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人才培育实效性强化产业链现代化人才支撑
——以C市为例
2022-11-22秦悦悦
秦悦悦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还远未结束,在疫情的催化加剧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被撕裂,直接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平稳循环发展。2021年11月16日,作为“制造大市”的C市针对产业链水平提高,专门发布了《关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文件,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要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打造产业链现代化,人才是关键。为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力,提高高校支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文特针对C市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从高校人才培育角度探索相关对策。
一、高校助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C市高等教育发展态势良好,高层次研究人才聚集,为该地区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奠定基础,截至2020年底该地区已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8所,成人高校4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3%[1]。并且在“十三五”期间培养各类高校毕业生110万人[2],积极实现着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结合C市产业链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做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实现C市“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条件。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点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引导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瞄准与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结合点,深化产教融合、突破传统路径依赖。
一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较强创新能力且掌握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创新集聚资源,合力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C市正在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高校也理所应当追随发展需要提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C市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状况
当今世界正在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内外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迟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更加催化加剧了这场变局。在新一轮风起云涌科技革命的加持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给产业格局带来颠覆性变革,正引领产业链朝着高质量的新方向加速发展,并且推动着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在匹配度问题上不断呈现新特点。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C市,除了具备超强的地理区域优势,亦是全国重要的制造基地,再加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有利优势,目前已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基本建成门类齐全、产品多样的制造业体系。尤其在2018年以来,C市还相继出台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通过开展数项战略行动,已在传统产业链的重构升级上迈出重要步伐。另外根据C市经信委发布的《C市制造业人才需求指导目录(2019—2022)》显示,C市制造业未来人才需求涉及8个重点产业集群,尤其是以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首。因而无论是在现代化产业链新建、补链或强链上,C市都急需大量与产业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智能化等新兴产业相关的各层次人才。人才梯队上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可以给予产业发展支撑动力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对接C市产业链现代化需求,高校人才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层次培育来看,高层次人才培育失衡
2022年2月14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C市上榜高校数目不多,仅2所高校5个学科上榜,而同属西部省份的X地区和S地区,分别有8所高校20个学科及8所高校14个学科上榜。其中,S地区8所入选高校均在其省会城市,X地区8所高校7所位于其省会城市。可以明显看出,C市高层次高校数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另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失衡。截至2020年C市全市共有院士15人,还不到周边三个相邻省份的4/1。即使有专家128人,也远远落后于周边省份,如远低于S省的336人、X省的306人、H省的576人[3]。
(二)从理念培育来看,市情教育缺失
在培育理念上,C市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就服务地方理念培育来看,教职工层面还会关注市情领域的政治学习,但学生层面对于市情关注不够,基本不涉及系统性学习。并且即便有涉及,也多偏重或习惯于进行理论话语的宣讲灌输,情感认同弱化,在一定程度影响就业选择的区域归属感和热爱度。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统计来看,虽然留C市的比例有所提升,但总体本地就业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针对高层次人才。据统计,2019届C市M大学毕业生留C占比为32.8%[4],N大学毕业生留C占比为29.29%[5],两所部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留C占比均没有超过三分之一,2020届M大学毕业生留C市比例有所提升,但仅达到34.81%[6]。
(三)从专业培育来看,靶向不够精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经调研发现,2018年以来,C市高校已纷纷设置了此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但是一是由于建设时间不长,部分高校与产业链产教融合纵深推进不快,缺乏有效交流渠道,存在毕业学生对企业亟待解决的如高端产业技能等领域了解不多等现实问题。二是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对跨学科、多门类专业深度融合培育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需求更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对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服务靶向上尚待提高精准度。
(四)从培育效果来看,对接不够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作为创新链的重要一环,人才链必须紧扣产业链。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也要求产业链现代化不仅强调创新化及智能化,更要平衡安全和效率,重视产业链上下游和生产制造各环节等衔接紧密,因而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要不同层次有力的人才支撑。调研发现,当前就业领域高校“就业难”与企业“人才荒”并存,预计2022届全国毕业生1076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跨越到千万级,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因而更加需要充分有效盘活毕业生资源,精准对接,在产业链全链条上找突破。
四、加强高校对产业链现代化人才培育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服务地方理念
统筹规划,积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高C市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市情“进高校,进学生”活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加强学生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发挥好引领作用。二是进一步丰富教育活动开展方式。除宣讲、主题班会等常规形式外,结合各层次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切实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了解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切实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吸引,增强城市归属感。三是引导学生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及时关注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动力,从而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为C市培育安全、稳定、高效、可持续的产业链现代化奠定重要的人力基础。
(二)发力优势学科牵引,助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的优势,依托优势学科专业,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加速形成创新支撑力度强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
一是根据C市产业链特点,制定引导和鼓励高校优势学科与产业链企业合作,协调C市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高校的行业分布,建立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群对接机制。二是综合学术前沿、产业需要和优势学科或相关资源优势,瞄准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构建以优势学科为支撑的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集群,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学科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实现从学科链向产业链的良性转化。建议每个高校重点扶持2~3个优势特色学科集群。
(三)优化专业培育,实现精准对接
对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要调整优化现有专业布局结构。通过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建立紧密对接C市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二是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建议对接产业链技术标准及需求,逐步建立对应的课程体系,并把教师的科研成果纳入课程教学计划,把产业动态、科技动态等都融入课程体系,从而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三是坚持产教融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围绕提升高层次人才源头供给质量,打破高校与产业链企业间人才培养的“边界”,突出校企双主体,落实“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培养模式。四是做好产业链企业职工再培训服务。通过开设类似实战班等长短期培训,帮助产业链职工系统掌握管理知识及开拓创新等能力,从而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四)分类分层推进,协同创新发展
据调研发现,一方面不是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适合开展面向产业链现代化的改革,适合类型主要集中在综合类与理工类高校。另一方面对于产业链发展背景下新增的、即便名称相同的专业在不同高校的发展方向也是有所不同的,往往会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该领域的教学科研。
因而结合实际情况,一是建议统筹推进,分类分层稳步实施。根据产业链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需求和特点,对接不同特色高校,打造有层次合理的人才支撑队伍。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共赢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管理方式改革,充分调动高校、企业、行业等不同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统筹产业、教育、科创资源的协调发展,促进各方主体共同管理、共同建设,从而实现“对接互动、优势互补、资源互惠、发展互利”的共赢局面。三是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平台,加强高校与产业链间的协同创新,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盘活科创资源,使科技创新要素在C市得以自由流动和集聚,实现高校与产业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