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2022-11-22孙逸雯

黄河之声 2022年2期
关键词:桃花坞滑音二胡

孙逸雯

伴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之近年来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使得社会掀起一股热爱民乐、享受民乐之美好风气。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抒情性深受人们的青睐,二胡领域也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由青年作曲家、钢琴家李渊清于2019 年创作的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由苏州市桃花坞大街而得名,以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细腻的作曲手法生动描绘出桃花坞大街热闹欢庆的场景,以及沉浸其中所获的怡然自得之感。分析二胡曲《桃花坞》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法,从中汲取新时代二胡音乐创作灵感与精神动力,将进一步推动江南风格二胡音乐发展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一、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创作背景

江南风景如画,独特的水文化造就江南灵动且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江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如水墨画般俊逸的粉黛白墙青瓦建筑,还是赞颂江南美景的诗词歌赋,都体现出江南厚重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江南的魅力,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心驰神往,孕育出诸多优秀如范仲淹般的诗人。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江南人民以智慧凝聚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江南风格音乐,造就了众多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二胡作品,如《二泉映月》、《江南春色》等,其情感美、内容美、意境美、音响美,成为江南风格二胡音乐的代表,也推动着江南风格二胡音乐的现代化发展。《桃花坞》正是江南地域文化造就的优秀江南风格二胡曲,由青年作曲家、钢琴家李渊清于2019 年创作,改变人们对二胡器乐刻板与固有印象[1]。

《桃花坞》以苏州桃花坞大街为创作背景,唐代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可见桃花坞一名由来已久。作曲家李渊清自小便生活在桃花坞,儿时的记忆成为李渊清的创作灵感,其将头脑中对桃花坞的印象,桃花坞的美妙景色转化为跳动且富有生命力的音符,在作曲中沿用我国传统五声调式,融入苏州评弹音乐元素,采用滑音等打造出具有风格性的节奏型,以装饰音的润色与修饰,使得曲调婉转动人,乐段及乐句间过渡流畅、起承转合,体现出作曲家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音乐思维,展现出我国当代音乐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自觉性,也赋予江南风格二胡音乐以新的语汇、更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可谓新时代优秀二胡作品的代表[2]。

二、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艺术特征

江南深厚的文化与人文底蕴,为二胡曲《桃花坞》的创作注入了活力,也使得《桃花坞》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综合而言,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桃花坞》之曲式结构

《桃花坞》的曲式结构十分规整,沿用我国传统五声音阶为主要旋律基础,融合苏州评弹音乐元素进行乐句创作,回归传统音乐创作技法,追求音乐的横向发展,这一点与西方音乐创作对不和谐因素、调式调性变化的体现截然不同,使得整首曲子更加具有中国韵味,也展现出二胡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在固守中的变革。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共分为四个部分。

其一为引子部分,由钢琴奏出代表苏州评弹音乐的旋律,随后引出二胡的自由演奏。句尾处作曲家巧妙设置了较为自由的延长音,与钢琴的琶音交相辉映,在钢琴声与二胡声中昭示着桃花坞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街头巷尾,带来美好的希冀,也为第一段的开始奠定基础[3]。

其二为第一段的中板,以钢琴伴奏,演奏出独具魅力的主旋律,用以衔接引子与第一段的第一乐句,随后二胡奏出重音、跳音,打造出具有跳跃性的节奏型,体现出清晨漫步在桃花坞大街上的怡然自得。按照调性可以将第一段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延续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由二胡与钢琴交替演奏,以苏州评弹音乐元素串联其不同的音乐材料,配合加花伴奏手法及中间的转调,使得音乐色彩明亮动人。第二部分则由钢琴演奏出全部的主旋律声部,二胡作为伴奏与钢琴声交相辉映,材料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推动着第一段乐曲进入高潮,并打造出极富层次性的音响效果。

其三为第二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二胡演奏出前两句,配合钢琴的琶音以及大量错落有致、分布规整的八度跳把,拉开了桃花坞大街上民间手工艺人才能展示的序幕。第二部分速度加快,二胡演奏中加入了拨弦等技巧,正如民间手工艺人争相展示自己看家本领般热闹非凡、精妙绝伦。

其四为第三段,以钢琴演奏第一段中部分音乐材料,实现对第一段的再现,二胡同样采用加花伴奏形式再现第一段音乐材料,但旋律上行、音符更加紧凑,将音乐情绪推向高点,且该段最后一乐句与乐曲开头部分采用了相同的音乐元素,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给人以无限遐想。

(二)《桃花坞》的节奏特征

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节奏欢快、速度较快,使用了大量附点、八分音符等节奏型,此类节奏型音符时值较短,与苏州评弹音乐的“过门”相得益彰,更体现出作品独特的风格与创作思维。

《桃花坞》中独具地域性、艺术性特色的节奏型集中出现在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中也有出现,以二胡独有的音色奏出此类节奏型,能够彰显出作品的个性风格与独特魅力,加之作曲家在二胡中巧妙地增加了双音、跳音、揉弦、滑音等演奏技法,使得二胡演奏与钢琴演奏部分交织融合,让整部曲子具有跳跃性,给人以活泼灵动、欢快祥和之感。不仅如此,《桃花坞》中运用的节奏型带有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色彩,但相对于传统的二胡作品而言,作曲家又对传统的节奏型加以改造与创新,虽然沿用我国传统音乐创作技法,但精巧的构思、错落有致的节奏布局、极富苏州地域特色的主题旋律,在交织交互中改变了人们对二胡器乐固有的印象,再加上二胡与钢琴共同奏出主旋律声部、二胡与钢琴演奏间的默契配合,成功让音乐“活”起来,注入情感情绪的同时也展现出二胡或浑厚低沉,或悠扬婉转;或欢快明亮,或悠扬轻快的音色特征,将二胡乐器的优势以及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4]。

(三)《桃花坞》对苏州评弹的借鉴

融入苏州评弹音乐元素,是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评弹,为评话与弹词的统称,流行于江南一代,是早在宋代便出现的说唱曲艺。《桃花坞》对苏州评弹的借鉴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为程式化的节奏音型。“程式”原指戏曲表演内相对固定、规范的唱腔或动作范式,通过特定的技法与表演方式将生活内的动作、人物等予以艺术化与戏曲化处理。《桃花坞》借鉴了苏州评弹的“过门”程式,在评弹艺术中“过门”包含前奏、间奏及尾奏,起到承上启下、引人入胜的作用,《桃花坞》中二胡演奏旋律部分以“前奏”为主,融合陈调、周调等不同评弹艺术流派的过门程式,通过骨干音的确定、节奏的丰富变化打造出具有浓郁评弹韵味的音响效果,且集中在第二乐段的“过门”前奏,给人以丰富的画面感,通过二胡精湛的演奏技法展现出桃花坞大街上民间手工艺人们精妙绝伦的表演。其二为风格性的行腔。苏州评弹艺术中,行腔以声音的延长、衬词的加入等予以实现,主要用来渲染情绪、烘托氛围,生动地表现出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绪。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中所借鉴的苏州评弹行腔为“拖腔”,如第一乐段中由二胡演奏出主旋律,第三段再现还原了第一段的音乐材料与音乐元素,用二胡模拟评弹艺术中的“拖腔”,通过控制音符时值、演奏力度等逐步推动音乐发展。因二胡音色具有人声性,借鉴“拖腔”可以体现出二胡的音色优势,也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流畅自然,并且可以给人带来意犹未尽之感。其三为三弦伴奏的旋律走向。在苏州评弹艺术中,三弦演奏音色醇厚,以简单的节奏型奏出骨干音,再经过加花变奏形成动感的旋律。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中便借鉴了三弦伴奏的旋律走向,通过五度、八度跳进的运用使得旋律层次丰富,既有着委婉悠扬、灵动自然的曲调,又有着激越高亢的情绪,揭示出桃花坞大街上看似平淡但富有生机的生活与繁荣场景。

三、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演奏技巧

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全世界通用的人类高级语言,二胡与西方钢琴等弦乐器相似,同样需要采用拨弦、按压等弹奏指法与技法。但江南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等孕育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二胡作品,因此对于二胡曲《桃花坞》的诠释与演绎有着江南音乐独有的审美要求,其演奏技巧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揉弦技巧

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富庶之地,“饭稻羹鱼,无饥馑之患”使得江南人民有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良好生产条件的支撑下创造出轻快、流畅、舒展的民族民间音乐。大量的江南丝竹音乐都具备此种音乐情感与风格色彩,在二胡演奏中如果采用振幅较慢、较浅的颤音,则与江南音乐风格相背离,难以体现出江南独特的审美要求。

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延续江南音乐特色,以密集的音符、富于变化的节奏型、上行的旋律以及激越的情感情绪,描绘出桃花坞大街热闹非凡、欢庆和谐的画面,表达出作曲家对儿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桃花坞的喜爱之情。在演奏时需要以揉弦改变琴弦的张力,以手掌的上下翻动、手指的压揉或滚揉打造出波浪型的音响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江南风格音乐审美要求之下,应当把握好揉速、揉波两大揉弦弹奏技巧,以“滚”与“压”相结合的演奏方式,配合上具体乐段内的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及音乐情感色彩,才能够凸显出作品的情绪。

(二)滑音技巧

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发挥二胡的人声性模拟“吴侬软语”,使得全曲带有浓郁的苏州评弹唱腔韵味,尤其是苏州方言要素在作品中的应用,体现出苏州一带语言的显著特色,更添江南风格。在演奏《桃花坞》时,若想完美诠释作品,体现出评弹艺术的唱腔特色,便需要采用滑音演奏技巧。如乐曲第一段与第三段中便运用了大量的滑音,在演奏上述两大乐段时,需要注意左右手间的默契配合与完美衔接,左手小幅度滑音,轻巧按弦,连续滑动四次,注意控制好音符时值,并且左手滑音应当速度快、干净利落,避免拖泥带水。同时右手力量集中在弓的中心位置,运弓需轻巧短小,尽量消除换弓的痕迹。此外,演奏时可以滑音配合垫指,控制好左手滑动的速度、保持右手运弓平稳,尤其是在演奏“甩腔”旋律时,加大右手运弓的力度,保证左手滑动过程中触弦轻巧灵动,使得音色更为圆润饱满,音乐线条更加流畅且富有变化,并且通过模拟评弹艺术中的“甩腔”令乐曲更加灵动[5]。

(三)装饰音技巧

装饰音是对音乐旋律的修饰,通过在旋律音前后添加时值较短的音符予以实现。江南音乐中对装饰音的运用十分频繁,主要原因在于江南音乐轻巧灵动、契合当地的方言习惯,而装饰音的巧妙运用正可以塑造江南音乐风格。在江南风格二胡曲《桃花坞》中作曲家运用了大量的倚音与波音。如第一段中运用五次倚音,主要用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推动音乐旋律的上行并体现出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在演奏倚音时以左手快速、连续且轻巧地按弦,同时右手运弓由短变长,力度逐渐增加,在音程范围内准确演奏出倚音。再如第二段中运用了波音,主要作用为对音乐进行细微处理,传神刻画出桃花坞大街的场景以及置身其中的心境。在演奏波音时以中指按本音,以无名指与中指快速交替并按弦爱你,演奏出快速且密集的音符,进一步修饰音乐的旋律与音响效果,打造出极佳的听觉审美空间,并且可以避免演奏出的旋律过于单调、僵化。

结 语

《桃花坞》是创作于2019 年的江南风格二胡曲,作曲家李渊清以儿时记忆为创作灵感,以苏州桃花坞大街为创作背景,沿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并融合苏州评弹音乐要素创作出此部曲式结构规整且灵动、独具地域特色且蕴含苏州评弹艺术韵味的具有代表性的二胡音乐作品。在演奏前需做好作品分析与背景了解,把握好江南音乐风格特征,体会作品所描绘的桃花坞大街景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演奏时合理运用揉弦、滑音及装饰音演奏技巧,体现出二胡音色特点及作品的风格魅力。■

猜你喜欢

桃花坞滑音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二胡悠悠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一把二胡
摩登姑苏:被低估的“桃花坞”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
琵琶音乐中的滑音技巧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