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我国乡村振兴建设

2022-11-22简荣玉范玉仙

现代交际 2022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战略文化

□简荣玉 范玉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9)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不平等发展现状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结果。乡村振兴战略对促进城乡平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道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我国乡村振兴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皮埃尔·勒鲁指出:“‘平等’这个词概括了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进步,也可以说它概括了人类过去的一切生活。”[1]人类从未停止对平等这一社会价值的追求。几千年来,我国经历了古代传统的平等观到近现代的平等思想,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现阶段平等思想的发展与转变,实现了精神上平等到现实中平等的追求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一重要研判为我国今后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我国仍面临城乡差距大这一突出问题。整理2011—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14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超过农村2.5倍,城镇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近十年来,我国城乡消费水平比一直大于2,在2013年前甚至一直高于3;此外,我国城乡在图书馆、人均医疗床位等公共服务方面亦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依旧处于发展中的不利地位。究其根源,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导致乡村发展权丧失、对农民城市权利的忽视和剥夺,导致城乡两个发展空间的不平等。[3]80-96为有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国于2017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不仅承载着新时代乡村现代化的使命,还是改变农村、农业、农民在发展中不平等地位的重要着力点。除积极展开实践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学科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热点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等。如魏后凯强调乡村振兴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也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在内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需要重视城乡融合、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4]许多学者对乡村振兴中的旅游业发展、政策衔接、乡村教育、人才引进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刘守英、熊雪峰指出,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理论的缺乏。[3]80-96虽然有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思想时提及乡村振兴,但并未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深入研究。已有学者注意到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城乡不平等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但从平等视角展开的研究较少。侯惠勤指出,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可指导我国社会建设中出现的不平等问题。[5]我国学者或研究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的丰富内涵,或通过与其他平等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或集中于分配领域,强调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在分配领域的指导作用,或用于指导我国现实问题。无论研究主题如何变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都毋庸置疑。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指导我国乡村振兴建设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理论基础,梳理其内涵,在明确其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后进一步以其为指导思想,进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尝试提供乡村振兴研究的理论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并没有用专门的文献或著作来论述平等,但平等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了当时已有平等思想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彻底的、完整的、指导全人类解放和帮助“现实的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平等观。马克思恩格斯在撕开资本主义虚伪面纱、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过程中创设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从科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阐释了平等:“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6]马克思关注的是“现实的人”,人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平等的内容和水平是历史的,由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带来这一崇高社会理想的真实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第一次对平等进行科学的阐释。他们严厉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权利平等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是虚假的、形式上的平等:表面看来所有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工人并不能与资本家享有同等的交换权利,除出卖劳动力外,工人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工人的生存权被资本家所掌握。无产阶级追求的平等目标是实现人类解放,这种平等直接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平等的根源。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资料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平等地占有,每个人可以平等地使用生产资料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按需分配、实现“人的自我实现”[7]。在这一社会,人的劳动、生产直接属于社会,人们可以实现实质的、结果上的平等。这一平等不仅主张经济平等,也强调发展权利、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平等,内涵十分丰富。[8]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涵包括以下部分:

1.平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平等观念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平等的形式、内容受到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恩格斯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9]西方从早期的自然平等观,到基督教的神学平等观,再到近代的权利平等观,无一不反映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中国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封建社会平均主义的诉求转变为新中国成立后对民主权利的追求。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机会是平等的,可以实现按需分配并尽自己最大能力对社会做出贡献,实现最大范围、最高层次的平等。因此,平等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虚幻的,而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

2.平等是多维度的

首先,与资产阶级主张的交换平等不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不仅主张经济地位的平等,还要求政治权利、文化等多方面的平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主张消灭资产阶级剥削的存在基础,即“消灭竞争、私有制和一切差别”才能获得解放。[10]412-413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不再是获得收入的唯一来源,而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人们的劳动成果直接归社会所有,每个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得以体现,人们能获得经济上的实质平等。其次,马克思明确表示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权利平等与政治平等密切相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平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亦是建立在交换关系中的形式平等,经济基础上的不平等使得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无法平等,资本主义的权利平等只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商品经济和本阶级利益的手段。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权利平等,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必然战胜资产阶级的平等观点。最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民族不平等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私有制下,不同民族无法平等地享有发展机会,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压迫难以避免,消灭私有制是实现民族之间真正平等的唯一办法和根本途径。此外,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史中的瑰宝,各民族都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民族一律平等。

3.自由平等发展是平等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真正的平等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以实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273。在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历史环境中,由分工和异化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不复存在,牺牲个人发展换取社会发展的情况亦不会再发生,人的差异性需求、个性化发展均能得到满足和实现,社会关系高度和谐,剥削关系将不再成为人们的束缚。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可以按照个人意志选择生活方式,个体对于物质、精神和发展享受的需求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人们能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最高程度的平等得以实现。

除了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还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和现实性。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捍卫无产阶级利益而斗争,其平等观也必定是无产阶级的平等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时代实行的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不合理制度,其平等也只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最终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按需分配”。这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革命性的体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最鲜明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唯心主义平等观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从唯物历史主义出发,认识到了平等的性质、内容与社会实践直接相关,认为实践是平等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平等观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实践的方法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实践的指南和方法论,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强调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承认人客观存在的差别,提出“权利应当是不平等”的观点,主张社会产品在分配前为应对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做必要的扣除,为丧失劳动力的人设立基金等。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的思想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直接将平等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是我国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意识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实现城乡统筹可以从城乡规划、公共基础以及让农民享有更多经济权利、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等方面入手。在已有认识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现实,我国最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期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是更高层级、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乡村发展指导,将三农问题提到了战略的地位高度。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渗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调节发展不平衡即是其中之一。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着内在的、深厚的联系。

1.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力图实现“一切人”的平等,帮助人们实现自由、平等的发展。但马克思所要求的平等并不是平均,亦不是完全的、绝对的平等,而恰好是一种相对的“不平等”。马克思承认每个人在素质、能力等方面天生的差异,认为要依据每个人的特性与差异来提供其所需要的机会和条件,即主张只有承认自然的不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11]这一观点体现了唯物史观中人的主体地位,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价值取向相一致。

乡村振兴始终强调振兴依靠人民、振兴为了人民、振兴成果由人民享有,将乡村和农民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要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建设、文化传承与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不同乡村的差异性;战略推行的目标是增强农民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强。从宏观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调节我国区域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全国人民的平等;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一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保障农民更好地享有政治平等、文化平等。

2.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多专业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这一战略为何提出即生成依据、内涵意蕴、现实推进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对策等,而对乡村振兴的理论支持的研究则较少。通过整理已有研究发现,学者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等理论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并将这些理论作为此战略的理论支撑。

科学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公共政策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是公共政策的灵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肩负着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使命,自身亦具备理论的科学性、完备性和预见性。我国将国家发展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更是以社会平等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的平等思想进行了不同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铲除了社会不平等的经济根源;邓小平提出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平等提供了物质基础,指明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要求,并进行一定的政治体制改革;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主张实现人们在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上的平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我国的实践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指导渗透到多方面。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既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依据,亦能作为战略推进和实施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目标、实施路径、结果评价等多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指导,使战略体现出理论的科学性和平等性。

3.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表达

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政策形势,用于在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价值取向、制定、执行中均体现了平等的思想和追求,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涵、特征和现实要求。这一战略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乡村不断衰落这一重要现实背景下提出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一直坚持的唯物史观。乡村振兴将产业振兴作为战略推进的首要任务,通过产业创新、品牌创新、产业融合等方法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建设方向与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的要求一致:“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10]243此外,乡村振兴更加关注农民权利的平等享有,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环境建设、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文化振兴等多方面措施来保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经济权利、生态环境享受权利、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直接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及内容的多维性。因此,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表达,同时也促进了这一思想理论的进一步中国化和不断丰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建设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期望和目标。乡村振兴要求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2]其中每一个要点均与“平等”相关。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确立了新发展阶段中农业的优先地位,通过对重点关注地区和重点关注人群多方面的“优待”,最终实现“平等”的目标和结果,亦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作为科学指导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武装头脑,将平等思想融入乡村振兴建设。首先,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检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平等思想;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我国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规划做出的重要部署,在具体推进产业振兴、四化改革之前要根据地方情况,做到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有效助力战略实施。其次,要做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会随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以我国制定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为导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还要积极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使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再次,要始终将习近平平等思想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在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社会公平,在实现经济平等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将平等思想内嵌于执政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保障人们政治权利的平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高度关注,要求对弱势群体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更为清晰、明确的指导意义。

2.做好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指导下的乡村振兴,应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进行,从乡村经济建设入手。

产业振兴能改变乡村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首先,要充分认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中的意义。基础性的农业技术门槛低,能为部分学历低、缺少专业技术的农民提供工作依托;同时将数字技术与农业结合,发展数字化农业,顺应农业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大趋势,促进乡村农业的发展转型,即发展传统农业与培育新型农业产业两手抓,兼顾不同技术水平农民的就业情况。其次,政府要做好市场服务与宏观调控,政府各部门之间要注意统筹与协调,为产业振兴与乡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政府服务不仅能为乡村产业项目的确定提供科学的规划与指引,还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财政支持,为产业发展清扫资金障碍。再次,要做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适合的、专业的、小而精的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品牌特色,弥补乡村产业特色不突出、品牌不强大的缺陷。贵州省榕江县、河南省洛宁县等地纷纷利用当地非遗文化,开展了特色文化助力振兴、特色文化精准扶贫活动,受到游客的热烈追捧。最后,要注意产业振兴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对人才回流、人才返乡的鼓励,以人才培养人才、人才带动产业。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如合肥市的“三瓜公社”,在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据“互联网+三农”的理念,既修复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一二三产业,把乡村田野打造成有特色、有收益的特色小镇。

3.做好乡村统筹治理,激活农民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不仅强调经济地位的平等,也注重政治领域的平等。周庆智指出,乡村贫困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权利的缺失造成的。[14]虽然我国一直尝试统筹城乡发展,但始终没有消除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农村”不仅包含了地域概念,也包含了政治概念,“农民”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个政策身份。由于农村人口流失、机制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农民的权利陷入不平等状态。

要针对乡村人口权利缺位与失衡的原因,促进乡村政治建设。首先,要激发农民参与公共事务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开发、开放公共活动空间,为村民提供交流、合作的政治性、生活性、生产性空间;保障村民选举权、知情权等基本政治权利,健全村委会民主决策机制,实现基层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加强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教育宣传使村民接受并内化乡村建设的主人翁角色,从而自觉地投入乡村治理。其次,村庄的干部要厘清治理任务,发挥治理作用,做好村庄统筹治理。作为村庄事务的管理者,村干部是留守农民能力提升及现有资源开发的主要带领者。要合理调动村庄的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在挖掘物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注意人才队伍的组建,以克服村庄资源禀赋不强、活力不足的困境;要改变治理方式,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缓解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紧张关系,构建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最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导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凝聚动员功能和政治服务功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党的精神的宣传者和广大农民的服务者,引导农民自觉贯彻党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把乡村振兴战略转化为乡村振兴实际行动。目前,我国多地实行“党建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多主体模式,在党组织强有力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的组织保障作用,同时挖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发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教育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主张的平等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文化平等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受多重原因影响,我国农村的文化资源质量、数量长期不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如城市完善。随着经济收入提高、文化认知改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发生了转变。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争取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这有利于满足农民不断变化的新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平等地位。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一是要增加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文化服务。要利用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增加农村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室、舞蹈广场等具有公共文化性质场所的数量,保证群众对文化的基础需求;要利用线上信息收集与反馈平台,有效征集、整合群众的文化需要,有针对性地满足村民差异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要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扎根土地、积极向上、为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二是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乡村教育不仅能改善乡村文化环境,更是培养优秀人才、助推乡村振兴长期化的基石。办好乡村教育,要协调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要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理想、有信仰的优质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助力;要扎根乡土,充分利用乡村的文化资源,做到教育有特色、教育来自农村、教育服务农村;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助推优质人才培养。总之,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建设主体,发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三是要特别注意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民族地区乡村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生产实践等均有一定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经济发展水平也与其他地方存在差距。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建设前期存在进程缓慢、难度大甚至引起矛盾和误解的可能。因此,在进行民族地区的文化振兴时,应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民族特色文化为抓手,盘活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产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聚焦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程度,以民族特色为核心,借助数字媒介,构建乡村品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亦为民族文化注入新活力。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形式平等的超越,强调实质的、多维度的平等,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和现实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仍然存在的城乡差距,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入手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是这一思想的现实表达,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此外,还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建设主体统筹、做好生态保护宣传服务等方式来进行乡村生态建设,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战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谁远谁近?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