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满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概况
——兼述俄(苏)学界对满族先民的研究

2022-11-22王俊铮

关键词:俄罗斯研究

秀 云,王俊铮

(1.大连外国语大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44;2.阿穆尔国立大学 宗教学与历史教研室,俄罗斯 布拉戈维申斯克 675027;3.阿穆尔国立大学 考古学与人类学实验室,俄罗斯 布拉戈维申斯克 675027)

清俄关系始于17世纪末叶,由于地望相隔、文化不同,清俄两国彼此了解甚少,以致语言成为17世纪末清俄两国官方交涉时最大的障碍。1689年,清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时,囿于语言不通,产生诸多不便。因此,互通言语成为清俄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后的交涉中,俄国多方请求派遣使臣并学习满语和汉语;直到1727年签订的《恰克图条约》,才明确表示清廷同意俄国学员随传教士使团来华学习满文和汉文。据统计,自1727年签订《恰克图条约》到1917年爆发十月革命,前后共有十八届俄国传教团来访中国。18世纪以来,共发表了42位使团成员的372种著作,涉及汉学、满学、蒙古学、藏学以及中国历史与地理等领域,特别是汉学、满学类著作的成就尤为斐然[1]20。这些跟随东正教传教使团来华的学员成为俄罗斯满学的先驱,为俄罗斯满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三大满学基地之一。苏联解体后,受资源、政策等影响,俄罗斯满学一度陷入窘态,其后逐渐复苏,于今在庞晓梅等研究者带领下的俄罗斯满学研究蔚为可观。本文以时间为限,将俄罗斯满学分为“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为俄罗斯满学的兴起”“18世纪中叶至苏俄解体为俄国满学的发展”“目前俄罗斯满学的现状”等三个阶段进行分析,阐述每个阶段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作品等。

一、俄国满学的兴起

(一)沙俄势力东扩与东正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俄国满学的兴起与东正教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密切的关系。

公元988年,东正教在弗拉基米尔大公(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时代被确立为基辅罗斯公国(княжество Киевской Руси)的国教,从此开启基辅罗斯(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的黄金时代,东正教在俄罗斯文明的土壤中不断同世俗政权水乳交融,不仅在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在俄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配合国家政权参与许多重大事务。

17世纪以来,随着沙俄势力不断东扩,俄国哥萨克(казаки)军队侵入黑龙江流域,与达斡尔族先民等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在原达斡尔阿尔巴津公爵驻地建立军事堡寨,谓之阿尔巴津堡(Албазинский острог),中国称之为雅克萨。军事据点的建立,为黑龙江流域传入了东正教。1671年,经雅克萨全部哥萨克同意,在距离雅克萨不远处的布鲁夏石(Брусянный Камень)处创建了“救世主修道院”;在格尔莫根长老的努力下,还修建了雅克萨主复活教堂[1]3。

为了抗击沙俄入侵和维护中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清朝政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派驻军队于黑龙江城(瑷珲),沿嫩江上游左岸、大兴安岭东麓建立传送军报、供应物资的驿道。以墨尔根(今嫩江市)为头站,向北驿路设“二站”“三站”等驿站,以此类推,直至雅克萨对岸的额木尔河口,全长一千四百多里,设二十五站[2]。在此期间,清廷先后两次出兵雅克萨,拔除了军事据点和教堂。清军俘获的近百名沙俄军士中,有四十五人被押解到北京,编入八旗军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又称“俄罗斯佐领”,驻守北京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清廷对这些俄罗斯八旗军士赐予钱粮宅邸、配给耕地和墓地,墓地位于北京内城东北角楼外。这些俄罗斯八旗军士还与中国女子通婚。一位名叫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Максим Леонтьев)的沙俄东正教神父携尼古拉圣像(иконна Николая)也来到了北京。清廷为了照顾他们的宗教信仰,将东直门内一处关帝庙赐予他们用作礼拜祷告之所,中国称之为“罗刹馆”或者“北馆”,俄国人称之为“圣索菲亚教堂”或者“圣尼古拉教堂”。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神父在北京的宗教活动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允准,列昂季耶夫神父被授予七品官衔,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成为第一位长期驻北京的东正教神父[3]3。沙俄托波尔斯克都主教伊格纳季(Игнатий)了解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情况后,派沙俄东正教高级祭司格里高利(Григорий)和托波尔斯克辅祭拉夫连季(Лаврентий)携带圣餐布、圣约、经书、教堂用具前往北京,并且修书一封,表达对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神父的高度称赞。自1669年为雅克萨沙俄人礼拜堂举行圣化仪式始,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神父一直持续举行弥撒和施圣礼[1]6—7。

彼得一世为了加强对宗教的掌控权,规定不再选牧主,1721年组织教会人士和世俗官员负责宗教事务,要求他们效忠于沙皇,由此掌控宗教权力。在此之前,俄国政府和教会于1715年得以将东正教使团派往北京,是为第一届东正教驻北京使团。

1727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该条约共十一项内容,包括开展恰克图贸易和中俄边界划定等,其中第五项规定从法律的角度使沙俄获得向中国派遣东正教使团的权利。1729年,沙俄第一届学员随第二届沙俄东正教使团进入北京学习满语和汉语。其中,18世纪沙俄东正教驻北京使团成员、东方学家罗索欣(Россохин И.К.)被誉为“俄国汉学第一人”,为俄罗斯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63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下令改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传播东正教成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的主要任务,培养俄罗斯汉学、满学等方面人才的职能地位开始下降,逐渐被圣彼得堡大学取代[3]4—6。

(二)沙俄时期满学发展概况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使俄国学生得以随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来到中国北京。从第二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起就有俄国学生随使团来华学习满语和汉语,俄国开始在中国以东正教使团为基地直接培养满语和汉语人才,也解决了中俄交往的语言障碍问题,俄国东正教使团连续在北京驻扎时间超过二百年。从俄罗斯汉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历届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为俄罗斯汉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被称为“俄罗汉学家的摇篮”。

罗索欣1729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住十二年之久,期间担任理藩院通事,同时在俄罗斯文馆任教。1741年,罗索欣回到俄国,在皇家科学院任通译,罗索欣的翻译工作主要在此期间完成,涉及满文或者转译自满文的作品包括《满汉文的俄文转写》(Русская транскрипция маньчжурского и китайского)、转译自满文的《资治通鉴纲目前编》(Цзычжи тунцзянь ганму)、转译自满文的《图理琛异域记》(译后定名为《1714年前往伏尔加地区觐见卡尔梅克汗阿玉琦的中国使团旅俄记》,俄文为Описание путешествия, коим ездили китайские посланники в Россию, бывшие в1714г.у Калмыцкого хана Аюки на Волге)、转译自满文的《三字经》(Сань-цзы цзин)。罗索欣大量地将中国的文献由汉文和满文直接译成俄文,成为俄罗斯满学的奠基之人。罗索欣一生勤奋工作,所译作品的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地理、手工业,中国主流思想文化成果——儒家学说,清朝的军队,一些教学材料,他翻译的资料被科学院的学者广泛使用,但是罗索欣有生之年没有一部作品得以公开出版[4]。

第一批来华学习的俄国学生在北京期间开始编写四语(俄语、拉丁语、汉语、满语)词表,这份词表很可能是全部来华学习的俄国学生的集体劳动成果[1]20。第八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1794—1807)中的大学生、原圣彼得堡教养院督学、东方学家帕维尔·加缅斯基(Павел Каменский)从满文翻译了《亚洲使团》《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历史》《满俄词典》以及嘉庆年间的满汉文奏折等[1]50。俄罗斯汉学真正的奠基人比丘林(Бичурин Н.Я.)在汉语研究、满语研究、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满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编纂《俄汉词典》。第十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1821—1830)中的教堂服务人员、东方学家沃兹涅先斯基(Вознесенский Н.И.)创作了《中国记》(Замечения о Китае),编写了汉满词典[1]64。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1830—1840)中的祭司、东方学家韦尼阿明(Вениамин Морачевич)翻译了《满族人在清朝建立之前的历史》等与满学有关的文献[1]71。第十三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1850—1858)中的辅祭、东方学家伊拉里翁(Илларион)翻译了对俄罗斯、蒙古、藏事务的公文和满人征服雅克萨的公文[1]87。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俄罗斯汉学是以1741年罗索欣担任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满语、汉语翻译为正式开端的。我们发现,在此后很长的时期,俄国的汉学研究成果几乎主要由翻译构成,直到19世纪初期,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实践了由最初的文献翻译转向学术研究的工作,大约到19世纪后期的瓦西里耶夫时期才形成翻译与研究并重的格局[5]。基于此,我们对俄国的满学研究可以以19世纪后期为坐标,分为翻译盛行、翻译与研究并重两个时期。沙俄时期的满学研究不仅满足了沙俄的实际目的,而且通过对满学的研究促进了沙俄的满学发展。由于沙俄时期满学方面的人员和学术成果引领了世界满学的发展,为苏联时期的满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沙俄时期,俄国满学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服务于中俄贸易的恰克图华文馆、俄罗斯汉学重镇喀山大学、圣彼得堡大学、远东汉学与满学的主要培训基地海参崴东方学院。

佟克力对18世纪以来俄罗斯的满学家及其生平和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6]:生活在18世纪至19世纪的满学家主要包括罗索欣(《满汉文的俄文转写》《资治通鉴纲目前编》《1714年前往伏尔加地区晋见卡尔梅克汗阿于琦的中国使团旅俄记》《三字经》)、帕雷舍夫(Парешев,《大清帝国1772—1782年秘密行动、企图、事件和事变录》Журнал секретных действий,намерений,случаев и перемен,бывших в Тай цинско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 с1772по1782года、《满俄辞典》Маньчжур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卡缅斯基(Иванович Каменский,《汉满例句详解成语词典》Подробный Словарь идиом с примерами предложений на китайском 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м языках、《蒙满俄拉丁语辞典》Монгольско-маньчжурско-русско-латинский словарь)、利波夫索夫(Степ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иповцов,《准噶尔概述》Джунгарский обзор、《满汉俄语辞典》Маньчжурско-Китай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满文识字课本》Учебник маньчжурской грамотности)、沃伊采霍夫斯Иосиф(Осип)Павлович Войцеховский(《汉满语初学课本》Учебник для начинающих по китайскому 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му языкам、《满语语法规则新释》Новая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правил грамматики、《〈清文启蒙〉汉满文分析》Просвещение цин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Анализ китайской 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й)、西维洛夫(Димитрий Сивиллов,《法汉满成语辞典》Французско- китайскоманьчжур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идиом)、列昂季耶夫斯基(Захар Фёдорович Леонтьевский,《汉满例句详解成语词典》Подробный cловарь идиом с примерами предложений на китайском 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м языках、《蒙满俄拉丁语辞典》Монгольско-маньчжурско-русско-латинский словарь)、科瓦列夫斯基(Осип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овалевский,《喀山大学图书馆馆藏梵文、蒙古文、藏文、满文和汉文书籍与手稿目录》Каталог санскритским, монгольским, тибетским,маньджурским и китайским книгам и рукописям,в библиотеке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го Казан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хранящимся)、罗佐夫(Григрий Михйлович Рзов,《金史》Истории Цзин、《满俄辞典》Маньчжур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满语语法》Грамматик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го языка)、扎哈罗夫(Захаров, Иван Ильич,《满俄大辞典》Полный манчжур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瓦西里耶夫(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满洲志》Описание Маньчжурии、《元明两朝关于满族人的资料》Сведения о манчжурах во времена династии Юань и Мин、《大清初期对蒙古人的安抚》Приведение в покорность монголов при начале Дайцинской династии、《圣彼得堡大学东方书籍简介》Записка о восточных книгах в С.-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满语文选》Маньчжурская хрестоматия等)、戈尔斯基(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рский,《论当代统治中国和清朝的始祖与满族名的起源》О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и родоначальника ныне правящей в Китае династии Цин и имени народа маньчжу、《满洲王室的崛起和创业》Начало и первые дела маньчжурского дома)、斯卡奇科夫(Скачков Константин Андрианович,《自古迄今满族入关中国军事组织的历史概述》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обзор военной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в Китае с древних времен до воцарения Манджурской династии)、拉德洛夫(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длов,《西伯利亚日记》Из Сибири Страницы:дневник)、齐维利科夫(Звеликов,《满俄简明辞典》Маньчжурско-русский краткий словарь)、波兹涅耶夫(Алексей Матвеевич Позднеев,《搜集满洲文学范本的经验》Опыт собрания образцов маньчжур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伊万诺夫斯基(Алексей Осипович Ивановский,《满洲史概要》Очерк истории Маньчжурии、《北满的戏剧》Драма в Северной Маньчжурии、《满洲的铜币》Медная монета в Маньчжурии、《北满的中国民歌》Китайские песни в Северной Маньчжурии、《满语文选》Маньчжурская хрестоматия、《满洲学:索伦语和达斡尔语范例》Маньчжур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римеры Саурона и Даура、《满语转写的西藏经文》Тибетские священные писания,переведенные на маньчжурский等)、克罗特科夫(Кротков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伊犁、塔城地区锡伯族萨满教现状简述》Краткие заметки о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шаманства у сибо, живущих в Илий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и Тарбагатае、《关于伊犁地区和锡伯族人的历史、统计和民族志资料》Историческая,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ая и этн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регионе Или и народе сибо、《俄满辞典》Русскоманьчжурский словарь、《满语语法资料》Материалы для маньчжурской грамматики)、施密特(Шмидт,Александр Эдуардович,《满语教科书》Маньчжурский учебник、《阿尔巴津征服记》Завоевание Албазина等)、科特维奇(Котвича В.Л.)等。

二、苏联(含在华俄侨)与当代俄罗斯的满学研究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在意识形态上,俄国社会彻底摒弃了沙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开始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全新的苏联东方学。

苏联时期的满学渐次衰微,再难呈现沙俄时代的勃兴景象,突出表现如下。严格说来,苏联并无专设的满学研究机构,苏联满学人才及资料分布在以下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会、图书馆及博物馆中: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远东研究所、西伯利亚总分院、远东分院;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远东大学东方系、全苏中国学家协会、全苏东方学家协会、全苏地理协会东方委员会;国立列宁图书馆(国外东方部)、全苏国立外国文学图书馆(东方部)、苏联科学院中国学图书馆、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图书馆、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部)、国立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等。

20世纪以来的苏俄满学家和满学研究者包括帕什科夫(Пашков.Б.К.Борис,《满语》Маньчжурский язык)、多布罗维多夫(Добровидов,《满洲两部分指南》Двухчастный путеводитель по Маньчжуриия)、迪亚科夫(Алексей Дьяков)、戈尔采夫斯卡娅(Горцевская, Вера Августовна,《通古斯语满语研究史纲》Очерк истории изучениятунгусо-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языков、《埃文基语和满语中的描绘词》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ые слова в эвенкийском 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м языках)、阿夫罗林(Аврорин Валенти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关于通古斯—满语分类》О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и тунгусо-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языков.)、苏尼克(Суник,《通古斯满语系句法纲要》Очерки по синтаксису тунгусо-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языков.Поссессивный строй предложения、《通古斯满语系的动词、形态学结构和动词形式系统》Глагол в тунгусо-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языках:Морфол.структура и система форм глагольного слова等)、齐赫文斯基(Тихвинский Серг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满族在中国的统治》Маньчжурское владычество в Китае)、梅里霍夫(Георг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Мелихов,《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下的满族的崛起》Возвышение маньчжуров при Нурхачи и Хуан Тайцзи、《17世纪80年代满洲人深入阿穆尔河上游的历史》К истории проникновения маньчжуров в бассейн верхнего Амура в80-х гг.XVII в.、《明帝国对女真人的政策》Политика Минской импери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чжурчженей、《17世纪东北的满族》Маньчжуры на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е.XVII в.、《满洲统治者在征服中国期间其世袭领地的北部边界》Северная граница наследственной территории правителей Маньчжурии во время завоевания Китая)、沃尔科娃(Волкова, Майя Петровна,《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满文手稿概述》Описание маньчжурских рукописей Института народов Азии АН СССР 、《满洲学》Маньчжурия等,发表了《〈尼山萨满〉的满文本和俄译文》Маньчжурский текст и русский перевод〈Нишань Шаман〉)等等。

20世纪上半叶,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民族学家也对满族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中国东北俄侨的民族学研究始于1898年中东铁路建成后。从事中东铁路建设的俄罗斯技术人员和翻译人员首次展开对铁路沿线居民的民族学、民俗学调查和研究。1909年,俄罗斯东方学家协会在哈尔滨成立,协会的著名成员包括俄罗斯远东民族学家、民俗学家И.А.多布罗沃利斯基(Добровольский И.А.),俄罗斯远东民族学家、民俗学家П.В.施库尔金(Шкуркин П.В.),俄罗斯远东民族学家、民俗学家А.Д.斯皮岑(Спицин А.Д.)。俄罗斯东方学家协会致力于研究东亚地区的殖民问题、中俄贸易关系、现代中国和哈尔滨东方学的发展,为中东铁路的学校和学校教师举办中国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讲座,发行期刊《亚细亚时报》(Вестник Азии)。据彭传勇统计,《亚细亚时报》从创刊起至1927年共出刊54期,刊发了66篇关于中国边疆历史与地理问题的文章,占全部研究中国方面的文章的44%[7]。俄罗斯东方学家协会存在至1927年,之后成为“‘满洲地区(东省)’研究会”的一部分。由中俄学者共同创办的“‘满洲地区(东省)’研究会”存在于1922年至1928年,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地方志学的中心,发行《东省杂志》(Вестник Маньчжурии)等一系列期刊。《东省杂志》是当时刊发中国东北边疆史地研究文章数量最多的俄文学术期刊,根据彭传勇的统计,它从创刊起至1934年共出刊130期,刊发了695篇关于中国东北边疆史地问题研究的文章,占全部学术性文章的58%[8]。《亚细亚时报》和《东省杂志》刊发的不少文章涉及东北地区民族学的研究。俄罗斯“满洲地区研究会”成员、远东民族学家、民俗学家Н.А.巴依科夫(Байков Н.А.),俄罗斯东方学家协会成员、远东民族学家、民俗学家П.В.施库尔金(Шкуркин П.В.),俄罗斯“满洲地区研究会”成员、远东民族学家、民俗学家С.М.希罗克加洛夫(Широкалов С.М.)等人大量展开以满族为中心的东北地区民族志调查,作品展现了东北民族的丛林生存法则和他们的民族文化特征与宗教信仰,而且对“红胡子”这一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色的人群投以巨大的关注。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传统满学的研究进一步衰落,学术界对满学的关注主要投入到对以埃文基人(эвенки)为主的西伯利亚和远东通古斯-满族系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先民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方面。该研究奠基于史禄国等学者,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特色,特别注重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口述文学材料的积累;有关通古斯人的起源及其与“古亚细亚人”的互动关系也受到了俄罗斯学界的广泛关注,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口述文学等材料;多学科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增强,逐渐发展为以“通古斯学”为核心的新满学,形成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学系(圣彼得堡)、阿穆尔国立大学语文系与国际关系系(布拉戈维申斯克)等学科中心,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致力于跨学科研究方法进行通古斯-满族系少数民族及其先民研究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例如从事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学研究的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Окладников А.П.),从事黑龙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和女真文化研究的В.Е.麦德韦杰夫(Медведев В.Е.),从事远东中世纪历史研究的М.В.沃罗比约夫(Воробьев М.В.),从事远东中世纪历史研究的В.Е.拉里切夫(Ларичев),从事黑龙江流域考古学研究的С.П.涅斯杰罗夫(Нестеров С.П.),从事黑龙江流域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研究的А.П.扎比亚科(Забияко А.П.),从事俄罗斯远东侨民研究的А.А.扎比亚科(Забияко А.А),从事俄罗斯滨海地区中世纪考古学研究的А.Л.伊夫里耶夫(Ивлиев А.Л.)、Е.И.格尔曼(Гельман Е.И.)、Н.Г.阿尔捷米耶娃(Артемьева Н.Г.)等。上述学者在涉及满族及其先民的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具体内容详见下一部分之论述。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的满学研究以2019年在阿穆尔国立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跨学科通古斯研讨会为重要标志。第一届通古斯会议于2013年在法国召开;第二届通古斯会议于2015年在立陶宛召开。第三届通古斯会议由阿穆尔国立大学(俄罗斯)、维尔纽斯大学(立陶宛)、阿穆尔州北部世居少数民族联合会(俄罗斯)等相关机构和高校主办,于2019年6月14日至6月16日在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召开。本次会议以“在西伯利亚与中国的社会互动、语言与形势(埃文基、埃文、鄂伦春及其他民族)”为主题,致力于在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开展欧亚东部以通古斯-满族社群为中心的民族研究。来自圣彼得堡、莫斯科、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赤塔、雅库茨克等俄罗斯城市和地区以及法国、德国、中国、加拿大、美国、立陶宛、日本等国的一百三十多位学者参会,探讨了通古斯-满族及其相关族群起源、演变、发展及其历史形成的诸多学术问题。会后由阿穆尔国立大学出版了会议论文集,收录了三十余篇与满学相关的优秀成果[9]。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俄罗斯乃至国际满学、通古斯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推动了西伯利亚、远东、中国东北少数民族社群的民族学研究。

三、俄罗斯学界对满族系及其先民(靺鞨、渤海、女真)历史遗迹的研究

俄罗斯学界对满族及其近亲民族和先民历史遗迹的接触和了解,始于17世纪中叶最早来到黑龙江流域的“土地开拓者”。В.波亚尔科夫(Поярков В.)、Е.哈巴罗夫(Хабаров Е.)、О.斯杰潘诺夫(Степанов О.)等沙俄早期“土地开拓者”的探险纪录提及居住于黑龙江、结雅河沿岸的包括久切尔人、通古斯人在内的满族近亲民族的文化面貌、经济活动、习俗,对与达斡尔人、久切尔人发生冲突的记载尤多,同时描述了这些少数民族设防聚落的基本情形。

19世纪中叶以来,沙俄和苏联学者对俄罗斯远东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的包括靺鞨、女真等满族先民城址在内的古代和中世纪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调查、著录、研究。1855年,沙俄远东侨民、旅行家Р.马克(Маак Р.)在《1855年阿穆尔河当代航行志》(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Амур,совершенное в1855году)中调查并且简要记录了阿尔巴津堡和其他遗址的情况,其中包含17世纪80年代的满族防御军事营地遗址[10]。民族学家С.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 С.)的《东方:在阿穆尔河的航行,旅行札记与回忆(1860—1861)》(На Востоке.Поездка на Амур(в1860—1861гг.)Дорожные заметки и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著录了若干处防御性聚落(古城)遗址和村落遗址[11]。沙俄地质学家、地方志学家И.А.洛巴金(Лопатин И.А.)于1862年至1864年在阿穆尔河沿岸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对黑龙江沿岸靺鞨、女真等满族先民古城进行了最早的科学著录和研究。沙俄地方志学家П.И.卡法罗夫(Кафаров П.И.)、Ф.Ф.布谢(Буссе Ф.Ф.)、А.З.费多罗夫(Федоров А.З.)、В.К.阿尔谢尼耶夫(Арсеньев В.К.)等人关注到滨海中世纪遗迹的相关情况。其中,П.И.卡法罗夫首次提出“分散在南乌苏里斯克边疆区的古代遗存,主要是属于位于满洲的渤海王朝统治时期”的论断。П.И.卡法罗夫在远东滨海地区的考古学调查为女真遗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贡献巨大。И.А.洛巴金、沙俄地方志学家Н.阿诺索夫(Аносов Н.)、沙俄地方志学家Н.М.比尔日瓦里斯基(Пржевальский Н.М.)也对女真遗迹进行了调查。

20世纪初,基于考古学材料的积累,Ф.Ф.布谢和沙俄地方志学家Л.А.克鲁泡特金(Крапоткмн Л.А.)创建了第一部阿穆尔河沿岸地区考古遗址名录,包括了墓冢、龟趺(即完颜忠墓神道遗物)、遗址等。沙俄地方志学家В.Я.古罗夫(Гуров В.Я.)撰著了第一部阿穆尔河左岸考古图资料。

20世纪中叶,苏俄从事黑龙江流域考古学研究的俄罗斯阿穆尔州最著名的地志学家、考古学家Г.С.诺维科夫-达斡尔斯基(Новиков-Даурский Г.С.)对阿穆尔地区古城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这一时期,他通过学术报告和宣讲,对阿穆尔河沿岸地区的历史、考古学、民族学、地志学做了大量具有启蒙意义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出版了《阿穆尔历史考古概述:论 文 与记 录》(Историко-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очерки:Статьи.Воспоминания)[12]等著作。这些被著录的古城除了室韦、靺鞨、女真等较少数量的古城外,大多与达斡尔人、久切尔人、通古斯人、满族人的定居和活动有关。

20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学者对满族及其先民的考古遗迹、历史经纬、精神文化等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Окладников А.П.)在对远东滨海地区(Приморье)奥西诺夫卡村(д.Осиновка)遗址的发掘中首次识别出了应系满族先民靺鞨的陶器材料,揭开了新时期俄罗斯(含苏联)学界对满族先民考古学和文化科学研究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考古学调查并且发掘了奈费尔德(Найфельд)、特罗伊茨基(Троицкий)、帽子山(Шапка)、锡卡奇-阿梁(Сикачи-Алян)、加夏(Гася)等一批靺鞨遗存,范围是从阿穆尔河中游至下游地区,逐渐确立了阿穆尔河沿岸地区,识别出靺鞨文化的五种不同类型,其中前两种分布在俄罗斯结雅-布列亚平原(Зейско-Буреинская равнина),后两种分布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Хабароский край)、滨海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松花江、阿什河流域[13,14]。学术界主要对奈菲尔德类型、特罗伊茨基类型这两种区别较大、考古学材料丰富的靺鞨文化类型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分别与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的大致对应关系。А.П.扎比亚科(Забияко А.П.)主编的《阿尔穆河沿岸地区的民族与宗教》(Народы и религии Приамурья)一书较为系统地概述了阿穆尔地区靺鞨的历史演进过程。黑水靺鞨原居于松花江流域中游和下游以及乌苏里江流域,后于8世纪至9世纪自小兴安岭东麓沿阿穆尔河逐渐向西迁徙推进至布列亚河口及其周边相邻地区,形成了靺鞨奈菲尔德类型。11世纪至12世纪,奈菲尔德类型文化趋于消亡。13世纪左右,自东北南部松花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北上的粟末靺鞨在同西阿穆尔地区(Западное Приамурье)米哈伊洛夫卡文化(Михайлов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人群的接触中形成了特罗伊茨基类型。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之间发生了军事冲突,最终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15—17]。关于特罗伊茨基靺鞨,С.П.涅斯杰罗夫(Нестеров С.П.)认为:“阿穆尔地区特罗伊茨基靺鞨的出现,与粟末靺鞨从松花江上游迁徙至此有关。他们进入西阿穆尔地区不早于公元8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习俗,但殖民者们到来前,特罗伊茨基传统还未出现,说明靺鞨特罗伊茨基类型在西阿穆尔地区的形成是外来移民与米哈伊尔洛夫卡文化的居民——世居室韦人相互作用的结果。”[18]

俄罗斯滨海地区的靺鞨遗存相对较为匮乏,少有靺鞨城址,多见村落遗址,主要分布在兴凯湖沿岸地区低地、东北沿岸和南岸地区以及滨海边疆区北部的海岸岬角、山地丘陵[19]。这些遗存的研究材料主要见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从事俄罗斯滨海地区中世纪考古学研究的Ю.Г.尼基金(Никитин Ю.Г.)、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从事俄罗斯滨海地区中世纪考古学研究的Е.И.格尔曼(Гельман Е.И.)、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从事俄罗斯滨海地区中世纪考古学研究的Н.Г.阿尔捷米耶娃(Артемьева Н.Г.)等学者的研究[20—22]。由于渤海国的迅速崛起和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靺鞨文化被渤海文明特别是渤海城市文明快速吸收和整合,在滨海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东京龙原府下辖盐州城故址克拉斯基诺(Крастино)古城为代表的丰富的渤海物质文化遗存。俄罗斯学者在滨海地区渤海城址、佛寺、墓地等的发掘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笔者认为:“俄罗斯学者充分利用其境内的各类靺鞨-渤海考古学遗存,已然初步建构起较为完整的渤海文化的时空框架和‘渤海学’阐释体系,特别是多学科在渤海考古中得以应用。”[23]

对女真族群及其金国的研究自19世纪上半叶即已展开,是俄罗斯学界较早开展研究的满学议题之一[24]。比丘林的《蒙古纪事》(Записки о Монголии,1828年)、《中华帝国的统计描述》(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Кита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1842年)等多部著作中首次提及关于女真的信息。1851年出版的《古代中亚各民族历史资料集》(Собрание сведений о народах, обитавших в Средней Азии в древние времена)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提供了包括女真在内的远东民族信息。П.И.卡法罗夫(Кафаров П.И.)、И.А.洛巴金(Лопатин И.А.)、Н.阿诺索夫(Аносов Н.)、Н.М.比尔日瓦里斯基(Пржевальский Н.М.)、Ф.Ф.布谢(Буссе Ф.Ф.)、Л.А.克鲁泡特金(Кропоткин Л.А.)等人调查并且整理了最早的一批女真遗迹的考古学材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沙俄学者对永宁寺碑的研究也较为引人注目,他们在永宁寺碑中发现了女真文字的碑文。В.К.阿尔谢尼耶夫(Арсеньев В.К.)也对滨海地区女真考古做出了贡献。

20世纪上半叶,苏俄地方志学家А.В.格列别恩什科夫(Гребенщиков А.В.)、苏俄地方志学家Н.Г.哈尔拉莫夫(Харламов Н.Г.)、苏俄地方志学家Л.Н.伊万尼耶夫(Иваньев Л.Н.)、苏俄地方志学家А.Г.马里亚夫金(Малявкин А.Г.)等学者在撰写区域编年史时不同程度地论述了女真与金代历史。苏联科学院从事女真历史文化研究的В.П.瓦西里耶夫(Василиев В.П.)的著作《中亚东部的历史与遗物》(История и древности Восточной части Средней Азии,1957年)首次较为科学和明确地研究了女真族及其历史事件的情况。

20 世纪中叶至今,俄罗斯学界的女真研究几乎全面转向考古学研究,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Окладников А.П.)、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从事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考古学研究的А.П.杰列维扬科(Деревянко А.П.)、В.Е.麦德韦杰夫(Медведев В.Е.)、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从事俄罗斯滨海地区中世纪考古学研究的Э.В.沙弗库诺夫(Шавкунов Э.В.)、Н.Г.阿尔捷米耶娃(Артемьева Н.Г.)等数代考古人对滨海地区女真城址、寺庙址、墓葬(诸如赛加古城、克拉斯诺亚尔古城、南乌苏里斯克古城、拉佐古城、科尔萨科夫墓地、诺维茨基墓地等)进行了考古发掘[25—31]。

20世纪80年代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从事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考古学研究的Е.И.杰列维扬科(Деревянко Е.И.)、С.П.涅斯杰罗夫(Нестеров С.П.),阿穆尔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事黑龙江流域考古学研究的Н.Н.扎伊采夫(Зайцев Н.Н.)先后领导了对帽子山古城的考古发掘,成为俄罗斯学术界探究阿穆尔河流域女真文化遗存最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32]。М.В.沃罗比约夫(Воробьев М.В.)、В.Е.拉里切夫(Лаличев)等学者在充分吸收女真考古材料的同时,还对《金史》等金代历史文献进行了翻译和释读[33—35]。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女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为阿穆尔国立大学扎比亚科·安德烈(Забияко А.П.)教授领导的学术团队对阿穆尔州阿尔哈拉河女真岩画题记的研究和释读。2003年至2018年,该团队对阿穆尔州阿尔哈拉河女真岩画题记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调查和研究,在阿尔哈拉河岸崖壁上发现了女真文字书写的墨书题记,记述了申忒鄰于金太宗天会五年丁未十月十九日(公元1127年12月1日)来到“塔里安朵”的信息。该题记系学术界迄今所知最早的女真文文书[36],这一发现为女真文字学、女真人在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材料。

17世纪的俄罗斯哥萨克人将阿穆尔女真的直系后裔命名为久切尔人(дючеры)。久切尔人在那乃人(нанайцы)、乌里奇人(ульчи)、其他阿穆尔河沿岸地区的当代通古斯族群等满族近亲民族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作用[26]。苏联科学院从事西伯利亚民族学研究的Б.О.多尔基赫(Долгих Б.О.)认为久切尔人在黑龙江流域形成了四个主要区域性群体:上阿穆尔(Верхний Амур)、下阿穆尔(Нижний Амур)、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久切尔人[37]。

在远东南部的外兴安岭、大兴安岭、黑龙江沿岸平原还居住着通古斯人。莫斯科关于阿穆尔地区最早的一份报告记述了在石勒喀河和阿玛扎尔河存在“为数众多的通古斯人”,在阿穆尔河支流下游也“居住着大量通古斯人”[38]。俄罗斯人将民族学构成上与之异质的人群称为“通古斯人”,晚近时则将阿穆尔河上游和中游的通古斯人称之为埃文基人。通古斯这一民族概念的起源,存在不同的假说。从事远东民族学研究的沙俄民族学家Д.И.奥尔洛夫(Орлов Д.И.)作为最早涉足通古斯研究的学者之一,于19世纪解释了通古斯人的族称及地理位置:“通古斯与鄂伦春的名称意为流浪的异族人,他们仅仅存在这样的空间区别:从巴尔古津城向东到维季姆河——几乎整个维季姆河左岸;以及安加拉河流域及基切尔河流域。他们被称之为通古斯人。而维季姆河流域外的奥廖克玛河、通吉尔河、纽克扎河、奥利多亚河以及阿穆尔河沿岸的‘流浪人’被称之为鄂伦春人。第一个称谓来自俄语发音为‘库恩古(Кунгу)’的单词,意为驯鹿皮制作的毛皮、羊毛缝制的上衣。这些异族人在秋天、冬天和春天穿用,夏季有时也会着装。第二个称谓砬子词汇‘鄂罗恩(Орон)’(驯鹿)——唯一的家畜,用于骑乘和驮运货物……”[39]还有一些观点认为,通古斯这一族称可以追溯到通古斯人的先民东胡,为蒙古语“林中人”之意。雅库特语中的“通古”意为“冻僵嘴唇的人”,转译为操着某种难以理解的语言[40]。同时,“通古斯-满族”群体的起源至今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不同的研究者将“通古斯-满族”群体的族源归结于阿尔泰、贝加尔湖沿岸、后贝加尔地区、黑龙江沿岸地区、黄河中游以及欧亚大陆东北部的一些地区的早期族群。近年来,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扎比亚科·安德烈(Забияко А.П.)教授致力于通过对远东黑龙江流域早期岩画的研究,为通古斯人的起源提供了另一种假说。他认为,这些距今1万年至1.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岩画与来自东南亚的太平洋蒙古利亚人种(古亚细亚人)和通古斯人的起源具有密切的关系。

结语

俄罗斯满学滥觞于18世纪以来阿尔巴津(雅克萨)人战俘入京、历届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和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兴起,满学在俄罗斯的兴起与传教和贸易关系极为密切。沙俄时代和苏联前期的满学主要侧重于对满文文本的译介、释读、研究,具有鲜明的语文学和文本学特点。十月革命后,传统满学趋于衰落,随着苏俄学界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通古斯少数民族问题的关注和考古发掘的展开,满学研究逐渐由传统的文本考究转向以田野调查为主要工作方法的民族志研究和对满族族系先民(靺鞨、渤海、女真)考古学文化的探索。以埃文基人、埃文人、那乃人等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志调查,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特色,注重多学科联合攻关,逐渐发展为以“通古斯学”为核心的新满学。满族先民所留下的考古遗迹,既成为建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古代历史文化编年序列的重要实物材料,也成为俄罗斯东方考古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俄罗斯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俄罗斯猫展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