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种植技术及思考

2022-11-22孟玉智孟玉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临夏市韭菜田园

孟玉智,孟玉花

(1.甘肃省临夏市农村经营服务站,甘肃 临夏 731100;2.甘肃省临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服务中心,甘肃 临夏 731800)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倾斜盆地状态,属高原浅山丘陵区,四季分明,海拔1 800 m,年平均气温6.0~9.8 ℃,无霜期132~219 d,年平均降雨量363.3~610.1 mm。黄河支流大夏河由西向东穿过,为临夏田园道地韭菜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根据临夏市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及韭菜生长特性,总结了适合临夏市的田园道地韭菜种植技术。

1 田园道地韭菜种植工具

临夏田园道地韭菜种植工具有圆头铁锹、方头铁锹、有齿铁耙、无齿铁耙、木制榔头、窄韭铲、宽韭铲、韭刀等,铁耙多用于管理期,韭铲、韭刀、圆头铁锹、方头铁锹等多用于收获期。

2 品种选择

临夏市田园韭菜种植中选用的品种为经过多年驯化、适应当地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味道鲜美、韭香浓郁、高产、抗病性强、耐旱的本土韭菜道地老品种——黑辣韭。临夏市气候适宜,水质优良,种植的黑辣韭植株健壮、直立生长,叶细、长、厚,叶色浓绿,性质温和,味辛,具有独特的辛香气味,韭菜纤维含量比宽叶韭菜高,颜色比宽叶韭菜更深更绿,口感比宽叶韭菜香浓,食用后可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同时具有美容、提神醒脑的作用。一般到“清明”时节便可吃上鲜嫩的头茬黑辣韭韭菜。

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在30~40 ℃温水中浸泡8~12 h,然后用手轻轻搓洗干净种子表面的黏液,放在湿沙布上包好、催芽。催芽时把用纱布包住的韭菜种子用塑料遮住放在背光通风处,温度控制为15~20 ℃。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1~2次,2~3 d 后种子露出白色芽尖、培根生出时便可播种[1]。

4 播种

4.1 直播法

选择向阳、便于灌水、地块方正、土壤少砂石、多为黏壤土的耕地。韭菜是宿根植物,管理好、水肥足的地块可生产20 年以上。将选好的种植地块冬前深耕、暴晒,同时入冬前浇足水,利于保墒情、杀灭地下害虫。地块解冻前施农家肥60 000~90 000 kg/hm2。解冻后整平地块,用无齿铁耙耙好畦,畦宽1.8~2 m、长15~20 m,畦垄宽20 cm。做好畦块后,用铁锹将撒施过农家土肥的畦块再翻1 遍,并捡拾地块中的碎石、杂草根、废旧农膜等。翻好的畦块再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自然杀菌。畦块暴晒至5月便可种植,先用木制榔头打碎深翻后的土块,然后用有齿铁耙顺地势耙耱畦块,确保畦块中无较大土块,再用无齿铁耙在畦块内按间距25 cm 耙小垄,小垄宽15~20 cm、高7~8 cm,垄沟要平。将一直径4~5 cm 的笔直圆形木棍放在垄沟中间,用手抓一小把种子撒在木棍上,使韭菜种子向木棍两侧自然散开。种子撒播量为2.25~3 kg/hm2。播种后用木制榔头镇压垄沟,或脚踏垄沟,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在垄沟内浇小水,浇水时不能冲散小垄,也不能因浇水太多而使种子浮起[2]。

苗高5 cm 时轻浇1次水,苗高10 cm 以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并锄去韭畦内的杂草。苗高15 cm 后控制浇水量,以防徒长倒伏,地表不干不浇,干透再浇。为促进韭根生长,韭叶变粗、老化,韭苗生长过程中可将畦内小垄上的土撒入垄沟内,厚1~2 cm。入秋前锄去杂草,灌1次水,促进韭苗生长。入冬前不割韭苗,灌冬水,施足农家肥,待韭苗自然干枯后施农家肥 45 000~60 000 kg/hm2。

4.2 先育苗后定植法

4.2.1 苗床选择 选择向阳背风、便于日常管理的地块,苗床地块的大小取决于定植面积,苗床面积与定植面积的比以1∶10 为宜。苗床土壤以沙壤土质为宜,以从未种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为最佳地块。

4.2.2 苗床处理 选择好苗床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农膜、碎石等,保证田园苗床清洁干净。施足有机肥(60 000 kg/hm2)和油渣(7 500 kg/hm2),越冬前将苗床地块深翻、暴晒,灌足封冻水后越冬。翌年开春土壤解冻后,苗床上撒施腐熟的有机肥15 000 kg/hm2、磷酸二铵 300 kg/hm2,用榔头打碎土块,用有齿耙整平地块,用无齿耙起垄做畦。

4.2.3 播种 临夏市田园韭菜苗床育苗时间一般为3月初至8月初,根据实践经验,育苗时间宜早不宜迟,育苗早苗壮苗大,反之苗小苗弱。在做好畦的育苗床上用锄开沟,沟深约3 cm、宽约9 cm,沟间距15 cm。将催芽后的韭菜种子均匀撒在沟底,覆土后沿沟沿轻踏压实,并在踏实的韭菜沟上覆一层细沙或覆盖农膜。韭菜种子播种量为7.5 kg/hm2左右。

4.2.4 出苗后的管理 出苗后要勤于灌水、施肥,并中耕锄草。出苗后及时揭去农膜,幼苗刚出土时若土壤干燥,即可浇头水。苗高约6 cm 时再灌水1次。韭菜生长阶段,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决定灌水次数,一般情况下见干就浇,勤灌浅灌。苗高约10 cm时,结合中耕锄草撒施农家肥37 500 kg/hm2。苗高20 cm 左右时,追施油渣1 500~2 250 kg/hm2。每次施肥结合灌水进行。韭苗出齐,地表板结较硬时,结合灌水中耕除草1次,苗期共中耕除草2~3次。

4.2.5 定植 在选择好的定植大田做好韭畦,挖好灌水沟。一般情况下,韭苗长势旺盛、长约25 cm时便可定植。定植韭苗时在大田畦块上,按沟深13~15 cm、沟距40~50 cm、沟壁一边垂直地面,另一边稍有倾斜挖定植沟。定植时幼苗根部紧贴垂直地面的沟壁,株距3 cm 左右,边定植边覆土,覆土深度不宜超过韭苗叶鞘。覆土后压实,并浅灌小水[3]。

4.2.6 定植后的管理 韭苗定植15 d 后灌1次缓苗水,此时韭苗返青成活。此后每隔10~15 天灌水1次,并结合灌水适当施肥,同时中耕除草,封冻前灌足越冬水。韭苗从定植后的第2 年起进入正常生长阶段,田间管理与定植当年基本一致。韭菜生长24~26 d 时收割1次,韭菜茬口愈合后翻韭茬、施肥、浇水。

5 收割

黑辣韭定植当年不宜多次收割,需延迟割头刀,此后只进行除草、灌水、施肥等一般性管护,不然会影响第2 年的产量和安全越冬[4]。若按正常情况收割3~4 茬,第2 年会出现大面积死苗现象。黑辣韭的再生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可多年采收,每年可收割3~4次,收割间隔期25~28 d。在土壤肥力、水分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茬韭菜产量相对稳定,年产量为105 000~135 000 kg/hm2。秋季不收割韭菜,只进行除草、施肥、灌水等正常管护,促进韭菜养分的积累。秋季如有韭苔,便可采收韭苔[5]。韭苔的采摘一般在鲜嫩期,如错过鲜嫩阶段的采收期,韭苔已经老化或纤维化时,可把韭苔留下来采收韭花。

6 对田园道地韭菜种植的思考

临夏市种植的黑辣韭根微红、韭叶细而长,韭菜味比小白根韭菜浓郁清香。韭菜一年播种,多年采收,管理粗放、简单。韭菜叶、韭苔均可采收食用,韭菜水饺、韭菜炒鸡蛋、韭饼、韭菜盒子、韭菜水晶包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应推广临夏田园道地韭菜种植技术。

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经历了从过去的自给自足到本市居民消费,再逐渐通过抱罕镇拜家集蔬菜市场、南龙镇尕丁家蔬菜市场及临夏市富临农贸市场等销往宁夏、甘南等地。销售时的包装形式也从传统的散装形式逐渐转变为先用绳子扎成整齐的小捆,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后装在菜筐,或装在大型包装袋里批发销售。虽然食客对临夏道地韭菜啧啧称赞,但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缺乏品牌认证,销售过程中难以迈开品牌化发展的步子。

2012 年以前,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临夏市折桥镇陈方村、大慈村、李孟村和城郊镇南园村、毛园村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种植基地重点分布在折桥镇大庄村千亩蔬菜基地、祁牟村周边和抱罕镇江牌村周边。这些韭菜生产基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基本不喷施农药,发生韭菜锈病或黄叶病时,采用传统方法解决,即将熟化的草木灰均匀撒施在韭菜叶面上。但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生产过程中,还未对种植基地进行无公害韭菜基地认证,也未进行有机农产品韭菜基地认证,更未进行临夏市田园道地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认证。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基地认证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缺乏,影响了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很难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今后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跟随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田园道地韭菜无公害生产基地、有机田园道地韭菜生产基地和田园道地韭菜种质资源圃种植基地,逐步实现田园道地韭菜种植模式与现代种植模式相融合,可进行露地韭菜农膜低覆盖种植、小拱棚韭菜种植、大拱棚韭菜种植、温室反季节韭菜种植,形成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种植产业化发展的现代模式。同时,要组建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种植协会,扶持和成立田园道地韭菜加工企业,由协会开展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品牌认证和基地认证工作,并统一生产技术服务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鼓励有条件的田园道地韭菜种植能人和大户投资、组建田园韭菜加工厂,主要进行韭花加工(生产韭花酱)、韭苔加工(保鲜加工)和韭菜加工(韭菜水饺速冻加工、韭菜水晶包速冻加工等)。积极新建速冷库、气调库等,全方位发挥市场对临夏市田园道地韭菜生产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临夏市韭菜田园
“割韭菜”用英语怎么说?
临夏市学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临夏市校园活动掠影
临夏市学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临夏市校园活动掠影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