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2寇丹阳
寇丹阳
(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新媒体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相结合、打造智慧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虚拟仿真技术作为近些年来兴起并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手段,与思政课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虚拟实践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化解当前思政课教学困境,更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抬头率和满意率,使学生真正做到“知入心”、“行落地”。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智能化程度较低,学生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的任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智能化建设的重视,虚拟仿真、增强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始在专业课中推广使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内容可视化表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当前高校思政课也开始转型升级,出现了慕课、微课等一大批新型思政课模式,思政课教师也开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学生解决思想困惑,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智能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缺乏统筹全局的宏观设计等问题。
首先,部分年龄较大的思政课教师教育观念较为保守,认为思政课没有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再加上学校缺乏最新的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导致他们对教育技术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年轻教师虽然有使用教育技术的意愿,但由于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到位,导致技术与课程内容不适配。其次,教学智能化建设需要大量经费,然而部分高校在进行经费划拨和分配时多倾向于各专业课,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仍旧不够,制约了思政课智能化发展。同时,思政课智能化建设需要各高校协同配合、资源共享,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却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西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经费相对短缺,这直接导致思政课智能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受绝对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大学生本来就更加关注自身专业课学习,面对思政课时经常表现出冷漠化和功利性的倾向,片面地将思政课视作获得学分的环节,再加上思政课智能化程度较低,学生将其与专业课对比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任凭思政课教师在讲台上如何慷慨激昂,学生在台下都表现得无动于衷、不予理睬。长此以往,学生将彻底丧失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也难以实现。
(二)教学话语学理性较强,课堂趣味性稍显不足
话语作为语言和意义的结合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课育人功能能否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话语主体之间能否进行有效沟通[2]。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却存在着学理性较强、亲和力不足的问题。
就话语内容来讲,政策话语和文件话语仍在思政课教学话语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存在着教学话语与大学生生活二分化的问题。部分教师由于认知上的偏差总是过于追求内容深度,将教学和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未能做到“就地取材”,也未能发挥好重要时间节点或生活中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例的作用,甚至有时还存在着用理论来解释理论的现象。这样的话语内容看似高深,但实际上并没有“击中”学生的“痛点”和“兴奋点”,也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因而导致思政课阐释力不足、缺少生活气息。就话语表达方式来讲,部分教师缺少话语平等意识,凭主观臆断从“社会本位论”出发为学生设置成长目标,对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缺乏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意、信、行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难以形成完整的思想品德[3]。思政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只讲要求不讲原因会导致学生思想迷茫并缺乏践行道德原则的动力,只关注社会需要而忽视个体价值追求则会导致教育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同时,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表达方式与互联网时代恰适性不足。思政课教师缺少话语创新意识和大胆使用“网络用语”的勇气,这导致课堂气氛严肃,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其中一些不免掺杂着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这些信息打着解构历史、挖掘真相的旗号以叙事化方式、现代化手段编造谎言、污蔑和丑化英烈,妄图摧毁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根基,也严重冲击了思政课的主体地位。这些观点之所以能吸引一批受众,是因为它们输出的方式更“接地气”且更容易让人理解。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着力推进话语方式变革。
(三)教学实践不充分,学生实践能力受阻
自主意识强、重视亲身参与和沉浸式体验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突出特征,因此,思政课只有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然而,当前由于各种条件制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往难以落到实处。
首先,由于耗资巨大、组织管理有难度、外出实践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呈现出时间短、频率低且不能全员覆盖的特点。尤其受到新冠肺炎疫 情的影响,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社会实践时间短、频率低严重影响学生体验感,造成学生无法及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不能有效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实践教学无法覆盖全体学生本身就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本该覆盖全 体成员的实践机会成为了少数优等生的奖励,这将导致无法获得实践机会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内心抗拒参与社会实践,实践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其次,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部分高校尚未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未配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也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思政课教师要忙于科研和备课,无暇对实践活动进行整体构思和精巧设计,导致实践活动变成了对教育基地的简单参观和游览,使实践教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突破思政课教学的时空限制 增强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是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沉浸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4]。然而,思政课教师没有任意穿越时空的能力,无法按照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出现在某一特定历史时刻或真实场景。时空条件的限制大大阻碍了学生对于特定社会关系的体验与感受,也降低了思政课的实效性。虚拟仿真技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环境,通过输出设备提供给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并能够及时、无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通过各种输入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事物进行交互”[5]。该技术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政课无法打破时空壁垒的局限性,能够帮助学生“穿越”到任意时空,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空间转换,还可以帮助学生回溯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实现时间跨越。在空间转换上,虚拟仿真技术不仅能够重构与现实高度吻合的虚拟场景,还能够清晰再现当时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件偶有发生,这些事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不仅具有警示作用,而且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教育意义。学生如果只是从“第三人”的角度听教师讲述事件,对事件的整体认知和判断可能会产生偏差。虚拟仿真技术则能够通过重现社会场景和人物关系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旁观者”到“剧中人”的身份转变,学生戴上VR眼镜后宛若身临其境,这有助于他们产生最真实的感受并作出最真实的反应。在时间跨越上,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穿越到任意历史瞬间,成为重要历史时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见证不同历史时刻的过程中,学生将充分感受革命先辈的坚韧与顽强,不断提升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将更加明确自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责任与使命。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是信息化时代思政课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在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二)有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可视化表达 打造立体化教学模式
思政课是一门偏向于价值观引领和方法论指导的课程,在很多时候它的授课内容多以静态的文字及理论方式呈现,缺乏动态的可视化表达,这直接导致思政课学理性有余而阐释力不足。虚拟仿真技术具有高沉浸性、高互动性、高逼真性的突出特征,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作用于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造立体化教学模式上具有天然优势。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呈现思政课教学内容能够有效避免思政课乏味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洗礼。
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时代,距离革命年代较为遥远,他们对于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了解大都停留在书本层面,缺乏对英烈精神的切身感受。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理论讲授和教材的文字呈现,不仅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而且难以使学生对英烈精神产生清晰认知。虚拟仿真技术利用夸张的音效、生动的画面将学生零距离带入革命战争年代,学生由过去仅仅依靠“大脑”单向接收教学内容转变为通过多种感官全方位感受。在育人过程中教师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教师通过重构真实情境的方式将抽象的精神和理论用虚拟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教材中的人物“鲜活起来”,枯燥的文字“生动起来”。学生则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完全融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以亲历者身份体验先辈的艰辛历程。在虚拟体验过程中,虚拟仿真平台会不断弹出价值考验性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感受作出自然的反应和回答。不同的回答面临着不同的历史走向,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价值选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也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英烈精神的内涵并感受到自己与英烈的差距,进而产生见贤思齐的想法。技术赋能的思政课将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创新思政课实践方式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思想,克服错误思想,必须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6]。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实践教学组织困难倒逼着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虚拟实践教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不论何时何地,学生只要戴上VR眼镜便能够瞬间“穿越”到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参观纪念馆、人机对话等实践任务。这不仅响应了教育部提出的在疫情背景下“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更适应了信息化时代教育智能化发展潮流,有效弥补了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
首先,学生不必亲身前往实践场地,通过虚拟教学设备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实践,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的安全性。思政课教师利用假期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全景摄像方式录制现场讲解视频,后期再经过精心剪辑和加工,便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学生戴上VR眼镜后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查看场馆情况,辅之以教师的精彩讲解便可以足不出户就获得身临其境的良好体验。这一过程不仅富有操作乐趣,而且具有强交互性和沉浸性。其次,学生可以随时并反复进入虚拟空间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思政课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一件事、一句话就轻易达成。“传统思政课社会实践依赖于客观的环境和条件,实践结束离开当时真实的环境,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必定会有所削弱”[7],虚拟仿真技术则成为了传统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利用该技术高度还原真实环境,同时将主流价值观隐性植入虚拟世界,使学生每次“故地重游”时都能受到积极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延长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切实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最后,虚拟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将思政课从“课上”延续到“课下”,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实现多个教学空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和魅力。
三、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
(一)坚持技术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时既要摒弃“教育完全技术化”的盲目,又要杜绝“教育去技术化”的保守和僵化,努力在两种论调之间谋求“教育合理技术化”的调和点。思政课教师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思政课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深度融合。首先,思政课教师应着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切实把握虚拟仿真教学规律。同时,还要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改善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由于头盔晃动或画面不清晰而造成的眩晕感和不适感,努力提高虚拟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不断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其次,教师要建立集教学、作业、考评于一体的虚拟教学模式。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需要VR技术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三维建模技术、网络爬虫技术的积极配合。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将博物馆等教育基地或重要史实生成立体模型并投放在虚拟仿真平台上,学生通过手机和VR眼镜便可以进行参观和体验。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参与情况,从而打造满足学生成长期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智能化、情境化教学模式。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并不是另起炉灶,完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脱离,而是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思政课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用技术形式更好地表现教育内容,警惕“技术异化”现象的发生。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见证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等重要历史时刻的机会,利用VR技术模拟革命先辈艰难求索过程中的恶劣环境,让学生穿越时空体验先辈们经历生死离别、遭遇艰难险阻的艰辛与不易。在体验重要历史时刻的同时,学生还要回答平台弹出的问题,如:假如你是一名红军战士,在行军过程中有产妇生产,你同意部队停下来等待产妇生产么?逼真的体验感和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价值选择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旋转地球模型进行教学,把政治理论及革命历程放到特定的时空中,用时空维度还原历史,挖掘理论深度,让学生踏着革命足迹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二)坚持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形势以及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而出现的崭新教学模式,是贯彻寓教于乐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为了打造生动活泼的思政课虚拟仿真课堂,首先,高校要建设沉浸式虚拟仿真场景,注重情境构建的艺术渲染性,借助VR眼镜、立体投影机、电动银幕等设备为学生营造全新的虚拟空间。通过逼真的场景、生动的画面、激昂的音乐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其次,高校要开发思政课虚拟仿真软件并设计互动性强的小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手机软件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思政课育人成效。因此,高校必须着力研发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软件,以细致的服务和多元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同时,互动性强的小游戏也必不可少,学生可以以第一人称视角或角色扮演方式进入游戏,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英雄人物的坚韧和伟大。
虚拟仿真教学具有交互性、趣味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采取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仿真形式,或者使教学活动完全沦为简单的游戏,而是要确保教学的严肃性及仿真形式与内容的相符性,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打造生动活泼又富有内涵的思政课堂。在虚拟教学场景建设上,思政课教师在构建场景前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严格遵照史实,为学生还原最真实的情境。在虚拟教学内容开发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选取那些组织困难且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事件进行情景重现。在游戏设计上,教师要把理论灌输和大学生群体的特征结合起来,始终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用知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游戏互动过程中,既要有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理论性题目,又要有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价值性题目。通过这两种题目牵引游戏发展,学生既能够获得趣味性体验,又能够收获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相结合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渴望自由和平等,同时又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探索和建构知识的空间,还能够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他们的独立性需求[8]。在开发虚拟仿真平台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感,通过场景构建和氛围烘托带给学生强烈的入侵式感受,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重大突破。教师还可以运用跳转答题和游戏通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理论知识的植入和人文情感的渗透实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学生在虚拟体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发布弹幕,与同学和教师实时沟通。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好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9]。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不意味着教师彻底放弃对思政课的主导权,对学生完全听之任之。在虚拟仿真教学开始前,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内容,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虚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担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职责。虚拟仿真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思政课又是具有方向性的,如果教师不作任何引导和干预,任由学生自己体验和感悟,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使学生对思政课缺乏认同感。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引领功能,赋予虚拟仿真教学鲜明的政治导向性,从而逐步将学生引向集体主义的人类共同体方向[10]。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虚拟仿真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并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按照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在优化学生体验感的同时规范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