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系杂交稻赣优73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22-11-22陆晓清唐继生王世杰兰健源

耕作与栽培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稻全生育期杂草

陆晓清, 唐继生, 王世杰, 兰健源

(1.桂林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 广西 桂林 541199; 2.资源县资源镇农业服务中心, 广西 资源 541400)

赣优735(赣73 A/苏恢5号)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于2017年和2020年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76042、国审稻20206042),201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9210号),其适宜种植区域于桂林市包括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和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中稻种植。该组合于2017年开始引入桂林市资源县参加广西高寒山区中稻组自主联合生产试验,2020年列入自治区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资源点观测品种,并在该点开展人力拉动机械穴直播简比试验;在广西第16届“看禾选种”(桂北点)活动现场,被评为重点推荐品种;至2021年,已在全市示范推广面积0.46万hm2,是目前桂林市推广前景较好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之一。

1 产量表现

赣优735于2017年参加广西桂中、桂北一季稻和高寒山区中稻组自主联合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412 t/hm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3.68%;2018年续试,平均单产9.125 t/hm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6.19%。2018—201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9.781 t/hm2,比对照F优498增产3.92%。在自治区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资源县资源镇点,2020年和2021年开展机械穴直播试验,单产分别为7.773 t/hm2和8.552 t/hm2。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赣优735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大穗且着粒密,剑叶半内卷且挺直,穗颈节间较长,基部节间粗且壁厚。2020、2021年在资源县资源镇苗情监测点,连续观察2年平均值:主茎总叶数16.4叶,伸长节间数5.7个,有效穗数217.8万/hm2,株高123.9 cm,穗长22.4 cm,每穗总粒数166.2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7.3 g。

2.2 生育特性

赣优735在桂中、桂北作早稻或中稻,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6 d,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2.0 d。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1.6 d,比对照F优498晚熟1.7 d;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2 d,与对照丰两优四号相当。2020、2021年,在资源县资源镇监测点,4月26日播种,5月24日移栽,6月19日达到分蘖高峰苗,6月25日开始幼穗分化,6月28日拔节,7月26日始穗,7月31日齐穗,9月7日成熟,全生育期134 d,其中穴直播的生育期比手插秧提前2 d。

2.3 抗 性

2017—2018年,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和微生物所两年抗性鉴定结果,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0、5.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两年)致病Ⅳ型3级、3级,致病Ⅴ型3级、3级;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020、2021年在资源县资源镇监测点,穴直播未出现倒伏,且未发现白叶枯病和穗颈瘟,但均发生3%以下的黑条矮缩病株。

2.4 米 质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0%,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66 mm,碱消值7级,长宽比3.0,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GB/T 17891—2017)一级标准。外观米粒细长,晶莹剔透;米饭松软,适口性好。

3 机械穴直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3.1 机械选择与农资准备

选择宽幅为2 m、有8个壶的可调节鼓型播种壶人力手拉式穴直播机。准备赣优735种子17.25 kg/hm2,以及适量的敌鼠钠盐、丁硫克百威、丙草胺和二氯·双草醚等农药与除草剂。

3.2 直播时间

赣优735作一季中稻种植,直播时间可在4月20日至6月10日,具体根据当地耕作制度的茬口、气候与灌溉条件等确定,播种期气温需要稳定通过15 ℃以上,且未来3 d无大到暴雨天气。山区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

3.3 整地平田

在播种前15 d以上第1次翻耕,让绿肥和杂草充分腐熟沤烂灭茬,以提高土壤软化质量。耕后实施浅水诱草,在播种前3 d撒施基肥,再通过2遍旋耕翻耙平整田面。直播田要求田面平整,高度落差在1 cm以内,否则积水处影响出苗,造成严重缺苗。除开好厢沟外,对面积较大的田块还需开“井”字沟和四周环沟,做到全田排干水时无明显积水处。田泥不宜太干或太稀。待全田自然落干水后,低处有盖泥薄水即可播种。

3.4 精量播种

调整好穴直播机的播种密度和每穴播种粒数。鼓形播种壶是一种简易的排种装置,即在壶上开孔,随着壶的转动,种子自然落下。简易穴直播机的株距固定,多为16 cm不能调节;行距可调节,针对生育期较长的赣优735,将2 m长主轴上的8个壶取下2个,再调均匀行距,行距即为33 cm。播种密度为18.9万穴/hm2。为了使播种均匀、连续、成行,不发生缺苗断垄现象,重点需调整好拉动时出种口每次落粒数量,且以短芽播种质量较好,需提前2 d浸种,催芽程度以露白为宜。将催好芽的种子装入每个播种壶,每个出种口调至中档位置,先在干净的水泥路上行走50 m,计数落种粒数,计算出平均每穴播种数量。根据赣优735种子千粒重计算,计4.37万粒/kg。通过多次调节每个出种口的档位,再拉动行走,经观察及多次计数和计算,当每一个出种口落种芽数较均匀,平均在4粒/穴左右时,即可固定出种口档位,移机至大田开始正式穴直播。

3.5 防鼠防鸟

播种前5 d选用敌鼠钠盐、胆钙化醇等鼠药,在田间普遍投放药1次。此外,从播种至出苗,采用鼠笼、鼠夹、电猫、粘鼠胶、围栏等多种措施,防止老鼠偷食直播稻种。在播种前,对露白的种子用丁硫克百威拌种剂拌种,每10 g拌种1.5 kg防阻鼠鸟,并对稻飞虱、稻蓟马有15 d防效。采用渔网等多种设施和方法驱鸟防鸟。

3.6 杂草防除

直播稻露田时间长,杂草发生快而多,及时精准杀灭杂草是直播栽培成功和获得高产的首要措施[1]。采用“一封二杀三补”方法,在直播后3 d内用50%丙草胺300 g兑水225 kg/hm2,均匀喷洒厢面,封闭杂草;在3~4叶期用27.5%二氯·双草醚80 mL兑水450 kg/hm2喷雾,在喷后24 h复水;在幼穗分化前对除草未净的地方,针对性地选择对口除草剂进行补杀杂草,如选用“游稗双飞”(双草醚和吡嘧磺隆复配剂)600 g兑水450 kg/hm2,施药后1~2 d灌水,保持3~5 cm水层4~5 d。

3.7 肥水运筹

根据赣优735生育特性及直播稻需肥特点,按照比手插稻增加约10%施肥量标准,施氮总量控制在200 kg/hm2左右,N、P2O5、K2O 比例为1∶0.5∶0.9,其中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6∶4左右。施足基肥,直播前结合耙田施复合肥(15-15-15)375 kg/hm2;分次施好追肥,3叶1心期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90 kg/hm2;此后到抽穗前,每隔25~30 d追施蘖肥或穗肥1次,共约3次,每次用量尿素90~180 kg/hm2、氯化钾75~150 kg/hm2或等量复合肥,具体施肥的时间和用量根据叶色变化确定。当群体茎蘖数达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晒田1次。在整个生育期内,除施肥、用药和孕穗抽穗扬花等水分敏感期采取浅水灌溉外,其他时期田面基本不建立水层,保持湿润状态,如每次灌水层2~3 cm后,落干保持3~4 d,如此反复,直至成熟。

3.8 病虫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控制其进一步危害。赣优735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等,可用40%丙威·10%噻虫胺300 g和5%阿维菌素450 g兑水750 kg/hm2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化螟等,用50%苯甲丙环唑300 mL/hm2兑水750 kg喷雾防治纹枯病。根据病虫发生周期,全生育期共施药防治4~6次,以确保茎、叶、穗均无伤害。

猜你喜欢

中稻全生育期杂草
拔杂草
杂草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拔掉心中的杂草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