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三字经”筑牢“猪生产技术”课程育人模式

2022-11-22陈亚强向邦全张传师

猪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价值观政治

樊 毅,陈亚强,何 航,向邦全,张传师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重庆 万州 404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猪生产技术课程团队通过“铸”思政方向、“凝”思政元素、“拔”思政水平,不断提升育人育才能力,努力推动畜牧兽医专业群建设再上台阶,形成了具有畜牧专业群“猪生产技术”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法,培养出“知农爱农”的农牧匠人。

1 “铸”思政方向,重构两个标准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关联性不强,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形成了“重智轻德”的局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特别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下,我们对“猪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将思想政治教育穿插其中,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

1.1 重构人才培养标准

学院一改以前“单纯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能力提升”的目标,转向“思想政治的引领、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知识掌握结合并重”的教学新目标。不仅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问题的解决,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行业发展的讨论、对行业问题的思考、对畜牧兽医责任意识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审视。通过思想政治与 “猪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1.2 重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的修改也使得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深入挖掘行业发展中的人文故事、典型案例中的育人资源,在教学手段、教育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中合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升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做到“润物细无声”。

2 “凝”思政元素,实现五个融合

2.1 专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每个专业的发生发展都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相关的传统文化,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兼顾思政教育。

“猪生产技术”开课前期引导学生建立“猪粮安天下”的理念。介绍我国从新石器至今8 000多年的养猪发展历史、记载有关于养猪的甲骨文、“彘”字的发明以及演变为“猪”字、与猪有关的历史文物(猪配饰、猪骨、陶猪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养猪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后期涉及猪阉割技术操作知识点,结合阉割技术的发明以及可追溯到商周时代悠长历史,让学生了解阉割技术不但改善了猪肉的品质,还提升了饲料报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2 专业教育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授,到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形成,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服务社会价值导向,培养成有温度、有情义、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和环境控制专业课程的传授中,融入人与自然绿色和谐发展的思政教育,树立环境保护、共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意识。

猪场生物安全与防疫体系构建知识点,融入《中国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思政教育,树立学生法制意识,遵法守法,培养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保障人与动物健康,共建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

在讲授中国地方猪种与资源保护的时候,介绍猪种在国家生物重大战略性资源的重要地位,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主权。引入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的爱国价值观导向,通过我国著名熊远著院士在中国瘦肉型猪种的培育过程中不懈努力、无私奉献、报效国家的实例,激发学生爱国、爱农的激情,树立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职业素养与行业道德相结合

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明确指出时代新人肩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时代新人应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与责任担当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主动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赢。

2018年8 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价格上升,如何保障猪肉供给恢复生猪生产,是我们当代畜牧新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课程思政积极引导学生勇担时代使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投身非洲猪瘟的防控一线,让学生找准自己的方位和扮演的角色,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自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2.4 职业体验与就业心态相结合

学生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对象,其获得感高低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最直接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单纯讲授、说教式教学为交互式、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

在讲授规模化猪场经营与管理时,通过分组带队让学生参与到养猪生产过程的不同工作岗位当中,切身体验一线工作的艰辛,深刻了解生猪生产的团队协作重要性,以真实的职业体验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不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5 平台搭建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针对学生专业课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问答式、研讨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学院重点打造生猪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联合100多所高校成立“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联盟”,制定了现代养殖企业技术技能岗位群职业能力标准、畜牧兽医专业群教学标准、重构对接生猪产业链的畜牧兽医专业群课程标准,这些举措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规划,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不畏艰苦、精益求精的精神。

3 “拔”思政水平,力行三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课程思政的主题意识和教育技能是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近几年学院一直把教师的师德建设、思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形成了可持续、可推广、可考察的完整的系统性工作办法。

3.1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每月以支部为单位坚持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政治热点、阶段时事等,同时要求做到有记录、有心得、有总结,不定时抽查学习笔记,并列入考勤范围。在时间、组织和内容上确保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实施。

3.2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教研室、党支部、党务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与思想政治学习。实现教研室主任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质量管理;支部书记对教师思想政治学习的了解与领导;党务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引导与提升。做到逐级管理、逐级传达,将教师教学水平与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工作落到实处。

3.3 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学校、学院对教师队伍中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优秀个人和团体进行发掘和表扬,组织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教学反思,达到促进个人能力的成长;以老带新的形式,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而使年轻教师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通过改进管理规章、制定奖惩制度,将绩效考核与奖金的分配与工作态度、工作量和工作实绩相关联,极大提高了教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活力。

4 小结

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技术”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工作法,遵循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课知识的结构体系规律,以德技并修为教学目标,在理念、模式、载体、方法等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自然而然地将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的开展做到润物无声,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猜你喜欢

思政价值观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价值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