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信息化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2022-11-22宋桂娇薛晓玲邴冬雪
宋桂娇,薛晓玲,刘 迪,邴冬雪
(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2.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白城 137201 )
目前中国玉米栽培技术的落后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都对玉米的实际产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的从业者需要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充分利用地理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等,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从而使玉米产值及其实际的质量都能得到保证。
1 玉米栽培概况
白城市洮北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超过全县总耕种面积60%。玉米品种选择多以积温2650℃~2750℃的干角质粮,半干粮,抗虫抗病品种为主,常见的包括金庆系列品种,即金庆177,188,105,1022,领科128,翔玉998,瑞普909,富民985等。2021年春季气温比常年偏低,4月下旬—5月初开始播种,采用重型免耕机播种,株距7~9 cm,行距64 cm,公顷保苗55000~65000株。使用桂湖牌肥黄腐酸钾复合肥(24-16-14)11袋/hm2,880kg/hm2。
2 玉米的栽培技术
2.1 选种优化
虽然玉米本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要充分发挥品种价值,提升产量与质量,要重视玉米品种的选择,对解决玉米栽培与种植问题等有积极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从玉米品种宣传以及指导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向种植户推送玉米品种选择的相关知识,确定品种后,可借助智能化选种设备,完成玉米种子选择,对提高玉米种子的净度有积极作用。此外,在新品种试验阶段,可以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开展发芽率试验,对玉米种子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并将播种量与种植密度传输到信息平台,提高科学选种水平。
2.2 土地的翻耕与种植密度
保障土地的松散性是保障玉米快速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3]。在播种前,首先需要将土地翻耕,从而使种植的土地更加松散,更加平整。对于其翻耕的时间,通常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要在其相关的收割工作完成了之后,再去用机器来进行翻耕,对土地翻整,并且进行灭茬工作。这样能够保障土地的整体通透性,保障玉米的生长。在进行翻耕工作时,还可以对病虫害等来进行清除以及灭杀,从而保障玉米的最后产值。
玉米的栽种需要重点注意其栽种的密度,很多的栽种人员喜欢使用大密度的栽种方法来进行栽种,还有一部分栽种人员没有依据实际情况来栽种,这都会使得成本被大量浪费,给玉米的质量以及产量带来一些影响。玉米的实际种植密度需要保证15亩地的种植密度为45000~50000株才可以,只有去保障了玉米的种植密度,让玉米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才能保障玉米的产值。
2.3 信息化的田间管理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管理,通过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对玉米生长发育进行动态监管,可提高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水平。在掌握玉米生长过程下,可通过信息统计与分析,落实科学灌溉以及施肥等工作,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3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3.1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玉米田地的地理空间进行信息化,实现玉米病虫害的可视化,方便种植户掌握各个阶段的并中还情况以及流行规律,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水平。对于粗缩病若是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治,会很大程度上对玉米的产值造成影响。目前中国对于这种虫害病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进行防治,所以还是需要提前预防。在玉米的实际选种时,首先要选那些更具耐病性的玉米种类,从而预防这种病,还可以调整播种的时间,从而避开蝽蟓虫害病的传播时期,从而减少发病率。在种植时,若是发现了这类病株还需要马上拔除,防止其传播。
3.2 纹枯病的防治
玉米的纹枯病实质上是种真菌病,其会对接近地面的那一段茎秆造成危害,会使茎秆腐烂,从而影响营养水分的实际传输,最后让玉米产值减少。若是想要防治这种病害,要利用换茬的方法来防止出现重茬栽种的情况,从而对纹枯病进行防治。在玉米生长时,可以适当利用氮肥来进行施肥,并且对玉米之间的间距合理地调控,保障其营养的吸收,要保障其合适的换气环境,从而预防纹枯病的发生。若是在日常管理中发现了患病的玉米植株,那就需要马上处理,避免大规模传染。
3.3 玉米螟虫害
对于北方的洮北地区而言,玉米螟是很常见的玉米害虫,这种虫会对玉米的茎秆有所伤害,在进行防治时,要先去选择对其有第一抗性的玉米种类。在进行秋翻时,要先利用机耕来进行灭茬,并且对施肥,保障其根系的生长,从而对玉米螟虫害进行防治。在心叶期,还可以利用相关的乳油来喷射从而对其进行防治。
4 结语
中国各地的环境以及气候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行玉米的栽培时也需要因地适宜,要利用不同的技术来进行栽培,保障玉米的生长。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在玉米种植全过程中的应用,对提高玉米科学化种植水平有促进作用。对各类常见的虫害病进行提前的预防以及科学的防治,从而保障玉米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