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儿童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幽
2022-11-22冯丽军管晓莉
冯丽军,管晓莉
(1.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 潮州521041;2.白城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吉林 白城 137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遵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在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开启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儿童文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于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教育、人文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儿童文学的课程思政就是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儿童观,使他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体悟人生、弘扬人性、提升自我修养。由于儿童文学课程面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儿童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在落实“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师院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事关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战略举措。当今社会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这使得某些西方国家更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曾几何时,新自由主义、唯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在国内有所蔓延,使得青少年学生头脑中的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社会责任乃至辩证思维等能力受到冲击。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生源已进入00 后时代。这些青年学子未有50 后、60 后所经历的物质匮乏岁月的洗礼,也没有70后、80后所经历的改革大潮的冲击。前几代人的努力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又值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之时,可以说,00后们享受到了全球化、互联网、整体性消费升级的复合红利。他们视野开阔,追求自我,呈现出多元的文化认同和创造力,但物质上充裕、思想上开放、精神上更加自由的他们也正承受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能否经得住时代的考验,能否担得起祖国赋予他们的重任,与他们能否补足精神上的“钙”密切相关。事实表明,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亟需发挥多学科优势,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内涵,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完成育人育才的使命。据统计,“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课程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80%用于专业学习。”[3]可见,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之重大。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上,专业课教师理应“在场”,必须“发声”,与思政课携手并肩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二、儿童文学课程思政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的思想性
儿童期正是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儿童能否行得端、立得正,与其能否树立正确、积极的三观有直接关联。我们的师范生今后面对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儿童,师范生能否给儿童以正确的引导,做好儿童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直接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以,师范生的三观是否“正”,直接影响到儿童的三观培养,为此我们必须保证儿童文学课堂内容的思想性。《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当今社会的“德”?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4]结合当下的实际,我们要在儿童文学的课堂上注重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帮助师范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课程内容上,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5]保证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就能使师范生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不迷失自我,为使其成为儿童成长之路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奠定基础。
(二)明确以正确儿童观培养为目标的专业伦理性
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生活和心灵世界进行观照而生成的对儿童生命形态、性质的看法和评价,是成人面对儿童所建立的人生哲学观”[6]。面对未来的工作对象——儿童,我们的师范生将以何种姿态面对和评价他们,即师范生的儿童观如何,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儿童教育观,决定着他们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儿童的态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儿童观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对儿童抱有一种偏见,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儿童就是懵懂无知的代名词,或是“缩小的成人”。在这种落后儿童观的影响下,这些未来的教师们怎么能正确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个谈到今后要当教师就皱眉头,见到孩子就心烦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呢?所以,儿童文学教师要针对师范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师范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所谓专业伦理,是指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专业课教师应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注意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师风的培养,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注重以“新文科”建设为参照的知识创新性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而是在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就儿童文学课程而言,在课程内容顶层设计时就要把师范生的思想培养与专业发展教育有机结合,乘“新文科”建设之东风,打破中文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新的文史哲和理工科交融的知识系统上建构起新的专业知识模态。比如,在讲解儿歌时,可以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到传统儿歌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在讲解寓言时,可以从思维训练和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师范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讲解童话、儿童科学文艺等经典美篇时,可以结合作品赏析,既发现文学作品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的特性,又要挖掘作品文理交融的品质。简言之,在儿童文学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上,专业课教师要立足课程本身,既要笃实授业,又要敢于创新,拓展学科知识体系,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做准备。
三、儿童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多元整合
(一)阅读+反思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其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是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师范生的儿童观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儿童教育观,为了帮助师范生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培养其正确的儿童观,教师可以通过大量介绍、共享分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在切身的阅读体验中去感受儿童、认识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比如,给学生介绍保加利亚作家维日诺夫的儿童小说《湖孩子》,主人公瓦连京是个内心敏感、脆弱,同时想象力又极其丰富的十岁小男孩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本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心理特点,可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却不理解。作为成年人,孩子的父母只顾忙自己的事而无暇顾及孩子的精神生活需求;孩子的老师又不爱孩子,只是把孩子当成“加工的原料”。[7]面对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孩子,老师不是鼓励和爱护,而是粗暴地给予嘲弄和否定,甚至怀疑他神经系统“失常”,最终,在老师和家长那儿得不到理解的瓦连京淹死于湖中。以此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瓦连京之死,谁之罪?如果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这样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你会怎么做?这里就涉及到对师范生儿童观的引导和培养的问题。如果你能把儿童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来看待,那么你就会充分爱护、尊重孩子的天性,而如果你蔑视孩子的心灵,只是把他当作任由你摆布的“加工原料”,你可能就要重蹈这位女教师的覆辙,成为戕害孩子心灵乃至生命的凶手。因此,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沉浸式阅读,可以帮助师范生了解儿童、熟悉儿童,使他们通过一些警示性的问题学会反思,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先进的儿童观。
(二)美育+挖掘
关于儿童文学,周作人曾说过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大抵在儿童文学上有两种方向不同的错误:一是太教育的,即偏于教训;一是太艺术的,即偏于玄美。教育家的主张多属于前者,诗人多属于后者。其实两者都不对,因为他们不承认儿童的世界。”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周作人认为,“其实艺术里未尝不可寓意,不过须得如做果汁冰酪一样,要把果子味混透在酪里,决不可只把一块果子皮放在上面就算了事。”[8]周作人这两段话给我们以启发,从“大思政”的角度来说,美育浸润与儿童文学课程思政殊途同归,两者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儿童文学课堂上,我们尽可以发挥好文学作品的美育浸润功能,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为“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教育性是与文学性和趣味性水乳交融于一起的。”[9]
经典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述的是一个带有明显教育性的奇妙故事。童话中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气息、生态保护意识、浓郁的人文情怀等,而这些思想内涵又是借助童话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真实的人文、自然、地理知识、民间传说等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来的。所以,在赏析这部作品时,可以紧扣“童话的美育功能”这个知识点来切入思政内容,在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同时提出“世界上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传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不应该有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我们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问题的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思想的深植可以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担当教育,增加了儿童文学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厚度。
(三)传统+联动
儿童文学课程涉及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体样式,如儿歌、童话、寓言、儿童故事等。在这些传统的儿童文学体裁样式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带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可以在不识不知之间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在讲儿歌这种体裁样式时,可以将地方文化资源——方言童谣插入课堂。潮汕有一则方言童谣《麻雀相打跋落坑》:“麻雀相打跋落坑,奴囝相打大人骂;大人相打老人呾,老人相打雷公敲。”[10]这首传统童谣从兴句的动物打架讲到人打架,从常见的小孩打架讲到少见的大人打架,从大人打架讲到罕见的老人打架,事态越来越严重,句句相顶,层层推进,语气贯通,浑然一体。童谣表面讲打架,实则讲的是一个“和”字,是在劝诫。以此为思政切入点,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的思想,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乃至思考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缘事析理的思维能力,进而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课程思政与地方文化资源联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既活化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了课堂教学的育人目的,又增加了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温度。
(四)实操+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基于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为指引建构课堂,让学生进行自创儿歌、儿童诗朗诵、讲故事、儿童戏剧表演等实操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等。比如,在讲儿童诗时,可以设计“自创儿童诗和朗诵训练”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下面就是一个学生创作的小诗《我猜》:
我猜,
大海,
一定是想和我做朋友;
托浪花带走了我的画,
托浪花送给我小贝壳。
我猜,
冬天,
一定是想和我捉迷藏;
托雪花留下我的脚印,
托雪花告诉我他在哪里。
诗中既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又反映了儿童互相友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分享这一作品时,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童心童趣,启迪学生熟悉儿童、热爱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朗诵儿童诗,通过示范指导他们对语音、语调、声音轻重缓急的处理来表达诗歌的情感,从而感染打动读者。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升了课堂内容的品质,使儿童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更具效度。
四、结语
儿童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思政目标为统领,具体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落地实施。上述儿童文学课程内容的坚持“三性”统一,以及“阅读+反思”“美育+挖掘”“传统+联动”“实操+提升”教学方法的多元组合,既注重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引导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又有对学生积极向上、健全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拥有乐于从教、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情怀,更有对学生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训练,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儿童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师范生补足精神上的“钙”,使他们既有仰望星空的凌云之志,又有脚踩大地的平实肯干,为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