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价值意蕴、逻辑体系与实践路径
2022-11-22滕婉蓉李志飞
滕婉蓉,李志飞,管 欣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 党委组织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3;3.石河子大学 团委,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1]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是我党我军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革命先辈的艰苦卓绝奋斗创造的伟大红色基因,它们与其他中国革命精神一道,共同促进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新时代,更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让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特别是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更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价值意蕴
(一)兵团精神的价值意蕴
兵团精神是一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创业作风、牺牲奉献意识和开拓进取追求的综合性精神品质,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兵团人,用他们的双手,将戈壁荒滩变成良田和绿洲、牢牢守卫祖国西部千里边防、防范打击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讲大局、讲奉献、讲追求的精神情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在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2]兵团精神来源于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了南泥湾精神,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同根同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新疆以后,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在荒原上进行艰苦创业的伟大实践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
1.热爱祖国
1950 年,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新疆。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疆政权,解放军集体转业,通过“铸剑为犁”的壮举,用智慧和力量将荒漠变绿洲,建设祖国的边疆,以家国情怀为精神诉求,一边深耕祖国的边疆,一边拿起枪保卫祖国的边疆,可以说,兵团人以热爱祖国为情感取向。在恶劣的环境中,兵团人用“为祖国站岗放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勇于为国牺牲、为国奉献”“当祖国有事时挺身而出”的实际行动,表达着热爱祖国的情怀。
2.无私奉献
进驻新疆以后,兵团人面对的是荒漠的土地和落后的经济,为了促进新疆的发展,稳住西北局势。兵团人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立足广大人民的生存发展利益,开垦土地,将荒漠变成绿洲。同时,对于产出的果实与新疆各族人民进行分享,“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不计名利,甘于淡泊”“让利于新疆各族人民”“在平凡中坚守理想”“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凸显了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兵团人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一贯原则,始终将劳动成果与各族人民共享,始终将生产技术等毫无保留奉献给各族人民,兵团精神从一开始就凝聚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涵。
3.艰苦创业
兵团人从一开始就面对的一穷二白的落后景象和贫瘠的土地。在相对落后的新疆和万古荒原的环境中,兵团人白手起家,从没有条件到创造条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开垦和创造了兵团事业。“勤俭办一切事”“乐观对待艰苦生活”“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等,是兵团人继承和发扬了南泥湾等特殊时期的艰苦创业的作风。
4.开拓进取
开拓进取是兵团人在生产和劳动实践中的行动姿态。一方面兵团人面对无条件的情况下不放弃改造祖国边疆的信念,通过用双手开垦着新疆的广袤土地,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维稳戍边。因此,“善于学习、总结经验”“积极争先、勇创一流”“敢于攻坚、力克难关”“包容五湖四海”“不懈怠、不放弃”,是兵团人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诠释和真实写照。
(二)井冈山精神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3]井冈山精神是我国在革命初期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力量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人仅仅依靠群众与反动派进行艰苦斗争的伟大实践产物,可以说,井冈山精神是我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来源,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
1.坚定执着追理想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所追求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不懈准求。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对共产党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共产党人从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投入与反动派的斗争中去。特别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在接连受挫,食物、医药缺乏的艰苦条件下,坚守革命必然胜利的理想信念,与敌人进行一次又一次斗争和较量,保存了红军的骨干力量和星星之火,为处于革命初期成长的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坚定执着的追求理想中,以星星之火,蔚成燎原之势。
2.实事求是闯新路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道路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以后,审时度势,带领工农红军突破包围,奔上井冈山。根据斗争的现实需要,对红军进行改革和组织,摆脱教条主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促进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壮大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积聚力量。
3.艰苦奋斗攻难关
为了遏制革命果实,意图消灭革命力量,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军事上围剿、经济上封锁的反动政策。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艰苦的环境,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导人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井冈山人民同甘共苦,勤俭节约,身体力行,“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是当时艰苦奋斗攻克难关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正是在艰苦奋斗的精神引领下,井冈山人民攻克难关,保全和壮大了我军的革命力量。
4.依靠群众求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党胜利的重要法宝。早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我党就注重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促进革命发展。一方面,在行军途中,严明革命纪律,与群众秋毫不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革命根据地,废除封建枷锁,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中,广大人民群众身先士卒,和红军并肩战斗,包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在黄洋界哨口,红军才能以不足1 个营的兵力,击溃敌军4 个团的进攻;在永新城外,红军才能以不足1 个团的兵力,围困敌军11 个团达25 天之久。”的典型战例。[4]
二、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逻辑体系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产物,浸润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智慧、革命风范和优良传统。二者共同寓于中国革命精神体系之中。
(一)薪火相传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的这首诗生动诠释了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薪火相传,是对数立战功的英雄部队——三五九旅部队成长发展历史最形象最高度的概括。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由部队军人所开创不是偶然,在新疆大地上,在屯垦戍边实践中,老一辈的军垦战士,用他们革命的精神、奋斗的姿态、严明的纪律、无私的奉献、乐观的态度,一手镐、一手犁,一边保卫边防、一边开展起大生产运动,担负起了发展新疆经济、服务新疆各族人民、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任。兵团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祖国边疆大地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兵团人结合边疆实际进行伟大改造和实践,以新疆特殊区情、民情、风俗文化为实际出发点,实事求是的推进屯垦戍边事业。既传承了井冈山精神,又进一步谱写好富含新疆特色的红色篇章。可见,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精神风貌和特质,与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传统薪火相传,为新中国的各项事业、包括兵团维稳戍边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精神根基。
(二)一脉相承
兵团精神蕴含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内涵,井冈山精神包含着“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内容,二者一脉相承。一是二者内涵上的相通性。兵团精神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与井冈山精神的“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相通。虽然二者的铸就环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的形势任务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的伟大创造,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群众通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生存生活的困难,实现自给自足,推动自身发展壮大。二是二者内涵上的传承性。兵团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精神的“大生产运动”等历史经验,仅仅依靠广大群众,遵循革命规律和建设规律,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共同促进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同根同源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精神千秋万代,光辉灿烂。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更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奠定了深厚思想文化底蕴和精神基石。[5]兵团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二者同根于中华文明体系之中,共同寓于中国革命精神体系之中。兵团精神“热爱祖国”和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的内涵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中国、建设中国的家国情怀;兵团精神“无私奉献”和井冈山精神的“依靠群众求胜利”内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军民“鱼水情”,这与中华文脉中“生民立命”的价值取向一脉相通;兵团精神的“艰苦创业”与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攻难关”内涵彰显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保持奋斗的本色,用智慧和力量改变环境,这与勤劳的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相通;兵团精神“开拓进取”和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内涵凸显了共产党人在“前路迷茫”的情况下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奋进者的姿态进行的伟大创造。
三、大学生传承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奋起之年,而当代大学生正是处于历史交汇期的重要建设力量。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将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因此,应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在青年大学生中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
(一)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
第一,将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第一课堂。通过在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通识课程等课程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将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故事讲述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了解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如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提升大学生的受挫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就业,培养敬业精神。第二,将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通过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比如话剧、讲座、比赛等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在演绎兵团故事、井冈山故事中增加认知感、接受度,切实增强育人实效性。第三,将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第三课堂。将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和故事进行精品制作,开展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历史文化青年大学网络答题等形式,让青年大学生利用网络课堂进行深入学习,将兵团、井冈山故事深入大学生内心深处。
(二)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
第一,开展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红色筑梦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形式相结合,让大学生亲赴兵团、井冈山,在相关红色博物馆、红色景观等渠道中,了解兵团、井冈山的历史、现状,现场教学、现场感受,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知兵团、井冈山,爱兵团、井冈山。第二,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我是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讲解员”、参与敬老爱老、劳动教育活动等,让青年大学生培养和锻炼责任意识,培育良好社会公德,特别是在青年大学生职业规划时,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磨练艰苦奋斗的品质。
(三)融入大学生创新宣传教育
第一,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新媒体、新信息技术接受度比较高。因此,在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时,可以通过抖音、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媒介途径进行创新性传播,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增强大学生的关注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效果。第二,创新宣传教育内容。进行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内容宣传教育时,应结合大学生的审美习惯和价值诉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如深入发掘大学生可触摸的兵团故事、井冈山故事等,拉进故事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距离感,增强吸引力。通过宣传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让青年大学生了解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认知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践行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让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宣传教育“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