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机维修行业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2-11-22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 崔宏磊
农机维修是保障农业机械作业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长,农机维修机构和网点也随之增加,但不同网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维修质量,最终给农机作业带来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上升为农机化部门急需考虑的重要方面。
一、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现有农机维修服务组织5651个,其中,企业三包站190个,经销商组建325个,合作社组建142个,农机大户组建108个;个体私营4861个,其它126个(多为农机配件经销商店)。农机从业人员1.9万人,维修人员1.2万人。
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维修网点。服务对象主要享受购机补贴购买机具的农民和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装备,农民相对认可其服务质量,每个服务点有5—6名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能保障维修质量;配备专门售货服务车辆,能保障承诺的到达服务现场时间,可及时为用户服务。在产品较集中的区域,还建立了维修中心和配件库,用以满足维修需要。
个体私营和其它维修网点。主要以专项维修和三级维修为主,专修点主要从事农机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液压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钣金修理和喷漆等各项维修业务。三级维修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局部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为初中毕业。维修工人资质较低,以初级为主,甚至还有很多没有资质。经营场所比较简陋,以自家住宅居多,有的建有简易维修车间,有的露天维修。维修设备以手工维修工具为主,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水平落后。配备设备一般有:小型电焊机、小型吊车、气泵、台钻、电钻、扒胎机、油压机、简易量具、小型电动设备、简易工作台、小型铰刀等。
二、行业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是确保春季农机化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是降低农机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黑龙江省每年都把春季农机检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
2.加强行业管理。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农机维修管理规定》《黑龙江省农机销售管理规定》,重点检查农机维修网点和销售网点无证生产经营、农机销售企业经销假劣农机产品等行为,特别是对没有三包能力和不能提供维修配件的销售企业严管严查。
3.搞好宣传培训。通过现场解答、微信群等渠道,大力宣传各项农机法规,确保农机产品质量可靠,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机违法行为,保障农机产品质量安全。为了保证农机维修管理宣传和技术指导覆盖面,采用线上宣传培训模式,利用各类工作群,将有关农机检修政策、技术内容等以电子版和小视频形式及时发布,供广大农民朋友学习借鉴。通过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加快农机户熟练掌握农机性能,提高使用、维修本领,全面提升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
4.强化售后服务。定期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维修网点中选调技术人员到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训练,培育了一批高技能农机维修人才。引导生产销售企业投入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与农机维修网点联合开展售后服务和零配件销售,双方优势互补,增强并拓展农机维修网点服务功能和范围。
三、存在问题
1.维修网点布局不合理。从黑龙江省农机维修行业现状来看,现有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匀,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城,少部分分布在规模较大的乡镇,规模较小的乡镇和交通不方便的边远村屯,尽管各种农机具上百台,却没有一家农机维修点,农机出现故障,农民要跑十几里路到乡镇驻地请人修理,有的甚至需跑几十里路到县城修理。
2.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黑龙江省从事农机维修的人员,只有少部分持有维修人员等级证书,且初级工多,中高级工比例太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对机械原理知之甚少,大部分也只能采取零件拆换来代替旧件的修复。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低,对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接受能力差,接受渠道也窄。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机具普及应用,对维修技术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维修行业这种低水平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服务要求。
3.维修网点基础设施条件差。主要以三级网点为主,经营规模较小,经营场所简陋,多数为露天维修,利用自家房屋作为简易维修车间算好的。维修网点设备陈旧老化,缺少必要的维修器具和检测仪器。维修网点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维修工作主要以拆换零件为主,有的机具配件坏了,一般就得换总成,造成维修成本增加,而且还存在配件不齐全、进货渠道不正规、配件质量不高等问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四、工作建议
1.加快发展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按“重点扶持县乡、逐步健全市县乡、积极扩大发展农机维修网点,大力扶持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农机维修网点”要求,按区域优化发展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有现代维修能力的高新农机维修区域中心,以推进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为目标,使农机维修服务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加强基层农机维修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维修服务水平,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按着“科教兴农”要求,加强对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人员教育培训,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造就一支技术精通、善于经营管理的农机维修服务队伍。
3.出台农机维修设备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扶持一批重点维修企业,尽快完成一批农机维修网点的升级改造。按区域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有一定管理水平和维修能力的高新农机具维修服务区域中心,培训高技能维修人才,提高维修质量。
4.加强维修网点软件和硬件建设。对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推广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修理设备和仪器,提高基层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能力。鼓励引导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投入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与基层农机维修网点联合开展售后“三包”服务,加强售后维修服务,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农机4s店,推动农机维修服务上档次上水平。
5.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监管。深化“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强化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认真落实农业部《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农机维修投诉监督机制,促进基层农机维修网点健康发展。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