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2-11-22谭雅静徐国亮
谭雅静 徐国亮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在民族和文化面临着双重生存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追求先进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辉煌的历程,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把它置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学术界对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军队建设等关注较多,而对于文化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既有成果大多侧重于某一阶段的研究,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更是缺乏系统研究。聚集此题,开展系统研究,整体梳理、总结经验,对“十四五”开启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既面临着民族存亡危机,又面临着文化生存危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中国共产党应先进文化而生,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领导和依靠力量。
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思想。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始,就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解放为目标开展革命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寻求救亡图存道路,一些仁人志士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观念与学说纷纷出场,除了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外,还有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主义、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周作人的新村主义以及梁启超的吉尔特社会主义等思潮。但大浪淘沙,科学社会主义就像一盏明灯,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彻底的革命性、坚决的斗争性为中国社会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平等解放的唯一选择。
2.中国共产党具有天然的文化使命担当。无论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还是人民幸福,最终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大和复兴。近代180多年的历史已然证明,由于自身理论的局限以及力量的软弱,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他们都没有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使命,更不可能承担起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其他任何政治力量能领导文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作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和重建的使命担当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着中国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文化建设的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提出了系列的思想和主张,显示出了不同时代特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1.在斗争中迎接新文化(1921-1949)。1840年以来,随着西方武力入侵,近代中国面临着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当时,不管是代表地主利益的改革派还是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派,或者是维新派、革命派,因阶级立场和自身的局限决定了其不可能代表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变革同样不彻底。直至五四运动发端,革命先驱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寻求中国文化出路的理论武器,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在初创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体现在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上。五四运动爆发后,先进知识分子迅速觉醒,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首先在上海大学传播和建设革命文化,党早期的重要理论著作有不少在这里产生,上海大学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开展革命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1927年,大革命运动失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克服困难,在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将苏区作为文化建设的阵地,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最为突出的成绩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毛泽东指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3]《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这一理论与当时主张整体照搬西方文化的自由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也不同于新儒家主张的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建设应该注意文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文学艺术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人民大众,其中工农兵是首要服务者”[4]。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成果,在当时达到了统一思想、鼓舞斗志、繁荣根据地文化生活的目的,为推动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无论在军事实力、物资储备还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抗战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二为”方针,并进一步付诸实践。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报纸的发行和新闻工作,在宣传党的路线和主张、让解放区的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央领导的形象和军事思想、及时宣传报道战争形势、鼓舞人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该时期内文化建设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文化建设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是主要特征。1931年,毛泽东提出苏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5]他还提出苏区的文化建设工作要秉持“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伟大的革命斗争,创造革命的新后代”[6]。根据地文化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向工农群众宣传党的纲领,鼓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二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人民性、群众性是其鲜明特征。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在建设中巩固新阵地(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一方面,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方面,在中华文化建设史上,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展开,延续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开始与各党派人士进行协商,围绕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开展讨论,以明确今后我国文化建设的思路。针对这一时期文化建设如何开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应顺应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7]这就规定了建国初期文化建设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思想建设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鲜明的民主与进步特征以及强烈的人民性。它继承和发展了民主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新主流、新方向,为最终创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三大改造”的结束,国家需要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56年,中共中央就知识分子所关心的身份地位划分开展了研究讨论,极大调动了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结合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情况,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这一方针其后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长期的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因为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双百”方针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1957年,毛泽东也通过一系列的谈话、讲话、批注、题注等形式,从各方面积极推动、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双百”方针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继承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又用民族的形式表述出来,体现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是中国新旧文化交汇比较复杂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的发展方向。由此,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文化,且继续巩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首要的选择。鉴于只有具有社会主义意识的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所以,清除落后、反动文化,确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所以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为此党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提出要“真正做到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来宣传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教育人民”[8]。这场广泛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与教育领域深入人心。尽管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也出现过正确与错误、成就与曲折交织的特点,但在党的领导下,仍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在改革中突出创新(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拉开了社会转型序幕,新旧思想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矛盾交织、异常复杂,党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着新的重大课题。首先,初步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局面。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交织、密不可分。1979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271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中共中央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具体原则和方针进行了系统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我国初步形成。
其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论断。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0]16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10]158从1979年邓小平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到1991年江泽民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思考更加深刻。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明确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707。十四大把狠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当前的重要工作进行落实,一方面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另一方面努力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等高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在文化理论建设方面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就此形成。十五大开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我国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目标和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上一次重要调整,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把握好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六大提出,文化建设要跟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促进作用,并提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明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建设的未来,科学把握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紧扣时代特色,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建设根本指导思想的同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道路。该时期,文化建设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不管是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回答时代课题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高度、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性。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属性,也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在跨世纪的三十多年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战略,比如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这些思想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同时,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世界文化发展大势,站在时代高度进行的文化创新,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可贵品质。
4.在发展中求强大(2012年以来)。从2012年到今天,中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献,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并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做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其一,深化对文化战略价值的认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文化发展的战略,并把实现文化的繁荣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11]。文化的繁荣兴盛能够鼓舞人心,激发广大人民的干劲和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条件”[13]。
其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改革。文化兴则国运兴,兴文化首先需要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加基础和广泛,更为深厚的自信”。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一大上发表的讲话,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以及更为主动的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并不是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它生根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形成于百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坚定信仰,更是基于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坚定信念。
其三,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当前的文化建设工作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14]160,并对加强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把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从2011年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到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使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时间明确、路径清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坚定自信和庄严承诺。
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被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与人民的关系,在文化建设举措中凸显“以人民为主体”“服务人民”的指向,坚持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也从根本上回答了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其次,坚持文化建设的实践性导向。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文化植根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新时代文化建设问题,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文化创新发展的力量,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精神文化追求,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等。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遵照文化建设规律、守正创新。这些基本经验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对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丰富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和发展规律有积极的意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举旗定向,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中国人民正饱受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侵略文化的摧残,在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传播、研究、比较、信仰马克思主义中诞生,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高度的自觉和认同。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5]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国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除主张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所谓社会主义等。当时还出现了政党的勃兴和组党热,一些知识分子纷纷以政党作为自己争权夺利的途径。据有关资料统计,从武昌起义开始到国会解散,公开成立的政党数量达到682个。在民族如何确定发展方向的重要关键节点,先进分子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中选择了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利益、救国救民的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众多政党中,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在当时不被看重的小党从诞生那天起,就自觉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选择了在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文化,承担起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证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是世界潮流中最先进的文化,保证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文化建设中,始终秉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首要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被人民广泛认同,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百年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蓬勃发展,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繁荣昌盛;如果在文化建设上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导致思想文化上的混乱。中国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绩,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彰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具有中国文化发展特点的意识形态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文化建设的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不放松,坚决驳斥“去马”“非马”“贬马”等不良思想和错误论断,同意识形态“中立论”“虚无论”“淡化论”做坚决斗争。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确立下来,这是党走过百年斗争历程获得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6],作为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当今时代,世界处于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意识形态不断对抗的矛盾冲突中,我们要提高警惕,继续秉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凝聚、调控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发展。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恩格斯曾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7]社会意识属于社会个体在精神生产中形成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对社会发展有能动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核心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要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先进的价值观,用以引领社会文化思潮,从而形成思想共识,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落实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成分,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的、科学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高度统一,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当今,世界处于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这一核心价值观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远大理想和共同追求,表明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4]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价值评价标准,表达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注重传承和弘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立足时代、解放思想、依靠群众,凝练了一套适合中国独特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团结、教育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塑造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同时把它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全方位贯穿和融入。十九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并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作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加以总结,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3.“两个结合”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坚持实事求是、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可贵品质,从20世纪40年代起,党就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问题。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有一个从批判到认可的曲折过程。1840年后,清朝政府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举动,使得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议题。在这一时期,很多人纷纷主张通过引入西方的科学、民主、自由等进步的文化思想,进而从文化上改造中国。“一战”爆发后,西方文化的局限性被更多地暴露出来,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对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产生深深的质疑,并主张要批判地反思西方文化,从而开始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后,重新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内蕴。1938年,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毛泽东号召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他指出:“我们应该充分总结中国的历史,把历史当做宝贵财富。将积累的历史经验指导我们当前的工作,这是具有很大帮助的。”[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同时又以民族化的形式再现,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又让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为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改变,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变,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本精神、文化基因的相通性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民族化、本土化的营养,另一方面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方法对传统文化辩证地扬弃、吸收其积极成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焕发了中华文明蕴含的强大力量,开拓了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推动文化事业创造新高度,创造性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这一重大理论观点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融合起来,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道路。”[19]“两个结合”是党百年奋斗历程创造的可贵经验,是中国和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底气和根基,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遵循。
4.探寻文化建设规律,守正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要想在实践中获得预期目的,就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20]一个国家的文化走什么道路,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必须同这个国家的国情紧密结合。
透过历史变迁,揭示文化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也是百年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时代之需。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一系列文化建设上的主张、方针、原则、规律,这些理论成果为今后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引。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尝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他们已经注意到文化建设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李大钊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21]瞿秋白在谈到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时也认为:“这一方针固然非常之明确,然而实际运动之时,尤须时时不忘科学的方法、缜密的考查,因时因地而相机进行。”[22]这里的“实境”“因时因地”实际上都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要研究解决中国及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当然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要想了解中国社会存在的实际情况,则离不开调查和研究的方法。”[23]这表明,对于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淬就时代之精华,在多种场合提到“守正创新”,反复强调要辩证看待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守正”即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创新”即通过实践获得新认识,创造新事物。守正是根本,创新是灵魂,我们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它是任何创新创造的源泉。当今,激活中华文明的强大力量,开拓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课题。中国文化建设在端本正源、守正创新中取得了时代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昌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一个文明古国向着文化强国的目标迈上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