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功能研究
2022-11-22于海飞
□岳 琳 于海飞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二次合作拉开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序幕。为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做好抗战群众政治动员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政策,晋察冀军区组建了首个以表演革命戏剧、音乐、舞蹈等为政治动员载体的新型官方剧社,承担起动员群众的重要任务。八年全面抗战中,抗敌剧社在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抗战、生产、军民融合中表现出极强的政治性与组织性、大众性与艺术性、主导性与影响性,在启迪民智、策反敌军、促进边区解放与发展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力量。以史鉴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本文正是通过对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功能分析,明确文艺团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文化战线的强大动员与凝聚力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发展、政治交流、民族团结等事务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晋察冀抗敌剧社的创建与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对民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之中蕴含的强大力量。他强调,“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广大人民群众,有待于我们宣传、鼓动和组织动员”[1]。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民,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2]480因此,做好边区群众的思想启蒙工作是根据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晋察冀军区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思想的指导下,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组织建立了第一支政治宣传队,以组织动员群众进行生产抗战。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首支政治文艺宣传队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更名为抗敌剧社。“1939年初到1945年,晋察冀抗敌剧社在党的领导下,逐渐成为晋察冀边区剧社中建制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阵容最庞大、创作成果最多的一个剧社。”[3]45
“抗敌剧社自成立那天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事宣传工作的。”[3]461942年8月,聂荣臻基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对抗敌剧社的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确立了抗敌剧社创作的工农兵方向。根据聂荣臻司令的指示,抗敌剧社的革命工作者深入群众,积累素材,写出了《子弟兵和老百姓》《李国瑞》《战斗里的成长》等话剧,其中《战斗里的成长》就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的讲话精神排演的一部话剧。从1939年到1945年,抗敌剧社创作演出一百余部各种形式的戏剧剧本。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抗敌剧社完成了凝聚群众、抵御外侮的政治动员任务,9月便随军进驻张家口继续从事党的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内容
1.动员群众参加生产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向军队提供物资、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动员群众按时按季做好春耕、秋收工作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各宣传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1938年5月13日《抗敌报》发表的社论《边区春耕运动的检讨》中指出,“各地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春耕宣传,动员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使群众明确今年春耕的特殊意义。”[4]同时,还要组织相当一部分贫困农民,积极动员他们进行春耕生产,为他们的粮食供给提供保障。1938年8月21日,《抗敌报》发表社论《武装保障秋收》,文章指出要动员、组织一切人民进行秋收,“老年、幼童、妇女,也应该积极参加到秋收中”[5]。为落实我党关于动员春耕秋收的政策,1938年3月到9月,抗敌剧社积极宣传,并在联大文工团《参加八路军》活报剧的启示下,酝酿并创作了以动员春耕生产为内容的、歌舞融合的多形式大型活报剧《生产大活报》,该剧成为剧社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对动员群众春耕生产,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后,抗敌剧社认识到剧本创作一定要深入群众,坚持文艺作品的“工农兵”方向。1943年,剧社积极开展“下乡、入伍”活动,并在实践中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反映生产运动的话剧《挑渠放水》。在进行文艺创作的同时,为了缓解敌寇封锁造成的困难,剧社成员积极投入生产活动中,帮助边区群众渡过难关。
2.动员群众投身抗战
在动员当地群众做好春耕秋收生产工作的同时,抗敌剧社积极动员当地儿童、青年、妇女参加到抗战活动中。以妇救会、儿童团、青年抗战组织为代表的特殊团体,成为边区抗击日寇的新生力量。1938年9月《抗敌报》发表的社论《加紧战争动员粉碎敌人围攻》指出,“我们要胜利地粉碎敌人的进攻必须十倍百倍地加大战争动员,边区的人民应该立即普遍地进行战时教育,彻底肃清太平观念。”[6]为解决军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边区民众和军队的形势教育,加紧战争动员,1939年夏,抗敌剧社组织编演了配合时事教育的活报剧《青年进行曲》和《国际风云》等。由刘佳同志创作的抗敌剧社首部独幕剧《到山的那边去》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该剧描述的是冀中地区人民为保障八路军夜间行动不被敌人察觉,相约杀掉守夜爱犬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情深,同时也展现了冀中人民抗击日寇的牺牲精神。1940年,为动员青年和儿童积极主动参军抗战,剧社相继创作了反映青年参军热潮的歌剧《当兵去》、大型儿童剧《儿童万岁》,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
“1941年3月,为庆祝三八妇女节,促进妇女解放,鼓励妇女自觉参加到抗战队伍中,抗敌剧社创作并出演了对比新旧妇女生活情况的大型活报剧《哭与笑》,同时在《雷雨》排演结束后创作了以动员青年参军为内容的三幕歌喜剧《弄巧成拙》。”[3]47该剧讲述了新婚妻子支持丈夫参军的故事,鼓励青年参军抗战。这部歌剧以通俗易懂的唱词和悦耳动听的唱腔,成为此后两年表演频率最高的剧目。
3.动员军、政、民融合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用于武装斗争,积极做好军民融合,建立良好的军、政、民关系。《抗敌报》在社论《论部队的团结和军政民的团结》一文中指出,“我们在一年多的抗战经验中已经得到教训,无论在何时何地,军、政、民团结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华北抗战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我们是军、政、民融合的模范区之一,我们必须付出千百倍努力,树立军、政、民的亲密的、牢固的团结。”[7]194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暨抗日战争四周年,抗敌剧社与边区其他兄弟剧社联合出演了一部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大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前进》。该剧以自然山川为戏剧舞台,以花鸟鱼虫为表演道具,驻地官兵与群众共同参与表演,展现了一派军民相拥的喜乐景象。1942年后,在延安整风运动、“反扫荡”运动的推动下,抗敌剧社创作并排演了大型话剧《子弟兵与老百姓》,深刻地揭示了扎根人民群众、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性。“这一剧目后来成为剧社的代表性剧目,也是解放区戏剧作品中正面表现敌后人民战争的一部代表作。”[8]53
4.动员群众对敌开展政治攻势
聂荣臻曾在《论敌后抗战》中说道:“我民族自卫战,必须为全面性之总体战,为军事、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复杂配合之战争,若根据单纯军事观点去组织统一战线,决难致胜。”[9]抗日战争中后期,抗敌剧社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深入敌占区,对敌开展激烈的政治攻势:坚持打击与策反相结合、对敌投放“慰问袋”并在敌占区表演革命戏剧,如《糖》《弃暗投明》等,瓦解敌军意志。“剧社通过全面宣扬党的政治主张和边区的幸福生活,强化了边区的民族主义形象和正当性基础,彻底打败了日伪军的思想战,广大群众抗日信心日益增强,日伪军和伪组织人员则感到前途迷茫,甚至妄想求助于鬼神保佑。”[10]同时,“剧社还经常来到沦陷区演出,‘百姓在危险之下看我们的戏’要‘八路军和共产党告诉我们日子怎么过’,通过揭露游击区和敌占区的具体事件,给民众指出新的道路,告诉他们如何为了生存而斗争”[10]。
抗敌剧社开展的积极对敌政治攻势不仅打破了敌军的思想欺骗,同时极大程度动摇了敌军军心,突破了敌军最后的心理防线,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特点
1.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
抗敌剧社是走工农兵路线,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大众剧社,这体现了抗敌剧社鲜明的专业性与大众性。
第一,抗敌剧社成员的专业化程度高,剧目创作和排演能力强。创设初期,剧社大多由军队的文艺宣传员联合当地的知识青年及各机关的文艺爱好者组成,将宣传队正式整编为剧社后,陆续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演员加入其中。虽然创设初期人员较少,但组建了戏区、舞蹈、音乐、书画四个宣传队,共同开展日常的宣传、动员工作。随着后期的发展和壮大,剧社的专业化程度显著增强,发展成拥有美术组、创作组、合唱组、儿童组的专业化、高水平的宣传机构。此外,剧目的排演和创作也具有专业性。“抗日战争时期抗敌剧社共创作出一百余部经典作品,成为创作成果最多的一个剧社,1939年到1949年仅各种形式的戏剧就有174部,演出140部。”[3]49
此外,它的专业性还体现在演员有极强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1941年12月7日,党中央提出向日本军队和日本人民展开政治宣传,抗敌剧社的成员分成几个小分队加入战斗。他们坚持战斗与演出相结合,集中力量戳破敌方“宣抚班”的谎言。在这场政治攻势中,抗敌剧社共去过敌占区的几十个村子,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创作了几十个小节目。
第二,文艺作品扎根群众、反映群众、服务群众。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斗争事业服务,深入斗争实践,创造出贴合实际的精品佳作”[11]35。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党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抗敌剧社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演员们纷纷深入群众,在农民子弟兵中寻找创作原型,在与人民群众共同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其中,《子弟兵与老百姓》《戎冠秀》《李国瑞》等均成为反映军民鱼水情深、宣传优秀模范的经典作品,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此外,这种大众性还表现在戏剧表演中群众的广泛参与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跟着聂司令员前进》。这次演出真正实现了扎根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不仅增强了军民凝聚力,同时也坚持了文艺创作的工农兵方向,将人民融入戏剧,用戏剧教化人民。
2.政治性与艺术性相促进
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文艺问题与政治问题进行分析,他指出“文艺作品既要坚持艺术性又要坚持政治性,将艺术和政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11]41。抗敌剧社在抗战期间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进行政治动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革命戏剧”。革命戏剧是在抗战时期产生的一种具有政治功能性的文艺形式,其种类多样、形式繁多,主要包括话剧、独幕剧、活报剧、儿童剧、京剧、报道剧、秧歌剧等,是抗敌剧社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抗敌剧社的创作和表演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性,而且多种的文艺形式也展现了不可忽视的艺术性。
第一,抗敌剧社是党的政策的落实者和传播者。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全民抗战,抗敌剧社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及抗战政策,积极教化动员群众进行生产生活和革命活动,是抗战过程中与军队相辅相成的重要的 “文化武器”。其中,排演革命戏剧是政治动员活动中最主要的文艺形式。在创作剧目时,抗敌剧社将形势政策教育融入文艺作品创作中,积极动员群众生产、参军,激发群众共同抗击日寇的热情。1939年,为传播中国共产党促进妇女解放的精神,抗敌剧社创作排演了大型活报剧《哭与笑》。该剧运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对照了新旧社会妇女的命运与处境,进而激发根据地妇女的解放和独立意识。《王老五逛庙会》是抗敌剧社配合“双十纲领”的宣传而创作的。该剧运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曲艺形式,如京韵大鼓、单弦、凤阳花鼓、相声等,将各项条款改写为朗朗上口的曲艺段子,受到边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抗战的吃紧关头,党中央下发命令要求各根据地对日军士兵和日本人民展开宣传教育,动摇敌军军心,达到瓦解敌军的目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响应党中央号召,迅速展开对日强大的“政治攻势”,派出演出队深入“敌后的敌后”,在武装掩护下到敌区的集镇上用文艺的形式进行宣传。其中,话剧《红枪会》、独幕剧《糖》及歌剧《弃暗投明》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对瓦解敌军军心、鼓励战区人民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革命戏剧也成为服务、慰问士兵,教化干部的重要方式。无论是1941年春节前夕为慰问一线士兵演出的话剧《日出》,还是京剧团成立后与戏剧队、音乐队共同出演的传统京剧《失空斩》都收到不错的反响。
第二,艺术性是抗敌剧社的本质属性。抗敌剧社拥有舞蹈队、音乐队、戏剧队等专业队伍,它们在相互合作中共同进行根据地的抗日宣传活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各个团队通力合作,各施所长,将多种文艺形式如话剧、独幕剧、活报剧、歌剧、舞剧、京剧等运用到革命戏剧的创作与排演中,在动员根据地群众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审美趣味。此外,抗敌剧社的艺术性还体现在积极参与大型话剧《母亲》《日出》等经典剧作的重新排演,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文艺团体相互交流和借鉴。“尽管‘演大戏’受到过非议,但是它不仅有利于满足干部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戏剧的发展,提高了剧社的专业化、整体化水平。《母亲》与《日出》的演出不仅开阔了演员们的艺术视野,同时与兄弟剧团的艺术交流以及一年来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介绍、翻印和学习,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世界各国经典名著,整个剧社呈现出一种对艺术方法、技巧的追求。”[12]
3.主导性与影响性相统一
抗敌剧社作为军区政治部直属的官方剧社,在抗战初期起到了主导作用。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为扩大宣传动员力度,深化宣传效果,在它的引领下,军区的其他分区纷纷开办自己的剧社,这体现了抗敌剧社的主导性与影响性相统一的特点。
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抗战,中国共产党决定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建立首支革命宣传队,通过创作表演戏剧、音乐、舞蹈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我党我军的先进思想,动员凝聚群众参加抗战。抗敌剧社下设戏剧、舞蹈、音乐、书画四个队,虽创设初期人数较少,但其组织机构较为完善。在党的指挥下,除从事日常宣传动员工作的外,还在抗战关键时期肩负着向敌军进行政治攻势的责任。文化战的初期,抗敌剧社作为官方宣传团体,在整个晋察冀军区的政治动员中起到主导作用。随着革命形势吃紧,为扩大宣传范围,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剧社鼓励各边区开办专业剧社和群众团体。其中,第三军分区的冲锋剧社、第四军分区的火线剧社以及平山县抗日救国会成立的铁血剧社等都是各分区的重要宣传团体。在抗敌剧社的引导下,军区各地纷纷建立宣传团体,不仅有利于对当地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动员生产和参军,而且有利于收到更佳的宣传效果,为更好地打好“边区文化战”做准备。
四、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效果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华北地区的边缘地带,当地贫困落后,十分闭塞,边区人民的生活也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聂荣臻曾在给毛主席的军事报告中谈到华北边区的民众状况,“从政治上说:这个地区,过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旧的落后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比其他地区显得特别落后,人民政治生活落后,没有斗争经验,文化闭塞,造成了政治相当的守旧和落后,一般民众,对于社会改革表现隔膜与冷淡,富于农业社会特有的保守观念”[13]。由此可见,在晋察冀边区开展对民众的政治宣传动员活动是尤为重要的。经过长期的动员与宣传,抗敌剧社在丰富边区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凝聚抗战革命力量、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丰富了边区群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抗敌剧社自成立之初就承担起边区政治宣传鼓动工作,积极动员边区人民开展春耕、秋收活动。在八年全面抗战中,抗敌剧社通过创作排演活报剧、相声剧、歌舞等多种文艺形式向边区群众灌输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策,积极动员鼓励群众投入春耕、秋收生产活动,让边区人民认识到从事生产活动不仅是救国,同时也是自救。在抗敌剧社的宣传指导下,各分区其他剧社也积极动员群众进行生产,自上而下形成宣传联动,织密政治动员网,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丰富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此外,剧社成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扎根群众,投入到边区生产劳作的大潮中去,不仅为生产增收、储备抗战物资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李公仆曾这样说道:“戏剧在晋察冀发挥了充分的效能,凭借着这一支有力的宣传武器,教育了晋察冀1200万民众,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政治水平,发挥了民族精神,揭破了敌伪阴谋。在每一项工作上,戏剧不仅发挥了宣传作用,而且起到了启蒙作用。”[14]由于晋察冀边区是华北地区最偏远落后的地方,不仅经济水平落后,且群众的思想开化不足。基于此,抗敌剧社在表演戏剧传播党的先进思想、教化群众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戏剧、曲艺本身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既愉悦边区人民的精神,又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边区人民的思想解放与当地民主政治建设。抗敌剧社的同志经常帮助业余群众进行创作和表演,其中的代表剧目《穷人乐》是抗敌剧社帮助阜平县高街村创作的经典剧目。该剧反映八路军到来之后,受剥削的群众在我党减租减息政策下,军民合作起来,将生产和战斗相结合,实现了农奴翻身做主人,逐渐改变边区贫困落后的局面。为宣传“双十纲领”,抗敌剧社创作的说唱节目《王老五逛庙会》融合了京韵大鼓、单弦、河南坠子、数来宝、相声等多种曲艺形式,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将政治思想贯穿于文艺表演中,帮助边区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策,武装其头脑。同时,在宣传动员群众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边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发展。
2.凝聚了全民抗战的革命力量
毛泽东曾经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2]480抗敌剧社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将边区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形成强大的战争合力,为实现全民抗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查阅《抗敌报》不难看出,从创刊投入运行到抗日结束,抗敌剧社一直围绕着动员群众这一重要主题,无论是动员春耕、秋收等生产活动,还是动员军民融合,或者开展对敌政治攻势,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均体现了抗敌剧社强大的团结与凝聚能力。
在团结动员边区群众方面,抗敌剧社通过以革命戏剧为代表的多种文艺形式,积极动员群众进行抗战活动,激发了边区群众的生产热情,以及儿童、青年、妇女的抗战热情,为全民抗战注入新鲜活力。在军民融合方面,抗敌剧社创作出如《子弟兵与老百姓》《跟着聂司令前进》等剧目,让边区群众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军民之间浓浓的鱼水之情,在群众中引起广泛影响,群众抗战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在抗敌剧社的积极引导下,晋察冀军区各分区均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剧社或者群众团体,自上而下逐渐形成军区政治部与各分区的宣传联动网络,动员了边区群众、士兵积极投身抗战工作。
对敌开展政治攻势也成为抗敌剧社政治动员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曾提出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我们的敌人进行斗争。抗日战争中后期,抗敌剧社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深入敌占区,对敌开展激烈的政治攻势,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美好生活与敌方的黑暗生活进行对比,瓦解敌军意志,在思想战中彻底击败日伪军,不仅增强了沦陷区广大群众抗日的信心,凝聚了革命力量,同时极大程度地动摇了敌军军心,突破了敌军最后的心理防线,为我军打赢“边区文化战”奠定了群众基础。
3.增强了边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抗敌剧社在丰富边区群众物质与文化生活、凝聚全民抗战力量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边区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这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群众所达到的更深层次效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作为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策略。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与号召下,抗敌剧社深入群众生活内部,在动员春耕秋收的同时创造出无数边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例如《到山的那边去》《我们的乡村》《光明赞》《反扫荡》等,不仅改善了边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同时也帮助边区群众认识共产党,了解共产党,获得了边区群众的广泛支持。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剧社同志进一步深入群众,“根据聂荣臻的指示有重点地‘下乡、入伍’,较长时间同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生活在一起,相继创作出《子弟兵与老百姓》等工农兵方向的戏剧作品,受到广泛欢迎,同时也真正地将我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方针落到实处”[8]51。
在抗敌剧社的不懈努力下,边区群众广泛认同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策,并将共产党作为生活的精神支撑。以儿童团、青年团、妇女团为代表的抗战民间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与革命军队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在抗日战争吃紧时,沦陷区人民不顾自身安危,积极主动地帮助抗敌剧社成员向敌军投放“慰问袋”,游说并瓦解敌军意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他们说“我们需要八路军和共产党告诉我们日子该怎么过”[10],展现了边区群众对我党的强烈认同与支持。
五、结语
抗敌剧社建立后,始终坚持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艺术性与政治性相促进、主导性和影响性相统一,将生产动员、抗战动员、军民融合动员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使命,为改善边区人民生活、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革命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十分重视文化战线建设,将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这是协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一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6],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建设事业指明方向。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战线的重要作用并对文化产业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交流融合以及构建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重要论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他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17]其中,尤其突出文化建设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文艺社团的强大动员力量,聚民力,稳民心。他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18]被誉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便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重要旗帜,数年来一直承担着团结牧民、凝聚共识、服务人民的重要责任。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凝聚和动员作用,密切团结各族人民群众,才能够构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虽然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与文化发展具有暂时性和针对性,但仍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经验对于今后文艺社团、文化战线的建设与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凝聚人民、动员群众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