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作品的音乐形态和艺术特征探究
——以合唱作品《雪域向往》为例

2022-11-22

黄河之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女高音雪域声部

孙 涛

引 言

2004年,著名作曲家甘霖先生创作了《雪域向往》这一合唱作品,成为当代合唱创作巅峰作品之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创造出生动的人文画卷,展示着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在这一合唱作品中,调性转换十分丰富,节奏具有动力性,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但在合唱时也存在着较多的挑战。深入分析《雪域向往》这一声乐作品的音乐形态,从曲式、节奏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可以全面探究这一作品艺术处理的特征,并探究在具体演唱中声音的处理、指挥的技巧,从而为合唱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一、作者简介及歌曲背景

甘霖是著名的当代交响乐作曲家,曾担任黑光爵士乐队的音乐总监,在央视申奥晚会、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平台是著名的音乐总监,创作了多首声乐作品,被誉为“近年来交响合唱的佼佼者”。他的代表作品较多,包括《雪域向往》、《醉天山》、《小鸟天堂》等,大多数是无伴奏的大型合唱作品,在国际国内的赛事上获得了较高的殊荣。

甘霖先生曾多次前往青藏高原考察,被青藏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文风情所影响,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将雪域高原的风景、藏族少年等符号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并通过音符来进行展现。《雪域向往》这一合唱作品是在青藏铁路建设时期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当时藏区人民坚强的毅力,体现着浓厚的藏族文化特征。

二、《雪域向往》声乐作品分析

第一,曲式结构。《雪域向往》这一声乐作品主要包括引子、主体、连接部、三声中部以及主副部等,包括多次变奏,其曲式结构包含了奏鸣曲式的特征,但也融入了变奏曲式的要素,因此这一作品可以称为具有奏鸣曲特征的变奏曲式。

《雪域向往》这一合唱作品是在藏传佛教的金刚咒为基础来进行创作的,从初次呈示部开始经历过四次变奏以后,整体的音乐形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静转变为动,整个作品具有丰富的起伏特点。在副部主题中是十分明显的藏族音乐风格,具有较大的抒情性特征。在经过两次变奏之后,藏族音乐旋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其节奏则进行了改变,整个作品将主部和副部的主体进行有效融合,使得作品在发展中逐步走向高潮。这一合唱作品与传统的变奏曲是存在较大的区别,可以将不同风格的音乐主题融合在一起,通过多次变奏展现了丰富的音乐色彩,并具有较强的冲击力。

在传统的奏鸣曲式中具有强烈的对比、两个主题展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并通过呈示部与再现部两大结构来进行作品情感的展现。从《雪域向往》这一合唱作品中可以分析,在主部和副部的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与传统的奏鸣曲是特征存在不同。这一作品在经过多次变奏以后,主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优美的三声中部来丰富乐曲的结构。

第二,作品细节。从引子部分可以得知,通过人声以及八角鼓来模仿自然界中风雨雷的声音,节奏较为自由,力度从弱强弱进行转变,体现了在雪域高原上凛冽的寒风和电闪雷鸣的景象。自然界的风声转变之后则通过女高音以PP力度进行吟唱,并与男高音进行明显的对比。随后通过女高音与女中音的对峙,推动乐曲的发展,使得其调性关系得到明确,但是原生态男生声音上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打造出十分丰富的和音,也使得这一音乐作品就明显的现代化特点。

从其主部主题来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是清晨的吟唱,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和声,随后在空旷的环境下,女高音的回声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十分清爽的性格,展现了纯洁的灵魂,与雪域高原的人文风情十分吻合。

从作品主部变奏的第一部分中可以得知描述了远山回响的情景,通过节奏与重音的方式来进行变奏,在逐步节奏基础上,尽情进一步深化,通过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来形成明显的对比,并结合人的气声体现藏族人民的声音,并在山间回响,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主部变奏的第二部分,通过节奏对位的方式突出主题。随后结合女中声部的模仿,实现男低声与女中声部之间的对比,这种节拍对位的方式刻画了人们载歌载舞的场面。

在主部主题的变奏第三部分,通过重拍与节拍融合的方式,体现了火车主体以均匀的节奏行驶的画面,通过人声模仿火车开动之后车轮所发出的声音,并结合由慢到快的节奏模拟火车飞速驶过的画面。

在副部主题中体现了人们在雪山下祈福的淳朴特征,以女高音为主旋律,通过节奏与和声的搭配,达到明显的互补作用。女高声体现了中国五声的旋律,与主声部当中的人声模仿方式进行明显对比,旋律优美动人。

在进入连接部之后,则将人声与草原中牛羊声进行交织对比,通过泛调性的方式,形成了波澜起伏的音响效果。

在副部的变奏第一部分,改变了节奏和节拍,通过对位的方式形成了新的主题,并将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进行独立展现,各个声部来回转换,通过节拍对位的方式形成协调的和声效果,整体的节奏十分轻快,体现藏族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三声中部部分,通过草原的纯情颂歌方式来进行情感的展现,这一部分的主调是大调,通过多种和弦的应用来加入女高音领唱的方式,使得西方三度叠制和声的方式得到了改变。在结尾部分应用了民族调式当中的语调,是体现了十分宽广的和声效果,是作曲家根据雪域高原当地的自然环境来进行的创作。这一阶段可以让人感受到雪域高原中蓝天白云下牛羊奔跑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高原的喜爱及祈求平安的心情。

三、《雪域高原》作品处理

第一,声音的处理。在作品的引子部分,通过气声的方式来描绘出雪域高原的画面,在演唱时,演唱者必须要均匀向外送气,通过力度的变化来展现凛冽的寒风,在舞台上打造出不同的画面感。在风声过后,则需要回旋八角鼓声的声音。随后从第九小节开始,人声则逐步进入其中,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依次进入,通过尖锐的碰撞来让人感受到雪域高原朦胧的画面。在演唱时则需要注意和声的肢体展现,从技术上来实现女高音的领唱。在和声时,为了展现浓厚的艺术效果可以使用胸声来进行均匀的演唱。随后进入第19小节之后则需要注意应用女高音的声部来进行回声,体现藏族姑娘青春的艺术形象,展现出高原人民纯洁的心灵。在进行技术处理时需要注意口腔的扁平状,展现出十分原生态的音响效果。

在演唱时逐步变奏部分将重音与节拍进行了改变,需要注意演唱时使用副部阵音,通过重音的送气来保证咬字清晰、声音靠后,体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随后第31小节则需要注意男低音的原声音色,通过野性粗犷的特点来保证说唱形式的有效展现。

在该作品中三声中部是最为唯美的片段,展现了藏族人民对于高原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美好的生活向往。在音乐结构展现时,必须要注重声音的和谐,同时实现旋律的横向展现。在演唱时必须要使用纯净的高位声,发声的位置比较靠后,注意力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十分深情的音乐效果。

第二,速度与力度的控制。在进行速度控制时需要注意了解整个作品的节奏变化以及展现的内容,整体的节奏较为自由,但在后半段中通过模仿展现了火车鸣笛的声音节奏,实现了舒缓和紧迫的变化。从火车乐段的速度控制来看,在这一作品当中的168小节中,使用了十分自由的创作题材,即托卡塔题材,风格十分热情,结合一系列的分解和弦模拟火车由远到近的过程,节奏变化也较快,结合着鸣笛声来体现出欢快激动的心情。随着乐曲的推进,节奏越来越快,火车发动机与鸣笛声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从打击乐的中国鼓速度来看,这一作品属于无伴奏合唱作品,在个别地方应用了打击乐,使用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大鼓,烘托出人声的气势,同时在节奏控制方面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鼓进入时要以匀速方式推动,并注重速度的稳定性。此时的速度十分欢快,将整个乐段逐步推进到高潮中,从而实现完美的结束。从力度的控制来看,在这一作品中,力度的良好控制可以体现音乐的情绪及情感[5]。《雪域向往》这一合唱作品的力度变化较多,从其引子部分来看,在地第9小节当中以pp、mf的力度逐步进入,随后变强转化为ff,最后又逐步变弱,变成pp。整个作品通过节奏的变化来体现出一种神秘感,从极弱到极强,最后转变到极弱,实现鲜明的对比。在作品的尾声部分,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也逐步加强,尤其是在火车进入藏族之后,通过力度的把握来体现人们内心的激动之情。

第三,表演动作的设计。在《雪域向往》这一合唱作品应用了多处人声和手脚的配合,例如在122小节中,通过节拍对位的方式来进入各声部。同时,结合拍手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效果,保证声音的干脆利索。136小节以后,力度逐步加强,则要保证节奏的精准、紧凑。随着速度变快,对位节奏也逐步紧密,这时就需要节拍的衔接上进行严格训练。168小节中体现了火车通往藏族的阶段,此时则需要通过人声和跺脚的声音来模仿火车的车轮声。在进行《雪域向往》演唱时,必须要结合舞蹈的配合,尤其是体现藏族地区人们在高原上欣赏风景的场景。从合唱作品的节奏、歌词等方面来展现情感,并结合舞蹈动作的配合来充分体现出合唱作品当中所展现的藏族地区美好场景。

第四,指挥手势的设计。通过整个作品结构、声音、速度的详细分析来看,作为这一作品的指挥者,必须要通过合适的肢体动作来进行引导。这一作品属于奏鸣曲与变奏曲式的融合体,整体较为复杂、主题变化较多,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境。因此,针对这一作品在进行指挥时,必须要保证每一段落的速度与节拍精准,体现力度的强弱变化。从作品的开始部分可以得知人声与鼓先后模仿自然界的风雨雷声,需要指挥者面向合唱团的高声部来抬起右手,但力度不能太大,需要从左向右进行指挥,并由右向左来指挥提示团员中具体位置吹风方向。随后四个声部通过平和的力度进入,此时则需要注意气口较小,面向女高音来小幅度地抬起左手,并提示合唱团员的演唱状态。在演奏时也需要眼神注视男高音声部,提示其在合适的位置进入,并提示女中和男低音结合乐曲的变化来逐步进入其中。在20~27小节,此时的女高音必须要保证声音明亮,指挥者的手势则需要较大,并提示女高音的进入点。

第五,为了保证女高音的同时进入同时,需要保证其拍时清晰明了,节奏缓慢但不能停,为后半拍进行一定的预示。第49小节的旋律线条较多,可以结合二二拍的方式来保证整个音乐的线条感和流畅性,使得音乐节奏较为紧凑。

第六,在第89小节,这一作品展现了十分欢快的场景,借助于节拍对位的方式,保证五个声部同时进入。同时各个声部有相互独立,并重点突出男低音声部。在保证所有声部独立存在的基础上在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男低声部的发生特点,并结合手势来提示男低音的重音表演。

第七,三声中部乐段需要注意以pp力度进入之后逐步向右上倾斜,这一旋律较强,不需要严格地按照四四拍来进行指挥,而是需要注意音乐线条的优美感,并指挥女生声音的缓慢延伸。

第八,168小节之后,节奏开始变快,实现了由慢到快的变化,并注意男低音在第二拍、第四拍的重拍。随后为了展现火车从眼前飞速经过的场景,则需要通过手势指出四四拍,保障力度从f变为ff,突出节奏的紧凑性。此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带动合唱团的情绪,包括手臂、面部表情以及晃动的身体,但注意手势及其他肢体动作不能过大。尤其是避免动作太大引发的节奏变慢,此时应该注意带进节奏,并制造出狂欢的高潮,引导人们的情绪逐步推高,充分激发合唱团员歌唱状态的基础上,保证指挥的手势符合要求。

结 语

《雪域向往》这一作品在作词、作曲方面都具有十分浓厚的藏族音乐特色,甘霖在进行创造时,结合藏族音乐的特点及现代和声的风格,使得这一作品具有创新的理念。针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结合多种变奏的手法,体现了深远的意境。在进行演唱时,需要深入分析这一作品的曲式结构、作品风格以及和声特色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艺术处理,从而更好地诠释作品。■

猜你喜欢

女高音雪域声部
挑战雪域之巅
雪域时光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雪域家园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多声部视唱训练
家乡的月亮来看我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雪域高原
论爵士钢琴教学中的声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