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发展探究

2022-11-22黄艺聪

学报编辑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报特色化理工科

黄艺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上海 200030)

高校学报是高校学术思想宣传的前沿阵地,然而,受制于高校学报体制与历史等因素,相比专业型期刊,高校学报普遍有“全、小、散、弱”的特点[1],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报这方面尤其突出。目前,多数理工院校的文科学报仍呈现出内向性、同质化特点:通过粗放式的学科拼盘来实现本校的“学科综合”,本校作者占比也较多。究其根本,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发展相对弱势。一方面,学科认同度不够导致学报没有关注的侧重点,在栏目设置上往往逊色于专业期刊;另一方面,学校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期刊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许多理工科院校也拥有自己的优势文科专业,学报完全可以将其作为长板,走文理结合之路。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2]。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术期刊要“提升学术引领能力”[3]。在这一大趋势下,若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需先转变办刊理念,走特色化建设之路。

当前,关于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的特色化建设已有一些探讨。例如,钱振华、马胜利选取CSSCI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24家理工科院校社科学报,附之于3家综合院校的文科学报为参照系,深入研究了中国理工科院校社科学报发展状况[4];所静等分析了目前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面临的诸多问题并给出了应对方法[5];杨珊[6]和武丽霞等[7]都针对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的特色化建设分享了建设性观点;郭纹则论述了普通理工科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如何通过创办特色栏目打破发展瓶颈脱颖而出[8]。总的来说,有些现状分析与措施建议较为笼统,还有值得完善的部分。为进一步将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的特色化路径探索做深做实,本文结合时代与国家的发展需要,分析了学报特色化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较为具体、全面的发展建议。

1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

1.1 理工科综合性文科学报的困境

相比有着深厚文科积淀的综合类院校,理工科院校由于文科起步较晚,长期偏科导致先天文科资源不足、视野受限,有些学校还有“重理轻文”的思想作祟,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报相比其理工版,投入的人员、经费、学术支撑整体偏弱,投稿者也大多来自本校,在内容上容易呈现内向性、同质化,难以形成一定的市场认知和学术价值。正如张耀铭先生所说:“学术期刊,尤其是拼盘式的综合性期刊,‘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编辑方针趋同,编辑模式趋同,栏目设置趋同,甚至探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趋同。大家一味走‘泛综合化’的路子,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法学、社会学、教育学面面俱到。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的兴趣。”[9]

这种粗放式的学科综合,将不可避免地使高校学报流向“千刊一面” “低水平重复”的局面。显然,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名刊工程”,鼓励首次入选的综合性学报向着“专、特、大、强”的目标发展[10],然而,大多数综合性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之路却困难重重,入选“名刊工程”的学报尽管在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提升,但在专业化、规模化和体系化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最终,特色化发展道路成为陷入困境的高校学报的唯一选择,办特色栏目成了大势所趋。

需要指出的是,特色化并不能代替专业化,并不能保证综合性学报因此能与专业性期刊相抗衡,这只是基于目前的体制唯一可行的途径。同时,特色化也意味着必须对学科作出取舍,去弱留强。若对特色栏目的定位不当,将加剧“内向性”,这点在第三章将详细论述。

1.2 顺应时代对学术期刊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新兴学科的快速崛起让学科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人工智能热”使得科技人文交叉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升温,以数字、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领域与经济、法律、社会、哲学、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如日中天,与此同时,关于科技伦理、数据隐私等充满忧虑的讨论也被摆上台面。2018年教育部推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方针,具有学科交叉属性的新文科建设恰恰为综合性文科学术期刊提供了新的生机,而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报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文理交叉的视野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能开发出新的学术生长空间——学术无人区[11],在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的同时,带领人类走入文明的新篇章。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家间竞争,《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把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和主体部分,强调要发展中国理论,繁荣中国学术,在若干优势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学派[12]。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13]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成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术期刊的“接地气”提出了要求。

1.3 期刊影响力指标对内容提出的要求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影响力主要由各个机构的期刊影响力评估体系决定,意味着很多体制内问题也会存在于学术评价体系之中。虽然机构评估方式的合理性也在不断优化,但由于排行榜机制的历史积累问题,决定了“强者恒强”,期刊之间“马太效应”显著。许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报天然不具有排名优势,想要后来居上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一些普通理工科高校的文科学报由于稿源质量与经费支持的局限性,试图通过减少每期发文数来提高引用率和排名,但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见,提高文章质量是唯一的出路,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高质量内容是期刊赖以生存的唯一保证,它反映了期刊水平的高低、学术公信力的强弱、学术影响力的大小。

至于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报如何才能找到一条走出低谷重现辉煌之路?笔者认为,学报需结合高校自身学科优势,进行品牌栏目的建设,并围绕国家重要战略与时代重大命题安排问题导向的选题,面向所有学者征稿,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是目前实现破局最有希望的路径。

2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发展的品牌定位

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对“定位”作了这样的解释:设计一个公司,或一个品牌的形象,使其在客户的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14]。定位的主体应是一个品牌形象,并且最好有且只有一个,否则不利于聚焦。由于客户的心智有限,为了让人更容易记住,通常我们只能选择性植入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同时,作定位也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位,才能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由此便引发了两个问题:目标读者是谁,竞争对手是谁?他们的价值是什么?唯有确定读者需求,避开竞品在读者心中的强势地位,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定位。

通常来说,学报的读者大多为本校和同类学校的教师、研究者、学生。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学报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大大提高了扩宽读者圈层的效率。在这个流量时代,除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式外,各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也为分析受众画像与文章质量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竞争对手自然是同类院校或某些高校联盟内的兄弟院校,对于表现优异的对手,可以取长补短,向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方向探索。学报和公司一样,都需要通过品牌定位来实现差异化发展,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新文科兴起后,部分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借着东风纷纷将学科交叉作为自己的特色。然而,学科交叉只是一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具体的品牌形象,还是需要找到一个与所处大学本身特色与使命有关的独特卖点,才能从综合性学报中脱颖而出,根植于读者心中。

一个清晰而有价值的品牌定位比其他宣传更有用。中国理工院校创办文科学报很大程度上需要体现学科特色,既然文科专业较之理工科专业相对弱势,那么找准文理的结合点便需要以本校科研、教学成果为基础,围绕本校的重点学科,如入选“双一流”的学科、特色专业,再依托理工科的资源优势,推出学科交叉性强、具有独家特色的栏目或专题,结合时代命题与领域内的前沿问题进行构建。尽管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无法像有诸多传统优势学科的综合性大学那样发挥文科的学科优势,但理工科院校也有一些其他综合院校很少涉猎的文科专业,而它们在理工科院校却拥有一大批受众,正适合用来突显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的特色。如《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树立的品牌定位为“科技人文”,本校的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为国内首创,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在高等院校的建制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便充分发挥学术平台支撑作用,坚持走科技人文交叉之路,其“科学文化”栏目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

有时,学报的特色化发展也离不开高校学报的使命。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清华大学文科复兴为使命,在关注国情研究与重大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同时对交流载体较少的文史哲学科进行倾斜,以期孵化相关领域内的更多基础性研究[15]。

助力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实践是学报特色化发展的目标。然而发展有时也需要有所取舍,必要时放弃某些学科,将版面留给其他学科,通过好选题强化这些学科在刊物中的地位,借助特色选题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

3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建设路径

3.1 从“学科综合”到“问题综合”

在上文,我们分析了学报的特色品牌与特色学科密不可分,但如果特色化只是通过栏目的地方特色或主办学校的学科特色来进行强化,便忽略了其公共平台的功能。通常情况下,综合性的高校学报无法保证多个栏目的均衡发展,而特色栏目与普通栏目之间又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当谈论某家学报的特色时,只能将着眼点落在了“某几个特色栏目”上[16],这也就意味着特色栏目的数量需要相对固定,具有一定连续性,并且不宜太多,否则不利于期刊特色化的形成。

事实上,相对固定的栏目相当于框架,它代表了期刊的特色。但框架内的专题,可以每期根据热点问题有所变化,它決定了期刊内容的吸引力。光明日报2004年1月8日发表了孙麾的一篇《从学科综合转向问题综合》,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报办刊走向问题导向的必要性。孙麾认为,与其抽象、空洞地谈论“学科综合”与“学科导向”,不如重视具体的问题,也就是通过“问题”实现对学科的综合,把期刊的综合性落到实处[17]。

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总是呈现出综合性,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的解决越发不能寄希望于单个学科,而需要依托各种学科资源。这也是迈克尔·吉本斯等人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的概念,有时解决问题的方案正是源于多学科专家之间的交流碰撞[18]。因此,实行跨学科的专题探索是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方向相契合的最优选择[19]。很多学术问题(如科技史、科技伦理等)的探讨,专业期刊其实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综合性期刊更有优势,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报,更何况公共领域的问题大多与科技发展分不开关系。

3.2 找准特色化发展方向

综合类社会科学期刊所关注的应是具有普遍性的公共领域问题,其定位乃是“一头连着象牙塔一头连着天下兴亡”。然而,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却处于一种悬浮型学术状态[20]——上无法深入推进艰深学问的积累,下无法回应社会现实的需求。由此,笔者认为可以演变出两个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一是抓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选题;二是抓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选题。

3.2.1 抓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选题

综合性学报的创新发展可从重要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切入。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新的知识系统亟须建立。理论问题都具有跨学科属性,基本理论问题、基础概念的创新相比跨学科研究现实问题具有更大意义,因为它带来的是革命性的方法论变革与新的方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次重大社会跃进都是理论先行的,理论创新是每一个社会变革的先决条件。今天我们的处境是,中美脱钩导致建立中国学派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当国家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刻,理论准备却十分欠缺,过去的主流意识形态都在各自指导的社会实验中陷入困局,建立与中国发展道路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已成当务之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就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为建设更好的学术生态不断努力。

3.2.2 抓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选题

综合性学报的吸引力有赖于热点议题的话题度。通常情况下,研究热点的出现与国家战略方向、政策导向息息相关。所以学报在策划专题时,可以追踪校内外的国家重大课题和有地方特色的重大课题,及时展示其研究成果;关注中央有关精神与重大战略方针的发布,加大研究力度以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实现特色化发展,理工院校文科学报还可以发挥文理交叉的优势,将热点问题与基础学科结合,站在战略的高度,加强对问题的学理性研究与创新,从而与专业刊物进行差异化区分。在追热点时,将热点话题以问题形式的专题呈现出来,将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报重要的突破口[21],优先刊登统摄各专业对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文章,以核心概念为引导,凭借开阔的理论视角、跨学科的视野深入个案研究,使读者养成定期浏览从而了解并判断热点的习惯。

学报在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栏或专题设置时,可以基于同一主题多角度切入,这样不仅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属性,整体也呈现出学科交叉特色,同时,刊登的文章也要“接地气”,体现一定的社会关怀。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入选教育部“名刊名栏建设工程”的“经济与管理研究”为重点栏目,并开设了一系列如“幸福感研究” “老龄化研究” “共同富裕”等追踪具体社会问题的专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哲学之维与思辨之道”栏目则囊括了与各种社会问题交叉的哲学议题。

此外,论文的国际化也对推动刊物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与国际学术接轨对于中国学术期刊的“走出去”至关重要。通过开设特色栏目,邀请国外学者共同讨论相关话题,推动学术思想的碰撞、对话和交流。特色栏目作者群体的国际化有助于形成中外学术话语体系的对话,一方面可以有效打破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视野相对狭窄、传播力度不足的困境[22];另一方面也推介了国内学者的学术思想,产生了良好的学术互动效果。

3.3 编辑团队专业化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若想发挥引领学术潮流的作用,高质量稿件必不可少。因此,期刊在走特色化之前,还需要解决如何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稿源的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原执行主编、编审朱剑在《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中指出,特色其实是主编特色——学术期刊的特色是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23]。编辑团队的专业度与眼光,对期刊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报基于背靠大学资源的优势,走上学者办刊之路,通过优化管理体系,由学者担任主编,由专家甚至是学术领军人物组稿、主持栏目,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个人优势,由于他们始终位居学术前沿,且拥有大量学术资源,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争取优秀稿源,为学报公信力背书。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自从尝试学者办刊模式后,学报的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而由专业学者组成主编团队与编委会团队,也大大提升了稿件审核效率与组稿效率。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有专业化的知识储备才能作出准确的学术判断[24]。近年来由于跨学科的兴起,编辑也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积极关注其他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在更大的范围内网罗、甄选优质稿件;主动出击,面向全社会在网络平台发布征稿启事;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时发现潜力作者与内容。在选题策划上,问题化、专题化、集束化是可行的策划路径。借助各方力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使知识在以问题为指向的新框架内实现整合,最终获得对该问题的新认识,形成新选题[25]。最后,编辑部在对稿件评估时,也应以质量为唯一评定标准,同时保持与作者的联系,维护一支优秀稳定的作者队伍,从源头保证优秀稿源的供给,甚至可以通过文章影响力年度评选等激励措施提高作者的积极性与稿件质量。

4 结束语

在学报体制无法实现实质性变革的当下,特色化发展已成为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走出低谷的指路明灯,而高质量作为学报发展的目标,决定着学报的学术生命力,代表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对期刊的品牌特色、选题创新与编辑队伍人才培养都提出了要求。学者办刊,专家主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栏目是特色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打破了以往学科综合大杂烩的局面。通过树立差异化的品牌意识与问题意识,追踪时代重大命题,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的学术窗口作用与使命,创办将学术前沿和突出问题结合的特色专栏,完成跨学科的专题探索,有助于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实现学术影响力与学术公信力的共赢。

猜你喜欢

科学报特色化理工科
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名单公布陕西3所高校上榜
恐龙能跑多快
不理
《阅江学刊》荣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3项奖励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师范类院校理工科科研发展问题探析
有关理工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化之路探究