。加大油菜直播、花生收获、大豆减损收获机械化装备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开展油菜毯苗机械化移栽技术试验示范,推进油料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机具农机化全程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试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发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lMLQS-40/70起垄铺膜施肥联合作业机操作使用及维护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手工制鞋全程LOOK
辽宁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措施探讨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