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推广

2022-11-22杭启霞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2期

杭启霞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 张家口 075100)

无人机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时代产物,通过将无人机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结合,形成了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就是在现代遥控技术的操作之下,利用远程喷药技术,实现对玉米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治。植保无人机主要是由喷洒机构、导航飞控、飞行平台三个部分组成,能够适应多种病虫害的防治要求,并且具有喷药的无差别,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应用该项防控技术能够减少防治人员与化学农药的频繁接触,降低了人员中毒的可能,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1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高精尖的农业机械设备,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高效、安全、多变、灵活的特点,它有利于开展前中后期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和种植品质。一方面植保无人机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用药成本。传统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大多是通过背负式的喷雾器进行防治,落在玉米叶子上的药物只有10%~15%,大量的药物浪费,造成了土壤严重污染。而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之后能够实现药物的均匀喷洒,通过对物地进行有效调控,能够保证药液均匀地附着在叶子上,有效减少了农药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1]。

2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2.1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预防阶段的应用

为了确保玉米能够健康生长发育,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就可以利用植保无人机搭载摄像头,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查,掌握玉米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现状。通过利用视频监测,能够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充分掌握玉米植株的生长高度,叶子是否出现了病斑,如果发现田间出现病虫害之后,就能够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喷洒,实现提前预防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2]。

2.2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发病中的防治

针对田间已经出现的玉米病虫害,种植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植保无人机确定具体的发病位置,发病范围,到达现场观察病虫害的发病阶段,如果病虫害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使用预防性的药剂进行喷洒,消除病害,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切实提高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效果,避免发病植株对周边玉米健康生长构成威胁。

2.3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发病严重后的防治

当田间的玉米病虫害进入到发病高峰期之后,利用植保无人机能够对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现状进行全面的监测并结合病虫害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化学农药,做到定时喷洒,提高防治效果,并且能够根据第1次用药的防治情况来确定下次用药的时间,为后续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综上所述,利用植保无人机的拍摄功能,能够观察患病植株的发病情况,恢复情况,并对防治经验做出有效的总结,以此来确定下次飞行的高度、喷洒剂量药液浓度,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调控。

3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措施

3.1 加强政策引导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当前该项技术在玉米栽培领域的应用范围有限。未来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对现有的财务资金加强统筹,用于建设玉米病虫害防控示范区,适当补贴应用植保无人机的农户或者企业,加快无人机的市场化发展,探索农作物防治补贴机制和示范推广机制,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有效推广植保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真正实现玉米并处画的统防统治和规模化防控。

3.2 加强队伍建设

植保无人机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整个操作队伍的专业水平,政府部门可以委派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讲授,帮助操作人员准确掌握无人机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面临故障时应该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另外机械制造企业也需要针对无人机提供科学正确的指导,配置专业技术操作视频,对无人机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作出详细的讲解并明确无人机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种植户购买之后能够正常的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制造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不成熟之处,导致了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大。面对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攻关,完善植保无人机操作系统,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加快技术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扩大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为玉米种植户带来更为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