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及对策研究

2022-11-22阳缘园

山西青年 2022年13期
关键词:异性大学生学生

阳缘园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9

一、意义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基本成熟时期。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大学生正处于发展亲密感克服孤独感的重要阶段,发展异性关系成为大学生除了学业和为进入社会做准备之外最重要的成长任务,如何处理亲密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异性交往成为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一方面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极其重要的内容,异性交往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社会文明程度;另一方面异性交往是敏感的,敏感的焦点在于过度担心大学生过早触及“性”和“亲密关系”而影响学业。

异性交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前者往往包括异性间的友谊和恋爱,后者仅仅指异性间的友谊。本文探讨的是广义异性交往。本文通过归纳与整理当前高校大学生异性交往存在的困扰与问题,分析影响异性交往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获得正确的异性交往技能,促进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发展和提升心理健康程度。[1]

二、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困扰

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经日渐成熟,自身的变化和特点使得大学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到了大学阶段,家长、老师以及整体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大都对学生的异性交往开始变得包容、接受。较之以前,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参与各种学校活动上,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与异性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但随着异性交往的加深,也呈现出许多问题与困扰。

(一)不良认知偏差

部分大学生对异性存在不良认知:一方面,认为对异性的欣赏与喜欢就是男女谈恋爱之间的喜欢,因而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分不清是友谊还是爱情;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早期经历的影响,认为男生或者女生不靠谱,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对异性存在莫名的敌对或者偏见。[2]也有的同学认为:我喜欢他,他就要喜欢我,否则不能接受。在异性交往中,没有绝对的公平,两个异性之间能否成为好朋友,影响因素很多,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意志。

(二)交往行为问题

1.交往不足:部分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因恐惧、自卑、受挫心理,表现出缺乏自信和相互矛盾的内心:希望与异性交往却又担心在与异性交往中发生人际冲突,因而采取回避、被动的交往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2.交往过度:部分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不懂得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和分寸,在日常交往中举止亲密,让人误会;少数的大学生过度依赖对方,甚至影响学业和发生同居行为。[3]

(三)缺乏交往技巧

有的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被人误会时不知道如何面对;有的大学生在与异性发生争执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人际矛盾;还有的大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却不知道如何去表明自己与对方交朋友的愿望。

三、影响因素

(一)自身性格因素

调查研究发现,性格是影响大学生异性交往的第一因素。虽然在影响异性交往的众多因素中,男女生在选择比重上略有差异,但是调查得到的影响异性交往因素的排序却是一致的。依次为:性格、兴趣爱好、外在形象、知识水平、家庭背景和其他。[4]真诚、乐观、活泼的性格特点,更能在异性交往中获得好感和获得更多的异性朋友,反之内心胆小、自卑、敏感的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处处碰壁。这类大学生群体会使用“自证预言”的游戏,他们担心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可处理的突发状况,当现实中确实出现了这些情况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之前就预设到的情景,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又会强化他们在异性交往中胆小、被动的行为方式。

(二)家庭环境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导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很多父母引导孩子要和同性交往,过度担心异性交往会影响孩子的学业。青春期长时间的控制与压抑,导致大学生渐渐丢掉了与异性交往的意识与沟通能力。家庭环境造成的不良成长经历也会影响异性交往,成长在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异性交往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为了填补来自缺失的父母一方的爱和理解,会导致频繁与异性来往,带来异性交往的困扰与问题;另一种是由于家庭环境复杂,因早期经验造成对异性的讨厌与憎恨甚至缺乏安全感而拒绝与异性交往。

(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校园文化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异性交往态度。中国的教育在中学阶段是“唯分数论”的,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学校禁止一切异性交往活动。一旦发现有异性交往的苗头,马上批评教育甚至请家长干预,将事情的严重性扩大化。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关于人际交往方面内容,尤其是异性间的交往,很有可能给学生未来的异性交往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与问题。甚至在大学生毕业后带来严重的异性交往困扰与问题,影响社会青年的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组建家庭,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学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培养他们异性交往的技巧,尽量避免不良问题的出现以及恋爱行为和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四)社会文化因素

一方面,虽然中国目前对异性交往的态度开放,但是依然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保守思想影响,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养成了不正确的交往行为:偏向与同性交往;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价值导向认为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纯洁的友谊,异性之间只有爱情。很多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被周围的同学误会说成玩暧昧等等,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了困扰,从而采取“一刀切”的不良交往方式,拒绝与任何异性来往。

四、对策分析

(一)自身层面

1.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哪些特质是异性喜欢的,哪些是异性讨厌的,反省自身与异性交往中的不足,不断摸索和总结成功经验;大学生自身应该认识到很多特征是可以改变的,鼓励和监督自己树立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乐观、真诚等等。2.主动提升与异性交往的技能。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1)主动帮助异性同学。在异性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雪中送炭”的帮助远比“锦上添花”更好。(2)学会赞美异性同学。恰到好处的赞美犹如温暖人心的阳光,让人如沐春风。好的赞美的三要素:语言和态度真诚、赞美行为或对象要具体、尽量赞美细节(特别是对方没有发现的或者比较在乎的地方)。(3)学会适当拒绝对方不合理的要求。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不要“与他人共谋”把自己发展成为老好人模式,有些同学会比较善于“精神控制”,利用你的善意,我们要知道帮助某些人是情分,而不是我们的本分。此外,面对他人的表白要委婉拒绝,做到不伤害到他人的自尊也不破坏彼此间的纯洁友谊。3.积极构建自我认知复杂性。异性交往与人认知复杂性有关。在个人建构概念系统中建构概念数量多的人,即认知复杂性高的人在与人沟通方面表现更好。认知复杂性影响着异性沟通交往的方式和效果。[5]如在某个人的认知中认为朋友是友好的、不能冒犯他人(构建数量少),当自己表现出不友好的情况时(大多数时候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下,自我的立场和意见都有所区别),会影响异性关系。

(二)家庭层面

家长应改掉对异性交往的偏见,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点。异性之间的喜欢和交往并不一定是“早恋”,异性交往对个体的成长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异性关系能促进社会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有助于未来亲密关系的建立。家长对于异性交往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不要过多的以世俗化的标准来衡量异性交往。当发现孩子不能正确处理异性的关系时或者发现孩子因为异性关系影响了学业,应当采取“先跟后领”的策略方法:首先放下家长权威的身份,放下批评与指责,放低身段与孩子进行耐心沟通,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动机,做到能理解他目前的状况;其次才是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和情绪情感的基础上,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唯有如此方可协助孩子摆脱异性交往的困扰。

(三)学校层面

1.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异性交往课程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合理安排教学各个环节。一是教学环节时间上的安排。可以将单个活动再进一步深入下去,心理课首先应该注重引导和氛围创设。一节好的心理课不是把最重要的东西强行塞给学生就可以了,也不是时间被安排满满的就行,这样的授课方式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最大的信息量。二是教学环节衔接上的处理。活动操作中应该有自然的衔接。一个活动很好,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玩得很开心,但是更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而且让学生体会,在他人打破规则时,从我们如何保护自己过渡到在与异性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

(2)正确引导学生价值取向:课堂上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明白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对于感情我们可以放在心里。在交流环节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我想试试,但是以后一定会分的。课堂上的反应学生可能只是笑笑,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越是应该进行价值引导。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通常同班同学给出的办法学生更愿意接受,分别找男女生回答,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回答。同时可以深挖:“首先老师对你的坦诚表示鼓励,但是老师很好奇你为什么说一定会分手呢?老师很好奇,相信其他同学也很好奇。”这样把学生的关注点从单纯的好笑引导到思考原因上,既活跃了气氛又促进思考,又深化本堂课的价值引导。[6]

(3)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讨论情境。在讨论环节时,选择不同的但为学生熟悉的情景,这样在针对每个情景的讨论中,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才能分享和交流,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总结出异性交往的原则与技巧:宜泛不宜专,要广交异性朋友,不要只与某一个异性交往;宜短不宜长,与异性交往时间不宜太长,不能长时间和异性处在一起;宜疏不宜密,适当远离异性,日常举止行为不要过分亲密。

(4)活动主题与心理课堂课价值取向相符合。可以用栀子花作为背景,栀子花的话语是等待爱情、一生的约定,与本课所隐含的价值导向相同。所以在开场白的时候引入栀子花,为课堂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业和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成为值得别人爱和有能力爱别人的人,从而升华教学目标。

2.学校要重视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竞赛。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参与丰富的文化校园活动与竞赛中来,可以在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增加与异性的往来和联系。在集体活动中自然而然就消除异性交往中存在的困扰与问题,给予异性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让大学生收获来自异性之间的纯真友谊。

(四)社会层面

社会导向在异性交往的价值引导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由于不同社会团体代表不同的利益,再加上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社会展示给大众的文化价值观取向也呈现多样性,让大学生很难抉择。社会方面关于异性交往应当有正确的导向:异性交往不只是谈恋爱。社会方面应当多多树立和歌颂异性交往的典型模范,净化异性交往环境,引导异性交往的社会主流价值,为广大大学生的异性交往树立正面的榜样和价值导向。

良好的异性关系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有助于未来亲密关系的建立,对个体的成长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异性交往环境,帮助大学生打破异性交往的界限,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的态度,解决他们在异性交往中遇到的困扰与问题,是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四方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异性大学生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异性齿轮大赏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父 亲
外教新词堂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