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
2022-11-22刘菁
刘 菁
“四史”是对我国近代发展历程的提炼和浓缩,“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和学习“四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昭示着即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生要坚持“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的决心,坚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信心,激励他们为新中国更好地发展而树立梦想和信念。四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但能够增强“四史”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对“四史”学习和理解。还能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四史”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融入方面,“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是一个良好的载体。通过这一媒介载体,学生能够实现语文阅读能力与“四史”学习水平的“双重”提升。“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融合活动一方面可以构建学生对“四史”内容的具象化认知,让学生将生硬的理论文字与鲜活的事例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四史”学习和理解将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四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文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
一、聚焦学生需求,设计合理主题
“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需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分析学生所处的实际现状,如很多学生对“四史”的内容不够了解,对“四史”的学习价值与意义认知不够深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需求来实现学生对“红色文化”文本阅读的深入学习与探究,并从中感知“四史”的内涵,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对“四史”的系统认知。
例如初中课文《说和做》,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合理的活动主题,以促进“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融合。首先教师在《说和做》教学之前,为学生们布置任务——搜集闻一多先生所身处的年代特点材料,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其次,学生搜集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资料搜集情况和学生的建议,教师设计“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主题活动。以邀请学生讲故事的形式来探究闻一多先生的故事及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最后由闻 一多先生的事迹渗透四史知识——勾勒中国共产党人为新中国解放而不畏生死的伟大精神。
在具体设计“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融合主题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意见征集、主题表决、设定主题等步骤来进行。设定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以此来设计更生动有效的“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融合主题。
二、融入多元媒介,提升活动力量
在“红色文化”文本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多元媒介的融合,将多元化的媒介,如实物教具、火山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多媒体等融入进来,为学生打造视觉、听觉、触觉等于一体的“四史”学习空间,以增强“四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融合教学的活动力量。
例如,教学《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师为了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了解有关“四史”的内容,就可以融入多元媒介,如从火山短视频中检索到的渡江战役片段 (讲述的就是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故事)。通过带有声音、人物、音乐、画面的动态视频,学生能够从中探究有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雄伟气势、无畏气概,感受到党史、新中国史的不平凡历史瞬间。将以文本的语言研读与生动的场景观看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党史内涵的深刻理解。
在融入多元媒介方面,教师要分析具体的“四史”主题设定,在主题的引导下,引入最为合理的媒介。如有关党史理论知识主题的“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火山短视频检索到的有关“四史”的动态视频片段,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完善教学评价,增强活动效果
教学评价是总结“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经验,发现教学不足,掌握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丰富的评价形式能有效地调动评价主体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见。
例如在《最后一次演讲》教学时,教师就可嵌入完善的评价,去探究“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的效果。为了深化对《最后一次演讲》的认知,教师除了播放闻一多演讲的电影视频之后,还特地带领学生去拜访老红军,请他们为学生讲述解放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最后,教师引入评价机制,以了解学生对本次“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在评价方面,教师利用口头评价,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从中反馈他们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在评价主体参与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促进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如纸质实物问卷;访谈的形式;口头评价等。其次,在“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评价中,教师要设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如知识的丰富性、教育的深刻性、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等。
四、重视活动反思,助推活动完善
反思能够发现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教学中常见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基于实践总结,被普遍认为效果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对本节课进行系统的回顾和记录;二是结合“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对比教案设计,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三可邀请其他班级的教师听课,从中得到关于“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并由此进行反思研究,以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确保后续的活动不断完善。
例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时,教师采取了情境创设的方法,邀请学生分组模拟新闻联播主持人,以新闻播报的形式播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了增强氛围,教师还通过多媒体下载并现场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背景音乐。之后在具体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内容讲解中,教师为学生拓展了大量有关渡江战役的史料记载,并延伸到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战解放全中国的历史片段。为此,教师可进行活动反思,分析其中的不足与问题。如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学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学习到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再结合其他教师旁听给的建议,从中反思自己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如导入环节过于生硬等问题。
综上,“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具有多元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多积累、多总结。分析“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的经验,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实践中,聚焦学生需求、设计合理主题,融入多元媒介、提升活动力量,注重互动参与、提高活动效果,重视活动反思、助推活动完善,提高“四史”教育与“红色文化”文本阅读教学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