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22韩青华
韩青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努力塑造奉献社会、造福人民、关爱职工、保护环境、诚信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过程中,以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一、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发展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共同遵守、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工作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愿景、历史传统、企业产品、社会责任、经营行为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3]。国有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重要责任
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引领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影响企业发展水平的巨大能动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无一不体现出爱国忠诚、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改革创新的精神文化共性。这些国有企业文化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时代特征。国有企业在文化属性上,不仅弘扬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企业内部文化,还在全社会弘扬浩然正气、传递磅礴正能量。新时代国有企业更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转化为员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体力量。
(二)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创新理念、规范行为、提高素质、提升效率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科学理念转化为企业行为,用文化的规范、升级和创新带动管理的规范、升级和创新。国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优势,并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独具国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国有企业迎接挑战的现实需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员工忠诚度,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发展后劲。企业对外传播文化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形象、打造品牌,也能充分激发员工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当前国有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严峻挑战,这既是对国有企业驾驭市场、攻坚克难的考验,也是对广大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和拼搏奉献精神的考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必须以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实力作支撑。
(四)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励和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给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又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能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入新的理念、赋予新的内涵,又能为其提供新的载体、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不断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工作覆盖面,促进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充分发挥。
二、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国石油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几十年建设、改革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石油文化。通过深入推进文化强企,着力培育了以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彰显了文化责任、文化优势,在队伍建设、管理提升、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凝聚和支撑作用[4]。
(一)企业文化成为中国石油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石油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把以石油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流”不仅要体现在效益、质量和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文化上。中国石油致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举措,助力打造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5]。
(二)企业文化成为中国石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
石油文化是党的优良传统催生的精神硕果,具有红色基因传承,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石油精神是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始终向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看齐。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党建是国有企业的“红色引擎”。石油文化传承石油精神,就是要把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激发文化动力,服务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企业文化成为中国石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石油精神是石油人意志品质的生动写照,是石油人爱国热情、创业斗志、求实作风、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石油力量、石油担当、石油价值、石油形象的充分彰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使命与任务,以石油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始终是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文化优势。新时代中国石油人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像开发油气资源一样挖掘石油文化富矿,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筑牢铁人梯队的坚强基石,以石油精神的火种点燃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激情,用智慧和奉献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4]。
(四)企业文化成为中国石油百万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础
中国石油坚持把培育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石油工业优良传统,与企业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优化发展战略,总结提炼企业宗旨、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安全环保、廉洁从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管理理念,构建了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经过持续不断地深入宣贯,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认可,逐步转化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6]。
(五)企业文化成为中国石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石油积极“走出去”,促进了中国与周边资源国的关系,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先行和示范作用。站在历史新节点,中国石油持续与沿线各国政府、合作伙伴共同积极推动油气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努力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继续担当重要角色。这一企业文化的创新实践在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
三、新时代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新时代,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石油努力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才能不负历史、不辱使命。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为中国石油文化建设指明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力弘扬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指出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应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饱含着对百万石油人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重振石油工业雄风的殷切期望。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把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作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坚持用石油精神凝心聚力,以文化建设高质量助推企业发展高质量,以文化产业新业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铸就企业文化建设新辉煌。
(二)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赋予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等重要批示,中国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和任务更加艰巨。党的十九大作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决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石油等10家央企列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国石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顶梁柱”作用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总结新发展成就、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石油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以改革创新精神统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十分 迫切。
(三)全面深化改革给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国有企业具备“六个力量”,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根本目标[8]。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使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文化自身优势显著,具有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优良传统,在生产实践和自主创新中,形成了石油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能够呼应时代要求、展示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石油人固有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不断解放思想推动事业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石油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把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在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和谐企业建设和积极应对新情况新任务上做深做实,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契机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显著成就,既是党中央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部署的重大成功,也是弘扬企业精神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石油员工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与国际规范有机结合,为企业从国内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促进文化融合,创造了多元和谐文化,促进了企业发展。尊重外籍员工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关心外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营造浓郁的和谐融合文化氛围,加强海外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凝聚形成国际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和竞争力。
四、新时代加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举措
新时代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走在前列的决心和信心,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文化自信,抓好价值引领、宣传引导、平台搭建、组织管理工作,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实效,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更加注重企业文化根本性建设,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党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引导广大员工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头在实践创造中推进文化创新,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
(二)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提升发展新动能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就是要实现企业文化与时俱进,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所在。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解决之道。认真分析安全、质量、廉洁、和谐等专项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创新文化模式。牢固树立价值创造理念、守正创新理念、依法合规理念、共治共享理念,努力建设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先进文化。
(三)更加注重企业文化融合建设,增强发展新能力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只有走出去才能实现更大发展。只有认真研究中外文化差异,做好融合,才能减少跨文化交流的冲突。中国石油在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进一步求同存异、互惠共融,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带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注重海外社会责任的履行,实现共赢。加强文化品牌软实力建设,让文化落地,让员工认同,自觉践行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四)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群众性建设,激发发展新活力
引导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入企业发展整体目标之中,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员工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和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根本力量。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动和依靠广大员工,使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将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高度统一,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高度统一,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让员工才能尽展、智慧尽放,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
(五)更加注重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助力发展新业态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的便捷性、高效性、交互性、形象性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应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增强互动交流,提升员工体验,加强文化传播,推进打造“网上企业文化工作平台”。
(六)更加注重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夯实发展 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企业文化基础建设,做到靠机制推动、依制度规范、按流程推进。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必须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完善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企业特点、富有引领力和创新活力、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七)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经济效益的载体,是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片。加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广泛借鉴吸收各石油企事业单位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其共同的文化基因加以提炼,构建引领、激励和凝聚所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使命及发展愿景,不断提升中国石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开放型企业,组织企业开放日活动,搭建社会公众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互动平台,在开门办企业中传播企业文化,展示新时代国有企业新形象。
五、结语
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助力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领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内容建设,进一步优化推广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推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深度融合,加大文化建设、社会责任、治理结构等企业管理“软”环境方面投入;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加强企业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使之真正落地。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企业文化体系,用新理论、新成果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