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领”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2022-11-22李霞微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2期

李霞微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中国在2018年颁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议》,在建议内明确提出要将社会所有力量集中起来,来确保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国家想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进行,就要先解决农村人才限制,将人力资源放在第一位置,要培养大量高技术、高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来实现现代农业深耕。同时,在2016年政府文件中提到,要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脚步,将其归纳到国家教育培养项目内,构建健全的培训体系,从而促进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新希望董事长在2018年两会期间提出了“绿领群体”概念,其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他们具有敢于拼搏、有文件、有知识的理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领群体”将会成为金领和蓝领都项目的职业。

1 “绿领人才”概述

“绿领”是指新型职业农民,但又不完全指新型职业农民,“绿领人才”主要从事现代绿色产业的生产服务。2018年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两会期间首次提出“绿领”概念,而党和政府在十九大也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为了尽快完成上述目标,不仅要具有雄厚的资金和高超的技术作为支撑,还要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从目前人才情况而言,各地急缺新型职业农民,如电商从业人员、家庭农场主、农村旅店老板等,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国政府要提高对上述人才的培养计划,让这些人能扎根在农村,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绿领”。因此,从上述研究不难发现,与传统农村相比,“绿领群体”自身具有高知识、高技术、高能力等特征,且他们具有热爱农业的信念,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

2 “绿领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参训者参加意愿较低

目前丽水部分“绿领人才”培训计划非常被动,导致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很多人员并不接受培训,只是想得到相应奖励;有些人员则采取观望的态度,想先了解培训内容再确定是否参与培训;有些人员受其他方面因素影响,参与只是为了凑人数,导致大部分学员并非根据自身意愿来参加,只是将培训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经过统计发现,在丽水地区只有少量人员自愿参加培训计划,很多人员参加学习总数并未超过10次,归根到底是由于其认为自身文化程度无法了解课程内容,担心学习完无法对实际工作起到预期效果,最终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培训效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2]。

2.2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随着丽水地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种植业分离出来,走进农业经营管理行业,如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这给培训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从目前“绿领人才”培训工作而言,课程基本上是以理论课为主体,将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作为主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学员对实践课程的兴趣。但由于存在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与理论课程相比,丽水地区开展实践课程内容较少,让参训学员根本无法真正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参观完规定的学习地点,使用走马观花的参观方式,让整个实践环节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实践环节的真正作用[3]。

2.3 培训效果有待加强

由于监管环节不健全,导致监管考核内容无法发挥预期效果。有些学生反馈,在培训后自己更偏向于遵循规定完成任务,但真正能帮助学习的知识较少。在面对培训监管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和课程内容方面,能给学员带来丰富的知识,但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就与学员彻底失去联系,对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对应知识,以及是否能将知识应用在实际创业中,都处于漠不关心的状态,即是缺乏对学生后期的沟通和调查,导致学生在将培训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极大降低了培训效率和质量。

3 提高“绿领人才”胜任力的策略

3.1 提高基本素养培训水平

应根据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乡村振兴需求,严格遵循共享、绿色、创新、协调等理念,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目标,以休闲农业、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作为核心,对绿领人才进行培训,在选择组织培训活动、培训机构、培训人员时,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全方面创业服务,给培训方式进行优化,极大突显地方特色,提高培训效果,为乡村振兴培养出大量“绿领人才”。同时,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要尊重自愿原则,可将以往从事粮食生产、蔬菜种植、微商店商等人员作为初级培养对象。为了提升参训学院的创新意识,帮助其全面掌握管理知识和创业知识,应对培训有关人员开展跟踪评估,确保所有学员都能具有创办企业的能力,从而提高农产品价值和产业链延伸,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4]。

3.2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

目前很多农民对于绿领人才内涵了解过于片面,对参与培训积极性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提高对“绿领人才”培训的宣传力度,为“绿领人才”培训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农民能真正认知到“绿领人才”培训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引导农民拥有主人翁意识,让其成为引领建设现代农业的参与者,积极学习新技术,及时掌握国家政府和管理技巧,尽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绿领人才”。此外,要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力度,构建三农科研单位支持机制,加强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指导力度,支持构建重点实验室、农村技术讲解团、涉农技术中心等建设,实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真正推动人才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

3.3 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督

近年来,中国对绿领人才进行培训机构较少,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求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同时,政府部门应确定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且其培训内容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要对存在非法办学情况的培训机构进行严厉惩戒,每年定期对“绿领人才”培训机构进行考核,及时处理未达到标准的培训机构。同时,培训机构应将机构名称、培训地点、时间等信息及时公开,让全丽水人民都参与到监督行动中,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欢迎人民群体针对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推动“绿领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5]。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领人才培训体系不仅能拓展农业从业者的队伍,还能给农业技术生产带来大量人才,加强农村“绿领人才”的引领作用,让“绿领人才”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人。因此,政府部门要提高对“绿领人才”培训体系的重视程度,完善“绿领人才”培训体系,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