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对策

2022-11-22王喜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利用率农作物节水

王喜泽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节水灌溉的目标是在合理控制水资源使用量的基础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水技术是根据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所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节水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升了农用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的意义

1.1 避免浪费水资源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需将节水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在保障农作物不受影响的基础上,用最少的水资源灌溉最大面积的农作物,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因此,一定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灌溉农作物,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但在以往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出现了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将节水灌溉技术充分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1]。

1.2 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一旦忽视节约用水,会导致节水灌溉技术流于表象。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量比较大,一旦遇到少雨天气就可能出现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种植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农田种植的效果,需真正意义上落实节水工作,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保证水资源的应用更具合理性。

1.3 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

以往人们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在提升灌溉质量的同时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既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还能提高农田种植人员的收入水平,间接提升农田种植人员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农田种植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重视节水方案的制定,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常见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2.1 渠道防渗输水技术

在以往农业生产过程中,渠道输水技术被普遍运用,但实际运用过程中渗漏问题较为严重,导致在灌溉过程中一半左右的水资源被浪费。而传统农业灌溉与防渗技术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改善渗漏问题,进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对地下水位的合理把控,提高整体灌溉效率。在渠道防渗输水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用防渗材料处理干流和支流,避免水资源的渗漏,在保证输水量的前提下间接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

2.2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主要被运用在部分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其工作的主要原理:运用塑料管道以及滴头,把水资源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对其实施局部灌溉。运用该技术对作物进行灌溉,不仅保护土壤的整体结构,还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节水灌溉技术中最为常见、普遍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率高是较为明显的特征。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相应的设备辅助,常见设备有加压水泵和动力机。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喷泉的原理相似,借助管道设备把水资源运输到田间,之后借助喷头进行喷洒,以此增加灌溉面积,保障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2.4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通过管道与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农作物根部进行合理灌溉,为农作物的根部直接提供所需的水分,严格控制作物的需水量,实现以最小的灌溉量提升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2.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一种使用地下水对农作物进行浇灌的方式。该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地下架设相应的输水管道,合理的利用与分配地下水,实现运输地下水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2.6 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以电力和农业机械为动力,采取移动式灌溉的方式浇灌农田。该方式具有技术含量低、使用器械简单等特点。该灌溉技术通常在面积较小的农田中使用,借助小型拖拉机辅助设备进行灌溉,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

3 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并且在农业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大力推广,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普及,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3.2 资金投入不足

在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导致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大规模的覆盖到农业生产工作中。而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2 点:首先,由于对节水灌溉技术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资金的投入量少。其次,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4]。

3.3 配套设施不健全

由于资金受限、农村基层对水利灌溉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专业人员匮乏等诸多原因,节水灌溉系统配套设施单一。也正是因为设施的不完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不但使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更加的困难,同时也极易导致设备的损害,甚至威胁到整个节水灌溉系统,严重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3.4 农业从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已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生产,但是还有大多数地区,尤其是水资源较为充分的地区,农业生产者缺乏节水灌溉意识,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5 未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节水灌溉技术普及和宣传过程中,相关部门制定方案时没有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自然无法发挥出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

3.6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合理

在实际的农田灌溉工作开展过程中,农作物的需水量受环境、农作物种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灌溉用水量差异性较大。然而很多地区在传统农田灌溉观念的影响下,依然采用大水漫灌或者水井灌溉的方式,不仅会导致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还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水井灌溉还需要采用水泵抽水和挖水渠的方式,会造成农田水土的流失。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会给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带来负面影响[5]。

4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措施发展对策

4.1 做好统筹规划

我国水资源极为缺乏,然而水资源又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相关部门要以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科学调整农业结构,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利用,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作用,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要促进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将节水灌溉技术普及到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为农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

4.2 增加资金投入

在实际开展建设的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节水灌溉体系更加完善,从而使我国农业得到更为高效的发展[7]。

4.3 加强灌溉渠道的养护维修

对已经应用节水灌溉系统的地区而言,需要加强养护,尽可能延长系统使用寿命。一旦节水灌溉系统发生故障,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抢修,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为提高地区节水灌溉综合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4.4 提高节水意识

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增强农业生产者的节水意识,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体系的价值。要加强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提高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8]。

4.5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引进技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并结合实际的降雨情况、渠道补给、排水渗漏等多方面的因素,均衡开采,并采用合适的措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对其的浪费[9]。

4.6 加强农业水利灌溉管理

要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成效,需加强对其的管理[10]:第一,在建设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过程中,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其中的优点进行学习,并且要对学习的内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同时,重视专家的意见,以此保障管理模式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农田实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为基础,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和管理的措施,以此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效果,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在管理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向着智能化、现代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并在先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农作物的相关信息以及环境变化影响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农田灌溉过程中的用水量进行合理地控制,既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还可以减少水资- 源浪费的现象,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我国水资源缺乏,但是水资源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将节水灌溉技术充分的普及在日常的农业生产工作中,不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及各种设施,从而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

猜你喜欢

利用率农作物节水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坚持节水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