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

2022-11-22郭丽伟高玉静葛瑞娟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2期

王 倩,郭丽伟,高玉静,葛瑞娟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邢台 054001)

在棉花生产中,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多数都是以人工进行操作为主,机械设备起到辅助的作用。该方式的防治效率比较低,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而且成本相对比较高,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明显。现代化设备的不断推广,各地的补贴政策也在不断优化,使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 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背景

在棉花生产中,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明白,中国棉花生产由于病虫害的原因,每年都会减产20%左右,对于种植户而言,损失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中国近几年的耕种制度下,棉花是连年种植,在此期间会造成病虫害的增加和积累,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每年到了棉花的生长时期,都要反复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为了改善现状,在提高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因此无人机的飞防技术会受到种植户的欢迎[1]。

2 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生产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无人机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养殖户的操作水平有限,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培训,所有在无人机飞防技术的应用质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多种植户在进行无人机作业时,对其喷幅大小、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等方面都是凭借经验来判断。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速度过快或者高度过高的问题,会造成药量不足,而且药液漂移的问题。

3 提高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措施

3.1 加强配套设施的研究力度

无人机飞防技术在中国属于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应用体系。而且由于不同地区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因此对于飞防技术制剂的参数测定也需要符合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无人机作业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飞防技术需要根据当地棉花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病虫害的具体问题来制定相应的作业参数,所以技术人员要加强相关配套体系的设计,严格规范无人机喷头的流量和覆盖密度等,使飞防技术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遥感成像的技术,更好的识别出棉田中的病虫害问题,对其进行更精准的治疗,既能减少污染,还能提高治疗效果[2]。

3.2 选择合适的飞防制剂和助剂

目前中国生产飞防制剂和助剂的厂家非常少,因此飞防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为了提高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种植产业的应用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棉花的病虫害进行认真地分析,不断地研究出更合适的杀虫剂和高效喷雾剂等,以此来提高飞防技术的效果。农业技术人员和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作为标准,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加强无人机的药剂承载量,从而提供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3.3 完善各项使用标准

目前中国关于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相关的作业规范以及监督管理规范等,需要管理人员尽快地出台相关政策。无人机飞防技术的应用优势不言而喻,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给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机会。为了保证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需要民航、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使其走向更加正规的道路。

3.4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针对无人机的操作问题,需要公司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能演练,首先要保证操作人员的水平符合无人机的飞行要求,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其次是要加强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在棉花生产中进行虫害防治的操作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水平[3]。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很多无人机公司只能接比较小的订单,太大的单子接不了,但是对于棉花生产而言,小单子却比较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建议无人机的经营者看见采取联合作业的方式,当遇到规模比较大的单子时,可以共同合作。

4 结语

在棉花生产中,传统的植保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而且对土地环境也造成了污染。无人机飞防技术的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技术的缺点,还能够更加精准的解决病虫害问题,而且高效环保,轻便智能,减少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但是在无人机飞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选择飞防制剂,同时对其市场价位进行合理地控制,使无人机飞防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