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安全检查共性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2022-11-22朱晨华洪雷费咏麟
朱晨华 洪雷 费咏麟
(1. 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辽宁 大连 116000;2.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 316000;3.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0 引言
港口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港口危险货物吞吐量不断扩大,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储量亦快速增长。一旦在运营过程中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很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惨重的人员伤亡。因此,笔者结合在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的实践经历,梳理了可能造成重大隐患的共性问题,同时分析研究了共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最终提出了改进措施。
1 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对于港口石油化工库区经营企业安全管理要求的持续提升,港口石油化工库区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普遍有较大提升,但根据笔者在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的实践经历,目前仍存一些共性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养相对较低、合规性安全风险较高3 个大方面。
1.1 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1.1.1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1)共性问题。港口石油化工库区经营企业均建立有安全管理体系,但很多企业依然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与实际管理脱节的问题。
2)原因分析。2021 年9 月1 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将原有条款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修改为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从法律的角度说明,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专职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要落实的责任。对此,企业需要在全面理解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内涵基础上,充分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规范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行为[1]。然而,实践中部分企业还没有完成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转变。
1.1.2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1)共性问题。有关特殊作业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危险作业审批流于形式,不重视现场确认,或缺失确认环节;危险作业管理记录(作业票)填写不严肃、不规范;危险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监护缺失、验收缺失等。
2)原因分析。一是安全职责错位。特殊作业审批过程中,许多需要签字确认的负责人认为“特殊作业票只要安全部门认可就可以了,我们就是走了流程”。这也是目前很多从业人员对于安全认识存在的误区,即安全是专职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很多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贯彻,安全责任不能真正落实到人头,进而使得作业票审批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辨识风险、预防风险、管控风险的作用。二是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很多从业人员将各种事故的发生解释为“偶然”,存在侥幸心理,对于特殊作业过程中风险的辨识、管控停留于书面应付,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1.1.3 相关方安全管理不到位
1)共性问题。相关方安全管理中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缺少对相关方的安全生产资质准入审查,如相关方的从业资质和受托业务不匹配;被动型管理或事后管理,未能严格对相关方进场人员、设备机具、材料进行全面核验,或无相应的安全确认记录;未能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督促相关方履行安全职责,存在奖惩缺失,或奖惩与安全考核不对应等。
2)原因分析。一是承包商安全监管责任不清。通常来说,企业根据组织机构的划分,对于承包商资格审核、招投标、进场工作等多个环节的监管分属多个部门来完成。但很多企业对于相关方的安全监管责任不清,认为是安全部门的责任,导致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管责任界定不清,进而使得很多部门未能落实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管责任。二是承包商从业人员安全素养偏低。受薪酬待遇、专业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制约,承包商的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普遍偏低,这也给企业安全监管、规范施工作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1.2 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养相对较低
1.2.1 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
1)共性问题。在实践中,很多一线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学习能力较差,且缺乏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对于安全规章制度很难遵守和贯彻执行。
2)原因分析。一是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一线员工安全素养的主要手段,部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设置较为随意,未有效识别培训需求;部分企业内部安全培训能力有限,安全培训内容脱离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或常年不更新,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和时间均无法保证,最终演变成“走过场”和“留痕迹”。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未落实。部分企业未有效建立、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不严肃,流于形式,使得从业人员无“红线”意识,甚至对于“三违”问题见怪不怪。1.2.2 一线从业人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1)共性问题。很多一线从业人员对作业货种的危险特性和处置要点掌握不足;对于应急物资和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熟练程度参差不齐。
2)原因分析。一是应急体系不健全。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而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配备有效的应急物资,或没有确保应急管理体系良好运行,进而导致很多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二是应急演练流于形式。目前企业应急演练大多是根据自身应急预案拟定好演练脚本,相关人员根据演练程序配合好应急演练。然而,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仅仅依靠这种演练模式,往往无法暴露出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改进。
1.2.3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和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1)共性问题。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局限于工作分工,对安全要素的整体把握及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掌握情况较差;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有限,对安全隐患发现能力不强,“不愿干不会干”问题突出,导致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安全监督不严;部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新入职和新转入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推进。
2)原因分析。一是安全管理人员薪酬待遇与安全责任不匹配。部分企业生产作业场所较多、安全风险高,但安全人员配备不足、安全人员之间管理责任不清晰,特别是薪酬待遇较低,造成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不高,流动性较大。二是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安全素养不高。实践中,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偏低,自身专业提升有限,无法及时适应安全方针政策、执行标准法规的更新,导致其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1.3 合规性安全风险较高
1)共性问题。合规性安全风险通常发生在相对建设时间较长的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因法规要求“升级”造成不合规;储罐、仓库等改变储存介质导致火灾危险性升级或适用标准变更,但未履行相关手续违规使用;由于港区整体建设、后期交由不同单位运营等历史原因引起的不合规问题,如安全间距、港区消防、港区道路/围墙等。
2)原因分析。一是法规更新,要求更加严格。近年来,我国很多法律法规的更新内容中,对于安全方面的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对于建设年代较长的港口石油化工库区来说,限于周边环境、平面布置以及企业性质、规模等因素,部分提升要求难以实现,进而造成了不合规问题。二是变更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由于市场或自身经营原因,将已建储罐、仓库改变储存介质,但变更过程中,管理不到位,未能辨识出变更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导致变更项目的火灾危险性升级或适用标准变更,进而产生不合规问题。三是历史原因。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库区建设时为整体建设,后期交由不同单位运营,产生了港口石油化工库区之间的安全间距不足、消防设施需共用无法设置围墙等问题。
2 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安全风险防控应对
通过对上述共性问题的深入剖析,本文对于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安全风险防控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2.1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人数及薪酬待遇
一方面,相关责任部门应组织专业团队调研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在经专家论证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法规标准的角度,提高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人数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人员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薪酬待遇,促进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2.2 厘清安全责任边界,夯实企业主体责任
1)企业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厘清与属地内其他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安全责任边界,可通过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的形式,明确各自安全责任,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牵头成立专班,组织全体员工梳理各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如何落实自己的责任制,汇总整理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企业应采取内部或外聘专家评审的形式,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覆盖每个层级、每个岗位。
3)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应认真履职,引导带动员工自觉遵守、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把制度落实到位。对于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安全责任的部门,以及在安全工作上不尽职、不尽责的人,应进行严格考核,落实“无后果追责,有后果从重”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层层落实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企业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
2.3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员工安全素养
1)企业应积极宣贯讲解安全生产工作最新的形势和方针政策,使全员特别是各级管理者正确理解“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等方针政策的深刻含义,充分认识到本岗位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责任,纠正安全职责错位等错误认识。
2)企业应加强对全体员工体系文件的培训,落实执行层面的部门责任和岗位责任分工,使得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同时采取外部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多种培训方式组合等形式,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2.4 加强合规性专项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风险
企业应依据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识别、评估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并进一步深挖致险因素、合理划分安全风险等级,加强风险的动态管控和预测预警。在此基础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牵头成立专班,落实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识别和转化工作,确保体系文件本身的合法合规性。同时,还应发动全体员工对系统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进行审核,确保体系文件的执行效率和可操作性。
2.5 引入高科技手段,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企业应借鉴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从港口石油化工库区实际出发,推动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3 结语
总之,在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必须重点关注随之带来的安全风险,及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